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9年开始的围湖造田运动,是先开荒播种,后开河筑堤。筑堤的原则是“大汉随湾,小汊直穿,多圈面积,少做土方”。围垦地域由县开荒生产指挥部统一安排。赛口区围垦大小漳湖,鸦滩区围垦青草湖,凉泉区(即太慈区)东边几个公社围垦青草湖东岸和武昌湖的童家洲、白莲洲,西边几个公社围垦栏杆湖一带,长岭区围垦泊湖的壬辰占至八两缺一线。华阳区上起杨湾,下至莲洲,就地开垦。城关公社围垦东角湖和鸡冠湖一带。
一、垦殖
1959年9月中旬,全县组织2万多农业劳动力,4134头耕牛,5部大拖拉机,9部抽水机,开赴湖滩,拓荒播种。多数大队一到工地就盖起茅棚,办起食堂。码头先锋队还办起铁器加工厂。少数大队为抢时间、赶任务,竟顾不上搭工棚,太慈公社井庄大队民工在湖滩露宿半个多月。开荒工具,除农场使用拖拉机,其余地区都是使用牛、犁、锄。高处的芦根盘结地,牛犁不动,靠条锄一块一块地“啃”,为赶在立冬前播下晚秋作物,9月26、27两日,县委分大湾、杨湾两片召开区、社书记会,决定10月4至10日为开荒突击周。开荒工地上,顿然一片沸腾,恐后争先,日夜奋战。10月7日,县委又决定分两片进行检查评比,评比结果,赛口区和城关公社的开荒进度和质量居全县上游。经过50多个日日夜夜,全县开荒10余万亩,播种9万余亩。1960年午季大丰收。5月中旬,中共安庆地委从地直机关和厂、矿、学校抽调6000多人,望江县委抽调2000多人,分别到青草湖和杨湾两垦区支援午收。1960年冬,垦区的主要河渠开通,湖水大幅度下降。1961年春,垦区社员又在新出水的湖滩上爬行插秧,水退到哪里,秧插到哪里,沉睡千年的大湖,湖泥深不可测,腿有多长就陷多深,爬行一步,插一两棵秧,爬行半天,只能插上六七百棵。是年秋,水稻丰收。一棵稻要割六七刀,两三棵就是一大抱。
二、开河
1959年动工开凿的幸福河、湖心河和1960年动工的漳湖中心河首段拖船沟,都有一段所谓的“难字号”,积水多,淤泥深,施工难度大。
幸福河,从赛口镇到大河口有1.5公里长的河段,积水一尺多深,淤泥深达3尺多。赛口公社党委决定先排水后清淤,组织3000多劳力,出动两台抽水机、200多部水车,奋战两昼夜,积水排除了,可是淤泥却很难解决,用箕子挑,漏掉了,用泥锨戽,离岸太远,于是筹集木板,制作拖泥床和拖泥车,用牛去拉,一车能拉十几担,一小时能拉五六车,经过40多天努力,淤泥清除了,工程得以顺利进展。
湖心河,全长8公里,华阳公社党委组织4000多劳力,编成8个中队,先分段施工,后集中突破。该河是金盆湖最低处,不仅淤泥深,泥中还杂有许多带刺的荷茎和菱角,给民工在泥水中操作带来困难。华阳中队于是搞“旱地行舟”,用小船在泥上拖泥,新农村中队接着也装制一种绳索牵引的拖泥机,半个多月时间,工地上土法制做的运泥工具近千件。当工程进入最后阶段,正是三九严冬,风雪交加,地冻天寒。华阳公社党委决定组织突击队,进行攻坚战,公社党委副书记胡鹏飞率领1000多名突击队员,斗泥水,斗风雪,斗了两天半,1800米最难开凿的河道终于开通了。
漳湖中心河首段拖船沟,是赛口公社的南畈、同庆两大队和县抢险大队共同开凿的。这条河段有2公里长的烂泥潭,泥深两三米,人无法立足。经过反复策划,决定在沟两旁打下两排木桩,中间夹入成捆的芦苇,筑成两道墙。人们每天背一捆稻草和一把泥锨,沿着两道墙下河,先把稻草捆放在泥上垫脚,然后用泥锨把烂泥一锨一锨地戽到墙外。草捆越踩越低,稍不小心,脚便要陷进淤泥。胶鞋胶靴不能穿,一陷进去就拉不出来,只能赤着脚。民工和队员都是住茅棚,睡地铺,每天8两米口粮。生活很艰苦,生产大队和抢险队还不断互相挑战,工程进展较快。1961年元旦,大雪飘飞,为了“开门红”,破冰下湖,县委书记沈去非莅临视察,奖励每人2两白酒。
三、筑堤
团结圩的蚂蚁埂是由凉泉公社的谢祠、前进两大队和县工人大队合筑的;这段堤身要经过直径300多米的烂泥潭,泥很深,一根芦柴杆捅不到底。由于清淤不彻底,白天挑的坝,晚上就塌成平地,再挑再塌,反复好几次,后来还是重新清於,并开沟沥水,打桩压石,才把坝基稳定下来。
杨林乡的赤湖大队,1960年和1962年两年在武昌湖汊圈圩,因水深浪大都没有成功。1965年春,大队党支部组织100多名劳力,一个多月时间,筑起一道500多米长的堤埂,围田70多亩。是年冬,大队党支部又组织采石突击队,共采石7000多方,在小圩外层1米多深的水中垒起1400多米长,1米多高的石坝。坝成后,又组织150多名男女劳力,挑3000多土方,最后筑成长1400米,高2.5米,顶宽1.2米的圩堤,围田400多亩。该队地少人多,每年要吃5万多公斤国家供应粮。1966年起,不仅不吃供应粮,正常年景还要向国家出售粮食7.5万多公斤。

1987年万亩以下千亩以上圩口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