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县内农村仅有木榨油坊、石坊、粉丝坊、豆腐坊、手工纸槽以及零星的铁、木、竹加工等传统手工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个体手工业者组织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或合作小组。1958年“人民公社化”,各地相继办起农机修配厂、粮油加工厂等社办工业。之后,这些社办工业迭经起落。1976年后,乡村工业企业日益发展。到1987年,全县有电力、建材、造纸、陶瓷、竹编、烟花、爆竹、服装缝纫、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工艺美术品制作等50多个行业,22816个工业企业。其中乡(镇)办179个,村办463个,联户办317个,个体办的21857个;从业人员58262人,其中乡(镇)办7256人,村办6255人,联户办2788人,个体办41963人;年产值9934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2.9%,其中乡(镇)办2426万元,村办1558万元,联户办886万元,个体办5064万元。王河区此类企业年产值为2363.46万元,居全县7区1镇此类企业年产值之首位。全县此类企业有固定资产原值1786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总值的71.44%。其中,拥有中小型机械设备3039台(件),总动力5489千瓦。当年实现利税1087.4万元,人均创税利186.7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05.06元/人(以上据县乡镇企业局统计数据)。
乡(镇)、村两级工业企业主要行业有:
一、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958年大办钢铁,境内的潜水、皖水、大沙河沿岸的一些乡村,大淘铁砂,建起数以百计的土炼铁炉。1960年后纷纷下马,铁砂淘冶停止。60年代末,官庄公社坛畈大队利用其水域资源,重建“合丰炉”,恢复淘砂炼铁业。至80年代初期,年采铁砂50余吨。1985年,源潭区与马鞍山矿山研究所联办的源马矿砂开发公司建成,并率先引用磁棒选砂新技术,年采铁砂1040吨,产值10.8万元。同年底,白水乡创办金石磁铁矿砂联营开发公司。次年5月,创办白水铁砂开发公司。1987年,全县有乡办黑色金属矿采选企业3个,从业人员626人,年产值87万元。其中铁砂采选企业1个,从业人员426人,年产值67万元。
二、非金属矿采选业
1968年,始创牌楼蛭石厂。1979年,创办野寨采石厂。1984年,源潭、潘铺、余井、棋盘等乡先后创办黄沙厂。至1987年,全县有非金属矿采选企业23个,其中乡办8个,村办15个;从业人员548人,其中乡办157人,村办391人;年产值98万元,其中乡办和村办各为49万元。在企业总数中,采石企业12个,从业人员288人,年产值26万元;黄沙开采企业8个,从业人员243人,年产值56万元。年产石料1.1万吨,黄沙319.7万吨,蛭石和蛭石制品379吨,石英石550立方米,花岗岩板材4500立方米,青麻石块2万立方米。产品销往省内外。
三、食品加工业
60年代起,面坊、油坊作为乡村集体副业在部分地区兴办起来。进入80年代后,粮食、副食品加工业发展较快,村村都有2—5个机械碾米厂和磨粉机。至1987年,全县有食品加工企业150个,其中乡办12个,村办138个;从业人员702人,其中乡办120人,村办582人;年产值371万元,其中乡办176万元,村办195万元。在企业总数中,粮食加工企业119个,从业人员522人,年产值259万元;植物油加工企业10个,从业人员62人,年产值51.13万元;糕点、糖果生产企业19个,从业人员89人,年产值53.52万元;罐头食品加工企业2个,从业人员29人,年产值7.35万元。年计加工粮食15.8万吨,食用植物油331.1吨,糕点10吨,罐头122.5吨,糖生姜1.25吨,粉丝近250吨。产品销往县内外。
四、饮料加工业
1982年,三妙公社和黄柏公社叶河村首创酿酒厂和饮料厂。至1987年,全县有饮料加工企业2个,其中乡办和村办各1个;从业人员26人,其中乡办8人,村办18人;年产值9.9万元,其中乡办1.2万元,村办8.7万元。年产白酒1吨,饮料酒29吨,汽水20.2吨。产品销往县内外。
五、针纺织业
1972年首创黄泥公社街道麻纺厂,从事麻袋编织业。之后,一批纺织、针织企业相继创办。至1987年,全县有纺织企业9个,其中乡办6个,村办3个;从业人员272人,其中乡办95人,村办177人;年产值38.4万元,其中乡办31万元,村办7.4万元。在企业总数中,有针织企业6个,从业人员222人,年产值34.3万元。年产针织品1.3万件。产品销往县内外。
六、服装加工业
70年代末,乡村始创服装加工企业。1985—1986年,全县有此类企业19个,其中乡办企业6个,村办企业13个;从业人员134人;年产值37.51万元。1987年,由于外地商品服装大量进入县内市场,县内加工生产的服装销路不畅,部分企业停业从商。是年,全县仅有乡(镇)、村办的服装加工企业3个,其中乡办2个,村办1个;从业人员39人,其中乡办33人,村办6人;年产值8.9万元,其中乡办3.9万元,村办5万元。年产服装2.03万件。产品销往县内外。
七、皮革品制造业
1984年,牌楼乡棋盘村首创联营皮革厂。1987年,全县有皮革制品制造企业7个,其中乡办1个,村办6个;从业人员157人,其中乡办37人,村办120人;年产值63.3万元,其中乡办14.4万元,村办48.7万元。年产皮革制品14.13万件。产品销往省内外。
八、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70年代中期,具有优势的传统竹木器加工业,在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后,得到起死回生。1977年彭河公社首创车木厂。1979年河镇公社首创竹席厂。继后,一大批锯木车木厂、竹器编织厂、藤棕草制品厂出现。尤其是王河、河镇等圩畈区利用当地生长的水竹为原料精制而成的睡席及水竹工艺美术品,梅城、罗汉等丘陵地区利用斑竹编织的普通凉席,龙潭、牌楼等山区利用毛竹编织的箩筐、围皮以及日常生活用具,量多质优。1987年,全县有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企业38个,其中乡办11个,村办27个;从业人员431人,其中乡办113人,村办318人;年产值197万元,其中乡办79万元,村办118万元。在企业总数中,锯木加工企业5个,从业人员30人,年产值29万元;木制品企业8个,从业人员146人,年产值31万元;竹、藤、棕、草制品企业25个,从业人员255人,年产值137万元。年产竹席300万条,竹、藤、棕、草制品134.8万件。产品销往海内外。
九、木制家具业
1977年,割肚公社首创木器厂。至1987年,全县有木制家具制造企业14个,其中乡办9个,村办5个;从业人员268人,其中乡办168人,村办100人;年产值99万元,其中乡办65万元,村办34万元。主要产品有床、碗橱、柜、桌、椅、板凳、盆、桶等。年产木制和竹制家具2万多件。产品销往县内外。
十、造纸及纸制品业
造纸及纸制品企业主要分布于黄柏区大沙河上游两岸,龙潭、水吼等山区也有零星分布。1977年,全县有社、队办的造纸企业28个,手工纸槽56张,从业人员190人,年产“汉皮纸”7.5万刀,土表纸百余担。1982年以后,部分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从湖南、浙扛、福建等地引进技术。产品质量和销售量显著提高。至1987年,全县有中型造纸企业4家,小型造纸企业37家,其中乡办12家,村办25家;从业人员1279人,其中乡办412人,村办867人;年产值304万元,其中乡办115万元,村办189万元。在企业总数中,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企业5个,从业人员388人,年产值142万元;土表纸制造企业32个,从业人员891人,年产值162万元。主要产品有汉皮纸、书画纸、卫生纸、引线纸、黄板纸、表心纸等。年产机制纸及纸板721.2吨。产品近销省内,远销北京、上海、郑州和广州等大中城市。
十一、印刷业
1979年,县内始创乡村印刷企业,当年有野寨、棋盘、源潭、杜埠等公社办的印刷厂。至1987年,全县有印刷企业8个,其中乡办5个,村办3个;从业人员150人,其中乡办97人,村办53人;年产值101万元,其中乡办69万元,村办32万元。主要印刷会计报表、帐据、练习本等。产品销往县内外。
十二、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70年代中期,县内乡村始有工艺美术品加工企业,如雕塑、刺绣厂等。1987年,全县有工艺美术品制造企业21个,其中乡办9个,村办12个;从业人员1112人,其中乡办745人,村办367人;年产值202万元,其中乡办157万元,村办45万元。水吼区天柱山美术工艺厂生产的根雕、刺绣品是县内的出口创汇产品,当年创汇10万元。
十三、水力发电业
60年代中期,县水利电力主管部门开始动员和扶持黄柏、水吼两山区,利用天然的水域资源兴建水力发电站。70—80年代,山区小水电得到大发展。至1987年,属于乡、村办的水力发电企业25个,其中乡办4个,村办21个;从业人员91人,其中乡办34人,村办57人;年产值34万元,其中乡办15万元,村办19万元。装机容量计4375千瓦,年发电量220.9万度,供本地农副产品加工与农户、机关、学校照明。
十四、化学工业
1979年,黄柏公社陆河村首创炸药(炸石头用)厂。1984—1985年,有11个乡村化工企业建立。此后,企业生产均不景气。1987年,县内有化工企业4个,其中乡办3个,村办1个;从业人员112人,其中乡办88人,村办24人;年产值57万元,其中乡办55万元,村办2万元。在全部企业总数中,有日用化工产品制造企业2个,均为乡办企业,从业人员58人,年产值50.65万元。主要产品有土炸药、氧化锌、蒸馏锌、硝酸钾、建材添加剂、磷肥和蜡梗火柴等。产品销往县内外。蜡梗火柴被评为1985年度省优产品,其销路一直尚好。
十五、塑料制品业
1978年,三妙公社购进吹塑机等设备首创塑料制品厂。当年产值1.96万元。继后,一大批乡村塑料制品企业创建起来。1984—1985年,先后有24个企业建成。1986年后,由于原料不足和产品销路不畅,企业个数相对减少。至1987年,全县有塑料制品企业15个,其中乡办10个,村办5个;从业人员584人,其中乡办486人,村办98人;年产值229万元,其中乡办184万元,村办45万元。主要产品有农业药械零部件、塑料绳、包装袋、牙刷等,年产塑料制品14.13万件。产品销往省内外。
十六、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明、清时期,县内痘姆就已形成陶瓷生产基地。今乡政府所在地人们仍称作“小窑头”。有传统的手工制陶技术优势。建国初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其后,能持续较稳定的发展。1972年,梅城镇创建水泥预制构件厂。1977年,痘姆公社创建瓷器制造厂,逆水公社和雾下公社创建砖瓦厂。1984年,潘铺乡和棋盘乡同时创建水泥制造厂。其后,一批批陶瓷器、砖瓦、水泥预制件、石灰和水泥生产企业创建。至1987年,全县有乡村办建筑材料企业99个,其中乡办39个,村办60个;从业人员3749人,其中乡办2508人,村办1241人;年产值916万元,其中乡办691万元,村办225万元。在企业总数中,有日用陶瓷制造企业11个,从业人员592人,年产值104万元;砖瓦制造企业63个,从业人员2570人,年产值568万元;石灰烧制企业3个,从业人员36人,年产值15万元;水泥制造企业2个,从业人员227人,年产值126万元;水泥预制件制造企业16个,从业人员424人,年产值91万元。主要产品有:日用陶器、化工陶器、交变电瓷器和建筑瓷器等。年产陶瓷器246万件,有普通、白砂、紫砂、草绿、黄色5个品种;年产机制砖8707万块,机制瓦400万片;年产“325”硅酸盐水泥1.88万吨,电线杆、桁条、水泥板等水泥预制件4万立方米;年产石灰3630吨。产品销往县内外。
十七、农机具制作与修理业
1958年,全县各大公社都建有农机具修造厂,60年代初因县办工业下马而拆并。70年代中期,又掀起大办农机具修造企业的热潮。1979年末,全县有14个公社办起农机具修造厂,1个公社和1个大队办起农机具修配厂,从业人员268人,年产值54.19万元,年产农具及配件8.14万件。进入80年代,一批农机具修配服务部先后建立。至1987年,全县有乡(镇)、村农机具修造企业9个,其中乡办5个,村办4个;从业人员89人,其中乡办39人,村办50人;年产值39.5万元,其中乡办17.5万元,村办22万元。在企业总数中,有铁制小农具制造企业5个,从业人员50人,年产值19万元;拖拉机配件及修理业2个,从业人员25人,年产值18万元;农用汽车修理企业2个,从业人员14人,年产值2.5万元。全部企业年产铁制农具5.22万件,木制农具29.83万件,竹制农具48.9万件。产品销往县内外。
十八、其他行业
主要有生产碓磨具、石英玻璃纤维、木粉、矿烛、卫生香、蚊香、镜、元钉、沙发,电热毯、热水瓶盖、牙签、煤球炉、煤球、鱼网、羽绒服装、棉布鞋、劳保卫生用品、鞭炮、花炮、丝棉、小五金、饲料以及柳枝编织、木材采运、废品回收等企业。至1987年,全县乡(镇)村此类企业有175个,其中乡办39个,村办136个;从业人员3176人,其中乡办1490人,村办1686人;年产值1129万元,其中乡办616万元,村办513万元。产品销往县内外。部分精制产品销往省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