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686.03平方公里,折合为2529045亩,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1%。据1980—1985年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潜山土壤》载:1983年全县总人口为503316人,人均土地5.02亩,高于全省人均水平(4.35亩),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4.7亩)。此次土壤普查,根据县内地形地貌,将县域划分为山区、丘陵、岗地和圩畈4个不同的类型区。山区面积1246819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9.3%,人均占地7.64亩;丘陵面积250375亩,占总面积的9.9%,人均占地5.7亩;岗地面积604442亩,占总面积的23.9%,人均占地4.03%亩;圩畈面积427409亩,占总面积的16.9%,人均占地3.03亩。在全县土地中,山场面积最大,为129万多亩,占总面积的51.1%;耕地面积小,为363187亩,占总面积的14.4%;水面更小,为83000亩,占总面积的3.3%。
1983年全县土地资源构成及开发利用情况表

二、水资源
(一)地表水资源
县内地表水源于季节降雨和过境河河水。历年平均地表水流量为12.22亿立方米,其中,山区8.33亿立方米,丘陵区2.31亿立方米,圩畈区1.58亿立方米。历年人均占有水量为2411立方米,亩均占有水量为2500立方米。全县有中小型水库69座,塘堰23558处;集水面积为5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53条,总蓄水量约为1.1亿立方米。
县内不同地区地表水资源表

(二)地下水资源
县内地下水除黄泥、油坝、野寨、梅城等局部地区水中铁、锰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外,余均可作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饮用水。地下水可分为2个类型。
基岩地下水:大别山基岩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源潭——野寨一线的西北部。水源不丰,单井涌水量为10—100吨/日。资源模数为4.79万吨/平方公里·年;丘陵区基岩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源潭、岭头、古井等乡(镇)丘陵区,形成于白垩系及第三系的“红层”。水源不丰,单井涌水量为5—10吨/日。资源模数为0.66万吨/平方公里·年。
河谷平原松散沉积层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潜水、皖水、长河等主干河流的下游河谷平原区,是县内地下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域。形成于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具有厚度大、孔隙性好、含沙量低、水质优良等特点。据地质部门普查,除黄泥镇附近一带发现水源中铁离子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外,一般均可作食用水。兼有丰沛的区域降雨和活跃的地表水迳流等补给条件。该区单井涌水量为0.1—0.2万吨/日,最高达0.27万吨/日。资源模数为27.25吨/平方公里·年。其次,在低山丘陵区,如古井乡的林园、张家冲等小型河谷中亦有此类地下水,但水量有限,形成于亚粘土、亚砂土、砂砾层。基底为不含水的“红层”,厚度小。单井涌水量为10—100吨/日。资源模数为0.66万吨/平方公里·年。大别山中低山区的河流两侧,因其坡降大,沉积物少,地下水含量更为贫乏。
(三)水资源利用
县内大部分地区处于大别山中低山区。潜水、皖水、大沙河的中上游,是山区性河流。河床坡降大,落差大,理论水能蕴藏量约为9.4万千瓦,宜蓄水发电和灌溉。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枯水年约为43.7%,平水年约为11.8%,丰水年仅为11.5%。据县水利部门勘测,全县有可行性开发水力发电和电灌站207处,计可利用水能蕴藏量8.1万千瓦。到1987年,县内已兴建电力排灌站3座,电力排涝站14座,计5438千瓦;已兴建水电站88座,计5976万千瓦。
县内主要河流水资源利用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