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由于受地形、母质、生物、气候及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县内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石灰土、潮土、水稻土、棕壤、草甸土。全县地处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土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由南向北过渡的特征。地带性红壤与黄棕壤呈犬牙状交错,非地带性土壤与地带性土壤相嵌。其垂直分布自下而上为黄红壤——棕壤——山地草甸土。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分类暂行方案》的规定,通过普查,全县土壤总面积为205.5513万亩。其类型为8个土种,14个亚类,43个土属,81个土种。其中,耕地涉及7个土类,13个亚类,31个土属,59个土种。
一、红壤
红壤分布于海拔为50—350米的大别山南麓丘陵地带,亦零星分布于安庆——宿松公路沿线的岗地。面积为16万余亩。土层深浅不一。分为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中性结晶岩类风化物和第四纪红土等不同岩性母质,发育程度较轻。土体表层颜色多较浅,呈灰、红棕色或黄红棕色,酸性。土壤表层有机质一般小于1.6%,酸碱度为5—6之间,严重缺氮缺磷。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呈散生状态,现逐步为次生常绿针叶林所代替。
二、黄棕壤
黄棕壤分布于低山、丘陵和岗地,数低山面积最大,计112.4万余亩,居各类土壤之首。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和下蜀黄土。土体淋溶强烈,全剖面无石灰反应。颜色以棕色为主,表层多呈暗棕色,厚度约60厘米左右,酸性。土壤盐基饱和度多在50%以上,有机质含量小于3.0%,酸碱度为5—6之间,缺氮缺磷。此类土壤占全县土壤面积一半余,是境内的林业生产基地,但由于遭到乱垦滥伐,也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自然植被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现优势植被为次生常绿针叶林。
三、棕壤
棕壤主要分布于县境西北部山区南坡海拔900米、北坡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8.4万余亩。成土母质为花岗岩残积、坡积物。土体颜色多为灰棕色或暗棕色,其间含砾石较多。由于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作用,土壤表层形成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聚积层,有机层含量达7%以上,酸性。钾含量高,磷含量低,盐机饱和度一般在20—50%,酸碱度为5—5.7之间。此类土壤深厚肥沃,是县内用材林生产基地之一。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及落叶阔叶与常绿针叶混交林,黄山松、人工杉及散生的落叶阔叶树生长茂盛,覆盖率达80%。
四、潮土
潮土分布于河谷两侧的沙丘、漫滩、废圩坝及地势较高、未被开为水田的冲积平原上。面积1万余亩。土壤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的酸性岩风化物,形成于旱耕熟化过程中,全剖面呈酸——弱酸性,灰色砂泥土质。耕作层养份含量不高,有机质为1.9%左右,酸碱度为5—6之间。此类土壤是县内较好的耕作土壤,现人工植被为多种经济作物。
五、草甸土
草甸土在县内分布范围小,仅见于天柱山——良药坪处,面积75亩。成土母质为较新的花岗岩坡积、洪积物,是直接被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的半水成土。土体分为枯枝落叶层、草根盘结层、腐殖质层和沉积层。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为5.1—5.4之间,表层有季节性积水。养份随土壤层深而减低。自然植被以湿生草本植物为主,间生黄山松及矮林灌木丛,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六、紫色土
紫色土分布于县域中部海拔为50—100米之间的岗地,是岗地的主体土壤。面积计19.9万余亩。成土母质为第三纪和白垩纪紫红色砂岩、砂砾岩风化物,土体以紫色砂砾岩为主,色泽一致,酸性。土层厚度不一,多在30厘米以下。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钾,酸碱度为5—6.5之间。植被为茅草和马尾松。
七、石灰土
石灰土分布于五庙乡新田村——横中乡光华村一带和官庄乡锣鼓山处,与山地黄棕壤相嵌构成复域,面积0.8万余亩。成土母质为黑云麻岩夹大理石。土体为棕色和猪肝土色,酸性。养份含量较丰富,交换性盐基总量差异显著,表层酸碱度为6左右。植被多为茅草和马尾松。
八、水稻土
水稻土是县内最主要的耕作土壤,遍布平原、塝、冲、谷、盆地,面积46万余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2%,耕地总面积的94.3%。它在各地区分布的比例为:山区占22.2%,丘陵、岗地占44.8%,圩畈平原区占33%。
水稻土是一种人为水成土,发育各种成土母质之上,形成于季节性淹水、灌溉、水耕熟化等条件下。土体由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潜育层、母质层、侧漂层组成,灰色。山区、山前丘陵区成土母质多为酸性结晶岩,岗地为下蜀性黄土,沿河两岸的圩畈平原为第四纪河谷冲积物。高塝田水稻土发育程度较轻,其它发育完整。土体肥厚,酸性。耕作层厚度一般为10—20厘米,多数地域为13—18厘米。有机质含量为2.1%。酸碱度4—6.5之间。山区水稻土养份较丰富,丘陵、岗地缺磷,圩畈区缺钾。人工植被以水稻为主,兼作油菜、麦类、豆类。
全县土壤、面积及分布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植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