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概况
县文物管理所与县博物馆同在太平塔北侧,一套人马,合署办公。1987年建成仿古式文物陈列室两幢。有临时库房25平方米。保管框架8乘。
现藏文物共1406件,经过修复处理,上卡入库的为1349件。其中石器88件,陶器362件,漆器18件,瓷器217件,铜器288件,铁器37件,金、银器4件,玉器40件,货币103件,印章3枚,碑刻5块,雕塑53件,书画30张,文具12件,文献书籍1册,化石43块,革命文物7件,外国文物13件,其它25件。
二、珍品
甗藏品号“1”。西周青铜烹饪器。1975年彰法山出土。通高40.1公分,口径28.5公分,上似尊,下为鬲,上下连成一体。侈口,有两竖耳,中间另一设有秘,下为三柱状足。足上饰有饕餮纹和云雷纹,秘上有“+”或“-”状的通格,以通蒸气。
青铜金镞范母藏品号“25”。东汉物。1977年彰法山出土,形体完整,长11公分,宽8公分,为铸镞之母模;一模可同铸两只三棱形的镞。1985年曾参加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
龟化石藏品号“412”。古新世晚期(距今5500—65400万年)物。1982年冬,青楼乡进士村团结组黄开泰清挖屋基时发现上交。同时出土3只:一只残,长21.7公分,最宽处22.1公分;一只长27.2公分,最宽处23公分;一只长8.6公分,最宽处7.3公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后,认定同属“潜山安徽龟”种。3只化石同属一种。1984年4月《人民日报》曾在头版予以报导,1985年参加了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
东方晓鼠化石197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传夔教授在今痘姆乡杨小屋附近采集到一个鼠类头骨化石。化石有颌骨、臼齿、犬牙等部分,为晚古新世物。据其特征,专家定名为“东方晓鼠”,意即发现这种鼠类化石,对啮齿类起源问题有东方欲晓的启示。1979年和1980年法国出版的古生物书刊中,1980年在美国匹茨堡举行的早期啮齿类进化国际讨论会上,都肯定了东方晓鼠与啮齿类起源关系很大。化石的发现,证明了鼠类起源不在北美,而在中国安徽今潜山县。化石原件收藏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该所复制的头骨化石模型现藏于县博物馆中,藏品总号398,化石藏品分类号为030。
月宫镜藏品号“38”。唐代青铜器。1982年彰法山出土,1983年县供销社北门收购站收购。此为八出菱花镜,直径14.8厘米,厚0.7厘米,镜面凹进约1厘米,呈圆月形。镜背边缘有8朵流云。月轮中有一高大桂花树,枝叶茂盛,树干中部微微隆起处,横穿一镜钮孔,树两侧分别铸有起舞嫦娥、捣药玉兔和跳跃蟾蜍图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1986年10月《文物》杂志曾予报导。
鸳鸯妆奁瓷盒藏品号“511”。宋代瓷品。1985年6月8日征集于龙关木岗村。最高处5.6公分,最长处3.4公分,两口胭脂缸相接处宽2.7公分。有相对的两只鸳鸯,一只嘴、尾俱微残,嘴已修复。釉外略施赭点。1985年参加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
战国青铜戈藏品号“221”。1986年6月28日,彰法山战国墓出土,基本完整。出土时,戈在棺椁之间,棺的右侧,戈连柲樽全长1.57米,戈援长10厘米,胡长3厘米,侧有3穿孔,穿孔呈长方形,纵向,内1横穿,亦长方形。内后端切角微弧,栏较宽,无上齿,援中起脊,上下刃部皆钝。通体彩绘,但已剥落不辨纹饰。木制,内边弧形,胡边呈三角形,粗细较匀称。柲帽不见,但有柲帽痕迹。尊上有两只猛兽图像,背向,皆瞪目,一上一下,鼻均突出。安徽省博物馆专家鉴定为一级藏品。1985年参加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1987年第二期《文物研究》杂志均予报导。
多足瓷砚藏品号“128”。五代文物。1977年3月余井下街出土,高7厘米,口径20.6厘米,11只兽蹄形足。瓷外施青黄色釉,口微残,断1足。1985年参加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
陶鬹藏品号“200”。新石器时代制品。1977年10月,河镇永岗农民徐杏梅在薛家岗遗址上挖交。通高21.3厘米;深领小口;口径7.3厘米;球状腹,腹直径5.6厘米;腹下有鸭嘴形足3只;把手为捏泥条合成,中空,长9厘米。灰陶外施黑衣,黑衣已减褪。
五铢钱范母藏品号“4”。东汉早期文物。1977年彰法山出土两具,正方形刹其四角,故为八角四方形。边长4.8厘米,角长1.7厘米。4枚五铢钱模母等匀排列,每角1钱,两行平行。两正面范母,两反面范母。1985年参加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中国钱币》1987年4期增刊载研究文章。
兔毫凤尾彩黑瓷盏藏品号“1015”。宋代建窑珍品。通高6厘米,口径12.2厘米。青瓷坯,通体黑釉。口沿银裹0.7厘米,下绘兔毫彩;圆足。
青铜复合剑藏品号“23”。西汉文物。1974年8月中旬彰法山出土。柄首残,剑身断为两截,长56.5厘米。铁脊,青铜锋刃,是两次锻铸而成。
笠盏藏品号“1008”。宋代瓷质茶具,耀州窑珍品。形体酷似笠仰置,故名。1987年l0月,龙潭龙湾村同时出土大小相近的两只:一只口径10.6厘米,高4.9厘米;另一只口径10.8厘米,高5厘米,俱呈青黄色。制坯时,外壁印有辐射状竖线痕,内壁印有卷草花纹痕,青釉是坯成后加的。
青花罐藏品号“534”。明代瓷器。1985年9月18日水吼栗树村民徐堤交。高14.5厘米,口径10.7厘米,腹周55厘米,有盖。通体饰有蓝色花纹,纹饰粗犷豪放。收藏当年,即参加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