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壳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地壳形变,一般分解为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两种。地壳形变测量是地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应用大地形变测量的方法,对地壳进行反复的测量,以确定地壳长期缓慢形变以及地震前的异常变化,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1976年,安徽省地震队开始筹建形变测量组,初步开展了找点、选点和埋标工作。1977年正式开展水准测量。多年来,形变测量组先后在郯—庐等主要断裂上布设了长达232.9公里的13条水准线路,并定期进行复测,见表3—4。1982年至1984年,根据国家地震局下达的精密水准测量选线和埋标任务,全省又新选线路6条和埋设标石214座,以及改造5条旧线路和增埋标石74座。1984年省地震局还在霍山多震区建立了地震中长期观测研究试验场,埋设25个基岩水准点,建立30公里长的水准线路,1985年已开始观测。
1980年,省地震局还在蒙城地震台增设了水准测量监测项目,为应变型,后来在嘉山县管店建立一条固定水准线路,定期复测一年多,因该处不符合建台要求,遂于1982年改在肥东县桥头集投建位移型水准测量专业台,观测线路长480米,1985年1月正式投入观测。
多年来,省地震部门鉴于形变测量力量不足,曾商请省内外有关部门协助进行形变测量,主要有:①1975年9月委托省水电厅勘测设计院测量队对治淮委员会五十年代布设的跨郯—庐断裂带的嘉山、定远、肥东桥头集的二等水准点进行了精密水准复测,1976年又复测了两次。1976年至1980年,该测量队又协助进行了寿县—合肥,合肥—六安,凤台—阜阳,漠河口—五河段的精密水准测量。②1976年至1979年,省地震局与武汉地震研究所协作,用Jcy—2型仪器对嘉山、定远地区跨郯—庐断裂带的国家一等三角网11条边进行了两次激光测量工作。③1980年以后,省地震局与武汉地震研究所合作,在郯—庐断裂带的重点部位(嘉山县丰山李和肥东县山王)建立了大地四边形高精密度短程测距网,同时对这些网的点间还进行了三角高程测量与精密水准联测,以研究点位的三维空间运动特征。
省地震部门从1976年至1980年先后使用瑞士威尔特N3、东德蔡司Ni007自动安平、西德奥普顿Ni1申动安平和东德蔡司Ni004水准仪进行测量。1981—1985年主要使用东德蔡司Ni007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测量。形变测量工作质量逐年不断提高,在国家地震局召开的1979年全国野外成果资料检查评比会上,安徽省曾获得优良奖。表3—4安徽省地壳形变测量路线布局表截止1985年底线路名称监测主要断裂带名称长度(公里)备注五河—双沟郯—庐断裂45双沟已进入江苏境内丰山李大地四边形郯—庐断裂6激光测距,水准测高程闭合环嘉山郯—庐断裂38从凤阳小溪河经明光镇到石坝定远郯—庐断裂46从定远县城经池河镇越过磨盘山桥头集郯—庐断裂10.9点位为上层标,不稳定,1983年停测西山驿郯—庐断裂10肥东县境内山王集大地四边形郯—庐断裂5.2激光测距,水准只连三个点桐城郯—庐断裂11.9城郊闭合环11.2公里,柏庄—槐庄支线0.7公里小池郯—庐断裂13.2太湖县凤台阜凤断裂3.2县郊平峨山平峨山断裂5怀远县皖西机械厂桐柏—磨子潭断裂0.71971年春武汉地震队建霍山试验场仙人冲断裂、磨子潭—晓天断裂30霍山县境内。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