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兴衰简况
旧志记载:周有老聃弟子匡俗“栖隐潜山”,秦有角里先生弟子华子期自潜山“升仙”诸说,证明潜山道教渊源,远远早于佛教。
汉武登礼天柱而立五岳祠,李广破皖城而称“南岳大师”,左慈于此“炼丹修道”,事事皆与道教有关。
萧梁时,白鹤道人飞鹤识地建宫,此说流传广远。此后,县内道教日益播入民间。
唐玄宗两度遣使来舒州,创建真君祠后,又致祭应梦井,掀起了县内信奉道教热潮。
两宋时期,是县内道教最昌盛时期,灵仙观、真源宫,代代置“奉祀官”动用“官费”修缮鼎建。高峰时,徽宗曾“耗钱三千万”,建“新旧屋三千六百余间”,一时广殿鼎峙,延袤无际。绍兴年张春作“鹤驾”词后,殿堂台阁,百余年迭起不衰,其活动之盛,可以想见。
宋末兵火频仍,劫后宫观,一派凄凉。但元、清之际,仍不时有名宦祈祷,方士修炼。咸丰年间殿宇再火毁,从此,不复再见昔日巍峨显赫势状。民国时期,县内仅存旧观三、四处,已无职业道教徒,但农村有不少专门给人念经做斋的“道士”。
建国初年,因受传统习俗影响,民间尚有延请“道士”打醮、祈福、求雨,超度等迷信活动。现在,县内无一专门道院。但民间代代沿袭的道教多种迷信活动,仍禁而难止,时有发生。
二、真源宫始末
真源宫亦称白鹤宫,或曰灵仙观。位于今山谷寺东山之阳。据史料称:汉武帝于此祭天柱山时,“见五岳云中出现”,爰立五岳祠。梁武时,白鹤道人飞鹤止此,遂筑白鹤宫。唐开元年间,明皇遣使带内库缯帛来舒州创置祠宇。祠成,赐御额为“九天司命真君祠”。唐宝应二年(763年),在祠内筑左真人坛祭祀左慈。唐开成五年(840年),又建左真人堂。南唐改名为“丹霞府”,曾免田粮产3700石,赐道经“一藏”。宋开宝二年(969年),遣官到司命丹霞府建三篆大醮。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六月,因舒民进瑞石,石上有“致醮潜山司命,社稷永安”字样,诏舒州修祠,祠成,赐号“灵仙观”。次年,赐金帛,重建殿宇600余间。咸平三年(1000年),立崇宁万寿宫圣祖殿为庆基殿,随又增建纯嘏殿。皇祐中,遣使带内库金帛建五岳殿并塑像。治平元年(1064年),赐碑石于司命殿。熙宁八年(1075年),赐司命冠冕道服。大观三年(1109年)徽宗,御书碑石改名为“万寿宫”;政和七年(1117年),御书加“真源”二字,重建宫殿,御书殿额为“庆基之殿”,合新旧屋3600余间,广殿鼎峙,修廊翼张,极一时之盛。建炎间兵火烧毁。绍兴间,修复所存,又增置殿宇3000余间,规模宏伟,过于往昔;二十七年(1157年),建皇帝本命殿1所,本命显宫11尊。孝宗建道纪堂、延生堂、希夷阁;淳熙八年(1181年),建道场安奉藏经,太守周必正书榜额为“云章宝室”。庆元五年(1199年),建云会堂延方外之士;嘉泰三年(1203年)建虚皇阁;开禧三年(1207年)建上善门于道纪之前。嘉定二年(1209年)七月遭军火,殿宇一空;三年(1210年)重建。元至正间,安庆大旱,余忠宣公曾到此祷雨。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赐匾额,十五年(1382年)重造司命真君祠像。明末兵尽焚。清康熙间复建大殿,羽士周道人修炼于此。太平天国时,殿毁。民国间,改为潜山农业职业中学。从此,殿宇不复重见。现仅存故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佛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