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国力凋敝。潜山县山多地僻,经济落后,民生尤其艰难。
由于占全县总人口的9.93%的地主、富农和其他富户,占有全县26.81%的耕地(人均3.18亩),而占全县总人口的57%的贫雇农仅占有全县17.76%的耕地(人均0.36亩),加上苛捐杂税、战事、劳役、病疫、水旱灾害等因素,广大劳苦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其时,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担稻尺布,斗米斤盐,弄得人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糠菜半年粮,烤火当衣裳”,是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情景。40年代,全县人均口粮约150公斤左右,杂粮约占一半。春夏之际,常闹饥荒。树皮、草根、山芋藤,常为穷人充饥的代食品。
富户住宽大明亮的瓦房,大地主、豪绅和官府人家的住房更加富丽堂皇,而贫苦农民则普遍缺房和无房。部分农民租用地主、富农或公堂的房屋住,一家三四代,七八人甚至十多口,挤在一两间房子里,是普遍现象。约30%以上的农民住草房或破漏房。
约在30年代,农民全以自产土布(俗称老布)做衣裳,用土靛加染,便是喜庆现客的上等服色。平时,多用乌柏树叶、桦树皮等与土布搓揉加染,变成灰白色即加工成衣。穿绫锣绸缎的只是极少数富豪人家。草编蓑衣、篾编笠,是农民常用的雨具。油布(纸)伞、桐油钉底鞋,则是少数人家用的高级雨具。大屋堂厅点盘香,以供全村或几村炊事火种,体面人家才有火柴。进入40年代,机制市布、胶鞋、搪瓷面盆、保温瓶、肥皂等当时称作“洋货”的消费品,在农村豪绅家始有少量出现。
据史料记载:现今五庙乡在1949年有1649户人家,就有350户讨饭为生,卖工打流浪的占青壮年总数的55%,每年春荒有70%的人以树皮野菜充饥。罗家弄有24户人家,就有17户在外讨饭。地主、富农讽刺他们说:“罗家弄,讨饭窝,一年到头不烧锅,拖着一根讨米棍,沿门挨户叫哥哥”。现今河镇乡金塝村,194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157户人家中,佃户和借债户占65%。
那时候,无权势依靠的小知识层,谋生也非常困难。用人制度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政府换一个头,下面换一茬人,公职人员的工作毫无稳定性可言。薪俸多以大米折算,一般月薪标准是:保级3—5斗米,乡级6—8斗米,县级1—1.2石米。除巧取豪夺之外,大多数低层公职人员无力赡养家人。职业无保障,自然也就没有老弱病残的退休、养老可言。
旧社会,卫生、医疗条件极差,各种疾病流行害命。现今棋盘乡东畈村,在民国8年(1919年)有600多人,因患痢疾得不到治疗,死了100多人。该乡东红村,在民国31年因霍乱流行而死亡的354人,占当时总人口的25%。现今罗汉乡的林家老屋,在民国27年有51户,230人,就有54个儿童患天花,因缺医少药,死了51人,占患病总人数的95%。据建国初期统计,梅毒曾流行于县内水吼、割肚等14个乡,患病和受威胁的有98700多人。割肚一位名叫葛春莲的妇女,怀孕12胎均因此病流产。水吼一位名叫沈春年的妇女,因患此病烂掉鼻子坏了眼。现今梅城乡河湾村韩花屋,百年之前有300多户,1400多人,大部分人因患血吸虫病而死亡,直至绝户;小部分人外流他乡,到建国前夕,只剩下一个名叫韩松楼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河湾村在建国前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血吸虫病。该村原有300多人口的焦四坊(亦称桥四方),从民国34年至民国38年,因患血吸虫病死亡近百人,110户人家,绝户的就有61户。600多亩良田无人耕种。曾有这样一首民谣:“家住焦四坊,十八罗汉样(大肚子),有儿无孙子,女嫁百日郎,田地无人种,年年没口粮,十家八户拖竹棍,人到二十(岁)见阎王”。
大灾之年,更是民不聊生。尽管政府也组织赈救会,发放一些救济粮款,但数量极为有限。重灾区的劳苦群众,牵儿带女,背井离乡,乞讨谋生。民国23年,现今棋盘乡的三一村,大旱42天,籽粒无收,250户人家,就有248户、796人到外地讨饭。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