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二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促进以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全面“大跃进”。由于“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县范围内严重地泛滥起来。1958年春,县委提出:苦战一年,实现亩产千斤,赶上中农生产收入水平;副业达到1000万元;三个月绿化全县;工业年产值达1600万元,三年超过农业产值;每人每天识100个字,半个月扫清文盲;经过五年建设,实现“生产机械化,农村电气化,灌溉自流化,肥料化学化,交通现代化,教育普及化。”从上到下,层层开展“反右倾”,处处搞盲目蛮干,大炼钢铁、大办工厂的热浪席卷城乡。这年,全县共建炼铁炉585座,新办钢铁厂、炼焦厂、化工厂、石英厂、水泥厂等县办工业企业27个,职工人数由1957年末的385人猛增到2825人,各公社也一轰而起办起金属加工、砖瓦、陶瓷、造纸、缝纫、食品等工业企业204个,职工达9400多人。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540万元猛增到1375万元,1959年再上升到2306万元(这两年产值有虚数)。工业产值急剧上升,而农产品产量则逐年下降,1960年,全县粮食总产下降到76010吨,比1957年下降37%。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城乡物资奇缺,商品供应紧张,全县普遍闹饥荒,居民疾病、死亡、外流现象严重。1958—1960年,三年共死亡××××人,比正常死亡率高60%。
从1961年起,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委、县人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坚决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一是普遍推行包产到户的“责任田”,一年后虽按照上级指示强行“改正”,但坚持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使农业生产形势迅速好转。二是缩小生产队规模,全县由806个生产队调整为3609个生产队。三是缩短工业战线,采取关、停、并、转的办法,将县办工业企业由高峰时的264个调整为39个,精减职工3200多人;社办工业企业也由200多个缩减为21个,精减职工4300多人。四是精简机构,撤销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9个;合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0个;停办企事业单位4个。五是缩减城镇吃商品粮的人口,先后四次共缩减4036口,占城镇人口总数的43%。六是停办公共食堂,取消供给制。七是抽调51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下乡整风整社,组织经济退赔,纠正“共产风”;同时,还抽调一批干部下放到大队直接担任领导职务,帮助当地贯彻政策,发展生产。八是修订国民经济计划,在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指导下,把农业摆在第一位,按照农、轻、重次序安排经济建设。
经过调整,全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到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66万元,比1961年的3985万元增长27.1%,年均增长6.2%;比“一五”计划末期增长62.7%,年均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4723万元,比1961年增长32%,年均增长7.2%;比“一五”计划末期增长83.6%,年均增长7.9%。粮食产量达111970吨,比1961年增长31.5%;油料产量达1042吨,比1961年增长1.5倍;棉花产量184吨,比1961年增长5.3倍;年末存栏生猪72095头,比1961年增长1.2倍。随着农业生产的回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农民人均口粮由1960年的145公斤增加到230公斤。工业产值343万元,比1961年下降15.5%,属合理下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56万元,比1961年增长33.3%,年均增长7.5%;比“一五”计划末期增长36.8%,年均增长4%。财政收入339万元,比1961年增长51%,年均增长11%;比“一五”计划末期增长33%,年均增长3.6%,从1963年起,每年财政年终滚存结余额有明显增加。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从1962年最低谷的6万元,增加到131万元,1963—1965年,累计投资总额为294万元,年均98万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年均增长46.7%。从“二五”计划开始到国民经济调整8年内,县内先后新建了县农机厂,将印刷厂、食品厂、酒厂等工业企业由集体转为国营;兴建了彰法山水力发电站和长冲(后改名长春)中型水库及金冲、汪岭、黄鹤塘等小(一)型水库,完成了幸福河灌区、余井闸灌区的水利工程和五丰河灌区的前期工程及黄泥潜、太黑河的改造工程;修建了源潭至三妙、梅城至油坝、黄铺至牌楼等公路,续建了望虎墩至王河的公路,整修了黄铺至黄泥的公路。
调整后的1965年,县内经济结构的基本状况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6.8%,农业产值占93.2%;在工业内部,重工业产值占8.8%,轻工业产值占91.2%;在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依次为68.7%,4.2%,9.6%,16.9%,0.6%。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