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度量衡法》,在全国各地统一计量制度。省设计量器具检定所,县设检定分所,监改旧制。除木杆秤进率仍以16两为1市斤外,其余如尺、斗均采用十进制。
1958年3月,安徽省计量主管部门无偿分配给潜山县法码38个(重量计504公斤),合格钢印证书3件和若干检定仪器。7月,县人民委员会转发《安徽省计量管理暂行办法》,在县内公布《计量检定工作方案》。同时,设立潜山县计量检定所,隶属县商业局。是年,该所与县工交科、工商联、手工业联社等单位组成商品计量检定工作领导小组,对城关商业门点的台秤、案秤、木杆秤、竹木直尺、法码、增砣进行检定。1959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县计量管理部门在梅城、黄泥两市场试点,改制与计量检定同步进行。7月,安徽省计量主管部门分配县内5公斤三级标准天平1台。9月,成立由县科委、商业局、粮食局、财政局、轻工业局、工商联合会、计量检定所等11个单位组成的秤改工作领导小组,主持秤制改革工作。次年,开始对农村衡器进行改革,严禁旧制衡器流入城乡市场。同时,开始对民间秤工所产衡器加强管理,一些工矿企业开始建立计量室,配备兼职计量员。
1961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发出《为加强度量衡器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定期检定的通知》,规定各单位必须主动地接受计量管理,按时按量送检。11月,撤销县计量检定所,计量管理工作中断。1963年12月,复建潜山县标准计量管理所。是年,县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废除旧制度量衡器具的告示。当年检定木杆秤263支,其中合格25支,改制105支,废除133支,检定台秤63台,其中合格4台,改制52台,报废7台。1964年4月,成立潜山县秤改委员会,民间秤工63人通过技术考核,其中合格并录用亦工亦农工16人。10月,秤改工作开始,在城关建立衡器生产销售门市部,在黄泥、余井设置固定生产小组,油坝设置流动生产小组;在城关设置较秤处48个,各区、镇粮站、供销社、食品站等单位设置较秤处58个;全县253个商业门点计改制木杆秤1157支,500千克台秤347台,1000千克台秤7台,案秤10台,体重秤10台;检定各类法码200个,增砣2500个,量提1005只,电度表40只。12月,县人民委员会告示:凡制造、修理、经营度量衡器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接受计量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各种计量器具必须向计量部门申请检定,经加盖合格印证后才准于出售使用。1965年,全面展开对农村度量衡器具的检定工作,计检修和改制木杆秤2705支,台秤239台,酒、油端子336只,竹木直尺6200根。至此,城乡度量衡器具基本统一,公制与市制仍然并用。
1973年后,实行检修合一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1977年,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县内自1978年起,对城乡商用度量衡器具进行周期检定,派专人下厂下乡巡回检查,1年1次,检修并举。
1979年9月,撤销县标准计量管理所,成立潜山县标准计量局。是年底,县计量局会同梅城镇工商行政管理所抽查在城的国营工商企业、仓库和门市部42家,集市贸易摊贩649个,共检定秤具842支(其中私人用秤649支)。其中,合格的337支,失准的480支,废除旧式杂用秤25支。对用计量器具作弊,扣斤压两者,分别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或罚款。
1980年,创建潜山县衡器制造厂,专门生产和经营木杆秤和盘秤。
1982年6月,县标准计量局会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在城的159家国营和集体商店,个体商业摊点进行计量大检查,抽查台秤、案秤和木杆秤209台(支),失准率达26.8%,严重失准被没收的达4%。是年,县汽车配件厂、轴承厂经计量认证定级,颁发了三级计量合格证书。
1984年3月,撤销标准计量管理局,恢复县标准计量管理所。1985年1月起,改市尺为米,市斤为千克,酒、油端子为升。9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名称、符号,废止非法定计量单位。县政府发布《关于杆秤、容器、竹木直尺改制的公告》。是年,县属多数工商企业配备了专(兼)职计量员,设立了“较秤处”。县标准计量管理部门,先后对县轴承厂、潘铺水泥厂、砖瓦轮窑厂等51个企业的34个品种进行了抽样质检,对计量未达标的产品发出专项通报,限期整顿改进。同时,开展计量、物价信得过的“双信”活动。
1986年3月,复设潜山县标准计量局,依法下设潜山县计量检定所,配备专职计量监督员、检定员5人。是年,改制木杆秤2888支,市尺375支,量提124只;检定台秤615台,案秤39台。1987年7月,国家计量局发布《计量基本管理办法》和《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县计量局运用宣传车,广为宣传。是年,共检定木杆秤11976支,台秤、案秤、地秤738台,量提2312只,竹木尺2321支;改制1千克杆秤327支,基本完成商业企业中的木杆秤改制工作;将收缴的伪劣商品和失准的度量衡器具集中当众销毁,消费者普遍称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