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皖河上游。县域地理座标在东经116°14′—116°46′、北纬30°27′—31°04′之间。西北与岳西县、舒城县毗连,东北与桐城县接壤,东南与怀宁县相邻,西南同太湖县交界。总面积1686.03平方公里。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境内的西北部。
潜山周时属皖国,汉属皖县,晋末属怀宁县。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析置潜山县,因境内潜山(即天柱山)得名。明、清属安庆府;民国时期,先属安庆道,后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安庆专区。建国后,先后隶属于皖北行署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安庆地区行政公署。1987年,全县辖7区、3镇(其中1个区级镇、2个乡级镇)、35乡,300个行政村,5619个村民组,119724户,总人口517425人。少数民族93人,余为汉族。县城梅城镇。
县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岗地和平原。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有69座。最高山峰为坐落在官庄乡的猪头尖,海拔1538.6米。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9.2%。中部为近山丘陵区,岗川相间,丘冲交错,占全县总面积的23.9%。东南部为圩畈区,地势平坦,河湖穿插,良田相连,占全县总面积的16.9%。最低处王河丰收圩海拔只有13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菜子湖流域的大沙河和皖河流域的潜水、皖水、长河。年平均径流量为12亿立方米。县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6.2℃。主要灾害有大风、干旱、洪涝和冰雹等。
全县现有耕地36.03万亩,山场面积131.26万亩,水面积8.32万亩,依次占山水田面积总和的20.52%、74.75%、4.74%。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米麦、荞麦、玉米、高粱、山芋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豆类作物有大豆、绿豆、红豆、泥豆、豌豆、蚕豆等。境内有维管束植物1857种。其中木本植物74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12种。松、杉、柏、枫、枫杨、泡桐、乌桕、榆、苦楝、板栗、油桐、油茶、漆树、棕榈、茶、桑、元竹、毛竹等常见,香果树、银杏、小叶黄杨,弥足称奇。雪湖藕、胡萝卜、天柱剑毫、舒席、汉皮纸、书画纸等,为闻名遐迩的名优特产。潜厚朴、南桔梗、茯苓、蔓荆子、柴胡等是县内对外广销的中药材。茯苓、五倍子、薄荷油、留兰香、野菊花、乌药、芡实等,曾先后出口创汇。森林群落内繁衍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26种。大理石、花岗岩、黄沙和铁砂藏量丰富。瓷土、瓷石、蛭石、水晶、云母、金红石、石英石、石灰石等都具开采价值。
县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古南岳天柱山,自汉以来,即为中国名山,旅游胜地。她集雄、奇、灵、秀于一身,百游难以穷其妙。天柱峰海拔1488米,峭立如柱,屹然独尊。以天柱峰为主体,向东南面蜿蜒伸展出三道系列屏障,对其形成环拥拱卫之势,蔚为壮观。其间千峰竞秀,万壑藏幽;悬崖奇石,千姿百态,形状各异;飞瀑流泉,或林间潺潺,或轰鸣谷应;宽敞的仙人洞,幽邃的神秘谷,令人流连忘归;苍松翠竹,奇花异草,直觉秀色可餐。觉寂塔,高耸千载;三祖寺,禅房幽深。摩崖石刻,点缀其间。万千风物,涉目成趣;百里之境,举步即景。再兼云海、佛光、日出和日落等时景,美不胜收。地近天柱山的梅城镇新貌、张恨水陈列馆、太平古塔、薛家岗遗址等,也因之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而吸引着中外游人。

潜山县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在境内生息、繁衍、劳作,创造了瑰丽的古文化。“周封皖伯大夫治皖”、“皋陶之后,楚灵王城皖”。今日的潜山县城,自东汉迄于南宋,13个世纪中近800年为州、郡、府治所。境内的天柱山,因汉武帝“登礼”而号曰“南岳”,名入史册。汉建五岳祠,梁造白鹤宫,唐改真君府,宋称真元万寿宫,道家尊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曾经千载风靡全国;梁创山谷寺,晋建太平塔,宝志卓锡,三祖传衣,马祖坐禅,在佛教史上,潜山亦占有重要地位。山谷寺(即三祖寺)已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诞生地就在今潜山境内。历代达官名士留下了大量赞美潜山、讴歌天柱山的诗文,仅《岳云集》就收录有130余篇(首)。
县内文物丰富。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聚落遗址有40多处。“薛家岗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二千多件遗物,造型丰富,特征鲜明,代表着一种新的原始文化类型,受到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潜山安徽龟”化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龟鳖类地史记录。“东方晓鼠”化石的发现,推翻了西方学者的“齿啮类起源于北美”的论断。动物学家称潜山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地,亚洲哺乳类的发源地”。境内寨堡遗迹,多有存遗。宋义兵长刘源聚10万生民抗元的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寨,明张献忠义兵与史可法激战的天宁寨……依地构筑,而今气势犹存。历代遗存的古墓葬散见境内四乡。马道岗有汉代古墓葬,彰法山有战国时期古墓葬,而天宁寨则发掘新石器时代古墓葬12座。天柱山自封岳后,慕名而来的骚人墨客、仕宦名流比肩接踵,题诗勒石一时崇为风尚。现存唐至民国时的摩崖石刻近400方,而以石牛古洞最为集中,其中唐吕渭、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李柬之,明胡缵宗、李元阳等题刻,尤为珍贵。
长期以来,潜阳古地,人才辈出,人文昌盛。东汉方士、大魔术家左慈,三国时著名数学、天文学家王蕃,隋唐舒州大都督张镇周,晚唐著名诗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学家王珪,“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著名学者朱翌,明代金燕、徐桂、徐荛莘,清代周士盛、徐积诚、郑洪盛、张必刚,或名将,或清官,或学人,名重一时。清代京剧演员、戏剧活动家程长庚,融徽调、双调、昆腔于一炉,为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尊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00多部小说,其中多数是中长篇,著述在3000万言以上,是中外文学史上少见的高产作家。当代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夏菊花,先后出国演出十多次,足迹遍于亚、欧、美洲30余国,成为国际艺坛上享有盛誉的“杂技皇后”。

潜山不仅具有五彩斑澜的历史文化,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70年,潜山被国家列为革命老区县。
“五·四”运动后,在安庆、芜湖、武汉等地读书的潜山籍青年学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回乡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了县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1925年,共产党员程千里从武汉回到家乡五庙,建立了县内第一个党小组。1926年秋,余大化、王效亭等进步回乡青年,建立了国民党(左派)潜山县党部临时执行委员会,发动群众,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年10月,中共安徽省临委委员兼中共怀宁县临委书记王步文回到家乡潜山,介绍余大化、王效亭、周兆璜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安徽省临委一、二届常委王贯之也在潜山从事革命活动。11月间,中共潜山县特别支部成立。从此,潜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就直接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展开。是年12月7日,特支组织领导了数百人的梅城暴动,为后来的农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梅城暴动失败后,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将党的工作由城镇转向农村。一方面派党员打入教育界,以教书为掩护,在青年学生、教师中进行革命宣传,发展党、团组织,开办贫民夜校;一方面成立农会、平民联合会等组织,领导农民开展打土豪、杀劣绅、抗租抗税等斗争,使当时的潜山成为中共安徽省临委和安庆中心县委领导下的重点地区之一。1928年3月,中共潜山县委成立。至次年2月,全县有4个区委、9个特支、21个党支部,143名党员。年底成立了有队员100多人、钢枪10余支的潜山游击队。1930年2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是年,请水寨、五庙八斗、黄柏、梅寨、岭头等地相继暴发了规模较大的农民暴动和武装斗争。5月,苏维埃临时政权——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为中共鄂豫皖根据地最早建立的17个县级政权之一。6月,全县有党员500余人,先后建立了16个区农会,下辖40多个乡农会,会员达万余人,开辟了以天堂为中心,东接桐城、南至野寨、西抵太湖、北与六霍苏区毗连的红色根据地,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东南屏障。此后,党的组织,时断时续;革命斗争,时起时伏,经历了极其曲折复杂的前进历程。
抗日战争爆发后,潜山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下半年,潜山抗敌后援会和潜山县民族解放先锋队相继成立。次年4月,成立潜山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1939年,下辖3个区动委会、109个乡、保动委会,并成立了由各界人士参加的抗敌协会110多个,会员达ll万余人。4、5月间,先后重建中共潜山特支、中共潜山县委。一批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参加各级动委会和各种抗敌团体,开展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张牧野等人组织与领导的抗日自卫团等抗日武装力量,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坚持斗争,牵制和打击了进犯潜、怀、太的日军。1938—1940年间,潜山人民支持和配合驻潜国民党部队先后发动的潜山保卫战、横山保卫战、牌南保卫战和收复梅城之战,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谱写了反侵略、保家乡的爱国主义篇章。此后,潜山人民在中共桐怀潜三县边区地方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散发传单,传递情报,筹集军需,养护伤病员,大力支持新四军七师开辟游击根据地,扩充兵员,发展武装,打击敌顽,建立政权,使桐怀潜边区成为新四军七师在大别山赖以坚持的重要游击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七师奉命北撤时,上级决定由桂林栖、钟大湖率两个连队和手枪队留下,与在桐潜边境坚持战斗的张伟群、杨震率领的游击队会合,先后改编组成皖西大队、皖西支队、皖西人民自卫军,在中共皖西工委的领导下,以桐潜边境为活动中心,向四周扩展革命根据地。此时,潜山人民面对白色恐怖,毫不畏惧,奋不顾身地支持革命,参加革命,使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依靠坚强的后方,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剿。英雄的人民军队,先后作战百余次,歼敌数百人。杨震游击队,杨其文游击队,张海游击队,华品三连队,彭年三中队,都在县内外留下了许多英勇杀敌的传奇式故事。被授予“新四军母亲”称号的陈桂珍,为新四军收藏枪支弹药,养护病伤员,倾家荡产,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共产党在桐潜边境始终保持了500多人的武装力量、5万多人口的控制区和4万多人口的游击区,直至迎来南下的刘邓大军。1947年12月,成立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县民主政府。1948年5月,成立中共桐潜县委、桐潜县民主政府。1949年1月,桐潜分开建制,成立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县民主政府。3月23日,县委、县民主政府从黄柏迁至梅城,宣告潜山县解放。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潜山人民为解放潜山这块大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有姓名可查被追认为烈士的499人。在土地革命的十年间,仅先后牺牲的县委书记(含县级特支书记)就有12位。在解放战争的4年中,作战牺牲和因在地方进行革命活动而被杀害的共产党员与革命干群就达2000余人。从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到中共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从课堂上公开宣传马列主义的余良鳌,到组织与领导农民暴动的胡绍瑷;从入党不到一年就被杀害的范笑山,到年仅十九就献出生命的郑志唐;从被敌人刺刀活活戳死的张淑华,到一家四口活活被坑埋的余法成;从血洒他乡的潜籍革命战士金步蟾、李鸿鸣,到魂归潜山乡土的外籍共产党人李唐、牛金山……一批批英雄儿女创造了光照千秋的英雄业绩,激励着潜山人民永不停息地传递着改造潜山、建设潜山、振兴潜山的长征接力棒!

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潜山县经济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长期处于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那时,山穷地僻,交通闭塞。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至建国前夕,除乡村零星分散的个体手工业外,小集镇也仅有几家规模很小的私营工厂和作坊。农业长期困于老式耕作制度,水利失修,技术落后,灾害频仍,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景,亩产200公斤左右,多数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加之,战事时多发生,瘟疫时多流行,因而民生极其艰难。历代县志中,诸如“大饥荒”、“米价暴涨”、“百姓采草根树皮为食”、“人相食”等记述,屡见不鲜。
“一唱雄鸡天下白”。潜山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1951年,进行了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1956年,又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左倾错误,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给县内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经过1961—1965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县内经济建设和各顶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和破坏,但由于广大干群的抵制和斗争,避免和减少了一些损失,某些事业还取得了一些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清除左倾错误影响,解放思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各项事业迅猛发展。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把潜山列为全国重点贫困山区县之一,实行优惠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加快了潜山脱贫致富的步伐。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反复探索振兴潜山经济的基本路子,从1984年提出的“一个稳上——粮食生产;三个继续抓好——林业、多经、乡镇企业;三个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到1986年提出的“建设八个农副土特产生产基地(蚕桑、茶叶、苎麻、板栗、柑桔、水竹元竹毛竹、杉树林、优质米基地),实现六个一条龙配套加工生产(纺织工业生产、造纸工业生产、食品工业生产、服装生产、竹业生产、建筑材料生产一条龙)”,有效地促进了潜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回顾历程,对比今昔,解放39年来,潜山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成份·产业结构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后,县内农业全部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成为集体所有制经济。1957年,全民工业产值143万元,集体工业产值217万元,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6.48%、40.19%;个体工业产值180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3.33%。1958年后,农村个体手工业全部纳入集体经济。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的1957年,县内全民商品零售额508.2万元,集体商品零售额427.4万元,分别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7.76%、40.17%;个体商品零售额128.1万元,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2.06%。进入80年代后,从农村到城镇,从农业到工商企业,逐步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转变。1981—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体制。在工商企业中,联户经营和个体经营的工商户大批涌现。1987年,全民工业产值3318万元,集体工业产值3539万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58.4%、27.2%,下降为24.9%、26.5%;联户和个体工业产值6479万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14.4%,上升为48.6%,其中个体工业产值5069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8%。是年,国营商品零售额4262万元,集体商品零售额4631万元,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38%、61.3%,下降为35.3%、38.4%,个体商业零售额达3175万元,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0.7%,上升为26.3%。
县内经济历来以农业为主体,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很小,1949—1979年,多数年份都在20%以下。进入80年代后,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工农业产值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7年,农业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9%下降为51%,工业产值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21%上升为49%。在工业内部,轻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7.1%下降为71.7%,重工业产值的比重,则由1980年22.9%上升为28.3%。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87年,茶叶、苎麻、蚕茧、水果、水产品的产量,与1980年比,依次增长1倍、9.2倍、2.7倍、1.25倍和4倍。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5年的71.2%下降为55.2%,林、牧、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75年28.8%上升为44.8%,而今,多种经济和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县内两大经济支柱,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区域型经济。如王河、油坝竹席之乡,黄泥、牌楼花炮之乡,痘姆陶瓷之乡,雾下苎麻之乡,五庙茶、姜之乡,岭头柑桔之乡,余井、杜埠竹器之乡,逆水、官庄造纸之乡,塔畈、黄柏、大水蚕桑之乡。
农业建国后,通过改良土壤,扩大耕地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机械等一系列措施,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从50年代末开始,先后治理了黑河、皖水、潜水;整修和新建自流引水灌区31处。到1987年,全县计有排水闸47座;机电排涝站19座,机电灌溉站114座;水库69座(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6260.13万立方米;塘堰23558处,总蓄水量4127.77万立方米。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27.03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82.9%,比1957年10.3万亩增加1.62倍,比1949年的3.3万亩增加7.19倍。农业机械从无到有,70年代起,加快了发展步伐。现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6748台/99160马力,机耕面积1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5.2%,比1978年10.2万亩增长59.8%。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7年,农业总产值14002万元,比1978年增长0.9倍,比1949年增长9.39倍。是年,粮食总产207736吨,油料总产3947吨,生猪年末存栏195893头,依次比1978年增长0.17倍、1.52倍、0.3倍,比1949年增长2.12倍、7.89倍、4.38倍。苎麻、芝麻、鲜蛋、红豆、莲子、白果、板栗、白瓜子、山芋粉、苡仁米、棉仁饼、菜子饼、蜂蜜、蘑菇、田螺、珍珠、猪鬃等,分别在不同的年份,曾出口创汇。1985年,天柱剑毫在全国名茶展评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新名茶之一。
林业建国后,持续不断地抓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使林业生产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山场面积131.2万多亩。到1987年,有林地104.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55万多立方米,覆盖率43.7%,绿化程度84.7%;毛竹、水竹6.3万亩,蓄积量7529.89万株。1956—1987年,国营林场造林14万亩,为社会提供各种用材3万多立方米。1984年,潜山县被评为全省荒山造林和义务植树先进县之一。
工业县内工业创建于5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3336万元,比1978年增长5.49倍,比1949年增长50.49倍。全民和集体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549万元,比1978年增长3.89倍,比1957年增长176.45倍。如今,县内已拥有电力、金属、机械、化工、建材、造纸、印刷、纺织、缝纫、皮革、皮毛、食品、饲料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与编织、雕刻工艺等26个行业。生丝、麻织品、轴承、竹席、木雕工艺品、刺绣工艺品等,均出口创汇。1982年,TAM205轴承被评为省优产品。1985年,舒席被选送参加中国首届竹制品展销会,荣获“信得过”产品称号和证书、奖状;蜡梗火柴、三祖寺牌特酿糯米封缸酒,被评为省优产品。1986年,万山牌轴承荣获国家机械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全家乐”、“仙女散花”等7种花炮被评为省优产品。1987年,雪湖牌针织开领衫、天柱牌五香干又被评为省优产品。
交通·邮电经过30多年的建设,到1987年,县内正常通车公路322公里,比1978年增加61%,比1952年增加5.31倍;货运量168万吨(不含国营汽车站),货运周转量4202万吨/公里,依次比1978年增长27倍、26.29倍,比1952年增长41倍、55.78倍。进入80年代后,县内开办地方客运。1987年,客运量2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59万人/公里。现在,乡镇和70%的行政村都通了车。1987年,全县农村投递单程路线长度2056公里,97%的行政村实现信报直接投递;邮电业务总量56万元,比1965年增长3.67倍;城乡安装电话659部,比1965年增加1倍。
商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内市场日益繁荣。1987年,全县城乡已形成综合性市场7个,专业性市场55个;商品零售网点5164个,其中全民152个,集体559个,个体4453个。是年,社会商品购进总额7036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068万元,依次比1978年增长1.91倍、2.23倍,比1949年增长24.22倍、65.31倍。
乡镇企业50年代初露头角,60年代迭遭挫折,70年代再转生机,80年代迅猛发展。1987年,全县有乡镇企业29409个,从业人员74205人;总产值15786万元,比1978年增长24.84倍;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村5个,在1000万元以上的乡2个;年末拥有固定资产总值2500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24.7万元,占当年县财政收入的19.77%;乡(镇)、村两级安排劳动力17834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8.38%。槎水八一厂,1985年荣获省委、省政府嘉奖。
旅游业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开始于70年代末。1982年,国务院批准天柱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进入到一个有计划的开发、建设时期。1979—1987年,国家、省、地、县共投资1008.8万元,重点用于建设景点、保护风景资源、维护文物古迹、架设通讯线路、兴建公路和服务设施。现已兴建公路17.1公里,新建和整修登山步道15.5公里,其中铺设石阶近2万级。山上和县城共有招待所、旅社、饭店59家,床位2326个,至1987年底,共接待各地游客52.6万人次。其中外宾、海外侨胞、港澳同胞280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近200万元。
财政·金融·基建投资50—70年代,县内年财政收支由百万元左右增加到1000多万元(含上级补助收入和上解支出)。1987年,财政收入2612.3万元,其中县内收入1136.4万元;财政支出2687.2万元,其中县内支出2390.9万元。是年,银行资金回笼13608.7万元,资金投放12711.9万元。银行存款总额5605.1万元。1979—1987年,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2161万元,占解放后39年投资总额的43.33%,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476万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68.3%。
文教·卫生·科技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也一改旧貌,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1987年,县内有农村文化中心22个,文化馆、站43个,图书馆、室52个,专业和业余剧团16个,录相放映队5个,影剧院、场58座。畈区、丘陵地区已基本普及收音机,县城已基本普及电视机、收录机。是年,全县有中学44所,在校学生19236人,比1952年增加143.63倍;有小学668所,在校学生59124人,比1952年增加2.2倍。1985年,提前两年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任务,荣获省政府嘉奖。1987年,全县有医疗机构53个,病床825张,依次比1952年增加1.7倍、54倍。经过努力,先后基本消灭了天花、霍乱、梅毒、麻疯、头癣和血吸虫病;“地甲”、“地克”已基本得到控制。年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1987年为7.19‰。全县基本形成了四级农科网,以农业、林业为主要内容的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有137项,其中获地区部门以上授予的成果奖18项;各地已建立科技示范点107个,科技示范户3526个,实现“星火计划”项目19个。
人口控制·人民生活1971年后,县内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至1978午,已初见成效。进入80年代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1984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2.85‰,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94‰。1986年,潜山县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口控制的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全民、集体职工人均工资达1079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比1957年增长1.77倍;农民人均收入288.34元,比1978年增长2.56倍,比建国前夕增长6.59倍。建国初期,人均口粮150公斤,1978年增加到279公斤,1984—1987年,稳定在417公斤以上。1949年,县内乡村民房总面积3473552平方米,人均12.57平方米,其时茅草房占总面积30%以上;1987年,乡村民房总面积为8470371平方米,人均17.43平方米。在民房总面积中,砖瓦结构占96%,混合结构占3%。三至四层楼房在各地陆续出现。是年,全县有242个行政村、4562个村民组通了电,通电村民组占总数的8l%。多数农户拥有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收录机、照相机、电饭煲、电冰箱,也进入越来越多的居民户。通过连续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山区已有18056户、53445人越过温饱线,分别占贫困户数、人数的35.8%、26.6%。1987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3928万元,户均328.34元,比1978年增长30.72倍,比1952年增长468倍。
潜山的巨变,是潜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结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忘我奉献、创造优异成绩的先进人物。其中,有受皖北行署通报表彰的在抗洪抢险中献出生命的汪显魁,有先后17次荣获省、地、县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全省一等劳模余思明,有荣获国务院、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勋章、国家交通部授予的一等劳模勋章的戴恒满,有中共安庆地委决定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宣传、学习活动的优秀共产党员江才喜,有先后12次荣获省、地、县表彰的被群众誉为“年老心红”的烈属劳模、全国妇联四届执委方启英,有在发展乡镇企业中做出突出贡献、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农民企业家”称号的储浩川、华玲民,还有荣获全国文教、卫生、科技等部门和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表彰的“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的人物,屈指难尽。潜阳玉宇,俊彩星驰。正是以这些先进人物为代表的全县广大干群,推动着潜山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看潜山,天翻地覆,旧貌换新颜;放眼全省、全国,潜山前进的步子不快,差距较大。县内还有很多荒山荒坡和自然资源没有开发利用;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部分经济效益不高,龙头工业、龙头企业还没有形成,天柱山开发因受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进展缓慢;财政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支出的增长,历年支出的30%至60%多来自上级补助;农民人均收入还低于全省、全地区水平,“贫困县”的帽子还未扔掉。对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领导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制订新的发展规划,带领全县人民,迈开前进的新步伐。
古南岳地大物博,皖河水源远流长。潜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宏厚的文化宝库,有多年建设所奠定的物质基础,有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为重要的,有51万勤劳勇敢的人民,其中有21万农业劳动力,有1.8万工人,有1.4万多名党员,有5000多名干部,有800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潜山,人杰地灵;潜山,大有作为。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革命老区的英雄儿女,一定能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知难而进,大显身手,在潜山这块古老而初展新姿的大地上,谱写出脱贫致富、强民兴县的新篇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