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造成县内水旱灾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4点:一是降雨过多或过少。雨多,强度大,时间长,则成水灾;雨少,强度小,则易旱。二是特殊的环境。县境处于潜水、皖水、大沙河流域的上中游。上游山区山高岭陡,河床坡降大,洪水暴涨暴落,容易成灾;同时,下距安庆皖口处仅6公里,江水易于逆灌,且皖水、潜水和长河,仅靠石牌1处出水,特别是猫山处河道狭窄,洪水受阻难泄。三是山区、丘陵区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淤塞,河床高于农田,大沙河为4—5米,皖水、潜水为1—4米,成为“地上河”,因此,河道过洪能力大大降低。四是与水利基础设施紧密相关。建国初期,水利设施差,防洪能力弱,故1951—1956年连年洪灾;到1983年,河道经过整理,提高了防洪标准,潜水最大洪峰流量达4280立方米/秒,分别超过1953年的2.25倍、1954年的1.44倍,但都安全渡汛,未成灾害。1958—1960年,全县灌溉工程处于起步阶段,抗旱能力弱,故连年干旱。到1978年,全县水库、机电灌溉站等灌溉工程,初具规模,故在遭遇5个月未下透雨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当年粮食仍获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县内水旱灾害有四大特点,一是发生频繁,次数多,间隔时间短。1950—1987年,发生水灾有23年,平均1.6年1次;旱灾有26年,平均1.4年1次。二是干旱多于洪涝,干旱面积大于洪涝面积。建国后,历年累计遭受洪涝耕地面积142.23万亩,年均3.65万亩,其中成灾面积85.22万亩,年均2.18万亩。历年累计遭受干旱耕地面积285.62万亩,年均7.32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06.05万亩,年均2.72万亩。三是水旱灾害交替出现的情况少见,建国后只是两次;一年之内水旱灾害交替发生的情况则多见,建国后有154年。四是水旱灾害常各自连年发生,如1951—1955年、1973—1975年,都是连年水灾;1957—1959年、1965—1968年、1978—1979年,都是连年旱灾。
一、洪涝
洪涝在县内有两种情况:一是本地过量降雨,造成圩畈区大面积内涝,俗称“白洋”。二是本地与上游地区同降大雨,下游积水排泄不畅,而上游积水又奔泄而下,造成沿岸堤坝溃缺,致使大面积圩畈乃至低丘受淹,同时山区也因降水强度过大,垮山倒坝,毁田倒房。就全县看,山区以洪灾为主,丘陵、圩畈地区,既有山洪泛滥成灾之患,又有积水成涝之忧。
据《安徽省500年旱涝资料》确定的“凡5—9月份总降雨量大于、等于1100毫米为涝年,860—1100毫米为偏涝年”的涝害标准,县内1957年后属涝年的有5年(1969、1975、1977、1980、1983年),属偏涝年的亦有5年(1962、1963、1970、1973、1974年)。
1957—1980年的24年中,县内共出现大、中、小雨涝灾24次,平均1年一遇,其中大涝5次,约5年一遇;中涝8次,平均3年一遇;小涝11次,平均2年一遇。一年中夏涝最多,6—8月出现雨涝18次,占总次数的75%,其中大、中涝共10次,占大、中涝总数的77%。
建国后,每当洪涝灾害出现。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民排涝抢险,堵口复堤,开展生产自救。据统计,在遭遇洪涝灾害的23年中,通过开展抗灾斗争,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的有9年,为灾年总数的39.1%。
二、干旱
县内干旱的出现,都与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利设施等有关,但最关键的因素是降雨量过少。从干旱地区的分布情况看,丘陵地区土壤蓄水能力差,植被状况不良,雨水易于流失,是县内易旱地区。建国后,由于兴建了一些水利设施,抗旱能力逐年增强。山区地势虽高,但大部分植被状况较好,自然降水量比丘陵、圩畈地区多,加之建国后兴建了一些水库、塘堰,因而山区并不易旱。圩畈地区地势低洼,沟、河、渠、湖多,集水面积大,除特大干旱之年外,一般地不受干旱威胁。相反,由于光、热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故有“大旱小丰收,小旱大丰收”之说。
据县内气象资料载:1957—1980年,县内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31次,其中大旱6次。按季节分:秋旱最多,16次。其中大旱3次;冬旱次之,计8次,其中大旱2次;再次是夏旱,计7次,其中大旱1次;春旱一直未出现。按干旱持续时间分:30—49天为23次,约1年一遇;50—69天为3次,平均8年一遇;70—89天为4次,平均6年一遇;90天以上为1次,即1966年大旱103天,为24年一遇。
建国后,每逢旱灾之年,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民开展搞旱斗争,力争少减产、不减产,直至增产。据统计,在遭遇旱灾的26年中,实现多灾保产和多灾增产的有11年,为灾年总数的42.3%。1966、1978、1979年为大旱年,粮食产量均创历史较高纪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梅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