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贷处
民国30年(1941年)10月,安徽省建设厅经办华中第五战区农业贷款,潜山系战时贷款县之一,设有农贷经管员一人,配合地方银行潜山办事处分办贷款收放、调查、稽核及帐务。31年1月,潜山、岳西二县合设一名经管员。32年3月,设立“潜岳两县农贷处”,经办二县战时农贷。抗战胜利后,该处撤销。
二、办事处
民国26年,筹建安徽地方银行潜山县办事处。民国29年5月正式开业。办事处经办的业务有定期存款、活期储蓄、行业存款及各项投资、汇兑等。民国32年,潜山县办事处设代理国库支库,收库款1.498亿元(法币,下同)。民国34年,安徽地方银行岳西办事处并入潜山县办事处。民国37年(1948年),安徽地方银行潜山县办事处奉令全部移交给芜湖办事处。
三、信用合作社
县合作社指导机构民国23年5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潜山县农村合作委员会”,以合作方式,派员办理县内前由中国农民银行和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所发放的贷款。是月,省农村合作委员会驻潜山县合作指导办事处成立。
民国27年8月,县“合委会”奉令裁撤,业务由省建设厅直接办理。10月,设“潜山县合作指导处”。民国31年,县合作指导处裁撤,由县政府设置合作指导室。抗战胜利后,合作指导室撤销,业务交由安庆办事处办理。
基层信用社民国23年10月,县合作指导员办事处在痘姆乡發蒿保创办“發蒿保合作社”,为县内第一个合作社,社员26人,设股金190股,每股2元,计收股金380元(银元)。到民国33年,有社员266人,股金10万元,盈余2.5万元(法币,下同)。民国24年,县办事处又在野寨、五里塘、万岭、获地庙、沙河铺等地组建6个信用合作社,312股,收股金624元,后逐步发展。到民国33年11月,县内乡镇社核准登记为24所,社员6215人,股金总计为332485元;保社51所,社员42500人,股金156300元。
195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潜山县支行派出工作组,在梅城区利民乡创办“利民信用合作互助组”,组员270人。1953年6月,又试办“岭头乡信用合作社”为县内建国后第一个信用合作社。12月,又在源潭供销社内附设“源潭供销社信用部”。到是年底,全县已有1个信用社、1个信用部和15个信用合作互助组,积累股金人民币6624元,社、组人数1351人。
1954年,在“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全县办有113个信用合作社、16个信用合作互助组,47371人入股,股金有102244元。1955年,经过整顿,将16个信用合作互助组扩大提高为信用合作社。年底全县有131个信用合作社。
1956年,随县行政区划归并,按一乡一社原则,将131个信用社归并为42个信用社,设43个服务站。实现区有银行、乡有信用社的金融网络。1957年5月,将全县42个信用社归并为35个信用社和2个农业社信用部。
1958年,在全县农业社内,普遍设立供销部、信用部,单独核算,盈余交农业社分配,亏损由农业社从公积金中弥补。1960年9月,全县有11个人民公社信用部与银行合并办公,分大队设立141个大队信用部,以生产队为单位,设立1027个代办站。1961年,信用部与营业所合并。1962年,原有33个信用部改为资金独立、自负盈亏信用社。
1980年,全县共有34个信用社。1982年,增至38个信用社,62个信用站,5个信用分社,148名干部。1984年,信用社经过体制改革,恢复和加强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变“官办”为“民办”,有入股和退股的自由。全县原有股金45.3万元,经清理核实,重新造册发证33.3万元,占股金总额的73.6%;补发股息5.3万元,扩股收股5.7万元。1987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潜山县支行核准,全县登记发照计有38个信用社,17个信用分部。
50年代,信用社人事、行政,归当地党委领导,业务指导工作由县银行设股办理。1964年,信用社人事、行政、资金等权收归县农行统一管理。1977年,实行银行和公社党委双重领导。1980年以后,又收归农业银行领导与管理。
县联合社民国26年7月成立县联社。时有股金1.6万元(法币,下同),经营费供、运输、信用等项业务。有6个区联会,会员44人,股金2410元,保证金60200元。民国32年,经营失利,并入供应社。
1981年,试办县联社,和中国农业银行潜山县支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统一调度全县信用社的资金,教育培训信用社的干部,统一使用信用社上交的公益金。1986年11月,正式成立潜山县信用合作联合社。
四、保险公司
1952年9月,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潜山县特约代理处;是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潜山县支公司。1956年12月,撤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潜山县支公司的建置,并入县人民银行。1985年8月,恢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潜山县支公司,设人秘、业务、计财三个股,干部10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银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