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418年),于汉庐江郡的南部另设晋熙郡,分汉皖地置怀宁、新冶(即今望江县)二县,以今日潜山县城为怀宁县城。晋熙郡治亦设于此城。
刘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2年),于废皖县地增置太湖左县(即今太湖县)。萧梁时代,又于废皖县地增置高塘郡(即今宿松县)。
南北朝以至隋初,晋熙郡怀宁县的政区名沿袭未变。但历来的“扬州”大区划名却渐被废弃。晋熙郡的上级政区,宋曰南豫州;梁曰豫州(或曰荆河州),后改晋州;齐曰江州;陈又改晋州。刘宋以怀宁县城为晋熙郡治,萧梁则以此为晋州治。
隋开皇三年(583),废除诸郡,九年(589)始立熙州,以辖怀宁及附近诸县。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熙州为同安郡,郡治仍设于原熙州之治怀宁县城,辖有怀宁、宿松、太湖、望江、同安5个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同安郡为舒州。五年(622年),分舒州的怀宁县为皖城、安乐、皖阳、梅城4个县。当年,安乐县废。七年(624年),皖城、皖阳、梅城3个县也都被废,仍恢复为一个怀宁县。天宝元年(742),又改舒州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盛唐郡为舒州。由此,历史上形成舒州、同安郡的双称习惯。虽然州、郡几度易名,其所辖之境,仍如隋时(后来,只改同安县为桐城县名)。州、郡治所也都在怀宁县城。
五代十国时,州、县名都无改变,先为杨吴、南唐所有,再则为后周所有。
两宋时期,沿用舒州怀宁县旧制共235年。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即位,因他曾当过舒州节度使,于是将舒州升格为安庆府。州、府治所,皆在怀宁城,辖县一直是怀宁、桐城、宿松、望江、太湖。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黄干在此怀宁县治修筑安庆府城;绍定四年(1231年),知府赵希袞在黄干所筑原城基础上加筑,并修建城闸。端平三年(1236年),安庆府治、怀宁县治同时自今潜山城东迁。
自隋开皇九年(589)建熙州时起,至宋端平安庆府治东迁时止,怀宁城(即今潜山城)一直为州、郡、府治达627年之久。尔后,直抵元至治二年(1322年),86个春秋,今潜山县城,仅是其时怀宁县的西北部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