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团结圩
坐落杨湾乡境内。南倚同马大堤,北临华阳河,东邻四合圩,西邻南港和大治圩。原为鸡冠、邋遢两湖,1959年至1960年由华阳、长岭、凉泉3区民工共建。控制面积31950亩,耕地16300亩(其中水田9000亩),堤长16.19公里,堤顶高程:江堤22.4米,河堤17.50米;顶宽:江堤8米,河堤2.5米。圩内有干渠6条,长42.73公里;支渠30条,长15公里;斗渠125条,长25公里。电力排灌站两座,装机16台,容量1100千瓦。住有杨湾乡的盛堂、鸡冠、柯墩、跃进、团结5个行政村1441户、6803人。主产粮棉。1987年产粮2055吨,皮棉384.4吨。1969年曾溃决1次。
二、漳湖圩
坐落中洲、大湾乡境内。东与六合圩和东兴圩毗连,西北临幸福河,南傍青湖圩。清乾隆《望江县志》载:“漳湖在白土湖东,上流接武昌、青草、白土之水,并张山、焦城、车门、石龙、埭沟诸山谷之水而为湖,袤六十里,广四十里。”“漳湖内达于皖口入于江,外达于路灌口入于江。”解放前,从赛口到路灌河一线,只有夏屋、大湾、破屋、李屋、高塘、花屋等6个自然村,三四十户人家。路灌以下、沟口以上,有章墩、谢家囊2个自然村,住有10多户人家。涨水时期,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沼泽潜演。1958年皖河改道联圩后,湖水下降。1959年开始垦荒圈圩,全圩控制面积103950亩,耕地40906亩(其中水田21820亩),堤长27.7公里;堤顶高程;江堤21.40米,河堤17米;堤顶宽:江堤8米,河堤4米。圩内有干渠9条,长32.19公里;支渠28条,长47.15公里;斗渠123条,长53公里。60年代初,建拖船沟、日新、大湾3座机排站。1972年冬开通新漳河。1976年夏,建成漳湖电力排灌站,装机10台,总容量3300千瓦。原建的3座机排站撤迁。圩内住中洲、大湾(不含回民、六合两村)2乡16个行政村4516户、22209人。主产粮棉。1987年产粮16152吨,产皮棉272吨。该圩于1969年7月18日武昌湖水位14.11米时中洲堤段溃决;1973年6月27日,武昌湖水位14.67米时黑闸口堤段溃决;1977年7月29日,武昌湖水位15.62米时,二道闸高排沟三益堤段溃决。
三、六零圩
位于新开拦河坝外。东与青草湖农场、永兴圩毗连,南邻合成圩,西倚下栏河圩,北临武昌湖。该圩原系武昌湖东侧湖滩。1959年凉泉区民工在海拔13.9米滩头建一半月形圩,名五九圩。1960年又在五九圩外扩建一圩,名六零圩,后两圩合一,统称六零圩。圩内控制面积24000亩,耕地8400亩(其中旱地5741亩),堤长10.7公里,堤顶高程16.5米。涵闸4座,抽水机12台,1100匹马力。1976年机改电后,装机10台,容量670千瓦。住有六零圩办事处(乡级)4个行政村1039户、4476人。主产棉粮。1987年产粮1976吨,皮棉233吨。
四、大治圩
位于县境西南隅。东倚团结圩,西邻东湖圩,南与九成畈农场交界,北与泊湖乡毗连。原系泊湖湖滩(县血吸虫流行区)。1976年冬,动员全县4万多劳力兴建,由华阳、长岭、太慈3区农民垦殖。全圩控制面积26000亩,耕地18000亩,堤长9.45公里,堤顶高程17米,宽4米。圩内仅有机械排灌站1座,装机2台,160马力,对河涵闸3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涝灾,收成不稳,无定居户。圩内水草丰富,1984年停耕养鱼。
上一篇:第一节 概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