当前日期:

目录

一、育苗
民国31年,利用祈雨山庙产建立县农林场,至民国34年,共育苗53.27万株,主要树种为槐、桐、杨。1952年,县国营农场在回龙宫设立苗圃,1957年10月迁到城北,命名“国营望江县苗圃”。所育树苗无偿分配给农业社造林和疏林地补植。主要树种为松、柏、杨、桑、泡桐、法梧、剌槐、椿、女贞等本地树种。60年代初,各社、队兴办小型苗圃,解决各自造林所需的种苗。1966年,县苗圃引进水杉树苗,培育成高2公尺大苗3.3万棵,1969年集中在漳湖公社营造田园化防护林。1974年,县林业站调进杉树种子3.2公斤,由社队林场育苗。此后,每年调进杉树种150~500公斤,为各地造林和疏林补植提供用种。除杉树外,还先后引进女贞、水杉、香樟等树苗。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指令性育苗转为商品性生产,社队林场和育苗重点户应运而生。国家重点扶助成片造林,凡造林500亩以上,成活率达85%以上的林场,按规定给予种苗补助费。1984年,全县有48个乡、村林场育苗60亩,49个重点户育苗113亩,共育各类树苗600万多棵。华阳乡永固村一育苗重点户利用承包土地育苗12.6亩,创产值8000元。1985年,全县共引进15万株(高80~100公分)池杉苗,1986年购进池杉种子2500斤,育苗45万多株,为营造成片池杉林和美化城镇环境提供了种苗。1987年县苗圃育苗面积达54.15亩。

1987年县苗圃育苗情况表
二、四旁植树
民国30年,全县四旁植树5.59万棵。圩区堤坝边多杨、柳、乌桕,房屋前后多桑、槐、榆、桃、李;低岗丘陵区多榆、檀、樟、柏、棕、桐、栎、桃、梨、枣和少量香橙、枇杷,种苗多为野生苗或分根移植。民国32年,四旁植树12万株。解放后,四旁植树仍为“谁栽谁有”,群众植树积极性很高。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四旁植树达586.3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82万立方米,杉树为主要树种之一,计有30.29万株。其次为杨树、苦楝、枫杨、水杉、泡桐、香樟、桂花树、柑橘、板栗、桃、梨等品种。1987年,四旁植树总数达680万株,比1976年增长15.98%。县境内的公路、江堤、河坝、干渠旁大都绿化,多数居民点绿荫如盖。活立木蓄积量20.1万立方米。四旁植树中,杉树42.21万株,松树1.56万株,其它杂树636.24万株。
三、成片造林
50年代初,重点是疏林补植和改造次生林。1958年,县委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在县城大北门外一里墩至三里塘的荒岗上营造成片果树林。是年全县造林2.61万亩。1959年造林4.38万亩。1965年,在翠岭、凉泉、桃岭、团山等公社试栽毛竹932株。由于放松管理,“年年造林不见林”。70年代初,推广广济县李士英大队植杉经验,从县城大北门外到长岭区的大桥乡境,规划营造大片杉树林。1971、1972两年,杉树幼林面积发展到1.4万亩。1977年开始,从四川引进油桐新品种,至1979年营造油桐基地林1万多亩,成活率80%以上。由于林木权属变动,大多数林场解体,加上疏林地补植松、杉等树,大部分油桐林成了混交林。1981年,引进水杉树种2.5公斤,营造速生丰产水杉基地林4处(华阳闸管所、雷港堤委会、永兴综合厂和大湾乡六合林场),共5亩。1982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是年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街道和公路两旁义务植树。1985年栽植池杉1万株,其中,六零圩退田营造池杉林1360亩,大治圩退田还湖后,高处营造池杉林160亩(因此处属马干土壤,植后遇旱枯死)。1986年调进池杉种子1250公斤,1987年春在杨湾乡同马堤段外滩营林1000亩,毛安乡焦巷村80亩,松山村、祠岭村各30亩,新坝乡三门村100亩,雷池乡双塔村拦河坝120亩。1987年全县杉树成林面积1.99万亩(含四旁植树中杉树面积3000亩),纯油桐基地1468亩。
1949年至1987年,全县统计造林49.5万亩,由于重造轻管和虚报数字,1987年森林资源调查,实有林木面积仅11.91万亩。
四、乡、村林场
1949年末建码头乡林场。1962年鸦滩、古炉两乡先后建立长丰林场和三联林场。70年代初,社队林场如雨后春笋,1971年至1972年建场472个,占全县总场数55%。至1976年共建林场859个,经营面积5.99万亩。以植杉为主,兼种茶、橘、梨、桃。较好的有码头公社林场、高士红岭林场、翠岭公社林场、青庄林场、太慈林场、长岭金桥林场、金鸡林场。

1976年各区社队林场基本情况表
1981年开展林业“三定”工作后,经营面积较小的林场大都由农户承包。社队林场减少到381个,经营面积减少到3.51万亩。1987年,全县有乡、村林场102个,经营面积18130亩。其中:集体经营林场34个,11081亩,占现有林场面积61.12%;联户承包林场34个,3378亩,占18.63%;个人承包林场34个,3671亩,占20.25%。

1987年各区乡村林场营造各类林木分区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