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朱邑
朱邑(?—前58),字仲卿,庐江舒人。
汉宣帝时,朱邑任桐乡(今桐城)啬夫,管理地方诉讼和赋税。因办事公正廉明,爱民恤民,被举贤良,任大名府农丞,继升北海太守,再以“治行第一”,选拔入京,任大司农。他虽位居列卿,身为近臣,但生活节俭,常以俸禄周济贫民。晚年病重时,曾嘱咐其子:“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我,不如桐乡民。”逝世后,汉宣帝刘询下诏称赞说:“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无疆外之交、束修之,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悯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奉其祭祀。”其子遵朱邑遗嘱,扶柩南归,安葬于桐乡西廓外石井铺(今范岗镇朱公村)。
唐元和八年(813),重新修墓立碑,书法家李邕书写碑文。明代桐城主簿夏仲寅于墓旁建“朱大司农祠”,并镌石作楹联曰:“云横墓首山生色,露滴碑旁草亦春”,横额书“循良事业”。历代诗人多有吟咏。今朱公墓尚存,而祠已圮。
曹松
曹松(约830—903)字梦征,舒州人(清《一统志》注桐城人,一说潜山人)。晚唐著名诗人。
曹松生活的年代,战乱迭起,他先到洪都西山避乱,继又奔波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漫长的流浪生涯,激起他对故乡山水无限眷念,不少作品都倾注了羁留异乡所产生的思归之情。
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舒州人(康熙《安庆府志》注属桐城人,一说潜山人,又说舒城人)。著名现实主义画家,世称“宋画第一”。宋元祐六年(1091)进士,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中书省下级僚佐等。五十二岁,辞官还乡,隐居桐城龙眠山,时称“李龙眠”。
李公麟画学各派,但独创一格,自立门户。我国“白描”画法,始出其手。笔法行云流水,意态生动传神,山水、人物无所不能,鞍马佛像尤为精通。评者谓:鞍马逾韩干,佛象过吴道子,山水似李思训,人物如韩滉,潇洒之处如王维。《宣和画谱》载,仅出自其手的宫廷藏画即达107幅,最著名的有《五马图》等。晚年所作《龙眠山庄图》,尽收桐城龙眠山响水岩、垂云沜、媚笔泉、雨花崖等胜景,亦为画中珍品。友人苏轼曾为《龙眠山庄图》作跋,苏辙亦赋《龙眠山二十咏》以赠。
李公麟创作宗旨是“立意为先,以喻世教”。评者称他的作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协调的统一,具有“形神毕现”、“天人合一”的特点,故被称为“天下绝艺”。苏轼曾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为画肉兼画骨”。李公麟对那些附庸风雅、求画不已的人,曾深深叹道:“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为画马,他曾潜身马厩,涉足牧场,观察马的生活习性和体形神态,常终日不去。晚年回乡,患病卧床,“犹仰上画被”,作挥毫落笔之状。家人戒之,他才恍然笑道:“余习未除,不觉至此”。
李公麟长于考古,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宋史·李公麟传》)一次,朝中得玉玺一枚,让群臣鉴别,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李公麟则从玉质、玉色以及玺上的字形刀法,判断出是秦玉玺,为李斯所刻,众皆信服。
李公麟晚年隐居的龙眠山庄,位于桐城县城7.5公里西龙眠山李家畈,今属龙眠乡双溪村。
王胜
王胜(?一1363),字均德,元末人。
王胜少时,武勇矫健,胆略过人。元末社会动荡不安,义军蜂起,王胜应时举义,远近青壮年多来投靠,结队练武,保障一方,有“大刀王胜”之称。元至正年间(1341—1367)朱元璋起义军自和州强渡长江,王胜率桐城义军一千余人投奔,被委任为右副元帅。后转战南北,屡建战功,成为朱元璋的一员骁将。
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江州,因王胜英勇善战,赐其金带一条,良马一匹,以示嘉奖。二十三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战前招募一批敢死勇士诈降,进入敌营作内应。王胜与枢密院同知丁普郎等35人毅然应募。朱元璋预告:“此去恐不生还!”王胜回答:“应死募,岂有生心乎?”王胜等诈降陈营后,按约定日期,于黑夜纵火焚烧陈营,朱元璋率部乘火攻击,大获全胜。而王胜等35人全部殉难。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全军覆没。朱元璋在鄱阳湖中部的康郎山建立庙宇,奉祀35名死难者,王胜名列第三,追赠为怀远大将军,封太原侯。在王胜故乡赐封土地,名“养马圩”(孔镇白兔河边),遗址今存。
钱如京
钱如京,字公溥。明代官员。
钱如京父钱应祥,工诗,常以诗勉励如京勤学进取,慎守情操。如京受家教熏陶,矢志攻读,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授海盐知县。他勤于职守,勇于自责。一次酒醉鞭挞一胥吏,醒后追悔不已,闭门自责。不久,擢监察御史,迁副使,充天津兵备道。后升任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时值旱灾,如京奏请朝廷发放国库钱数万缗,赈济灾民。继转兵部左侍郎。一夕,大同府兵内讧哗变,竞相逃遁。如京镇定自若,下令大开城门,军士集体出逃不予阻拦,单独行动者擒拿究讯。夜半,官兵见通行无阻,并无擒杀之意,情绪逐渐安定,集体离营者相继返回。次日,只轻惩出城士兵二人,其余概不追究。因功兼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所辖土官,多相仇杀。左右要求出兵征剿,如京开导说:“夷性不常,徒驱良民于锋镝,彼朝服暮叛,可胜诛乎?”奏请朝廷,对制止械斗的土司首领委以重任,对为首聚众械斗者免职,允许其立功自赎,结果不费一兵一卒,械斗渐趋平息。由此政声益著,迁升南京户部尚书,旋改刑部尚书。逢皇室宗庙失火,军士入院清除瓦砾,于灰烬中拾得金珠,被缉拿下狱,以盗窃皇室祭品论处。如京判曰:“金非器,器非珠也,拾与盗同罪,不亦谬乎?”一律从轻发落。少数宦官据此恶言中伤,谓如京一贯轻刑,意在笼络人心,居心叵测。如京乃连上六疏,请求休官归里。
钱如京返回桐城后,简居县城桐溪塥畔,觞咏自娱,不履公门,著有《钟庆堂集》传世。卒后,加太子少保衔,与夫人合葬于县城西门内山坡东麓。。
齐之鸾
齐之鸾,字瑞卿,号蓉川。明代官员、文学家。
齐之鸾九岁在村塾读书时,适逢乡贤袁宏(进士,官太仆)过塾中,诸生皆惊避,唯之鸾朗诵如常,袁宏笑问道:“客至而倨,礼乎?”他回答自如:“奉师命读书,不奉命揖客。”袁宏暗暗称奇。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他身居谏职,敢于直言。正德十一年,武宗朱厚照受权奸诱惑,准备在京城开设娼优馆舍,供群臣游乐,消息传开,朝野哗然。之鸾上疏,剖陈利弊,武宗遂止此事。中官马永成生前即为其兄弟子侄谋官争禄,死后,武宗诏授其家族官爵达90余人。之鸾上疏直言:“永成何功?不宜恩滥至此,臣恐天下闻而解体。”力主裁减马门官爵。宁王朱宸濠仗势骄横,造龙舟于江南,邀武宗驾临,图谋弑君篡位。之鸾与御史萧淮首察其奸,力阻武宗南巡。正德十四年,朱宸濠果然起兵南昌,声言直捣南京。朝廷命张忠等统兵,武宗御驾亲征,之鸾以从军纪功随行。未至,南赣巡抚王守仁已率部破叛军并生擒朱宸濠。然朝廷奸臣嫉守仁之功,竟无中生有,诬王守仁与贼同谋。之鸾以全家性命担保,力白其冤,王守仁得以免祸。张忠等搜捕朱宸濠逆党.株连无辜甚众,之鸾据理力争,多为开释。平乱后,武宗仍迷恋江南,不思返都,之鸾屡请还宫,并作《回銮赋》以谏。
正德十七年,世宗(朱厚熜)即位,之鸾上疏,论及前朝弊政在于奸佞专权,建议清除奸党,广开言路。之鸾因逆权贵被降为崇德丞。后迁长兴知县,青州同知,转南京刑部郎中。嘉靖八年(1529),改陕西、宁夏佥事。当时,宁夏南山口花马池一带,城堑久废,边防松驰,之鸾奉命督修。因其地缺水,土质坚硬,工程极为艰巨。之鸾亲临现场,反复勘察,掘得泉水,用木枧引泉水润解坚土,加快工程进度,边境城堡复修一新。巡抚胡东皋极为赞赏,大力推荐,调补河南副使,后改山东临清兵备副使,再擢河南按察使。后病死任所。
齐之鸾学识渊博,文辞宏丽。开桐城士子由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之先例。著有《蓉川集》7卷、《奏疏》2卷、《南征纪行》、《入夏录》等传世。
盛汝谦
盛汝谦,字亨甫,号古泉。明代官员。
盛汝谦为诸生时,即关注国计民生。青年时代在白兔湖畔一私塾读书,有一官员乘船夜泊河岸,问:“此间有佳士能共饮乎?”汝谦登舟叩见,评谈海防、盐铁、丝麻、交通、贸易之事,眉飞色舞,深夜不止。该官甚是惊奇,说:“君学究时务,异日必为国士。”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土,初授行人,继为御吏,奉命巡陕西少数民族茶马贸易,适逢关中大旱,灾民迫于生计,啸聚山林,相互掠杀。汝谦目睹惨状,喟然感叹:“治,孰有急于民命者乎?”将巡视茶马贸易搁置一边,部署当地官员,每三十里设一厂,熬糊煮粥赈济灾民。继而巡案畿辅,又遇灾年,上疏请求朝廷发放国库储金6万两,购粮赈济,累万灾民得以度过饥荒。外巡归京后,迁光禄寺卿,每年裁减皇室开支银十数万两。奸相严嵩专权时,汝谦不与同流合污,请假归里。有人劝他:“相公(严嵩)甚贵公,顾一出其门,华朊可立致。”汝廉回答:“丈夫具须眉,肯为此邪?”拂袖而去。直至严嵩倒台后,才肯入京做官。历任南太仆卿、操江佥都御史。其时,沿江地带,峰障水阻,芦柳丛生,盗贼出没。汝谦上任后,洞察官匪一家之弊,制定官员失事连坐之法,设置哨船,分段防守,收效显著,被提升为户部右侍郎。时汝谦已七十高龄,辞官归里。
盛汝谦晚年生活简朴,同乡学者方学渐常造府拜访,每次留餐,不外半碗萝卜,几块咸鱼。冬天,身披三十多年前出巡陕西时的破羊皮袄,迎风兀立,宛如老丐。但对家乡公益事业,则尽力赞助。桐城城墙,旧为土筑,历经兵燹雨蚀,圮塌破损,不堪防卫。明万历四年(1576),汝谦不顾年迈体衰,与知县陈于阶及其他乡贤一起,日筹夜划,募银二万一千余两,起窑四十余处,将土城建成砖城。无为州土桥河与桐城接壤,驻兵防守,桐城每年纳俸银700两,随赋征收。后土桥河划入无为州境,但征银已成定例。对此,汝谦多次具文,备述原委,终免征俸银。卒后,乡民感其德,镌万姓碑于县城东门外。
阮鹗
阮鹗,字应荐,号山峰,南乡山(今属枞阳)人。明代著名爱国将领。阮鹗少有大志,推崇王阳明学说。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寻改浙江提学副使。时浙江倭患严重,阮鹗上任后,督诸生、士人习弓矢,练阵法,准备进剿。不久忽传寇警,杭州戒严,城门紧闭。十数万民众拥至城外,要求进城避难。杭州守城官员惧敌乘机侵袭,不敢开城门接纳。阮鹗愤然说:“为官本在为民,奈何坐视而不救?”遂执剑督开武林门,令辎重在左,妇孺在右,依次而入。命士卒跑马传餐,争取时间,以防不测。如此四日。百姓全数进城,无一受害。不久寇至,阮鹗率诸生、壮士出城迎击,斩杀甚众。朝廷嘉其功。升浙江巡抚兼理福建。是时。徐海、陈东等贼魁率寇三万余围攻乍浦,阮鹗募勇土突围破阵,并潜兵夜袭嘉兴临平山,乍浦之围遂解。贼众转移至桐乡围攻县城,阮鹗先敌驰入,与知县金燕死守,相持四十余日。总兵胡宗宪从容施计,将徐海、陈东诱杀。阮鹗督兵乘胜追击,收复仙居,雪夜奇袭舟山岛,重创海盗。
阮鹗兼任福建巡抚时,沿海海盗啸聚,活动猖獗。为保障省城福州安全,阮鹗移师洪山桥,坚垒防守。其时闽军闻寇丧胆,临阵即溃。阮鹗上任伊始,重振军威尚待时日,故不轻战。御史宋仪望据此弹劾阮鹗懦怯畏敌,图谋不测。朝廷轻信谗言,阮鹗被去官下狱。后经闽浙仕民多方营救,幸免一死。不久离京归里,在桐城东乡聚徒讲学,年老不倦。著有《礼乐要则》2卷、《枫山章文懿公年谱》2卷。隆庆间长子阮以父冤上疏朝廷,但未获准。万历间,次子阮自华再次泣血疏陈,终被诏复官爵,赐祭葬。胡瓒
胡瓒,字伯五,号心泽。明代学者、水利专家。
胡瓒自幼好学,手不释卷.为诸生时曾工笔抄写《通鉴》全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授都水司主事,掌管南旺司,兼督泉闸,驻济宁,主管山东全境河流水利事业。
山东泗水上游的金口坝,地处要冲,每年雨季,沂河、泗水交相冲刷,常致堰塌堤崩,洪水泛滥。为使民众生命财产免遭威胁,胡瓒首先率民培高加固金口坝堤坝,开河分流,减轻洪水对堤坝的冲击,继在汶上县设置渡船,在宁阳架设桥梁。水利、交通同时并举,收事半功倍之效。
万历二十六年,黄河决口,单县黄垌一带运河被泥沙淤塞,漕运受阻。朝廷派工部左侍郎兼佥部御史刘东星为河漕总督。在商讨治河方案时,胡瓒建议疏浚贾鲁河故道,治理汶河、泗水间几百条山泉,汇入鲁河故道。为了制订实施方案,他不畏辛劳,爬山涉水勘察这些河流的来龙去脉,著成《泉河史》15卷进献。
胡瓒主张不同地形采用不同治理方法。他认为,济宁以西地势较高,蓄水难,泄水易;济宁以东地区地势低洼,泄水难。蓄水易,宜蓄宜排,要因地制宜确定治理重点。施工方法上,他主张工程简便的疏泉、挖渠,实行包干;工程浩繁的开河、筑堤等,则集中民工,划好地段,统一调度指挥;寒冬季节,水冷草枯,不宜举办水利工程,以养民力。胡瓒因疏浚运粮河有功,被提升一级俸禄。不久,奉命督修琉璃河桥,升虞衡员外。三年桥成,节约工程费用白银7万余两。
胡瓒注意减轻农民徭赋负担,敢于仗义直言。在济宁时,当局曾动议通过加征赋税解决水利经费问题,胡瓒力排众议,据理争辩,终于停止实行。他还建议减免南旺、平东两湖芦课,认为此地芦草除用来繁衍鱼类外,未见它用。既已征收鱼课,复又征收芦课,不合情理。晚年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年老乞归,卒于乡里。著述除《泉河史》外,尚有《禹贡备遗增注》2卷、《解温堂集》、《尚书过庭雅言》各若干卷。
方学渐
方学渐,名达卿。明代著名学者。
方学渐幼读经史,十岁能文。汉阳张甑山为桐城教谕,十分器重方学渐,曾向主试官推荐,对此,方学渐不以为然。及至应试,避而不就,并说:“因人诡遇,吾不为也。”后与邹东郭、吕新吾、冯少墟、顾泾阳、高景逸等名士交游,学识益进,以布衣主文坛讲席二十余年,并在桐城县城北门创办桐川会馆,邀教谕张甑山,桐城学者何唐为主讲,开桐城设馆讲学之先河。
方学渐曾出游各地,四方讲学。著有《东游》、《北游》、《南游》等书。出游讲学时,每逢地方官员迎送,必事先派人谢绝。他淡泊守志,喜善规恶,崇尚礼仪,所著《祠规》、《饮酢诗歌》记述了当时族祭、婚嫁、吊庆应遵循的礼俗。对家乡建庙宇、修桥梁、办塾学、修家谱都尽力资助,热情参与。还捐资置义山于县城外西山之麓,用以埋葬无主尸骨。年75卒,学者私谥明善先生。遗著主要有《易蠡》10卷,《孝经绎》1卷,《心学宗》4卷,《桐彝》3卷、续2卷,《尔训》20卷,《崇本堂稿》22卷、续2卷,《别稿》4卷。
何如宠
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芝岳。明代官员。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何如宠与兄如申同举进士,未廷对,因病回家。后授庶吉士,复因父病还乡。父殁服孝期满回京,改编修。后兄弟轮流奉养老母,又告假回桐城。三十九年,复出为官,升中允,迁右庶子。天启初年,升礼部左侍郎。时阉党魏忠贤专权,东林党人士杨涟、左光斗等遭陷害。魏忠贤心腹魏广微上疏弹劾何如宠与左光斗同为桐城人,交谊笃厚,因被夺职。
崇祯即位后,授如宠吏部右侍郎,赴京途中,再拜为礼部尚书。上任后,每日黎明起身理事,至漏尽不休。守关兵士缺饷鼓噪,大学士刘鸿训请发储金30万,与崇祯皇帝意见相左,退朝时叹曰:“主上毕竟年轻”。崇祯皇帝更加恼怒,必欲置之死地。如宠甘冒风险,上下斡旋营救,终使崇祯稍有宽容,改死罪为流放。后清太宗据关外施反间计,谋害兵部尚书袁崇焕,崇祯不察,一怒之下,决定处袁磔刑,抄家灭族。如宠知其冤,冒死为袁氏家族三百余口苦苦求生,崇祯终于收回灭族成命。按照旧例,宗室子孙的命名及婚嫁,须经朝廷钦准。官吏趁机勒索,设置关卡,以致死而未名、白发未婚者甚多。如宠向朝廷直言此弊,革除旧例,得嫁娶者达六百余人。
何如宠襟怀坦荡,操行谦雅,在朝数十年,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四年(1631)春,奉旨助周延儒总裁会试,事毕,请求归休,九次上书获准。回家后,想到崇祯性狭多疑,忠奸不分,深感不安,仍上疏进言。六年,首辅周延儒被温体仁排挤,召如宠回京接替。如宠素知温体仁阴险狡诈,料不相容,赴京途中,六次上疏坚辞不就。十四年,卒于金陵官邸,年73岁。南明福王时赠太傅,谥文端。著有《奏疏》3卷,《后乐堂稿》若干卷。
左光斗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明代官员,著名水利专家,东林党主要成员。
左光斗少时家境不裕,兄弟九人,靠其父左出颖一人维持生计,故深知民间疾苦。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四十七年任左佥都御史。天启元年(1621),领直隶(今河北省)屯田事,亲自考察全境,目睹“荒原一望,率数十里,高者为茂草,洼者为沮洳”的荒凉景象,忧心如焚,向朝廷呈《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疏》,提出北方仿效南方,兴修水利,种植水稻的主张。并制订浚川、疏渠、引流、设坝、建闸、设陂、筑堤等十四种具体方案。实施时,他“亲巡阡陌,督官吏教民种植桑麻蒿桔”,招南方农民到北方教耕种。仿汉代开“力田科”,使不能中进士的文人勘测水系,从事农垦。鼓励勋贵、富商投资兴办农业。提出选拔地方官的标准:“既不扰民,又可劝农。”由于左光斗极力倡导和躬亲力行,所辖地区“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天津兵备副使王祖宏感慨地说:“向之一望青草,今为满目黄云,鸡犬相闻,鱼蟹降网,风景依稀,绝似江南。”
天启四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左光斗大力支持,并独自一人弹劾魏忠贤三十二该斩罪。结果遭到魏忠贤及其阉党残酷迫害,与杨涟、魏大中、袁化中、顾大章、周朝瑞等六人被捕下狱,于五年七月摧残致死,成为历史上重大的“明末六君子”冤案。
左光斗不仅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而且知人善用,为国举贤。在任京城学政时,他见吏可法年轻才高,爱之如子,极力向朝廷推荐,委以重用。左光斗被诬下狱后,史可法冒死探监。左虽身处危难,却不以己为念,教育史可法应以国事为重,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史感动涕零。后来,可法不负恩师厚望,勤于治军,为国辛劳,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左光斗秉性爽直,少时好读节义传记,后精研程朱之学。他洞悉世态炎凉,为人不易,故名桐城县城住宅为“啖椒堂”。他在桐城被捕时,家乡父老头顶明镜,手端清水,拥马首嚎哭,“缇骑亦为之涕零”。崇祯帝即位,左光斗冤案得以昭雪,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忠毅”。其父出颖时年八十四岁,接旨后,端坐瞑目,不语不食而亡。为褒扬左光斗一生业绩,后人在县城北门内建“左忠毅公祠”,与“啖椒堂”邻近,遗址尚存,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光斗墓位于桐城县西北10公里处的左家大墓山(今吕亭乡松鹤村)。著有《易说》、《左光斗奏疏》、《左忠毅公文集》等。
方维仪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
方维仪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方学渐,明代著名学者,父方大镇万历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维仪幼承家学,博学多才,工于诗画。年十七,嫁同乡文士姚孙柒为妻。不久孙棨病故,维仪便请归娘家,守志“清芬阁”,孤灯只影,潜心诗画。恰逢堂妹维则亦十六岁孀.居,归宁后同病相怜,过从甚密。大姐孟式常回娘家探望,维仪胞弟方孔炤之妻吴令仪及其胞姐吴令则皆喜好诗词。方、吴姻亲中五位年轻女诗人常常会聚“清芬阁”,吟哦推敲,往来唱和,皆尊维仪为师。令仪不幸早逝,其夫方孔炤又宦游他乡,于是方维仪便担起教养侄儿方以智的重任。
方维仪诗风或细腻,或激昂,或悲楚。她在反映北方战事的《老将行》中写道:“绝漠烽烟起戍楼,暮笳吹彻海风秋。关西老将披图看,尚是燕云十六州。”在《从军行》中写道:“玉门关外风雪寒,万里辞家马上看。哪得沙场还醉卧,前军已报破楼兰。”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兵攻入济南,维仪之姊如曜夫张秉文(任山东布政使)战死,如曜投大明湖殉难。爱侄方以智又远走闽、粤。维仪年近花甲,饱尝了人世间生离死别的痛苦,孤独伶仃,身心交瘁。她在一首自叙身世的五言诗中说:“昔闻生离别,不闻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北风吹枯叶,日夜为我悲。上观沧浪天,下无黄口儿。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余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日日复如此,我心徒自知。”
方维仪精心考究文史,收古今名媛诗作,编成《宫闺诗史》一书。她的诗文《清芬阁集》,载《明史·艺文志》。此外著有《静志居诗话》,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也颇精辟。绘画与伯姊孟曜齐名,尤擅长绘释道人物,其《观音大士图》师法李公麟的“白描”手法,形象生动,神色俨然。
阮大铖
阮大铖(约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又号百子山樵。明末官员、剧作家。
阮大铖系阮鹗曾孙,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因父丧归里。天启四年(1624),吏科都给事中缺任,同乡左光斗极力推举,但赵南星、杨涟闻其轻浮多变,不予重用。阮大铖至京师,只补工科都给事中。自此,心怀不满,对左光斗以怨报德,说:“我犹善归,未知左氏如何耳。”遂投靠魏忠贤,拜魏为义父,呈献《百官图》,参与阉党。
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阉党被清除,阮大铖名列逆案,落职还乡。但他不甘心失败,在家密写二疏,派人送给同党杨维垣,要杨审时呈送皇帝,借揭露攻击魏忠贤来掩盖自己劣迹。果然阮大铖又被召回京师,授光禄寺卿。御史毛羽健具疏揭发,阮大铖面目败露,再次被革职回乡,闲居故里,填词作曲,编写传奇,聚梨园弟子,演唱戏曲。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进军中都凤阳,兵锋直逼怀宁、桐城。阮大铖携家人逃到留都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论剑,并撰联曰:“有官万事足,无子一身轻”,露骨地表白了自己心迹。但他名声太臭,为世人所不齿。复社名士顾果、方以智等作《留都防乱揭》,张贴大街小巷,迫使他闭门不出,撰写传奇以自娱。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煤山自缢。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南明小朝廷,荐举阮大铖先任兵部右侍郎,继兼右副都御史,后又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阮大铖得志后,遂起用逆案中杨维垣、虞廷陛等人,并报复东林、复社人士,诬陷顾果及左光斗之弟左光先、子左国柱等,挟嫌加害。弘光元年(1645)清兵破湖州,大铖乞降,并充当清兵攻打南明要塞仙霞关的向导,后受伤僵卧石上而死。
阮大铖品格虽为人不齿,但其戏曲创作却名重一时。现存的剧作主要有《燕子笺》、《春灯谜分、《牟尼合》、《双金榜》等,另著诗文《咏怀堂全集》。
孙临
孙临(1610一1646),字克咸,改字武公,兵部侍郎孙晋之弟。明末武官。
孙临少时丧父,从其兄研读书史。他性格豪爽,善言谈,通晓声律,擅长吹箫奏曲。时中原地区义军四起,东北边陲清军压境,松江府夏瑗公、陈大樽等结几社,讲求治乱御侮之道,与东林党复社相呼应。孙临与他们交往甚密。从此,谈兵法,习武功,穿胡服,骑战马,插弓矢,驰骋于逼衢广野,自号“武公”、“飞将军”。孙临岳父方孔熠巡抚湖广,遭谗下狱;兄孙晋督师北疆,边事不利。孙晋致函告诫孙临:不宜妄谈兵事。孙临谈兵尚武之气稍有收敛,但又纵情声色,盘桓风月场中。客居金陵时,钟情于才艺双全的秦淮名妓葛嫩。遂娶为闲房,恩爱相处。
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于南京即位,马士英专权,重用逆党。孙晋奉母避仇于浙江仙居,孙临亦偕往,并与陈大樽等共谋举兵反清,未几兵败。其时,苏松(今江苏)巡抚杨文骢募兵于龙泉山中,孙临应召入军,授副使,为监军。顺治三年(1646)七月,清军破南京攻福建。杨文骢军守浙闽间的仙霞关,孙临随至浦城(仙霞关南翼)。清兵一到,孙临自知仙霞关不保拔簪与妻方氏决别曰:“吾义不令杨公独死,汝自为计,归报太夫人矣。”遂策马出营,清兵阻问,他大声回说:“我监军副使孙某也!”广遂被清军俘虏,葛嫩亦被俘。清兵主将见葛嫩姿色美妍,企图侮辱,葛嫩咬碎舌头,含血吐向清兵主将,主将怒不可遏,手刃葛嫩。孙临目睹葛嫩壮烈死去,仰天大笑说:“孙临今日登仙矣!”与杨文骢全家同日殉难于浦城。其妻方氏随一老婢藏匿荒草间。得免一死,二年后归里。
孙临与杨文骢同死,横尸路旁,邻近百姓将其就地合葬。并在冢边一大树上写明官爵、姓氏。数年后,其侄孙韦至浦城,依树求尸,但无法辨别孙临和杨文骢尸骨.遂并裹两具骨骸归桐城,台葬于北乡枫香岭(今龙头乡百岭村),人称“双忠墓”。著阼有《肄雅堂诗选》10卷。
方以智
方以智(1611一1671),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法号弘智,字无可,号药地。明末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十月,方以智出生于县城东门凤仪里廷尉第(后称潇洒园)。曾祖父方学渐为著名理学家;祖父方大镇为明万历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及户部主事;父方孔炤亦为明万历进士,官右佥都御吏;母亲吴令仪工诗善画。方以智九岁能文,十五岁博览经、史、子、集,二十岁著书数万言。以文会友,与陈贞慧、侯方域、冒襄等交往密切,议政论文,是为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可出入禁廷,尽阅内府文献典籍,常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讨论医学、天文等科学。后因受人中伤,愤然离去。十七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以智被捕后乘间逃出,五月抵南京。不久,受南明马士英、阮大铖迫害,化名改装逃出南京。后远走闽、粤,以卖药为生。清顺治七年(1650)在广西平乐为清兵逮捕,清帅马蛟腾以冠服置于左边,刀剑置于右边,威迫方以智降清。以智引颈就刃。马蛟腾为方以智浩然正气所惊震,离坐亲释其缚。以智获释后,脱离宦海,削发为僧,云游各地,著书立说。
顺治十二年,方孔炤病故,方以智回桐奔丧,结庐服孝。其间,他撰有《医学会通》、《药集》等专著,并向其子中德、中通、中履讲授经史、数学、医学、音韵学等,后其子各有建树。服孝期满,便禅游庐山各名寺,后任江西青原山净居寺主持。他在讲法之暇,倾心书画,娱情于山水之间。清康熙十年(1671)三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七日,由庐陵押赴岭南途中,船至万安惶恐滩,卒于舟中。以智逝世后,衣钵留在青原山佛寺,爪发归浮山华严寺建塔,肉身葬于浮山北麓。浮山方以智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以智在哲学、文学、书画、音韵、天文、地理、律学、医药、物理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物理)、社会科学(宰学)、哲学(物之至理)三大类。在哲学上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的见解,明确提出空间和时间彼此依存,整个宇宙是物质的这一辩证的唯物观。在《东西均》中第一次提出“合二而一”的命题,多次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强调哲学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即名“寓通几于质测之中”。此外,还以批判的态度吸收西欧的科学知识。他与西欧传教士利玛窦展开关于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距离的辩论,以非凡的智慧指出了利玛窦的讹误。他的分光实验比牛顿从事这项工作早30余年。在文学上,他主张端本于经,练要于史,修辞于汉,析理于宋,对后来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方以智博极群书,考据精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著有《通雅》、《切韵源流》、《浮山文集前后编》、《五言古诗》、《学易纲宗》、《诸子燔有》、《物理小识》、《药地炮庄》等五十多种、百万余言的传世之作。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字饮光,初名秉镫、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
钱澄之父名志立,明万历间诸生,聚徒讲学为业。澄之幼从父读书,博览群籍。稍长以名节自勉。崇祯初,有御史巡按至皖,护从甚众,仪仗威赫。拜谒桐城孔庙时,诸生列队出迎,澄之突然挡住车驾,揭开帷幕,当众痛斥该御史勾引奸党、贪赃枉法的劣迹。该御史确系漏网阉逆,慑于众怒,不敢发作,忍辱而去。其时,阉党余孽阮大铖死灰复燃,东南名士结成“复社”与之斗争,钱澄之系皖中主坛者之一。他还与陈子龙、夏允彝结“云龙社”应和“复社”,接武“东林”。南明福王称帝南京,阮大铖等专权擅政,迫害复社文人,澄之遂化名潜往浙江武水。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陷南京,福王政权瓦解,澄之参与起义失败,妻方氏及女殉难,他与长子法祖逃入闽中,后辗转入桂,为桂王朱由榔的庶吉士,制诰文字多出其手。时同僚金堡因直谏下锦衣狱折断左肱,使他对南明小朝廷丧失信心,于是脱下朝服,间道归里,结庐先人墓旁,闭门著书。
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清初学者唐瓯称他的文章“如泉之流,清莹可鉴,甘洁可饮,萦纡不滞,以达于江海,使读者目明而心开。”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著有《庄屈合诂》、《田间易学》、《田间诗学》、《藏山阁文存》、《藏山阁诗存》、《藏山阁尺牍》等传世。
姚文然
姚文然(1620—1678),字弱侯,号龙怀。清初名臣、文学家。
姚文然出生于仕宦世家,父孙棐,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文然幼承家学,崇祯十六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明亡归里,隐居桐城小龙山。清王朝初建,下诏求贤。顺治三年(1646)经安庆巡抚李犹龙荐举赴京,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十年迁兵科给事中。不久,请求辞职归养。康熙五年(1666)诏回京师,起补户部给事中,寻迁副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十五年升刑部尚书。
姚文然对施政利弊,吏治得失,民生休戚,事无不察,察无不言。因与魏象枢敢于直谏而时称“魏姚”。顺治八年,苏、浙、皖水灾严重。文然上书要求灾区漕米减免和改征折色(货币),折色多寡,视灾情轻重而定。为防止实物与货币重征,地方官员从中牟利等弊端,他还要求将改折办法公布于众,并“请敕漕臣密察严劾。”顺治纳其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民的痛苦。康熙六年,四川、湖广等地官吏,借京都工程采木之机,搜刮民间木材,村旁墓边,无树不伐,民不堪其苦。文然愤然具疏揭发,要求严加禁止。
姚文然任刑部尚书时,正值清廷制定刑律条例。他以明季阉党、镇抚司草菅人命,酿成后祸为教训,积极主张废止酷刑。常说“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在审理案件时,他细密慎重,发现冤情,虽平民亦予平反;无冤,虽权贵亦不轻饶。京都副都统张所养弹劾将军柯永蓁循私纵欲一案,经文然审理,证据确凿,遂按律将柯去官坐罪。晚年重病卧床,犹念及所定律法条文失准,乃口授疏清廷更定刑律二例。
姚文然为政清廉,居官时拒绝一切贿赂,退居乡里,衣食几不能自给,日以诗文自娱。卒后,赐祭葬,谥端恪。著有《奏疏》8卷、《虚直轩文集》10卷、《诗集》12卷、《白云语录》6卷、《杂著》12卷行于世。
潘江
潘江,字蜀藻,号木崖。明末清;防文学家、诗人。
潘江父潘金芝,早卒。母吴氏,贤慧能文,著有《松声阁集》。潘江幼承母教,博览群书,尤专于诗、古文。后游历齐、岱、京、楚等地,与海内名流以诗文相交。明亡后,潜归桐城,隐居县城西龙眠山之河墅,吟诗著文,娱情山水。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以母亲年老辞去。其后清廷两次征用隐逸名士,潘江有名在册,皆托故不就。仍然长期隐居乡里,奖掖后学,培育人才。见人有一韵之工,便赞不绝口,对同乡戴名世尤为器重。其时戴家贫穷,无钱买书,潘江拿出家中所有珍藏书籍,供戴名世博览,并细心引导。戴名世对潘江学识情操殊为钦佩,尊为导师。
潘江热衷于乡土文献的发掘和整理,采录明清两代五百余名乡贤先辈的诗作,辑成《龙眠风雅》正续集计92卷。与同里何存斋共同采录明代至清初桐城古文家主要著作,辑成《龙眠古文》24卷,编写《桐城乡贤录》1卷。另著有《木崖诗文集》、《六经蠡测》、《字学析疑》、《诗韵尤雅》、《记事珠》、《古年谱》等共40余种。其著作多数对明亡寄予伤痛,被清廷列为禁书,屡遭查毁,存世极少。民国时,潘江后裔潘田,搜集其佚作,辑成《木崖集二卷附笺二卷》、《木崖考异集二卷附卷末一卷》、《木崖文钞》和《木崖遗文》各1卷,付印未半,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印。
潘江卒于康熙四十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四岁。同乡大学士张英题其墓碑:“大诗伯河墅先生之墓”。
方中通
方中通(1631—1698),字位白,号陪翁。清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方中通系方以智仲子,与兄方中德、弟方中履均能秉承父学,尤好天文历算。他初学于汤濩(圣弘),尽得师传。顺治十年(1653),探亲至南京,与梅文鼎、薛凤祥等数学家结为师友,并向西欧学者穆尼阁问律算,得火星法。后以数学原理解析《河图》、《洛书》,认为勾股出自《河图》,加减乘除出自《洛书》。十六年,前往北京,与钦天监正汤若望论历法,并吸收中国古代算术,诸如《周髀算经》、程大位的《算法统宗》、顾应祥的《测园算术》及《弧矢算术》等,二十七岁完成他的巨著《数度衍》。
《数度衍》涉及古今中外知识,“方圆纵横,穷极其变”,堪称数学大全。在这本书里他还论及了“对数”,是我国探讨“对数”第一人。《数度衍》首卷是“几何约”,内容是明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节本。这是方中通接触西方数学之后的著作。其他各卷,如笔算,采用帆船法的竖式,开方用格位加点法;筹算,采用《崇祯历书》中《筹算》一书,为后来梅文鼎研究西方筹算,提供了借鉴;尺算,介绍了欧洲科学家伽俐略发明的“比例规”,并对此作了详尽的研究。其著作尚有《揭方问答》、《音韵切衍》、《篆隶辨从》、《心学宗续编》、《陪翁集》等传世。
张英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
张英幼读经书,过目成诵。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适父秉彝卒,乞假归桐城。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升任侍读学士。十六年奉命入南书房,随从康熙帝晨入暮归,殷勤供职,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康熙日益器重,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每次出巡,必命张英随从。一时典诰辞章,多出张英之手。二十年,以葬父再次请假归里,筑墅桐城龙眠山,居四年召回京师。迁兵部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二十八年,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再调礼部尚书,兼官如前。编修杨瑄撰写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祭文措辞失当,被罢官流放,张英以“未评审”遭牵连,革尚书之职,但仍掌翰林院、詹事府,教习庶吉士。三十一年复官,相继任《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三十六年任会试正考官。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年以衰老再次请求休归,获准。次年二月离京南归桐城,次子廷玉奉旨护从。四十四年康熙第五次南巡,张英到淮安迎驾,随从至江宁(南京)。当时总督阿山拟加征钱粮耗银供皇帝南巡费用,江宁知府陈鹏年持议不可。阿山素怨鹏年,欲借此加罪。康熙随从及侍卫人员,多谓陈鹏年谩诽游巡,罪在不赦。及张英入见,康熙问及江南有哪些人是廉吏,张英首举陈鹏年。陈由此得以免罪并受康熙重用,后成为名臣。
张英淡简喜静,好读白(居易)、苏(轼)、陆(游)三家诗,喜佳茗,壮年即有山林之思,曾作《芙蓉双溪图记》以明志。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为美谈。及归里,冬季居县城,春夏秋多在龙眠山双溪山庄居住,徜徉山水,咏吟自娱。在山庄草堂悬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乡居七年,从不干涉地方政事。四十七年六月,卒于县城府第,享年72岁。赐祭葬加等,谥文端。世宗即位,赠太子太傅。雍正八年(1730)入祀贤良祠。乾隆初年,加赠太傅。张英墓位于桐城龙眠双溪“金鸡地”,今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作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行于世。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南山,别号忧庵。清代文学家。
其父戴霜崖,名硕,以教书为生。戴名世幼从父读书,少即忧世嫉俗,好作不平之鸣。二十岁授徒养亲。二十七岁师事桐城名师潘江。其时名世已成为时文高手,“文稿脱手,贾人随即为之刊布以售,于是天下皆诵其时文。”二十八岁补县学生员。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乡试。二十四年,以廪生考得贡,后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辞不就任。漫游燕、赵、齐、鲁、吴、越之间,以作幕或卖文为生。四十年,门人尤云鹗为其刊刻古文一百余篇,时戴名世已在南山买宅,欲将归隐,因名之《南山集偶钞》。四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五十年冬十月,左都御史赵申乔参奏名世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于是,“南山集”案发,名世下狱。五十二年二月论死。从弟辅世自京扶柩而归,葬于居宅之南,其墓俗称“榜眼坟”。今位于红庙乡清水村,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名世为桐城文派奠基人。他虽以时文名于世,但其志不在此,常说:“此非吾之文也。”进入中年更致力于古文,但亦借时文自抒抑郁,陈词慷慨激烈,泼辣锋利。名世生前与方苞过往甚密,常会聚切磋文论及创作。主张为文立诚有物,率其自然,提倡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对方苞散文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其散文创作寓雄奇犀利于简洁朴实之中,笔墨酣畅恣肆,而又不失亲切启然、古朴清幽。名世长于史,仰慕司马迁、班固之史著。常慨明代三百年无吏,恐金匮石室之藏,沦丧散失。自谓“吾胸中有书数百卷”,意在以其史家之笔、卓越之见,撰修明史,以昭后世。因死于文字狱,壮志末酬。
戴名世著作有《四书朱子大全》、《芦中集》、《困学集》、《天问集》、《柳下集》、《岩居川观集》、《周易文稿》、《时文全集》、《意园制义》、《齐讴集》等,惜今多不存。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族裔戴钧衡搜集整理其遗文,编成《潜虚先生文集》14卷,光绪时始有刊本。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文派创始人。
方苞父仲舒,国子监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方苞幼聪颖,六岁能背诵诸经,一日,其父以“鸡声隔雾”命对,即应曰:“龙气成云”。二十四岁至北京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声誉鹊起,被称为“江东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他的文章是“韩欧复出”。三十二岁举乡试第一,三十九岁中贡士,以母病告归,未应殿试。
方苞与同乡戴名世交往甚密,曾为《南山集偶钞》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南山集”案发,戴名世处死,方苞被株连下狱,定为死罪。在狱中仍坚持治学,著述不已,同监夺其纸笔掷于地,责备他说:“命在须臾矣!”方苞从容答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方苞入狱两年后,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康熙帝朱笔批示:“戴名世案内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可召入南书房。”遂免死出狱,与其强令遣京的家属族人全部编入旗籍。方苞入南书房为皇帝文学侍从。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世宗嗣位,赦还原籍。雍正九年(1731)授左中允,次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后升内阁学士,十一年充《厂统志》总裁。乾隆时,授礼部侍郎,先后为《皇清文颖》、《三礼义疏》副总裁,“经史馆”总裁。七十五岁告老还乡。
方苞治学尊崇宋儒程朱之说,治经求其义理于空曲交会之中。他将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首创“义法”说。他在《又书货殖传后》写道:“《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
方苞散文严谨雅洁,不事雕饰。著作总名《方望溪全集》。其中有《周官集注》12卷、《周官析疑》36卷、《考工记析疑》4卷、《春秋直解》12卷、《春秋通论》4卷、《春秋比事目录》4卷、《左传义法举要》、《删定荀子》、《删定管子》、《史记注补正》、《离骚正义》各1卷、《文集》18卷、《集外文》l0卷。其中《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辕马说》、《田间先生墓表》等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所作奏疏,多为改革赋课、开水利,关切政教民瘼,且详陈良策。
胡宗绪
胡宗绪(约1670一1740),字袭参,号嘉遁;清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胡宗绪十岁丧父,其母潘氏知书识礼,教子严而有方,令其专攻经史。宗绪严守母训,发愤自励,品学兼优。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人,被荐为明吏馆纂修。雍正八年(1730)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迁国子监司业,立教章、严师法。其性格豪放,表里如一,诙谐幽默,谈笑风生,一时海内名流多乐与交往。
胡宗绪与方苞、刘大櫆等为同乡好友。为文不拘泥成法,自成一家。并潜心研究天文、历算、兵法、刑律、地理、六书、九章、音韵之学,尤在天文历算等方面成就显赫。著有《昼夜仪象说》、《象观》、《岁差新论》、《测量大意》、《九九浅说》、《<数度衍>参注》、《方舆考》、《台湾考》、《胶莱河考》、《南河论》、《北河论》、《苗疆纪事》、《两界辨》、《古今乐通》、《律衍》、《<正字通>芟误》、《字典发凡》、《正蒙解》、《<大学>讲义》、《司业奏议》、《环隅集》、《梅胡问答》等。
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清代名臣,文史学家。
张廷玉系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四十二年起,先后授检讨,直南书房,升洗马,任右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五十九年授刑部右侍郎,不久转吏部左侍郎。雍正元年(1723)升礼部尚书,为诸皇子师,加太子太保,兼掌院学士、侍经筵,继调户部尚书。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五年升文华殿大学士,六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七年加少保。八年,受命为军机大臣。时值用兵西北,羽檄交驰,政务浩繁,每天向他呈进案牍的官员常达百数十人,他一一审定,处理得当,无一事拖延。雍正誉其“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未能也。”赏轻车都尉。早年由福建、广东流入浙江衢州、江西赣州等地山区无业游民,结棚为居,号称“棚民”,性傈悍,不属州县管辖,岁月既久,生息日繁,衣食无着,乃聚众掠夺,侵扰四邻。为除此患,张廷玉主张以抚代剿,上疏请编户籍,设保甲,促其耕读,对其中有文武才略者,予以选拔录用。朝廷采纳了他的主张,棚民由此安居乐业,浙、赣之地日渐安宁。又山东盐贩王公美等以邪教倡乱,聚徒骚扰地方,巡抚李树德逮捕150余人,均拟斩杀,冤及无辜。时张廷玉为刑部侍郎,奉命会勘,改变原议,只重惩7人,戍边35人,其余一律无罪开释。张廷玉博学机敏,知人善任,历任乡试同考,会试主考,屡充朝廷阅卷大臣,为朝廷选拔人才甚众。清廷开馆编修《三朝实录》、《玉牒》、《会典》、《治河方略》、《明史》,均为总裁。尤以《明史》素为史学界所推重。
张廷玉历事三朝,居要职50年,富贵寿考,为清一代之最。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逝世前,以廷玉“器量纯全,忬诚供职”,遗诏他日配享太庙。乾隆二年(1737)特命廷玉与鄂尔泰同进三等伯,开清廷文臣爵至侯伯的先例。乾隆十三年,廷玉77岁,以老病乞休。高宗以其受三朝厚恩,且配享太庙,宜继续效命朝廷,不应归田终老。为此双方引经据典,互相辩解。廷玉恐朝廷恼怒不敢言去。后思乡愈切,十五年再次乞归桐城,时值皇太子新丧,高宗怒其无师生情谊,取消配享,允以大学士原衔休归。不久,四川学政编修朱荃因事坐罪,荃与廷玉为姻家,曾受廷玉荐举,乾隆因此更迁怒于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之物。廷玉以老弱之躯遭此打击,日益不支,于乾隆二十年三月病逝。廷玉死后,乾隆念其为三朝元老,仍遵雍正遗诏,钦准配享太庙,谥文和。遗体与其妻合葬于龙眠双溪浦庄,距张英墓二里许,今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作有《澄怀园全集》、《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行世。
方式济
方式济(1676—1717),字渥源,号沃园。清代诗人、方志名家。
方式济七岁丧母,依父工部主事方登峄客居金陵。幼好学,日夜攻读,稍长能诗擅画,尤工乐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登峄被牵连治罪,贬谪于黑龙江卜魁(今齐齐哈尔)。式济侍父出关,父子间自为师友,精研经史。式济在勤侍父亲之余,查阅大量当地文献资料,跋山涉水,实地考察,同时参考其曾祖方拱乾反映黑龙江宁古塔风情的《绝域纪略》、祖父方孝标的《滇黔纪闻》等其它有关边域之书,著成《龙沙纪略》。此书详尽记载黑龙江地区历史沿革、名山大川、民族分布、物产贡赋等,为清代名志,收入《四库全书》。学者何秋涛极为推崇,谓此书“既足订辽金诸史之伪,并可补《盛京通志》之阙。”式济之子方观承,雍正六年(1729)至黑龙江卜魁,将卜魁见闻写成《卜魁风土记》18条,是《龙沙纪略》的补遗和续本。
方式济父子远离故土,饥寒交迫,疾病缠身。当时,方家发配边疆共四人,边帅不让住在一起。方式济为照料老父,卖尽衣物,筹送边帅银两,父子乃得相聚。寒冬雨雪,为了生火取暖,方式济顶风踏雪,匍匐荒原,斩荆棘,砍枯榛,两手冻裂,血迹殷殷。父子相视,泪如泉涌,乃以诗相吟唱,强作笑颜。穷居边塞十余年,饱尝人世艰辛,最后父子相继病死卜魁城。著作主要有《龙沙纪略》1卷、《易说》未定稿6卷、《陆塘诗稿》2卷。
方观承
方观承(1698一1768),字宜因,一字遐谷,号问亭。清代官员、著名水利和植棉专家。
方观承幼年随父方式济读书,聪敏勤奋,希望通过中举作进身之阶。然而,戴名世的一场文字狱,累及桐城戴、方二家三百余口,其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均被流放至黑龙江。方观承与兄观永寄身于江宁缄西清凉寺。稍长,随兄步行至黑龙江谋求衣食。沿途山形水势,风俗民情,使他获得了书个上难以得到的知识。他每次途经北京,都要挥笔街头,卖字弥补路费。他的字刚劲潇洒,求者蜂至,终为清朝皇族于郡工福彭所赏识。雍正十年(1732),福彭出征准噶尔,招方观承为记室。十一年,事平,方观承升为内阁中书。乾隆二年(1737)升军机处章京,再升吏部郎中。七年,出任地方官,察勘浙扛海塘及江南水道,取得了治理水利的经验,他熟悉地形,决策正确,前后上乾隆帝数十疏,凡被采纳者都行之有效。乾隆十四年起,任直隶总督达20年之久,对境内农田水利进行综合治理,成效卓著。将直隶主要河流子牙河自杨家口至阎儿庄一段改支河为正河,扩大流量;将滹沱河自晋州张岔口改流,南出宁晋入滏阳河顺新河道流出;将漳河自临漳东南改流大名,分两支:一支出城北,一支入河间,并在河口筑堤,断水南流,以减轻洪水对东南低洼地区的压力;又疏浚易州安国河,开渠灌田。
方观承十分重视棉花生产,认为种棉“功同菽粟”,只有使农民种棉纺织,才能使“衣被周乎天下”。“且籽可榨油,渣可肥田,楷可作燃料”。他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植棉经验,于乾隆三十年,绘成《棉花图说》16幅,是迄今已知国内外最早而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每幅附解说,系统地说明了从植棉到成布的全过程,同时列出每道生产工艺及经验,呈乾隆皇帝,乾隆御笔题诗16首,备加赞许。
方观承善书法、工诗,著有《宜田汇稿》、《问亭集》、《述本堂集》及杂记直隶事凡数十卷,并行于世。乾隆三十三年卒,谥“恪敏”。
刘大櫆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三祖之一。
刘大櫆出身于耕读世家,祖、父均为秀才,塾师兼事农作。大櫆曾自言“家世皖江侧,薄田十亩余。”幼年,从父读书,雍正时两举副贡生。乾隆时应博学鸿词科,未就。终身以授徒为业,晚年任黟县教谕,不久去官归桐城,著书立说,不复出仕。
雍正四年(1726),刘大櫆初至京师,年富才盛,文动京师。方苞得其文,常与人说:“如方某何足算哉?邑生刘生乃国士耳。”其时,方苞负海内重望,后生以文求见者不轻面许,独赏识、器重刘大櫆。清代著名文人陆续铬说:“我朝自望溪方氏别裁诸伪体,一传而为刘海峰,再传而为姚惜抱。”歙县程晋芳、历城周庶昌亦说:“昔有方侍郎(苞),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刘大櫆是继方苞之后推动桐城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其弟子以桐城姚鼐、王灼,歙县吴定、程晋芳,常州钱鲁斯最著名。钱鲁斯、王灼又以刘大櫆之学传诵于阳湖恽子居、武进张皋文,恽、张遂弃考据、骈俪之学,从事古文写作与研究,传人日众,世称“阳湖派”。
刘大櫆总结和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论。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重视散文的艺术表观。清《国史·文苑传》说:“大櫆虽游学方苞之门,所为文造诣各殊。方苞盖取义理于经,昕得于文者义法;大櫆并古人神气音节得之,兼及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其气肆,其才雄,其波澜壮阔。”所著《论文偶记》,既肯定内容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法度、技巧。他继承归有光将小说、戏曲描写手法用于散文写作的创作手法。强凋字句、音节之妙,风格、意境之美,较之空谈“文以载道”是一大进步。
刘大櫆继承荀卿、王充、刘禹锡、柳宗元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天道浑然无知”,“人之穷通寿夭”以及家之殃庆均与天无关。他的关于“理欲观”的议论与戴震近似,主张“本人情以通天下之和”,承认人的合理欲望,使“天下之民,有以各安其生,复其得于天固有。”他认为君臣只是“共事”关系,指出婚姻要“恩合”。故清末民国初著名文人刘师培说在桐城派作家中,“惟海峰较有思想”。
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善言谈,喜饮酒,好吟诗。虽蹇于仕途,但不以为意。著有《海峰先生文集》10卷、《海峰先生诗集》6卷、《论文偶记》1卷、编《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纂修《歙县志》20卷。
余霖
余霖(约1725—?),字师愚。清代名医。
余霖少业儒学,博览群籍,然屡试不第,遂弃儒攻医。乾隆年间,瘟疫流行,老少同病,诸医按张仲景之法治疗,或以吴又可之方医之,均不见效。时余霖客住中州(今河南),其父在家亦染疫而故。自此,他激愤攻读医书,掌握了生石膏治“热疫”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每获奇效。数年后至京师,又逢暑热,瘟疫大作,清廷显贵冯应榴之妾亦患此症,呼吸将绝,余霖以大剂量石膏配药,应手而愈。由此,医名大振,求医者终日不绝。
余霖在学习前人成果并总结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了含大剂量石膏治疗热疫之名方“清瘟败毒饮”,制服热性瘟疫成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疫症的治疗方法。以后“踵其法者,活人无数”。晚年,他将自己30年刻苦钻研医术的成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著成《疫疹一得》一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行于世。书中列举了瘟疫52症状,72条款,将此症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作了详细说明,还特别介绍了“清瘟败毒饮”的配制。并根据疫疹不同的病状,分为大、中、小三种配方,设立了此方的52种加减法,验之于临床,至为切用,受到当时及后世医家的重视。清代四大瘟病学家之一的王孟英,赞誉《疫疹一得》时说:“独识淫热之症,别开生面,洵补昔贤之未逮,堪称仲景之功臣。”
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学者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
姚鼐高祖姚文然,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曾祖父姚士基曾知湖北罗田县,父姚淑,终身未仕。姚鼐少时体弱多病,然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学,又从刘大櫆学古文。刘大櫆后在《寄姚姬传》诗中说:“我昔在故乡,初与君相识。君时甫弱冠,已具垂天翼。”乾隆二十五年(1760)姚鼐中江南乡试,越三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十一年,散馆改主事,后历授山东、湖南副考官。三十八年,《四库全书》开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后辞官归里,以授徒为业,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直至八十高龄仍诲人不倦,热心教育,经常靠在床上为弟子批改文章。其弟子甚多,其中著名的有管同、梅曾亮、刘开、方东树、姚莹、陈用光、鲍桂星等。他们对“桐城派”的传播,作用甚大,故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余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
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根本,故批评拘泥于考据的汉学家为舍本求末,但他无门户之见,不废汉儒治经之长。因此,姚鼐的创作和学术成就在桐城派诸家中是无与伦比的。首先他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较之方苞、刘大櫆的文论主张,具有较为完整的系统性和周密的理论性。姚鼐在文论上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将千姿百态的文风归结为“阳刚”、“阴柔”二端,指出了文章的风格与作者个性间的关系。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其中包涵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这一理论对后世桐城派作家影响很大,曾国藩、张裕钊等人均以此做为品评文章的纲领。
姚鼐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文论主张。他的散文以“醇正严谨”著称,言辞简练而记事明晰,深得雅洁之美;序跋墓志也写得跌宕有致,富于韵味;一些评论说理文章更是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富有文学性。姚鼐的翰墨亦为世人所推重。包世臣将其草书、真书列为妙品和逸品。姚鼐一生著述极丰,主要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吴鳌
吴鳌(1739—1799),字龙海,号漪澜。清代西乡(今练潭)布衣诗人。
吴鳌幼聪颖,六岁从师,渎私塾三年,家贫废学,从师学理发糊口。余暇读唐宋及当时名流诗著,依声立格,喜作“近体诗”自娱。知己慕其才思,劝他应试,他奉答一联云:“无须应试,我行我素;何必求官,吾爱吾庐。”自嘲“浮生不学林和靖,鹤子梅妻累尚多。”地方官员闻其名,招入幕,固辞不就。他毕生不仕,终身不娶,构居于横山练水之间。嘉庆四年(1799),知己索观旧作,遂集成《爱吾庐诗钞》。评者谓吴诗“笔秀词清,老于声律,如寒潭之贮秋月,微风之拂河汉,朝岚夕翠之掩映于高林古木,而羁禽野鸟之翔于风雨中也”。其诗集不求付梓传世,自叹“既不求于生前,复何望于身后”。嘉庆六年,濬县周光邻始刊于贵池。翌年,潜山熊宝泰再刊于潜山。抗日战争期间,县人第三次重印。
吴鳌一生桀骜不羁,得钱沽酒尽醉,醉则高卧长吟,终以饥寒交逼、贫苦无依而卒于茅屋中。其弟吴鲸借资营葬于今练潭乡磨基山麓。前竖“诗碑”一方,碑额横书:“吴漪澜之墓”,碑中竖行楷书阴刻自挽诗:“生前一醉浑如死,死去还如大醉眠。落日苍山烟雾里,乱坟荒冢不知年。”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吴鳌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志伊
汪志伊(1742—1818),字莘农,号稼门。清代西乡(今双铺乡)人,官员、文学家。
汪志伊少读经史,融会贯通。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顺天试,充《四库全书》馆校对。历署武乡、交城、武寨等县事,叙补山西灵石知县,于田赋征收有所改进,刻印赋额清单,依次传递,使民众知所纳赋额多寡,胥吏无从舞弊。代州人孟木成杀人一案已成定案,其弟闯堂呼冤,巡抚命汪志伊前往复查,汪推翻原判,办案人不服,拒不执行,并诉之于大臣。汪志伊据理力辩,毫不退让,孟木成终得免死,由此声名大振。旋调榆次县,迁霍州知州。不久擢江苏镇江知府,后调苏州粮道、按察使。乾隆五十八年迁甘肃、浙江布政使,时浙江漕粮积弊甚多,附加繁重。汪志伊上任后,裁减附加,严订课征条例,减轻民众负担。嘉庆元年(1796)因所属杭州、乍浦驻防营三月未发给养,汪志伊被弹劾,拟降二级调用。次年清廷诏示汪志伊平日操行尚好,加恩授江西按察使,后任福建布政使,数月后,升任福建巡抚。时海盗蜂起,汪志伊疏陈水师人才难得,副参以上人员可在本省选用,副参以下两省统筹调用,诏允行,对控制沿海盗贼颇著成效。嘉庆十一年,擢工部尚书,未几,授湖广总督。当时环洞庭湖数州府常有抢劫、凶杀之祸。汪志伊派精干官吏乔装侦破,迫使为患者纷纷倒戈悔过。滨江地带,自乾隆末大水湮没,民田未复,汪志伊亲驾小舟,实地勘察,建二闸于茅江口、福田寺,因时启闭,使数百万亩水淹田得以避灾保收。
汪志伊洁身自好,世论毁誉参半。布政使李赓芸,为官清廉,汪志伊推举为监司。龙溪知县朱履中因渎职受弹劾,传讯中,他反诬李赓芸有勒索行为,因无佐证,朱已承认为诬告,本可结案。汪志伊却因李赓芸为己所荐,意欲追查,福州知府对此案又操之过急,致使李赓芸自杀身亡,一时舆论大哗。嘉庆二十二年被革职回乡。当时的社会名流,念其功勋业绩,写了不少颂词,镌刻于石碑上,嵌砌于汪氏宗祠旁。
汪志伊著述主要有《西湖诗》1卷、《登岱诗》1卷、《稼门文钞》7卷、《稼门奏稿》12卷、《官鉴辑要》13卷、《汪氏家范》1卷、《近腐斋诗文集》17卷、《湖北水利》2卷、《荒政辑要》10卷、《养正诗》4卷、《节韵幼仪》1卷行于世。
龙汝言
龙汝言,名澄,字锦珊。一字子嘉,号济堂。清代南乡(今罗岭乡)人,状元、画家。
龙汝言幼孤贫,及第前曾在满洲一都统家做塾师。嘉庆寿诞,朝中大臣都要撰庆寿诗进献,都统将此事交龙汝言办理。龙汝言从康熙、乾隆、嘉庆御题诗抄本集句百韵,进呈御览。嘉庆阅后大悦,尤其得知是桐城龙汝言所作,更加欢欣,说:“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此人熟读如此,足见其爱君之诚。”嘉庆十三年(1808),以寄籍廪生应天津召试,赐举人。次年,会试落第,嘉庆不悦。十九年会试,主司接受前科教训,将龙汝言试卷以一甲第一名批进(状元)。嘉庆拆封看到“龙汝言”三字,喜不自胜,说:“朕所赏之人,果然不谬。”授修撰,纂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篇。二十一年任湖北正考官,二十四年任会试同考。不久,参与修高宗实录,因校字不慎被革职。道光元年(1821),起用为内阁中书,授兵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著作有《赐砚斋集》12卷传世。
胡虔
胡虔,字雒君,号枫原。清代著名方志学家。
胡虔家贫,不能继学,少时即设蒙馆教书为生,后流落至广西教学,为巡抚谢启昆赏识,召入幕。他工古文,精考据,尤长于方志之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谢启昆总纂《南昌府志》,召胡虔为协纂,从征集资料,到分类撰述,一年成书。此志共76卷,内容有图说、沿革、疆域、建置、山川、民赋、学校、武备、祠祀、名迹、封爵、职官、选举、名宦、人物、艺文等,体例完备,内容宏博,被誉为名志。
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体云阁大学士朱珪、阮元等人,特为推荐,但辞谢未就。嘉庆五年,谢启昆主修《广西通志》,聘胡虔为总纂,又以神速著称,一年成书二百余卷。此志典、略、录、表、传齐备,凡一省之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人物无所不载,尤以设置前事略、谪官录、土司传最能体现历史和地方特色,颇有新意。时方志学家阮元仿此纂《广东通志》。后世学者梁启超誉《广西通志》为省志楷模。嘉庆七年,又纂成们《临桂县志》32卷,亦为清代方志佳作之一。
胡虔于方志理论造诣颇深。认为“府县志体例,本于史部之地理,而附益以传记”。方志发展历经“合诸书体例成一书,又分诸书以还各体”。主张方志宜分图、表、录、传。既奏一方全史,又要义例分明,与一地大势相应。
胡虔文史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西魏书》、《小学考》、《<战国策>释地》4卷、《诸吏地理辨异》6卷、《汉南·江夏·豫章三郡沿革考》3卷,皆他人主名,惟自刻《柿叶轩笔记》、《识学录》各1卷。
方东树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晚号仪卫。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文论家。
方东树曾祖方泽,雍正、乾隆间以优贡生充八旗教习,诗文闻于乡里。父方绩,工诗。东树少承家学,聪慧过人,十一岁作《火树》诗。二十二岁入县学,补弟子生员,但科举连连失意,遂绝意功名,专心治学。乾隆六十年(1795)赴江宁(南京)就学于姚鼐,遍览秦汉以来诗文子史乃至佛老诸书,学识大进,其文史成就奠基于此。中年以后治经史,于文论亦有研究。相继任庐州、亳州、宿松、廉州(今广西合浦县)、韶州(今广东韶关)等地书院讲席。常常鸡鸣即起,午夜不眠,潜心思考。每有所得,便随手记录下来,结集成百余卷的《待定录》。
方东树师事姚鼐,与梅曾亮、管同、刘开并称“姚门四杰”,他通过著书讲学,继承和阐发了桐城派文论。他笃信程朱道统,注重考据辞章,为文有物有序,讲究经世致用,师古而不袭古,议论词达意尽,酣畅淋漓,对桐城派后期的余波蔓衍起了重要的作用。乾隆、嘉庆间,汉学盛行。被汉学家奉为宗主的阮元总督两广,在广东设立“学海堂”,同道者趋集门下,声势显赫一时。东树客居其间,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著《汉学商兑》一书,坚持桐城派文论观点。此后,阮元等汉学家著作中,竟出现了调和汉、宋的观点。近代学者梁启超称编著此书是“一种革命事业”。
鸦片战争时期,方东树客居广东,著《匡民正俗对》,陈禁烟之道,著《病榻罪言》,论御敌之策,主张坚决抗英,指出英人入侵中国,“不在近年之禁烟缴烟也。盖由于不肖洋商之污辱自蛊,各前督之姑息养痈,内地奸民之贪财卖国,积弊久矣。”表现了爱国思想。另著有《昭昧詹言》、《书林扬觯》、《大意尊闻》、《向果微言》、《仪卫轩文集》等十余种近百卷书籍传世。清咸丰元年(1851),卒于皖南祁门东山书院。其墓位于桐城挂车山吴家嘴(今汪河乡汪河村)。
姚元之
姚元之(1776—1852),字伯昂,号荐青,又自称竹叶亭生。清代官员、著名书画家。
姚元之出身书画世家,曾问学于族祖姚鼐,父姚原绶任六安州学政。姚元之自幼受家学熏陶,嘉庆十年(1805)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历陕甘、顺天、江西乡试、会试同考,督河南、浙江学政。十四年入直南书房。十七年,武英殿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姚元之负有失审之责,降勾编修。他受挫不馁进取之志,二十年,连上数折,奏请禁止书坊刊刻《类典》之书,杜绝士子在科考时模仿抄袭;密奏陈州、汝宁治安混乱,盐运梗塞等情,受到朝廷赏识。道光二年(1822)升咸安宫总裁,三年充文渊阁校理,以纂修《嘉庆实录》告成,升任右春坊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不久转左春坊左中允,升司经局洗马。六年升翰林院侍讲,转侍读。七年迁右春坊右庶子,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十三年升工部右侍郎。疏陈台湾营务有窝娼聚赌,械斗杀人,操练雇人代替等积弊,清廷诏示闽督严加整顿。姚元之又获升迁,擢左都御史。十八年,江西巡抚陈裕泰弹劾南京知府张寅一案,姚元之上疏,言陈裕泰有挟私嫌疑并贬低其政绩。诏斥姚元之冒昧,降二级调用。鸦片战争中,姚元之疏陈扭转广东局势,抵御外侮,必须加强战备,以武力抗强暴,不被清廷采纳。二十三年,以年衰休致,归桐城县城故居(今北街小学内),添置馆舍,修建亭台名“竹叶亭”,著书、吟诗、作画于其间。
姚元之文章淡雅,书画并工。《枕经堂题跋》称其书法是“波撇神风”、“今人不让古人”。其八分书类汉《曹全碑》,世人尤珍,所作《乔松图》、《蔬香图卷》,被列为中国历代绘画精品,载入《宋元明清画家年表》。《多子图》、花卉吊屏及立轴,分别由省、县博物馆珍藏。著有《竹叶亭杂记》、《荐青诗文集》、《小红鹅馆集》等。
徐璈
徐璈(1779—1841),字六骧,号樗亭。清代名士、学者。
徐璈父之柱,禀性刚介,耕读传家。徐璈自幼天资敏悟,勤奋好学,通晓经史,尤重经世致用之学。嘉庆十九年(1814)中进士,授户部主事。道光四年(1824)选授山西阳城知县,以迎养老母调授浙江寿昌知县,旋迁临海知县。母卒仍回山西任阳城知县,居官6年,引疾归里。
徐璈为官清正廉平,所至访民苦,求民隐,顺民意,兴利除害,政绩斐然。尝告诫左右说:“去其太甚,毋为已甚;勿致废事,不可多事。”主张务实求稳,一切从有利于民众出发。在寿昌任内,督民垦荒,垒石造田,开渠植树,兴办教育,政声卓著。在阳城,时值蝗虫蔓延,害虫每来,遮天蔽日,禾苗草木噬食殆尽。当地民众奉为“神虫”,不敢扑灭。徐璈每到一地,当众吞食蝗虫,以示害虫并非神灵,动员群众扑灭。阳城属太行山区,深谷荒原,人烟稀少,常有虎狼伤害人畜。徐璈发动民众并村联防,组织青壮年练习弓箭刀戟,与猎人混合编成狩猎队,捕杀野兽,其害渐绝。
徐璈生性直率,心胸坦荡,与上官争是非,尝致对方面红耳赤而不顾,自谓“性不随俗,才不周务,不堪世用也。”后辞官从教,历主亳州、徽州书院,奖掖后进,识拔人才。喜游风景名胜,娱情山水。热衷于收集整理乡邦文献,所编《桐旧集》42卷,选录乡贤先辈1200余人、共7700余首诗作,为研究明清两代桐城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徐璈善诗工文,一生纂述不倦。除《桐旧集》外,著有《诗经广诂》30卷、《牖景录》6卷、《河防类要》6卷、《黄山纪胜》4卷、《樗亭文集》4卷,《樗亭诗集》8卷行于世。
刘开
刘开(1781—1821),字方来,一字东明,号孟涂。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刘开生平以教书为业。授课之余,潜心散文创作与文论研究,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然后变而出之,用之于一家之言”。(《与阮云台宫保论文书》)他还提出:“夫文之本出于道,道不明,则言之无物;文之成视乎辞,辞不达,则行之不远。”(《复陈编修书》)刘开的这些主张和见解,进一步阐发了方苞、刘大櫆、姚鼐诸前辈的文论,对当时的散文创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刘开虽尊崇桐城家学,但不“拘于绳尺”,而能“取精汰粗,化腐为奇”,“集众家之美”,“而得其天然”。他的散文明白晓畅,动宕恣肆,才气俊逸。其诗文多反映贫民疾苦,暴露官场黑暗,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如《食蕨叹》写道:“昔闻力田能免饥,今见老农愁不死。出门回望面石灰,十户七闭三半开。亲里相见各无语,但问何处多野菜。”早年曾游历广东、浙江、泰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写下了不少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著有《刘孟涂诗文集》14卷、《骈文》2卷、《广列女传》20卷、《论语补注》3卷。
姚柬之
姚柬之(1785—1847),字佑之,号伯山,又号且看山人。清代文学家。
姚柬之出生官宦世家,系开化府同知、著名书画家姚文燮六世孙,少受学于姚鼐。其体貌魁伟,性格恢奇,出言爽直,妙语连珠。少游京师,应天文试,定亲王奇其体貌,召前问姓字,他睥睨答道:“江南姚柬之也”。定亲王笑道:“狂生耳!入之。”命录为天文生。不久弃去就科举,中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临漳县知县。后母亲病故,回家守孝,期满改知广东揭阳县,迁连州绥瑶厅同知,主管肇庆府。又由大臣推荐升贵州大定府知府。因负才敢为,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归里。
姚柬之为官政绩颇著。初署临漳,正值漳卫、洹荡水涨,漳水东流,漫淹卫县,酿成巨灾。柬之不待上报批准,即运粮救济,有人担心他因此丢官,他说:“弃一官,可全万人命,吾何悔?”后抚军对此举表示嘉赏,命承办灾务。他亲涉灾区,且勘且赈。其时大学士戴衢亨勘察漳河,有恢复黄河故道之议。柬之考察临漳全境均属黄河故道,改河易道,一县之地全废。因著《漳水图经》,力陈民生不可夺,故道不可复之理。广东揭阳县械斗仇杀时有发生,其中强者抗赋税、勒商贾,以致商不敢设铺,民不敢赴集。柬之上任后,立下教条,当众宣誓:“吾治斯邑,不爱官,不爱钱,不畏死,有梗吾治者锄之。”乃亲入险境,查办首恶。不法之徒受到震慑,抗税者照章纳税,仇杀者互弃前嫌,市肆兴盛,四境安宁。姚柬之由此威名大震。在署连州绥瑶厅时,由于清乾隆时始设官,置域不清,难以治理,因著《绥瑶厅志》4卷,明析了治理范围、权限和制度。
姚柬之工诗词,通古文。曹述除《漳水图经》、《绥瑶厅志》外,还有《易录》7卷、《且看山人文集》8卷、《且看山人诗集》10卷行世。
姚莹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幸翁。姚鼐侄孙,清代官员、文学家。
姚莹于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先后任平和、龙溪、台湾、武进、元和知县。后由两江总督陶澍、江苏省巡抚林则徐推荐,任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道光二十(1840)至二十二年,姚莹与台湾总兵达洪阿合作,率领台湾军民先后五次击退英舰进犯,炮毁英舰3艘,生俘英军150余人,缴获大批装备。清廷以台湾抗英有功,下旨赏姚莹二品顶带,赐予云骑尉世职。二十三年,清廷与英议和后,英人谎称并非战败,而是遇风触礁船毁。姚莹遂以“冒功”罪入刑部狱。刑部要姚莹与台湾俘虏的英人对质时,他严词拒绝说:“我作为一个国家大臣,岂能穿着囚服和被俘夷人对质?我不做这有伤国格的事。”六天后,道光帝将其释放,贬往四川、西藏。其中两度赴西藏乍雅处理两呼图克图(即喇嘛)间的争端。咸丰元年(1851)始,先后任广西、湖南按察使,咸丰三年。病逝于湖南任所。
姚莹是姚鼐著名弟子,所作散文刚健雄直,长于议论,是桐城派后期主要散文作家之一。他重视考察中外地理和风土民情。在台湾期间,他根据实地考察,著《东槎纪略》5卷,其中《台北道里纪》详载台北地区县、村、镇山川形势、道路、居民生活及守备;《西势社番》、《东势社番》两章记载了浊水大溪之北,自溪北至乌石港20社(村镇)以及大海以南自溪南至多苏湾16社的地理、人口、生活等情况,至今仍是研究台湾地理和高山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史料。所著《康纪行》16卷,是他往返川、藏亲身经历的记录。除撰有《前后藏三十一城》、《葱岭》、《西昆仑》等专篇论及西藏地理外,还将古地理书与现实状况相印证,写出《古三危》、《<禹贡>黑水有三》及《古书言异域》等篇,用大量资料证实前后藏并非“天竺”,从而论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研究外国地理方面,著有《唐大食国界》、《痕都斯坦即中印度》、《莫卧儿即北印度》、《俄罗斯方域》、《海国古今异名》、《四大洲》、《英吉利》等专论。
姚莹擅诗,认为诗歌创作“不在声音文字之工”,只有胸中所蓄不得不发时,才能“观其诗,可得其人,其人虽亡,其名以立。”著有《东槎纪略》、《康纪行》、《东溟文集》、《识小录》、《寸阴丛录》、《后湘诗集》、《东溟奏稿》等,合辑为《中复堂全集》13种98卷。
酆谋
酆谋(1812—1858),字羽之。号啸岩。清代诗人。
酆谋出身书香门第,祖父酆为著,为清朝候选巡政厅,父酆宝琦,为补授生员。酆谋少时禀承父训,刻苦自励,受业于族伯酆旸谷及王屋寺学者胡畹香。应童子试时,树帜文坛,名列前茅。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乡试落第,乃安砚乡里,授徒度日。闲暇之余,邀朋聚友,“纵凌诗酒,赏奇析疑”。所作多泄愤懑鸣不平。如楹联:“人间那班官吏,狼心狗肺;阴曹这些鬼怪,呲嘴獠牙。”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在安徽、湖北两省举行乡试。酆谋毅然应考,中天朝举人,封军帅,回归故里,在桐城西乡聚众习武,积极推行天朝政策,驱赶妖头(官绅),惩戒不轨,筹集军饷,保土安民。是年冬,清军参将刘玉豹、举人臧纾青率忠壮营1300人、即墨营500人“剿桐”,十—月初二夺北峡关,初五陷陶冲驿。酆谋夜奔安庆,请来石达开部下数万名太平军,驰救桐城之危。援军在新安渡与清军展开血战,大获全胜。
酆谋的诗多反映太平军火热的军旅生活,及自己倾心于革命之情。他在《红菊》一诗中写道:“自标清格到而今,岂受红尘半点侵。似怕俗人加白眼,却从晚圃吐丹心。香浓任自留高节,骨重何妨入艳林。霜叶酿成红一片,料将异地结知音。”
咸丰八年,太平军失利。李续宾率湘军12营,于9月2日攻占桐城西乡重镇青草塥,将酆谋抓获。10月4日清军营勇将其绑于大树,以乱箭穿心而死。湘军走后,乡人葬其尸于陶冲驿伏虎山麓,墓址今存。著有《咏史诗集》、《酆谋诗集》等,其中《酆谋诗集》手抄本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戴钧衡
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北乡(今红庙)人。清代桐城派作家。
戴钧衡少时恃才自负,年二十刻印自己的著作《蓉洲初稿》,见者无不惊为异才,唯同里方东树见而笑道:“十年后当自悔。”其时,方氏诗论专著《昭昧詹言》已行于世,戴钧衡伏读此书三年,自悔出书过早,遂收回前刻,拜方东树为师,学业大进。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人,以文章游于公卿间,为曾国藩、吕贤基、罗惇衍等所器重。所著《书传补商》,尤为曾氏赏识。
戴钧衡热衷于乡邦文献的收集整理,以继承桐城派文统为己任。他曾与苏惇元合作,增补重订方苞的《望溪文集》;与方存之合作,按桐城派文论标准,编选《桐城文录》。其时,戴名世死于文字狱一百余年,世俗文人对此多回避,独戴钧衡甘冒风险,收集整理其遗作,编成《潜虚先生文集》。在序言中,对戴名世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对戴氏的学识才华称赞备至。认为戴名世与方苞应同为桐城派的创始人。此论是符合桐城派初创期的历史事实的,已为后世多数学者所认同。他还与好友文汉光在孔城镇创建桐乡书院,同辑《古桐乡诗选》,为发展乡梓文化教育作出了贡献。
鸦片战争后,政局动荡不安。戴钧衡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奔走效劳。他借助于曾国藩等人,上疏条举利弊,希望得到朝廷采纳,以匡颓势。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他频繁出入官府,屡陈破阵之策,上书累至数万言。与同乡徐宗亮、文汉光、张勋等人四处奔走,为清兵筹划粮饷,组织地方武装,甚至直接参与战斗。太平军攻入桐城,他逃到临淮,向袁甲三部乞援,未果。辗转到怀远,途中闻知妻妾在桐城身亡,悲愤成疾,咸丰五年(1855)咯血而死。遗骸葬红庙村丁家冲,曾国藩题其墓碑:“大清举人戴君存庄之墓”,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有《味经山馆诗文钞》10卷。
方宗诚
方宗诚(1818—1888),字存之,号柏堂。北乡(今鲁谼)人。清桐城派著名作家。
方宗诚出身儒学世家,父方松,由鲁谼迁居县城西郊毛河,竹篱茅舍,布衣粗食。宗诚少有大志,每日取贾太傅疏及唐宋名篇高声朗读。始受学许玉峰,继师族兄方东树,遍览宋元后儒家之言,多有阐发。太平天国时,避居鲁谼山,不废讲习。著《俟命录》,研究天时、人事及致乱之源,认为士大夫修身、处事、为政之道,在于本纲常,明正学,选拔人才,效用当世。霍山吴竹如任山东布政使时,从友人方鲁生处得《俟命录》,将主要内容函致大学士倭仁,倭仁录其要为经筵课程。方宗诚由此驰名京都。曾国藩、胡文忠慕其名皆以礼相聘,辞不受。同治元年(1862),河南巡抚严树森应诏疏陈治国方略,方宗诚入严幕,奏疏多出其手。后曾国藩为直隶总督,推荐方宗诚为枣强县令。李鸿章继任总督,与方宗诚亦交往甚密。
方宗诚知枣强县十年,办乡塾,兴书院,整顿祀典,刻印当地前贤遗著,编修地方志,兴办义仓,储粮备荒。每遇灾害,及时勘察灾情,兼及邻县受灾情况,如实上报,不避忌嫌。多次请求李鸿章奏免全国钱粮积欠。虽为政一县,谋虑所言皆宏远大计,事关全局,李鸿章多采纳施行。时深州知州游智开,兴义学,减浮征,政绩颇著。时人将游、方并誉为“深州游牧枣强方令”,以表尊敬之情。
方宗诚修髯洪声,仪表堂堂。光绪六年(1880)辞官归隐,与衡阳彭玉麟同游石钟、匡庐,并立扬子江岸,吟风弄月,谈古叙今。过往行人莫不钦其风采。光绪十三年(1887),安徽学使侍郎贵恒推崇方宗诚学识情操,奏请赐五品卿衔,获准。方宗诚学承桐城文派,撰《诸经说都》33卷、《柏堂集》92卷、《俟命录》、《志学录》、《读书笔记》、《讲义》合35卷,另撰写、编订书籍数十种。
徐宗亮
徐宗亮(1828—1904),字晦甫,晚号菽岑。清桐城派作家。
徐宗亮父徐镛,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太仆寺卿。宗亮少袭骑都尉世职,守志不仕,历参胡林翼、李续宜、李鸿章诸人幕府,以文章交游公卿间。其文章雄健有法度,得桐城派宗传,武昌张裕钊、桐城吴挚甫都极为推重。光绪十三年(1887)徐宗亮作为边将恭镗的幕僚赴黑龙江,考察边境,了解该省与沙俄帝国接壤的部分疆土时被沙俄入侵等情况,并分析了中国与沙俄一弱一强的原因,提出自足自强的办法。历时三年,撰成《黑龙江述略》6卷。详载山水风俗,政治利弊,议必附事,事必稽实。光绪三十年,日俄开战,沙俄战败,其在东三省的权利,让归日本。如此结局,徐宗亮在《黑龙江述略》一书中早有预见。
同乡文士戴名世在《南山集》一书中引用福、康、桂三王年号。后《南山集》案发,却成为清廷置戴氏于死罪的罪状之一,徐宗亮引清高宗御批《通鉴辑览》中也以福、康、桂三王为终明之世为据,为戴名世鸣不平。徐宗亮亦对戴钧衡辑《潜虚先生文集》予以校正,并作《戴先生传》及《南山集后序》,后入《戴南山先生古文全集》一书。撰有《善思斋诗文钞》、《归庐谈往录》等。
程学启
程学启(1829—1864),字方忠。清淮军将领。
程学启出身农家,自幼勇武。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夺安庆、破庐州,程学启以千夫长守庐州西门,被太平军俘获,遂加入太平军。陈玉成命其佐叶芸来守安庆。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及其弟曾国荃、曾国葆率清军围安庆,程学启暗与清军约为内应。约期未到而事发,于是夜率亲兵千人抵曾国葆军营。清军克安庆,升程学启为游击,赐戴花翎。后从曾国荃攻无为、铜陵,升任参将。
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湘、淮军进攻江苏太平军,程学启领千人随往。五月,升为副将,赐号勃勇巴图鲁。八月,升为总兵。九月,加提督衔,授江西南赣镇总兵。同治二年,随同李鸿章及英将戈登军进攻苏州。李鸿章令程学启总统诸军,破苏州太平军援军于正义镇,赏正一品封典。十月,克苏州后,赏穿黄马褂。三年春,在进攻嘉兴时,头部中枪,死于军中。清廷追赠太子太保衔,谥忠烈。
萧穆
萧穆(约1835—1904),字敬孚。清末东乡(今属枞阳县)人,作家、藏书家。
萧穆家世农民,少时父督耕甚严,无暇求学,常潜入塾中寻章摘句,日久渐通。后师事嘉兴钱泰吉,手不释卷,披览群籍。同治九年(1870)萧穆等总理桐城志稿。十一年曾国藩闻其名召见于安庆,交谈之后,曾对人说:“异日缵其邑先正遗绪者,必此人也。”念其家贫,命入上海制造局翻译馆供职。居馆三十年,校雠考证,所校印数百种,以罗愿《鄂州小集》、刘大櫆《历朝诗约选》、姚鼐《古文辞类纂》等最为精审,海内名流,争与结交。萧穆笃意文献,俸金多数用于购书,藏书万卷,遇有孤本,必收集珍藏,并设法刻印,以利行世。曾偕黎庶昌赴日本寻求中国古籍善本。对我国唐宋时稀有古书十余种流落异邦,深为惋惜,劝黎氏以重金购回。日方不肯出售,乃租书仿刻,辑成《古逸丛书》。日本外务人士不少人精通汉学,与使馆人员交流时,往往竞质疑难,使我方窘迫。萧穆遇此,不仅对答如流,而且究原委,析同异,深入浅出,精辟独到,使日方佩服之至。长沙王先谦辑《续古文辞类纂》、《续皇清经解》,得益于萧氏藏书。同乡马其昶撰《桐城耆旧传》,他出示自己所纂《桐城文征》、《桐城耆旧传、状、碑、志汇钞》,并说:“吾撰此书当为尔所用。”
晚年,上海制造局总办易人,新总办因萧穆不事逢迎,拟解职。适逢两江总督魏光焘路过上海,专程拜访萧穆,抵足纵谈三日。总办闻之大惊,立即登门谢过,并将萧穆薪俸提高一倍。萧穆叹道:“真才实学,一钱不值,总督光临,身价倍增,喜耶?悲耶?”坚辞不受,仍领原俸。年七十,卒于上海。殁后,藏书散佚,人争传宝。书贾窃其印记,书价倍增。遗著有《敬孚类稿》16卷。
吴汝纶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南乡高甸(今属枞阳县)人。清代著名教育家,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之一。
吴汝纶出身贫寒,少时曾以鸡蛋换松脂照明夜读。同治三年(1864)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国藩慕其才,留佐幕府,切磋学问,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后任深州(今河北深县)、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州。“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署深州,下令没收被地方豪绅侵占的学田1400余亩,为开办书院的经费。书院建成后,吴汝纶亲自讲课,以致“民忘其吏,推为大师”。在冀州“锐意兴学”,以教育推动地方政事。故深、冀两州文化教育事业盛极一时。光绪十五年(1889),吴汝纶辞官从教,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
吴汝纶虽为桐城派作家,但不固守“桐城家法”。力主废科举、办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认为“此时国力极弱,由于上下无人。人才之兴,必由学校。我国以时文为教,万不能自保种类,非各立学堂,认真讲求声、光、电、化之学,不能自存。”(《与张春元》)他看到“吾国旧学实不敷用”,西学势在必行,“非有实本领,不足以与外人相抵”(《桐城学堂招考说帖》)。光绪二十八年(1902),经清督学大臣张百熙荐举,授吴汝纶五品衔,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五月,清廷派吴汝纶赴日本考察学制,他不顾年老体衰,事必躬亲,深入各校考询。对日本的教育理论、制度、设施和施教方法详加考览,尽录所得,编成《东游丛录》一书。这是我国最早介绍日本教育的专著。
吴汝纶在日本考察期间,函告桐城地方耆老,阐述办新学的意义,准备在家乡普及国民教育,开办学堂。同年秋回国后,寓居省城安庆,借巡抚衙门南院,筹建桐城学堂(今桐城中学之前身)。他自任堂长,亲手拟定“桐城学堂招考说帖”、“开办桐城学堂章程十七条”等文稿。并为勉励桑梓后代而亲笔题写“勉成国器”匾额和“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楹联。翌年春患病逝世。

吴汝纶长于文学,工于经史,尤精于评点校勘。著有《<易>说》2卷、《<尚书>故》3卷、《<夏小正>私笺》1卷、《文集》4卷、《诗集》1卷、《尺牍》7卷、《深州风土记》22卷、《东游丛录》4卷,于民国时编成《桐城吴先生全书》出版发行。
杨隆寿
杨隆寿(1845—1900),又名全,号显亭。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戏曲教育家。
杨隆寿出身于梨园世家,父福源为昆曲名伶,曾任升平署教师。隆寿自幼随父进京,先入“双魁”班学京剧武生,后拜程长庚为师。继搭四喜三庆班,工武生。隆寿扮相英俊,演技超群,善于表演“水浒”人物,有“生石秀、活武二”之誉。拿手戏有《英雄义》中史文恭、《泗州城》中孙悟空、《叭蜡庙》中褚彪等。其舞台表演力健气充,英光进露,是武生行当中的佼佼者。他还与谭鑫培、俞菊生、方松龄等合演《翠屏山》,璧合珠联,传为盛事。他精于弹弓,“登城垣射飞鸟,应弦辄下”,堪称一绝。
杨隆寿不但擅于演唱,而且能文。常常上台演戏,下台编剧。他的成功剧作有《火云洞》、《双心斗》、《陈塘关》、《九花天》及连台本《三侠五义》。这些剧本上演,观众场场爆满。光绪六年(1880),杨隆寿创办“小荣椿”科班,后又创办“小天仙”戏馆。他言传身教,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人称“小杨猴子”杨小楼、程长庚之子程继仙以及叶春善等,都是杨隆寿的高足。著名老生蔡荣贵、谭小培、徐春明,名丑郭春山等都出白杨的门下。杨隆寿为人正直,戏德高尚,在同行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同为双魁子弟的谭鑫培、李寿山等人,对他持以师礼。光绪九年,被隶升平署,供奉内廷。
杨隆寿京剧表演技艺代有传人,子杨长喜、孙杨盛春、曾孙杨少春颇有家传,均工武生行当;婿梅竹芬、黄小山、朱玉龙、徐芸源皆为梨园名流。外孙梅兰芳为中国戏曲界一代大师,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多次提及他与外祖父的师传关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侵略者的血腥暴行,激起了杨隆寿的无比愤慨。从此,闭门不出,以示抗议,不久忧郁成疾,抱恨而终。
江召棠
江召棠(1849—1906),字伯庵,号云卿,肖店乡人。
其父江裕华,务农,兼做轿夫及贩卖缸钵杂货。召棠幼年,读过几年蒙学。后到江西南昌筷子巷淮帮盐号当学徒。他诚挚质朴,深得店东器重,委以文书、管帐,并往返南京、吴城经商。暇时自学经史子集,兼习书画。后经商行举荐,入兵部尚书彭玉麟幕下当文案。
光绪十五年(1889),江召棠以军功铨选,调补江西上高知县,历知庐陵、新建、南昌、德化、临川等县。在庐陵县平大、小教案百余起。在上高县任内,从外地引进植桑、养蚕及缫丝技术,并刊行《种植刍言》、《初学津梁》等农技资料广为传播,上高蚕桑业从此大兴,百姓称遍山桑林为“江公桑”。知临川时,亲临抚江堤坝巡视,捐资筹款重修危堤,水患缓解,百姓称廖家湃大堤为“江公堤”。
光绪二十六年,江召棠任南昌知县,次年调离,三十年回任。是年,新昌县棠浦镇教民罗某强奸民女,引起公愤,百姓群起惩治作恶教徒。清廷迫于洋教势力,派重兵进剿。百姓啸聚山林,列队布阵,与官兵对峙一年之久。棠浦百姓久仰江召棠之名,公推乡绅奔赴南昌求援,请求江召棠秉公调处。在获得江西巡抚夏时委任后,江召棠单骑赶赴新昌,经调处,官兵撤围,百姓自散,仅将为首两人带至南昌从轻处理,众人皆服。三十一年,南昌荏港教民葛洪太、邓贵和为非作歹,江召棠下令缉拿。但仅捕获邓犯归案,葛犯逃进法国天主教堂藏匿。时新昌天主教传教士王安之调任南昌主教,对江早怀忌恨,故乘机庇护葛犯,并蓄谋杀害江召棠。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王安之邀江召棠两日后“赴宴”,声称“有要事相商”。江明知有诈,仍毅然赴约。席间,王安之胁迫江释放葛、邓二犯,并提出重判棠浦事件首犯,赔偿教民损失等无理要求。江严辞拒绝,正色称:“召棠头可断,而理不可屈!”王安之理屈词穷,凶相毕露,竟命帮办反缚江双手,王亲手用餐刀和利剪猛刺江的咽喉。召棠从者急报县署,家属奔至,将其救回。南昌百姓闻知江知县遇刺,群情激愤,百花洲沈公祠外万人冒雨集会。二月初三,江召棠伤重身亡。当日江西各学堂一律罢课,部分学生到县署慰问其家属,并散发传单,要求严惩凶手。二月初四,民众分四路,一路追捕王安之,将其乱棍打死,尸抛东湖。另三路分赴各教堂,杀教士,焚教堂,酿成中外震惊的“南昌教案”。案发后洋人施以百般威胁,兵舰列阵赣江,炮口直对南昌。法国公使一方面否认召棠为王安之所害,另一方面强迫清政府赔偿抚恤费白银四万两,赔偿教堂被毁费二十万两。后在寓赣同乡帮助下,召棠棺柩送归原籍安葬,南昌城内外哀恸之声惊天动地,吊唁者不绝于途。上高、新昌、南昌三县均为其立祠建庙。
马其昶
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清末民初城乡(今城关镇)人,著名作家、学者。
马其昶出身翰墨世家,先祖有明太仆马孟祯、清汉学家马宗琏、考据学家马瑞辰等。少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师事桐城派作家方宗诚、吴汝纶,文学日益精进。后经吴汝纶介绍,求教于武昌张裕钊。31岁辑《桐城古文集略》行于世,知名度日高。光绪二十一年(1895),讲授经学于安庆藩司署中。二十三年主讲庐江潜川书院。光绪二十七年,讲授经学于合肥李仲仙家。光绪三十年,力襄吴汝纶办学,出任桐城中学堂堂长。光绪三十四年,清廷诏举人才,安徽巡抚冯煦首推马其昶,赴京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民国初年,袁世凯专权,屡遣人陈说百端,拉拢马其昶等名流壮其声势。马其昶坚拒之曰:“区区非能事二姓者也。”即治装南归。民国5年(1916),复入京,应聘为清史馆总纂,撰有《清史稿》的光宣列传,修订文苑传等。同时留心桑梓史料,历20余载,采明清500年史实,录人物900余人,撰《桐城耆旧传》12卷。
马其昶散文淡简,是桐城派末期的代表人物。三十岁以前,以古文为名,学者陈三立推为曾国藩、张裕钊而后一人。三十岁以后,专治群经,旁及子史,编纂选述,数十年扣一日。著述经类有《周易费氏学》、《毛诗学》、《尚书谊诂》、《礼记节本》、《大学中庸孝经合谊》;史类有《清史稿》、《左忠毅公年谱定本》;诸子百家有《老子故》、《庄子故》、《屈赋微》、《金刚经次诂》。自著文集有《抱润轩文集续集》、《存养诗钞》、《佩言录》。
陈澹然
陈澹然(1860—1930),字剑潭,号晦堂。东乡(今属枞阳县)人,清末民国初作家。
陈澹然灵性奇异,才思横溢,早年师事方柏堂。应童子试时,著文轰动乡里。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人,授资政大夫。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陈澹然为总统府参议。民国初年,由同乡马其昶荐举入清史馆,不久又入江苏督军齐燮元之幕,任江苏省通志局提调,修成《江苏通志》,再任安徽通志馆馆长。在任多与权贵不合,常被黜免或自动离去,长期客游四方。民国19年(1930)病逝安庆。
陈澹然博学卓识,恃才自负,以司马迁、班孟坚自许。其时桐城派支流繁出,余波蔓衍,名声颇高,桐城士子无不以继承“家学”而自豪,独澹然不拘守于“桐城派”家法,遭家乡学士反唇相讥,“狂士”之名,由此而起。对此,陈澹然泰然自若,一笑置之。他不仅在学术上独持“偏见”,在政治上亦不随声附和,而敢于阐发不同观点。当时,大学士翁同稣、湖广总督张之洞均受时人推崇,被誉为“贤宰”、“名臣”。他却力排众议,多次在公众场合面指翁、张二人“只循上意,不察民情”,闻者莫不咋舌。民国初年,陆军总长段祺瑞宴客,澹然亦被邀请,不慎将段的痰盂踢翻打碎。段虽不快,但不便发作,强作笑容问道:“先生莫非眼睛有毛病?”澹然直呼段的别名笑道:“芝泉我不同于你,你拿枪,要啥有啥;我拿笔,身居斗室,光线暗淡,视力自然衰退。投足触器,实出无心,难道你还要拿我过不去么?”未及终席,拂袖而去。
陈澹然为文跌宕恣肆,构思奇特。所著《异伶传》,着眼一个“异”字,生动地记述了“伶圣”程长庚及其弟子简三、谭鑫培、汪桂芬等艺人,“出入宫廷数十年,风采动天下,未尝乞恩泽”,艺高品更高的事迹。有人称这部书是“异士”写“异伶”,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其著作还有《原人》、《原学》、《寤言》、《权制》、《蔚云新语》、《江苏通志》、《江表忠略》行于世。
姚永朴
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号蜕私。城乡(今城关镇)人,清末民国时教育家、桐城派末期著名作家。
永朴出身于书香官宦世家。幼年随父至安福,从同乡塾师郑容甫学习经学,后居安庆,受业于同乡秦吉帆。光绪二年(1876),补学官弟子。次年,随父归居桐城挂车山,继续穷经习史。光绪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光绪二十一年,在凤阳王鼎丞观察署中,与长沙朱仙武修两淮盐法志,成《清代盐法考略》若干卷。光绪二十六年,其父卒于湖北竹山县署,遂绝意仕途,殚心教育。光绪二十七年,客居广东省信宜县,受聘为起风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九年,受聘山东高等学堂教习,不久遂到安庆任安徽高等学堂伦理教习。其间,著《小学广》12卷、《群经考略》16卷、《诸子考略》、《群儒考略》、《十三经述要》6卷、《我师录》4卷。宣统元年(1909),被荐为清廷学部咨议官,同时受聘为京师政法学堂国文教习。著《蜕私轩读经记》6巷、《国文学》4卷。民国3年(1914),国民政府开清史馆,被聘为纂修,成《清史稿》40余卷。同年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先后著《文学研究法》4卷、《史学研究法》l卷、《蜕私轩集》5卷、《史事举要》7卷。民国7年,安福系主要成员、萧县徐树铮创正志学校,姚永朴与弟永概及林纾入该校任教,与其弟合编《历朝经世文钞》6卷、《国文初学读本》2卷、《旧闻随笔》4卷、《沦浯解注合编》11卷。民国11年南归桐城。民国12年,应聘为秋浦宏毅学舍教务,著《蜕私轩易说》2卷、《蜕私轩诗说》8卷、《古今体诗约选》4卷。民国15年秋,应聘为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编辑其先祖姚鼐诗作《惜抱轩诗训纂》8卷。民国17年,由南京回安庆任安徽大学教授,同潘季野、李范之共事文学院,著《历代圣哲学粹》44卷。民国25年,辞教回故里桐城县孟侠镇养病。民国27年初,日军南侵江淮,永朴举家南徙至广西桂林。翌年客卒于桂林。民国34年10月遗骸归葬于桐城陶家冲。
姚永朴毕生致力于教育和撰述。常自编讲义,讲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间有诙谐。不仅学生屏息凝神,工役妇幼,亦常依门傍室聆听。他工于经史,学宗方姚。著作主要有《古本大学解》、《大学章义》、《论语述义》、《经学入门》、《六经问答》、《桐城姚氏碑传集》、《清代盐法考略》、《伦理学》等,今安徽省图书馆均有收藏。
方履中
方履中(1864——1939),字玉山,一字聘商。南乡(:今属枞阳县)人,清末民国初著名实业家。
方履中幼读经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两淮盐运史、四川提学使、安徽矿务总理。光绪二十七年,方履中因治父丧回桐城,后居安庆。时英人凯约翰以欺诈手段侵占安徽铜官山矿,皖境各界为之大哗,绅商官学群起反对,公推方履中为皖省代表,上方诉讼,并函请外省及在京皖籍官员予以声援。
宣统元年(1909)3月17日,英商凯约翰被传讯到京,方履中及江西候补道江锋青等进京。3月30日,北京安徽会馆召开旅京同乡会,会上首席代表方履中慷慨陈词,深刻披露了英人霸占我铜官山矿的具体案情。5月3日,中英双方开始谈判,中方代表方履中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英商侵占我国矿权的违法活动。凯约翰理屈词穷,无以应对。北京谈判,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5月底,各省代表在上海均益里商办铁路工会召开特别大会,并成立了“铜官山矿务局同济会”。宣统3年,方履中以皖矿总理身份赴南京,宣布收回铜官山矿自主开采,同时设立泾铜矿务股份公司,所订招股章程,详尽合理,旅宁皖籍工商各界,认股者40余人。民国3年(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方履中集资成立的“铜官山股份公司”,再次被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所侵吞。民国4年,“中日实业公司”获得了安徽省的矿山开采权,日本的三井洋行,从方履中手中夺去了铜官山,但方履中实业救国之志并未动摇。同年,他得知当涂南乡姑山及钩鱼山、睦山一带铁矿资源丰富,又来此创办“振冶铁矿公司”,自任总经理。
民国19年,冯玉祥在北平创办私立中国大学,经林森介绍,方履中到中国大学任教,并潜心著述。民国23年,因病卒于北京,遗柩归葬于桐城南乡。著作主要有《贞泯不泐》、《桐城名贤诗词辑》、《皖矿始末通告书》等。
姚永概
姚永概(1866—1923),字叔节,号幸孙,城乡(今城关镇)人。近代作家、诗人。
姚永慨系桐城派著名作家姚莹之孙,古文家姚永朴之弟,幼承家学,早著文名。后师事徐宗亮、方宗诚、吴汝纶、张裕钊等桐城派名家,又与伯姊夫马其昶、仲姊夫范当世、兄姚永朴等名士相砥砺,博采众长,学识精萃。十八岁补诸生,二十三岁中乡试第一名。初在长沙王先谦署中,校勘《续皇清经解》,继在两淮盐运使扬州江人镜署充幕僚,深受王、江二人的器重。光绪二十九年(1903),安徽高等学堂初创,受聘为教务长,三年后,调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三年,赴日本考察学制,回国后积极倡导教育革新。民国元年(1912),应北京大学校长严复之聘,出任该校文科学长。桐城派末期文人林纾亦在北京大学任教,二人旨趣相同,结为知己。民国3年,清史馆成立,馆长赵尔巽聘请永朴、永概为《清史稿》纂修,兄弟同撰《名宦传》,记事完备,立言精确,同仁叹服。民国7年,受聘为正志学校教务长。
姚永概长于文学,工诗。清宣统间,嘉兴沈乙庵曾取他的诗作与马其昶的散文合印成册,被誉为“皖之二妙”,有“通伯文章叔节诗”之说。学者严复称他的诗“杜子美为之,亦不过如是”。其散文亦被吴汝纶等名家誉为“才气俊逸,议论宏肆,虽百钓万斛,运之甚轻。”
姚永概毕生以兴学育才为己任。每至一校,矢志革新,详订规则,荐举名师,广置图书仪器,充实教学内容。并以语体文编写《孟子讲义》、《左传讲义》、《国文初学读本》、《历朝经世文钞》等教材,供师生阅读、讲用。为人清静寡欲,远绝仕途。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首脑段祺瑞、徐世昌多次招聘入阁,他一概拒绝说:“吾如处女,少不字,老乃字耶?”然与人论诗之,神采飞扬,音节宏亮,精辟独到,常常惊震四座。一时海内名流多乐与交游。民国12年6月19日病逝于桐城故居。著有《慎宜轩日记》、《慎宜轩笔记》、《慎宜轩诗集》、《慎宜轩文集》、《尺牍选钞》、《辛酉论》、《桐城姚氏诗钞》等,今安徽省图书馆均有收藏。
吴芝瑛
吴芝瑛(1868—1934),女,字紫英,号万柳夫人,南乡高甸(今属枞阳县)人。近代著名爱国女士、书法家、诗人。
吴芝瑛出身于官宦之家,父吴康之,历任宁阳、禹城、蒲台、武城、郓城知县,工书善诗,有《鞠隐山庄诗集》传世。伯父吴汝纶,系桐城派作家、教育家。吴芝瑛幼承家学,博及群书。稍长工文章、诗词、书法。十九岁离故土桐城,嫁无锡文士廉泉。光绪二十三年(1897),廉泉任清廷户部郎中,芝瑛随夫移居北京,以诗、文闻名京师。北京公理教会协会和书院院长美国人麦美德,慕其才华,结为女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役后,清廷为满足侵略者要求赔偿的欲望,加捐各种税务,势家富户乘机高抬物价,国人饥寒交迫。吴芝瑛叠箱当桌,瓦片作砚,于街头挥毫卖字,募“爱国捐”。并上书清廷,提出“产多则多捐,产少则少捐,无产则不捐”的主张,因有损于达官显贵的利益,遭权贵们百般诋毁。吴芝瑛愤激而倾向革命,暗中与革命党联系,以其名望和身份,掩护遭清廷搜捕的革命党人吴稚晖等。
吴芝瑛居京与女侠秋瑾为近邻,二人同有匡时济世之志,遂结为至交,互换兰谱。光绪三十年夏,她筹资助秋瑾赴日本留学。不久,吴芝瑛随夫南下,于上海曹家渡建小万柳堂归隐,自号“万柳夫人”。翌年,秋瑾归国筹办《中国女报》,她与女友徐自华解囊相助。光绪三十三年秋瑾在绍兴被害,芝瑛闻讯,悲恸欲绝,与徐自华营葬秋瑾遗体于杭州西泠桥畔,徐自华撰墓表,芝瑛书丹,题墓碑“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世称其事、其书、其文为“三绝”。继而在小万柳堂筑“悲秋阁”以示纪念。同时还发表了《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等文章,并作“西泠吊秋”七绝四首。清廷对此恼羞成恨,欲加害吴芝瑛、徐自华,但慑于国内外舆论压力,未敢贸然行动。
袁世凯专权称帝。袁氏之子袁克俊是吴芝瑛小女儿的未婚夫。在共和存亡的关键时刻,吴芝琐毅然投入反袁斗争。其致袁氏书说:“总统者,为吾民服务之首领,文言之总统,质言之一眼役之头耶,服役之头儿之位,何篡?”,“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
早年其父在桐城遗产有良田数百亩,她不顾族人反对,慨然捐作办学之用,在浮山创办“鞠隐学堂”,使贫困子弟得以就读。著《帆影楼纪事》、《帆影楼旧藏画目》,辑《小万柳堂丛刻》5种。《桐城高甸吴氏宗谱》收录她吊奠秋瑾诗10首。
史推恩
吏推恩(1869—1942),字恕卿,号大化,南乡史家湾(今属枞阳县)人。国民党政府官员,开明人士。
吏推思幼时家境贫寒,从父就读,精心研究经史和诸子学说,十八岁中秀才。后弃科举,潜心新学,将家中所藏八股时文付之一炬。光绪二十八年(1902),吴汝纶自日本考察学制回到安庆,倡议创办桐城中学堂,史推恩为筹积资金董事会董事长,亲自督征北乡姚王集牲畜市场税收和南乡七家岭华佗庙香火捐。这两项捐税收入素为当地宗族权绅把持,不准他人插手。宣统二年(1910)秋,史推恩由县城回家,途经七家岭,被权绅围攻毒打,并灌以朱砂,几乎殒命。但他仍坚持斗争,终将两处收入提归学费使用,年上缴额4000银元。光绪三十一年,吏推恩在安庆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在孙毓筠组织的安徽省军政府内任财政司长,参与创建“青年军”组织,与北洋军阀展开斗争。民国13年(1924)后,史推恩积极响应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推动安徽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不懈努力。民国15年2月,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成立,史推恩任执行委员兼工商部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史推恩不顾个人安危,掩护不少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脱离险境。抗日战争爆发,史推恩奔走呼吁“要图存、要抗战”,在省会立煌,与周新民、李则纲等人一起,敦促各党派联合抗日,鼓励动员进步青年参加抗战,其三子史纬在临清县率领抗敌自卫队与日军战斗,壮烈牺牲,史推恩闻之,仰天长叹:“吾有子矣!”后又支持其他4个子女到延安、皖东参加革命。
民国30年“皖南事变”爆发,史推恩参加安徽省临时参议会,对国民党的分裂活动表示强烈不满,力主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不久,退居桐城,在北乡大关镇以办复兴商店为名,掩护新四军干部进出大别山进行革命活动。民国31年病逝于桐城南乡小李庄。
李光炯
李光炯(1870—1941),名德膏,晚号晦庐老人,南乡(今属枞阳县)人。著名教育家。
李光炯之父李云村曾任宣城教谕。光炯幼承家学,早负文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乡试。同乡吴汝纶讲学保定莲池书院,光炯负笈从师,学业益进,为吴汝纶所器重。光绪二十八年(1902),吴汝纶奉命赴日本考察学制,李光炯同行,回国后,力助吴汝纶创办桐城中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应聘任湖南高等学堂历史教习;时革命志士云集长沙,兴办新学,鼓吹革命。湘人王先谦以“结党谋逆”密奏清廷,指控黄兴、张继、周震麟、刘揆一等一百余人。光炯素为湖南巡抚赵尔巽所敬重,挺身抗争,据理驳斥,黄兴等均得解脱。同年在长沙创办安徽旅湘公学,翌年迁芜湖,易名安徽公学。柏文蔚、陈独秀、谢元量、苏曼殊、陶成章等咸集安徽公学登坛授课,传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孙毓筠督皖,邀率光炯任督府秘书长,擘划大政,多有善举,并向互相对峙的南北军,喻之以理,迫之以势,群枭归服,皖政得以统一。后柏文蔚继任督皖,力挽光炯主持教育,但他坚辞不就,归隐于桐城鱼湖之滨的“抱璧精舍”,与同乡方守敦煮酒论文,潜心典籍,不问世事。袁世凯慕其名,屡召为辅,并派人携馈金200银元登门促行,光炯深夜出走,拒见来使。后出任安徽第一师范校长。时军阀倪嗣冲掌皖政,贪污腐败,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学生姜高琦等请愿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横遭屠戮,光炯慨然说:“督军拥重兵,上干国纪,下为民害”。毅然以废督、裁兵、澄清选举为己任,怀揣安眠药,面谏省长许世英。并与光明甫集群贤奔走京、津、豫、鄂诉之舆论,请命中枢,历时四载,终获成功。他早年多谈论政治、军事,晚年则专注于职业教育和乡村教育,常与蔡元培、陶行知、房秩五等或晤面,或书信往来,磋商、探讨教育。民国8年(1919)与桐城阮仲勉共同筹办芜湖私立职业学校。民国16年,于家乡创办宏实小学,复与房秩五筹建浮山中学,冀推学校教育于乡村社会。民国27年光炯避乱入四川。民国30年春客卒于成都。抗战胜利后,遗骸归葬故里。著有《屈赋说》、《国策札记》、《阮嗣宗诗注》、《阮嗣宗同时诸人事略考》、《楞严经科会》等书。
潘田
潘田(1876—1950),字筱林,号季野,西乡潘家楼(今属练潭乡)人。教授、诗人。
潘田出身于耕读世家,系清初著名诗人潘江后裔。清光绪十九年(1893)廪贡生。光绪三十年,入安徽学务公所,从事教育工作。安徽提学使沈子培对潘田颇为赞赏,称他“好学深思,熟于乡邦文学。”光绪三十四年调安徽中等工业学堂任教习,后兼安徽女子师范教员。民国初,聘为桐城中学国文教师,曾在校就读的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其《全集》自序中写道:“在桐城中学读书时,我得益最多的国文教师是潘季野。”民国9年(1920),应安徽法政学校校长光明甫之聘,赴该校任国文教员。民国17年,安徽大学成立,受聘为文学院教授,讲授《楚辞》、“桐城文派”。民国19年,任安徽通志馆纂修,编成《安徽通志·艺文考集部提要》36卷。抗日战争爆发。回归故里,创办木崖小学,并倡议垦荒以补充学校经费之不足。
潘田热心地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编辑出版《木崖公传》,备述其先祖的学行与身世。并四处搜罗潘江因查禁而散失的遗著,辑为《木崖集二卷附笺二卷》、《木崖考异集二卷附卷末一卷》、《木崖文钞》1卷,并辑木崖之母吴氏遗作《松声阁集补缺别编》1卷,民国26年出版发行。同时,他搜录《桐旧集》以后县内文人诗作,成《龙眠风雅续编》手稿,惜抗日战争中丧失;编《孙麻山诗集笺注》3卷,由孙氏后裔印行;采集桐城明末遗民逸事,撰《龙眠逸吏》6卷。
潘田善言谈。喜交游,与光明甫、房秩五、姚永概、方守彝等硕德名流皆倾心相交。爱藏书,经吏子集各部,购置略备。晚年双目失明,因自号废翁,常瞑坐一榻,重温诗文,每有腹稿,即口授其子录存。著《府山楼文钞》4卷。尚有未付印诗稿2000余首。
马君实
马君实(1876—1926),又名振宪,字冀平,号寄翁,又号无寄,县市乡(今城关镇)人。近代佛教界知名人士、诗人。
马君实出身于名门望族,高报宗琏、曾祖瑞辰,两世皆治汉学。祖三俊,举孝廉方正,父复恒,佐丁汝昌治海军。因受家学熏陶,成名较早。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人,二十九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三年进士馆法政大学毕业,授检讨,充国史馆协修官、编书处协修官、法律馆纂修官。曾选派至日本考察政治,回国后撰《考察纪实》数十万言,出版传世。因与慈禧政见不合,不为重用,仍留翰林院任编修。民国2年(1913)荐任京师地方审判推事,后任安徽高等审判厅厅长。民国6年,许世英任交通部长,受聘为京津铁路段段长。民国11年,受聘为安徽财政厅厅长。任内,淮河两岸患水灾,他建议拨款赈济灾民,并拍卖自家房产,向灾民捐资数千金。民国12年调任安徽特派交涉员兼芜湖监督。民国14年,任国务院参议、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理事长。
马君实身为官员,却心系禅林,平时布衫素食,乐善好施,公务之余,便诵经礼佛,打坐参禅。他常身披袈裟,足蹬芒鞋,坐榻于安庆迎江寺,并捐资增修寺旁大士阁。在芜湖,常与谛闲法师讲法华经于广济寺,每开经坛,前来听经的信男善女数以千计。每年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生日,他亲主佛事活动。
马君实工诗,才气俊逸,喜咏名山古寺。姚永概评述桐城诗人,谓:“季野诗清,冀乎笔健。”晚年迁居北京,将自己在西湖灵隐寺旁的一幢别墅,捐赠中国佛教协会。他为官清廉疏财仗义,死时所用棺木为他人所赠。京中各大名寺大法师来南池子寓所,为其诵经超度,后内戚方仲斐扶柩南归,安葬于桐城故土。撰有《世曼寿堂诗集》4卷、《考察纪要》等传世。
光昇
光昇(1876—1963),字明甫,北乡(今属枞阳县)人。清末秀才,民主革命志士。
光*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三十一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留日期间,与章太炎、陈独秀等过从甚密,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学成回国,任安徽法政学堂教务长兼政治教员。民国元年(1912),任安徽都督府秘书,不久辞职,与刘希平等人创办安徽江淮大学,任校长。“二次革命”时,积极参加反袁斗争,失败后,流亡京沪,常为《新青年》杂志撰稿,后又为《戊午》杂志编辑,宣传民主革命。“五四”运动爆发后,光昇热情支持省城安庆反帝、反封建学生运动。次年,省法政专门学校师生驱逐原校长,要求光昇接任。他与省立第一师范校长李光炯、芜湖五中校长刘希平等,组织“安徽省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与省学联相互声援。民国10年,军阀马联甲克扣教育经费,增加军费,激起各界反对。六月二日,省学联结队前往省议会请愿,遭到马联甲残酷镇压,受伤数人,死亡两人。光昇冲开军警阻拦,闯入省议会,当面怒斥马联甲。并与李光炯、刘希平等发起组织“安徽‘六·二’惨案后援会”,动员安庆全市人民罢工、罢市、罢课,通电全国,控诉军阀罪行,迫使安徽反动当局增拨教育经费,并抚恤死者家属。
民国15年1月,光昇被国民党中央指派为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的9名执委之一,并被推选为首席常委。他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反对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活动。民国16年,蒋介石制造了震惊国内的安庆“三·二三”事件,光昇等一批左派人土遭当局通缉,被迫流亡上海。
民国21年,光昇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公署顾问,国民党十九路军有关抗日重要文告、通电均出自其手。后因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光昇愤然回安徽。此后,他还参与李济深等发动的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陈济棠和李宗仁联合反蒋的“两广事变”。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7年起,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参加历届国民参政会,极力提倡法治,呼吁民主。抗战胜利后,任安徽通志馆馆长。
建国后,历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安徽省文史馆馆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病逝于安庆。著有《法治建国论》、《语故》、《论文诗说》等。
吴越
吴越(1878—1905),字梦霞,后改孟侠,县市乡(今城关镇)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吴越父尔康,早年在浙江任小官,后在县城教私塾。吴越七岁丧母,随父就读塾中。十二岁起,屡应童子试不中,十九岁后,弃学八股文,好读史,“每读明史,朗诵长吟,感叹唏嘘不能置。”光绪二十六年(1900)到上海,欲进广东言馆。因该馆偏重外语,乃离沪北上。光绪二十八年,经邑人吴汝纶荐举,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读书,常聚友议论时政。光绪二十九年,得邹容《革命军》一书,反复阅读,“适其时奉天被占,各报传警,至是而知家国危亡之在迩,举昔卑污之思想,一变而新之。”开始,一度推崇改良主义者康有为、梁启超。后读《警世钟》、《孙逸仙》、《黄帝魂》及《中国白话报》,思想又起变化:“乃知此前梁氏之说,几误我矣!”
吴越在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学习期间,同爱国志士蔡元培、秋瑾、陈天华、杨守仁、赵声等先后结识和交往。每与友人“谈及国亡种削之势,辄饮泣不止。”并在保定创办两江公学、《直隶白话报》,在青年中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光绪三十年,吴越参与革命党人赵声等人组建的北方暗杀团,任支部长。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他得知清廷将派载泽、绍英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认为这是清廷为巩固专制统治,采取欺骗和麻痹人民的一种手段。于是决定暗杀载泽等人,以揭露清廷的阴谋。他潜入北京,侦知五大臣出国日期。9月24日,五大臣在北京正阳门站登车,即将出发。吴越身携炸弹赶往车站,见戒备森严,无法靠近,便急忙买了一套无顶官服,乔装官方仆从,登上五大臣专列,正要投弹时,机车与列车接轴,车身强烈震动,炸弹落入车厢引爆,五大臣仅载泽、绍英受轻伤,而吴越本人不幸肢断腹裂,壮烈牺牲。
吴越殉难后,面目血污,模糊难辨,陈尸数日,无人认领。后侦缉人员至桐城驻北京会馆,始知发难者为吴越。光绪三十三年四月,《民报》临时增刊“天讨号”,首次披露吴越《暗杀时代》一文,同时将其致章炳麟与未婚妻的绝命书公布于众,世人始知吴越为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而成仁。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寻获吴越遗骨营葬于安庆平头山。其故乡桐城县城易名孟侠镇,并创建孟侠中学以作纪念。
施从云
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北乡(今晴岚乡砂岗村)人。辛亥革命烈士。
从云幼入私塾读书,常阅读有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书籍。光绪二十七年(1901),赴直隶投军,后入保定将弁学堂。毕业后,分发至新军第5镇18标任排长,光绪三十三年调东北驻防新民府,由此与第一混成协80标3营管带冯玉祥相识。时清廷推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政策,出卖国家主权,民怨沸腾,武装起义浪潮时伏时起。施从云认识到只有推翻清王朝,中国才有出路,毅然剪掉发辫,决心投身革命。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组建新军第20镇,施从云编入该镇40协79标,最初任队官,后晋升二营管带。其间,他与冯玉祥、王金铭等发动组织“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为名,在士兵及下级军官中发展会员,开展革命活动。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电令20镇赴武汉攻打起义军。施从云、王金铭等人力劝统制张绍曾率部起义,进攻北京,推翻清王朝。后张绍曾被清廷解除兵权,由潘矩楹接替第20镇统制。潘矩楹采用分散革命力量的办法,将所属各标调往关内外驻防,仅留第79标一支孤军驻滦州。
79标共3营,多数官兵倾向革命,施从云、王金铭决定加紧积蓄革命力量,并与来滦州策动起义的天津革命组织“共和会”取得联系,准备武装起义。11月初,王金铭去海阳镇与冯玉祥联络,同盟会亦密派白毓昆至滦州,协同施、王组织起义。在他们策动下,滦州知州朱佑保、警务所长张注东赞同革命。79标标统岳兆麟见局势无法控制,向清政府告发,袁世凯遂命通永镇总兵王怀庆前往招抚。12月底,施从云与王金铭、冯玉祥署名,发出主张共和的通电。民国元年(1912)1月1日,王怀庆抵达滦州,被施从云等以武力威迫,推举为北方军政府大都督。王佯为允诺,暗中与三营管带张建功相勾结,1月2日凌晨,单骑逃逸。施从云、王金铭见时机紧迫,次日在滦州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推举王金铭为军政府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总参谋长,白毓昆为参谋长,通电全国。1月4日滦州起义军举行誓师大会,发布檄文,宣称:“即日振旅京津,廓清余孽,快捣黄龙。”起义军总数3个营,仅千余人。举事后,3营管带张建功率部反叛,施从云说:“建功无能为,若必攻之,旷日持久,海阳军及关外军民方盛,约定以劲旅直趋天津,会攻北京,大事可立就。”王金铭深表赞同,遂率军登车西进。此时清廷获悉滦州起义,派第3镇协统陈文运率军一标,增援王怀庆部。5日凌晨起义军进至雷庄附近,同清军发生激战,起义军司书瞿胜耻等见寡不敌众,请施从云速换便服逃走,施从云愤然道:“见危受命,古训昭然,予自从军之日起,即思以死报国。”督战益力。王怀庆见起义军斗志激昂,难以取胜,伪称愿停战议和。施从云想劝说清军投诚,不顾个人安危,进入清营,随即被捕而就义。民国13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功,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施从云铸铜像。
施从云遗骸归葬于桐城县塘桥乡骑龙村,其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闻园
孙闻园(1880—1970),名吴,字文园,县城人。现代教育家。
他幼时家道清贫,七岁入私塾读书,后考入桐城中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遴选至日本弘文学院博物科留学。学成归国后,从事教育。民国元年门912)首任桐城县立中学校长兼教习。在校六年,遴选教员,广购图书。民国13年,孙闻园再任桐中校长。任上扩建校舍,并在校园内开辟公园。园内因溪穿池,堆石作东西半球,名曰“五洲地图”,中矗立石柱,上刻“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并建有“爱景亭”,撰有一联:“无限好河山,莫漫为救国空谈,新亭对泣;随时爱光景,休辜负龙眠夜月,投子晓钟。”
民国17年始,先后任宣城中学、省立师范教务主任,凤阳中学、安庆高级中学校长。民国27年,日军侵入桐城,因经费困难,桐城中等教育瘫痪。孙闻园与富户、巨族磋商,筹资置产,创办私立中学。在其倡导下,县内先后办起笃山、高甸、天城、孟侠、麻溪等10所私立中学,入学和升学人数一度超过公立学校。民国28年春,合肥、安庆及县内主要城镇遭日军侵占或骚扰,学校不能开课。孙闻园受命在桐城黄甲铺创建省立第二临时中学。他亲临场地,勘察运筹,利用当地祠堂庙宇,并抢建土墙草屋100余间,招收各地学生1000余人。一时耆德硕学咸集其中,师生弦诵,朝夕不辍。
孙闻园极力提倡新学,反对尊孔读经。他首先废除了桐城中学的伦理课,加强数、理、化和博物等学科的教学。倡导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结合社会需要。为此,他在桐城中学开设过蚕桑科,建立了服劳生值日制度,安排学生打扫校园、整修桌椅、培育花木。星期假日,亲自带领师生上山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并在校园石山前,亲书“劳动神圣”四个大字,意在培养有文化会劳动的一代新人。
民国34年2月,孙闻园就任桐城县临时参议会(后为参议会)参议长。1949年初去汉口,就养于其次子、武汉大学孙祥钟教授。建国后,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0年去北京,与郭沫若、沈雁冰、朱光潜等相会,以诗、文歌颂新中国。1961年再去北京,应邀参加国庆十二周年观礼。1970年病逝于武汉。有诗集存世。
张瑞麟
张瑞麟(1884—1941),字献书,北乡(今南口乡)人。现代著名测绘专家。
张瑞麟少时读书龙眠山中,十七岁至湖南武备学堂习军事。光绪三十年(1904)由湖南省官费保送至日本振武学堂,学习大地测量。三十一年,经皖人孙毓筠介绍加入同盟会。同年在振武学堂毕业回国,因剪去辫子被族人告发为革命党,复逃往日本,入东京数学院,从著名数学家介田龟之助学习高等数学。
民国元年(1912),张瑞瞵应皖督孙毓筠电召回国,任安徽督军府代理参谋部长。4月,改任安徽军政司测绘科长兼国家导淮局测量部主任。民国2年3月,安徽成立陆军测量局,被任命为局长。同年11月调往北京,任参谋部少将部附,民国3年5月授一等测量正,旋即派任贵州测量局长。此间,他创办贵州测量学校,亲自编写讲义,并登坛授课。民国13年,代表贵州当局远赴广州,面谒孙中山大元帅,相商机要。民国14年9月,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他离开贵州,与陈公博、熊克武等五人被选为军事委员会特别党部委员,并与陈公博当选为特别党部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担任国民政府交通处第四科科长。主管全国的地政与测量,并将安徽测量专家焦山等邀至广州,组成一支为北伐服务的军事测绘队伍。并应聘至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教授高等数学。
民国17年,张瑞麟被任命为江西测量局局长,民国20年调任湖北测量局长。民国25年参谋本部总长程潜任命其为测量总局测量监技正。抗日战争爆发后,测量总局迁往长沙,他奉命留守南京,直至日本侵略军攻入和平门,才率领留守人员撤出中山门。民国28年重返贵阳,时测量总局迁于贵阳市,中央测量学校设在镇宁县,制图科则在平坝。张瑞瞵常年奔走三地,积劳成疾,民国30年1月26日病逝于贵阳中央医院,安葬于市红边门外。
潘赞化
潘赞化(1885—1959),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西乡(今练潭乡潘楼村)人。现代知名人士、诗人。
潘赞化祖父潘黎阁,曾任清廷京津道台,举家迁居天津。赞化幼年父母双亡,由伯母戴氏抚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举家迁回桐城。光绪二十七年,同堂兄潘晋华与陈独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庆北门藏书楼,组织“青年励志社”,从事反清宣传活动。他们的行动被清廷列为大逆,四出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流亡日本,潘赞化入东京振武学堂学军事,并加入孙中山在东京组织的“兴中会”。不久,受孙中山派遣,潜回安庆,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徐锡麟在安庆刺杀恩铭捐躯,安庆起事失败,当局加紧追捕革命党人。潘赞化再次出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兽医。辛亥革命时回国。民国元年(1912),安徽都督柏文蔚委任其为芜湖海关监督。到任后整顿关卡,杜绝偷税漏税。所有税收,悉数上解上海同盟会,支持革命。对此,孙中山曾当面称谢。
次年,袁世凯派倪嗣冲为安徽都督,潘赞化遂卸任,寓居上海。民国4年,辗转到韶关,秘密进入云南,参加蔡锷护国军的讨袁活动,获“云南起义纪念章”一枚。民国16年,北伐军抵达长江流域,柏文蔚出任国民革命军33军军长,委潘赞化为副师长。后转赴南京,在实业部任科长。抗战爆发后随实业部到重庆。民国29年离职,携子潘牟徒步返回故里,倾心家乡教育事业,民国31年出任桐城孟侠中学校长。34年任桐城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其间在故乡练潭潘家楼创办木崖、黎阁小学。
潘赞化身高体魁,长髯拂胸,举止潇洒。与僧尼、居士交往甚密,主张儒、释、道三元合一。行为怪异,乡人称为“桐城怪杰”。善诗,“九·一八”事变后,目睹国土沦丧,常以诗愤世,寓意禅林。他曾在佛教胜地九华山作七律一首寄陈独秀,诗云:“匈奴未灭不为家,卅载风尘两鬓华。故国已成俎上肉,时贤相厄眼中沙。白霜公子啁天水,赤铁道人练雪花。宇宙原来一桎梏,心藏丘壑自烟霞。”陈接诗后,亲笔草书吊屏,真迹今藏桐城文化馆。
建国后,潘赞化曾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1959年8月病逝于安庆。著有《二明亮轩诗集》印行传世。
初,潘赞化任芜湖海关监督时曾为青楼女子张玉良赎身,并结成夫妇,张玉良为感其恩遂改姓潘。潘赞化见张玉良聪颖慧质;对绘画有特殊爱好和天赋,遂为其延师授教,悉心培养。民国7年,潘玉良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又在潘赞化的资助下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专习画,与徐悲鸿同窗。民国14年,复游学于意大利国立罗马美术学院油画班、雕塑班。民国17年归国,相继任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南京大学油画教授,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名动画坛。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潘玉良再度旅法,其画作多次在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巡回展出,法国政府及博物馆、英国皇家学院均有珍藏。其中巴黎同立现代美术馆收藏她的雕塑作品有《张大千头像》和水彩画《浴后》。西方画坛誉其为绘画、雕塑两艺齐名的艺术家。1959年,潘玉良接受巴黎大学授予的“多尔烈”奖,由巴黎市长亲自为她颁奖。1977年7月,潘玉良病逝巴黎,葬于巴黎市公墓,碑刻汉字“潘玉良艺术家之墓”。1984年,安徽省博物馆将潘玉良的遗作2000余件自巴黎运回,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桐城县博物馆展出。
刘豁公
刘豁公(1890—?),县市乡(今城关镇)人。近代戏剧理论家。
他幼年随父寓居上海,读书时就喜爱戏曲。成年后在上海主要从事戏曲创作和理论研究,与京剧理论家冯小隐、姚哀民、杨尘因等编辑《鞠部丛刊》,发表了不少关于京剧名伶的评价文章。民国10年(1921),为综合性文艺刊物《新声月刊》主要撰稿人。民国13年,主编综合性文艺刊物《心声》半月刊,开始发表关于戏剧方面的小说。后与凌善清、许志豪合作,编成《戏学汇考》一书。民国17年6月至21年4月主编《戏剧月刊》,撰卷头语,发表剧本、戏剧论文、评价文章、赠京剧名伶诗等,并约请上海戏曲界名流漱石生、红画馆主、梅花馆主、陈彦衡、郑过宜、吴我尊、姚哀民、周剑云、周瘦鹃等为主要撰稿人。《戏剧月刊》是当时发行量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戏剧专刊之一,所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谭鑫培》、《杨小楼》6个专号,为后来研究中国近代戏曲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刘豁公曾编写四场讽刺剧《欢喜冤家》,借讽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与日本在北京签订的卖国条约《图门江中韩界各条款》之事。“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三省,刘豁公无比愤慨,在《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卷头语中,痛斥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刘豁公的戏剧理论、评论文章多从美学角度阐述戏剧的改革和发展,主张戏曲评论要以实为本,公正无私,是非分明,不捧不压。强调戏曲的社会功利性,认为“确能补助社会教育之不良”。
孙发端
孙发端(1895—1977),号效文,县城人。公路专家。
孙发端幼年丧母,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民国13年起,跋涉于皖、赣、浙三省,先后勘测安徽歙县到昱岭关,浙江鄞县至昌化、杭州至长兴、黄岩至乐清、永康至缙云公路路线,测量修筑皖赣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转赴西南、西北,先后主持修筑了四川至陕西、乐昌至西昌等线。其中乐山至西昌公路,是由乐山沿峨嵋山麓经蓑衣岭、越大渡河经冕宁至西昌,沿途峭壁陡峻,险流湍急,施工难度大。一次,孙发端带领人员试渡大渡河,船毁人亡,仅孙发端一人被急流冲落浅滩,幸免于难。他主持修建的川陕公路,其中宝鸡至汉中的古连云栈道,全长254公里,陡壁悬崖,堪称天险。许多外国专家断言此路不可能修通。孙发端怀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跋山涉水测量选线,找到最佳施工线路和方案。
民国38年,人民解放军西进,因黄河大桥被国民党溃军炸毁而受阻。孙发端亲临工地,组织工人抢修,使大桥迅速恢复通车。后随军至西宁,沿途抢修路桥,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表彰。1962年,由他勘测设计,将新疆的某条边防路进行改道,缩短里程200公里。
孙发端先后当选为甘肃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历任华西北区公路局副局长、中央交通部西北管理局副局长、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五工程局局长、中国公路设计院副院长。1956年加入共产党,自此,他每月从工资中捐100元给国家。并先后资助6名青年上学。1977年9月18日,患急性肠梗阻,病逝于安徽省滁县,骨灰葬于滁县琅琊山麓。
尹宽
尹宽(1897—1967),又名硕夫、有益、王竟博、商吉士、李自化,笔名石人,北乡(今石南乡雪池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活动家。
尹宽出身于农民家庭,父宏普终生务农。尹宽幼丧母,寄养姑母家,八岁入私塾读书,后入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就读。民国8年(1919)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先后在日尔曼公学、木兰公学学习法文。民国10年参加“工学世界社”。民国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少年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执行委员,主编《少年》杂志。署名“石生”,连续发表《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等文章。同年12月,由第三国际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民国13年回国,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并作为山东党代表,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16年2月,参加上海第三次武装暴动最高领导机关特别委员会,与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李立三、陈延年等人致电中共中央,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后,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留中央宣传部工作,主编《向导》周报。10月,以中央巡视员身份来安徽主持党的工作。在此期间,执行左倾盲动主义路线,认为“一个游击队,可以横行三、四县,如入无人之境,能把整个皖南农民暴动都震动起来”。在其影响下,芜湖万春圩、白沙圩等地农民暴动都先后失败。民国17年3月,中共安徽临时省委恢复,尹宽任书记。民国18年5月,安徽临时省委撤销,尹宽离任。此间,他通过王平一接触托洛茨基理论,并说服陈独秀组成中国“托派”、“陈独秀派”,在党内进行宗派活动。同年冬,尹宽被开除出党。民国20年和24年,两度被国民党逮捕。26年8月出狱,在桐城、东至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民国37年夏去上海参加由彭述之主持的“托派”代表会,被选为“中央委员”,担任“宣传部长”,并在上海新中国学院任教。民国38年2月回桐城。1950年10月6日被公安机关逮捕,关押于上海监狱,1965年9月释放。1967年7月自缢身亡。
尹宽著作有《自新之路》、《闲散斋日记》、《先考行述》等,多散失。其《淡赵世炎与旅欧支部》一文已收入《一大前后》一书。
方令孺
方令孺(1897—1976),女,县城人。当代作家。
方令孺系桐城派文人方宗诚孙女,知名学者方守敦之女,因排行第九,人称“九姑”。自幼受桐城派文风影响,好吟诗赋文。早年进入桐城女子师范学习。民国12年(1923)赴美,先后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威士康辛大学攻读西方文学,开桐城女子出国留学之先例。
民国18年学成归国后,任青岛大学讲师,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民国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至大西南,始任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和文化教育界的斗争。民国28至31年在重庆北碚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民国32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
1949年冬,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同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市政协文教委员会委员。1950年,被选为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1951年参加“老区访问团”赴山东沂蒙山区调查访问,并参加当地土地改革。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抗美援朝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由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调任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委员。先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一度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1976年病逝,文坛大师巴金撰《怀念方令孺大姐》一文表示哀悼。
令孺早在30年代就成为“新月派”著名女诗人而蜚声文坛,同时在散文创作和外文翻译方面也颇有造诣。民国34年,中国文化生活出版社、重庆中西书局先后出版了她的散文集《信》和译文集《钟》。建国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经常发表她的诗歌和散文。1980年由梁实秋作序的《方令孺散文集》在台湾洪范书店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也于1982年出版了《方令孺散文选集》。论者谓其散文清新秀丽,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细腻和深沉。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
朱光潜早年毕业于桐城中学。民国7年(1918)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民国11年后相继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等校任教。民国14年冬赴英国留学,先后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心理学、哲学和艺术史。民国19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法国文学,后入斯坦斯堡大学学习,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得法国博士学位。民国22年回国,先后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商务印书馆《文学杂志》主编。解放后,朱光潜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并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
朱光潜在学习和教学的同时,潜心美学研究。早在学生时代就撰写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变态心理学派别》、《诗论》等学术著作,后又写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等。其文文笔优美、资料详实、说理透彻、见解独到,蜚声于海内外学术界。50年代,他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观点,出版了《美学批判论文集》。60年代,他撰写了《西方美学史》,在我国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和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代表了当时我国对西方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推动了我国美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处逆境,仍坚持读书学习和学术研究,后发表了大量论文以及《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专著。
朱光潜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翻译了大量西方美学名著.主要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在他七百多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融贯中西,创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中外文学、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对朱光潜的美学研究均有专门介绍,并给予很高评价。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人早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刘棣怀
刘棣怀(1897一1979),号昌华。中国围棋界一代名宿。
刘棣怀幼年丧母,随祖父客住南京。秉性好动,善作各种游技。十三岁入南京北营小学读书,常至夫子庙看围棋对局,兴趣浓厚。后从僧人释可慧学棋,出手不凡,棋路独特。十六岁时,南京城内鲜有对手。民国5年(1916),刘棣怀随父迁居北京,常到“海丰轩”、“润明楼”与当时棋坛名将汪云锋、顾水如等切磋棋艺。时北洋政府首脑段祺瑞爱好围棋,刘棣怀出入段府对奕,名气渐高,有围棋“大将”之称。民国15年8月,战胜日本六段棋手岩本薰。民国18年,刘棣怀南迁上海,任“上海围棋研究会”围棋指导,此间,曾与日本棋手多次对垒,胜率遥遥领先,被推举为南方棋界盟主,与北方围棋高手顾水如并称为“南刘北顾”。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棣怀避难重庆,以棋会友,聚集棋手40余人,组成“中国围棋总会”。抗战胜利后,回上海继续投身围棋事业,与顾水如、魏海鸿、陈藻藩并称为我国的“四大棋家”。
新中国成立后,刘棣怀在上海热情辅导青少年棋手,并亲自参加多种围棋比赛,与名手王幼宸、过惕生、胡沛泉、汪振雄等多次较量,上海围棋界公推他为“标准四段”。1958年刘棣怀荣获全国围棋赛第一名。1959年,荣获第一届全运会围棋赛第一名,创造了以63岁高龄夺取全国围棋赛冠军的纪录。1960年6月14日,在首届中日围棋比赛中,刘棣怀执黑战胜日本七段棋手濑川良雄。1962年,刘棣怀以中国围棋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出访日本。同年11月,中国围棋协会成立,刘棣怀当选为副主席。1964年,国家体委授予刘棣怀、过惕生、陈祖德、吴淞笙四人“五段”称号,这是当时我国棋手获得的最高段位。
1970年,刘棣怀年老体弱退出围棋第一线。晚年依然热爱棋艺,好奕不辍。1979年11月病逝于上海。
方孝岳
方孝岳(1897—1973),名时乔,又名乘,字御骖,县城人。文艺理论家、音韵学家。
方孝岳为学者方守敦之子。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清宣统三年(1911)就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民国7年(1918)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民国8年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讲师,翌年任上海印书馆编辑,不久,赴日本东京大学进修。此间翻译出版了《欧洲大陆法律思想小史》。民国13年自日本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预科、华北大学、东北大学师范学院、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1949至1971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授,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曾被选为广东省一至三届人大代表。1973年卒于广州。
主要专著有《中国散文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左传通论》、《尚书今语》、《汉语语音史概要》、《广韵研究导论》、《广韵声类》、《广韵韵图》、《广韵便览》、《广韵又音韵》、《集韵说文音》等。
何其巩
何其巩(1899一1955),字克之。民国官员、教育家。
何其巩幼承家学,稍长就读于安徽公学和江淮大学,后随吴闿生到北京。民国14年(1925),冯玉祥赏识他挺拔劲逸的书法,特任其为秘书,后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归国后,任冯部都统大将李鸣钟的秘书长。民国16年5月,冯玉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何担任总部秘书长。次年6月,由冯玉祥向蒋介石保荐,任北平特别市市长,同时任晋察绥赈灾委员会、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任上募款修建中山公园中山堂,建立中山公园图书馆。民国20至21年为安徽省政府委员,担任省财政厅长。民国22年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秘书长。
民国25年10月,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该校成为北平唯一的一所经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的学校。其时由于教育部补助费无法汇寄,全赖学费和募捐维持。何凭多年从政经验,周旋于各界,筹募经费,延聘学者,保护爱国人士,使中大成为当时北平爱国救亡学生运动核心学校之一。未离北平南去的一批知名教授,都被聘请到中大任教。有爱国心的家长也纷纷送子女到中大读书。中大师生中有不少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和爱国民主人士。蓝公武教授在课堂上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几经敌人关押审讯,坚贞不阿,何其巩将其营救保释。部分学生为中共做学运工作被日本宪兵队逮捕,何其巩均设法保释。
民国34年日本投降,何受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驻北平代表,旋由李宗仁任其为北平行营主任。民国36年辞去中大校长职务。1950年2月病故,遗体葬于北京香山福田公墓。
陈定一
陈定一(1898—1981),肖店人。革命干部。
陈定一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当学徒和店员。民国23年(1934)秋,从上海回桐城,寻找中共桐城地方组织,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次年4月,因曹岗大地主张德馨告密,被捕入狱。一年后,经组织营救出狱。民国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桐城一批青年学生、教师、工人流亡到黄甲唐家湾,中共桐城特支将这批人员组织成抗日学兵队,陈定一兼任指导员。7月,任中共桐城工委书记。
民国28年春节期间,在县长罗成均授意下,陈定一指挥学兵队,在唐家湾将劣绅光香九逮捕,押回县城枪决,民心大快。陈又促使罗成均亲率学兵队和县常备队,到东乡周家潭,将劣绅周松如逮至县城处决。次年春,罗成均调离,国共摩擦加剧,学兵队被缴械解散,陈定一遂同徐伊复、方珂德、叶桐芬等秘密离开桐城.加入新四军江北纵队。后任新四军江北纵队淮南总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县委书记、地委副书记。
建国后,陈历任芜湖市总工会副主席、市委常委,铜官山矿党委书记,上海轮船公司党委副书记,长航上海分局党委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横遭迫害,1981年3月病逝于安庆市。
施中诚
施中诚(1898—1983),字朴如,北乡(今晴岚乡砂岗村)人。国民党军事将领。
施中诚童年丧父,稍长到山东投靠伯父施从滨,民国9年(1920)入保定将弁学堂,民国12年毕业后,在施从滨部下任见习排长。民国1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委任施从滨为第二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在徐州、蚌埠一线与孙传芳部作战。施从滨陷入重围,被孙传芳俘获后处死。施妻请求张宗昌对其侄施中诚给予关照。民国15年春,施中诚由排长被提升为团长,三年后,再升烟台警备司令。民国20年,施中诚任旅长,民国26年升任师长。“七·七”事变后,驻防广西。民国30年升任国军第一百军少将副军长、军长。民国32年春,调任陆军第七十四军军长,驻防湘西常德、武岗、洪江一线。
民国34年5月湘西大会战,施中诚亲临前线指挥,配合王耀武所属5个师,同日军3个师团,血战雪峰山下,毙敌数千,缴获大批枪炮、弹药。湘西大捷,重创日军先头部队,使之不敢冒然西进。七十四军一时军威大振,施中诚实现了他的“歼敌御外侮,报效我山河”的誓言。民国34年12月,七十四军接收衡阳一线日军投降。次年春,驻防南京。施中诚任南京警备司令。
民国35年秋至37年冬,施中诚任国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司令,第十一绥靖区副司令。其间捐资在家乡桐城砂子岗创办述德小学。南京解放前夕,携古稀老母、妻侄家小由香港转台湾。1959年离开台湾,偕妻长住美国洛杉矶,1983年逝世。
宋海珊
宋海珊(1898—1942),桐城挂车河(今挂镇乡)人。革命烈士。
宋海珊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入私塾,未及一年辍学。十一岁给药店老板和地主帮工,十三岁学补锅。他较早接受革命思想,曾以自己修补技术为红军修理枪械,主张宋氏公产田不收租,以接济贫苦农民。“九·—八”事变后,宋海珊在家乡发起抗日救亡运动,成立撩枫乡人民自卫队,被推选为队长。民国28年(1939)春,担任桐城人民抗日自卫军分队长,配合新四军打击侵占青草塥的日军,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安置和救济无家可归的难民。地主豪绅诬告宋海珊为“匪首”,宋遂离开桐城加入新四军。后被派遣回家乡,担任中共桐城二区区委书记。
民国28年底,国共两党关系破裂,桐城一片白色恐怖。宋海珊被调到桐怀潜中心县委负责武装工作。民国29年初,宋海珊任桐西独立大队副队长兼政委。曾带领大队袭击国统区松陶、银峰两个乡公所,缴获了一批枪枝弹药。后队伍转移到桐东水圩一带,成立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第二连。宋海珊担任副连长,他经常化装商人、小贩深入敌区为新四军游击队采购粮食、布匹。同年7月,宋海珊再次被派遣回乡,任桐西挂车河区委书记,负责创建游击队。时国民党桐城县常备队中队长张振中,遭到国民党排挤,宋海珊抓住时机,劝张反戈,促使其投身游击队。
民国30年起,宋海珊先后任恫怀潜中心县委委员、桐西中心区委书记、桐南独立团三营教导员,并负责筹建桐南游击大队。民国31年6月23日,宋海珊在桐西枧山遭敌埋伏被捕,8月l7日在县城西门外被杀害。临刑前,宋海珊大义凛然,连声高呼:“共产党万岁!”遗体葬于挂镇乡联合村,碑文阴刻“宋海珊烈士墓”。
姚佐唐
姚佐唐(1898—1928),县城人。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革命烈士。
姚佐唐父亲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人。姚佐唐毕业于上海扶轮中学,初在陇海铁路徐州北站当工人,继被选为徐州铁路工会会长。“五四”运动后,他广泛接触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阅读了《新青年》、《劳动周刊》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革命思想。民国10年(1921)11月8日,徐州北站当局借故关闭8号门,与工人发生冲突,两名工人被开除,造成“8号门”事件。工人推举姚佐唐为北站罢工委员会负责人,决定全体罢工,此举得到陇海铁路全线工人的响应。在中共北方区党委的领导下,举行了一场震惊中外、历时7天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迫使铁路当局和资本家接受罢工委员会提出的各项复工条件。次年1月15日,陇海铁路工人代表会在开封举行,选举姚佐唐等4人组成陇海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
民国11年初,姚佐唐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术研究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徐州铁路站党组织负责人。后经李大钊、王烬美、罗章龙推荐,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领导成员之一。民国12年初,党组织派遣他去京汉路彰德站工作,发起成立了彰德工人俱乐部。2月7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遭到军阀血腥镇压,酿成“二·七”惨案,姚佐唐等48位代表义正辞严,向北洋政府提出抚恤死伤工人家属、严惩刽子手赵继贤等7项要求。民国13年6月17日至7月18日,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赤色职工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同时举行,李大钊、王荷波、姚佐唐等5人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民国14年初,姚佐唐回国,受党组织派遣,率领50名铁路工人组成铁道队到河南,参加冯玉祥将军对军阀吴佩孚的讨伐。在炮火纷飞中,他指挥铁道队铺路架桥,保证铁路畅通。后在攻打武昌战斗中,身负重伤,治愈后复回铁道队。
民国17年,姚佐唐在南京工作,他的住宅是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孙津川及其它负责人会聚的秘密联络点。7月,孙津川等再次来此会聚,突遭国民党军警包围,孙等被捕,姚佐唐因外出打开水脱险,后逃到上海,在《申报》馆门口被捕,随即关押于南京宪兵司令部总监狱。民国17年10月6日,与孙津川等同在南京雨花台就义。
方东美
方东美(1899—1977),字殉,县城人。当代著名教授、哲学家。
方东美出生于书香世家。童年即酷嗜庄子书,引憾于桐城文章长于叙事言事,短于谈玄说理。民国5年(1916),方东美从桐城中学毕业,考入金陵大学攻读哲学,在校参加李大钊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主编该会机关刊物《少年世界》,发起成立“中国哲学社”,并任社长。民国10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写出《柏格森人生哲学述评》硕士论文,获好评。后转入俄亥俄州大学师事莱森,研究黑格尔哲学,完成博士论文《英美新实在论之比较研究》。民国13年学成归国,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中央大学到重庆。任该校哲学研究所导师,教学之余从事佛学研究,写出《华严宗哲学》、《哲学三慧》等著作。民国33年,被推为中国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返回南京。民国37年去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教授,继续致力于哲学教学和研究。1961年应邀访问美国,先后任南达柯州立大学、密苏里大学、密执安大学访问教授。1964年参加东西方哲学家会议,其论文《中国形而上学中之世界与个人》受到极高评价。1973年6月退休。1977年逝世,根据他生前遗嘱,将其骨灰沉入台湾靠大陆一侧的海湾中。
方东美从事哲学研究与哲学教学50余年,熔铸东西、古今文化于一炉,在海外有“一代大哲”之称。在台湾大学哲学系,他主要讲授《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魏晋三玄及隋唐大乘佛学》、《科学哲学与宗教》、《中国大乘佛学》。他认为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有四大主潮: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宋明理学。四者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三大通性:其一,旁通统贯或叫做“一以贯之”;其二,不拘于知识而重由知识成智慧;其三,人格的超升。他把佛洛依德以前重在揭示人的理性行为的心理学称为“浅层心理学”;把佛洛依德重在揭示人的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学称为“深层心理学”;而把他自己不断提高生命价值的学说称为“高度心理学”。1987年,方东美逝世10周年之际,台北市召开“国际方东美哲学研讨会”。中国将研究方东美哲学思想列为国家“七·五”计划中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项目,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亦相继成立了研究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学术机构。其主要著作有《科学哲学与人生》、《华严宗哲学》、《哲学三慧》、《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生生之德》、《新儒家哲学18讲》、《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原始儒家思想之因袭及创作》、《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坚白精舍诗集》等。
彭廷举
彭廷举(1900一1945),名振华,又名振经、拙吾,化名程鹏、黄忠,黄铺(今黄铺乡)人。革命烈士。
彭廷举青年时期在唐家湾彭广顺商店当朝俸。民国16年(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桐、舒、潜边区坚持革命斗争长达15年,先后担任桐西区委负责人、桐舒工委书记、桐西工委宣传委员兼舒桐潜工委书记、桐怀潜中心工委委员。边区创建初期,他培养、发展党员29多人,其中有养济堂药店老板范锦江。中共桐城地方组织利用药店大量收购药品转送至根据地。彭廷举还通过向地主老财征款,先后购买长短枪一百多支。民国27年,日军侵入桐城,彭廷举率先在黄甲铺组建一支“黄甲铺人民自卫队”,有战士210人,枪20支。不久,中共桐城县委派陈定一来唐湾组建游击队,他鼎力协助,一次就动员20余名青壮年报名参加。他还发动群众,建立群众性的抗敌组织,先后在叶家湾和舒城庐镇关组建青年抗敌协会、农民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为前线抗日将士筹集慰问品和军鞋等。民国28年,国民党桐城县政府举办保长训练班,彭廷举选派彭儒泽等4名进步青年去学习,而后又通过关系将他们安排在蒋铁乡当保长。民国30年,彭廷举又通过蒋铁乡乡长陈秉余安排6名共产党员当保长,蒋铁乡的政权,表面上属国民党,实际上为共产党所控制。民国31年春,桂系部队五二七团两个连配合国民党地方武装,进驻潜山水贵、舒城安莱、桐城唐湾,意在蒋铁一带建立国民党区分部。彭廷举得悉内情,立即决定由以合法身份进行革命活动的陈光华充任区分部书汜。陈光华与彭廷举内外结合,有效地揭穿了敌人一次又一次阴谋,巩固了蒋铁游击根据地。
民国31年8月,彭廷举调入新四军七师工作。民国34年8月,在巢湖执行任务时,不幸被国民党军队逮捕,临刑不屈。壮烈牺牲。
章逐明
章逐明(1902—1930),字文华,东乡方家仓(今屑枞阳县)人,中共桐城县委早期领导人。
章逐明出身于小商家庭,七岁入私塾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十三岁到汤沟镇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三年学徒期满,商店适遭火灾,房屋财产付之一炬,章逐明随之失业回家。除夕之夜,他写出一副对联:“真纯无产者,正是有为人”,横批:“达人忧道不忧贫”。表达了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情怀。
民国10年(1921),章逐明赴北京投靠兄长章文卿,谋业未成,却结识了不少革命人士,有机会阅读《新青年》、《向导》、《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民国15年3月,他从北京辗转至武汉,考入设在武汉的安徽党务干部学校。在大革命浪潮中,他积极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章逐明回安徽当涂县任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书记,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共产党员,为后来共产党在当涂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章逐明遵照省临委指示,离开当涂回桐城,以育才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秘密开展桐、庐两县革命斗争,创建了“桐城和平促进会”,发展了章化民、杨世健等十多人为共产党员。
民国17年1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桐城支部,章逐明当选支部书记。11月成立中共桐城区委,章逐明当选为区委书记。民国18年3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桐城县临时委员会,章逐明任书记。5月1日,在孔城镇发动了大规模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工农群众、青年学生千余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10月,章逐明主持召开县委会议,布置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不久,一举缴获了孔城商团18支步枪和—批弹药。县委决定再接再厉,发动桐北欧家岭武装暴动。但未及实施,章逐明便身患重病,不幸逝世。
陈雪吾
陈雪吾(1902—1933),名庆杰,又名虎生,东乡合明山(今属枞阳县)人。中共桐城县委早期领导人、革命烈士。
陈雪吾出生于耕读之家,七岁放牛,十岁破蒙入塾。民国6年(1917),进汤沟镇县立第四高等小学读书。民国8至11年,陈雪吾在安庆工业中学读书,时值“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决心离开校门,走向社会,寻找革命道路。民国12年,陈雪吾随四叔陈野光到山东省高唐县政府充收发,广泛结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积极参与并组织青年学生、农民游行请愿,抗议山东军阀横征暴敛,鱼肉人民。为此,陈雪吾被开除回家。民国15年,经章子佩介绍到武汉投奔章伯钧,进入武汉安徽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民国16年4月,由章逐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党组织派陈雪吾回家乡桐城组建革命武装,开展革命活动。
民国17年1月,陈雪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桐城支部于事会成员。会后,陈雪吾任团山头党小组长,建立了农会,有会员20余人。同年11月,成立中共桐城区委,陈雪吾任区委副书记兼方家仓党支部书记。民国18年3月,陈雪吾任中共桐城县临委宣传部长兼军事部长,领导了全县工农商学各界抗租抵税,停课罢工斗争,民国18年11月,陈雪吾任恫城县委书记。民国19年5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将桐城革命武装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陈雪吾出任团长兼政委,发动和领导了桐城欧家岭武装起义。民国21年6月,陈雪吾任桐庐县委书记,镇压了恶霸地主郑英甫和特务头目刘之谓。同年秋,国民党军队进犯鄂豫皖苏区,桐庐地区党的斗争遭受挫折,陈雪吾潜往九华山一带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因风餐露宿,积劳成疾,年底回家养病,被叛徒甘舍棠、张效良密报,于民国22年农历除夕夜被捕。关押期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3月16日在县城东门外紫来桥下英勇就义,时年3l岁。当时知名人士房秩五悲愤地赋诗曰:“浩气塞长空,精魂翔故里。”
江靖宇
江靖宇(1903—1971),名澄,字中靖,北乡(今大关乡小园庄)人。革命干部。
靖宇少时常放牧于麻山之麓,白沙河滨。十三岁入私塾读书,十七岁考入省城安庆公立甲种工业学校,后因担任学生联合会工作,积极投入学生运动,被校方勒令退学。民国12年(1923),考入安徽法政专科学校。国共合作时,以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民国15年,在安庆西郊海角洲从事农民运动,建立了海角洲独立区农民协会,辖11个农会小组,组织“标枪队”数百人。开展“二五减租”、“四六分租”斗争。民国16年,国民党在安庆制造了“三·二三”事件,在白色恐怖之下,江靖宇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至南昌,在贺龙部下任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先后任二十军直属六团一营副官、二十军三师六团副营长、营长。翌年2月,奉命回桐城领导地方武装斗争,遵安徽省临委指示,与季子咸、倪风舞等出任国民党桐城县党部委员,以合法身份,组建了桐北、城郊、桐南、桐东农民协会。民国18年,中共桐城县委成立,江靖宇为委员。欧家岭武装起义失败后,潜往上海,后转赴北平,经柯庆施介绍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7年,同项英、周子昆赴南昌,任新四军民运部第一科科长、兼皖南特委巡视员。民国23年,随叶挺、罗炳辉到江北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担任五支队党委书记、民运科长、新四军驻来安办事处主任、来安临时县委书记。民国29年3月,调任路东省委委员、省农抗会总理事长。江靖宇善于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来安县国民党官员刘元智、纪立纲、叶品三在他引导下,先后投身抗日革命阵营。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靖宇任皖南行政督察专员。民国36年7月,任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队政治部副主任兼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芜湖市副市长、市长、皖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皖南行署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民政厅长、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1971年5月病逝,骨灰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施剑翘
施剑翘(1904—1979),女,小字谷兰,化名董慧,北乡砂子岗(今晴岚乡砂岗村)人。爱国民主人士,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女杰。
其父施从滨,曾任奉军张作霖部旅长、军长、山东军务帮办,授陆军上将衔。民国14年(1925),率部南征,于津浦线之固镇遭孙传芳部伏击,全军覆没,施从滨被杀害,首级悬于蚌埠火车站示众。施剑翘立志为父报仇。民国24年11月13日,施剑翘趁孙传芳到天津佛教居士林诵经之机,化装女居士潜入经堂,击毙孙传芳,旋即自首,被判刑7年。后在冯玉祥等其他各界人士的力保下,于民国25年10月4日提前获释。出狱后,她返回故乡桐城,应各界人士邀请在县城发表演说,声言“孙传芳不只是我的家仇,也是全国人民的公敌。他下野后暗中与日本人勾结,企图把整个华北出卖给日本,其野心如能得逞,华北同胞将被践踏在帝国主义者的铁蹄之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七·七”事变后.她募捐万金,慰劳抗日前线战士。平型关大捷后,她又募捐布鞋1万双,棉背心l万件,亲自送到八路军长沙办事处,慰劳参加平型关战役的指战员。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施剑翘由四川合川迁居江苏省苏州市。战后疮痍满目,孤儿流落街头的凄凉景象,使她心情沉重,惆怅难已。为此,她又四处募捐,创立“从云”小学,请冯玉祥将军出任该校董事长,招收贫苦孤儿及工人子女入学。
施剑翘精骑射,喜吟诗。民国30年,她在长沙会见革命老人徐特立,长谈竟日,归来题《咏梅》诗一首“劝君莫作杞人忧,看到梅花自不愁;弱质经霜姿更俊,风吹雪打不低头。”民国32年,她客居嘉陵江畔,曾作《除夕》诗云:“爆竹声中瑞雪凝,呼毫展纸手如冰。将军今夜交锋未?寒透征衣第几重。”眷恋前方抗战将士之情,溢于言表。
建国后,施剑翘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市妇联副主任。1952年,因病移居北京就诊。1957年,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79年逝世,终年75岁。
范任
范任(1906—1971),字希衡,笔名范行、知人、任典,县城人。著名翻译家、教授。
范任之父范蔚堂,精医术,通古文。范任幼年从父读四书五经,五岁能诗。一日骑父肩上,有人笑道:“子把父当马”;范任应声对答:“父望子成龙”。“神童”之名由此起,十二岁随父外出,先后就读于安庆六邑中学、湖南长沙养正中学。民国12年(1923),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民国14年,因参加“五卅运动”被校方开除。同年秋离沪北上,考入北京大学法文系,并任大同中学法文教员、中法文化出版交换委员会秘书,集求学、教书、工作于一身,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和才干。民国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越二年,由国家派往比利时鲁文大学法国语文系专攻法国文学、比较文学、历史语法、比较语法。两年后以优异成绩先后通过硕士、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旅法留学生发出的“抗日宣言”文稿系出自范任之手。民国21年学成归国,历任北京大学法文教授,中法文化出版委员会编审,闽、苏、皖三省联合举办的政治学院教授、教务主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与胡愈之、盛成、王炳南等组织上海抗日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负责编著翻译宣传抗日的书籍、文章,主编《前线日报》每周“国际形势评述”,同时,为《东方杂志》撰写“中国民族性”专论数十篇。为资助抗日救亡运动,他慷慨捐出自己在国外出版的译著《中国古代旅行》、《苏联诸民族》的全部稿酬。民国34至38年,任安徽省社会处处长。
建国后,范任始在震旦大学、继在南京大学任教授,曾同徐仲年合编《法汉辞典》,翻译出版了近三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专著。主要有于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女儿》、伏尔泰的诗剧《中国孤儿》、卢梭的《忏悔录》、波瓦洛的《文学理论文选》、圣勃夫的《文艺批评文选》。同时将中文书籍《上海租界当局与太平天国运动》、《人民的上海》等译成法文,介绍给国外读者。
叶丁易
叶丁易(1913—1954),名鼎彝,笔名孙怡、访竹、光隼之等,县城人。当代史学家。
丁易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在家攻读古文,进中学后,酷爱文学,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民国24年(1935)在北师大读中文系时,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大学毕业后相继在成都联中、女子职工学校、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民国30年始,先后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四川剧专讲师。民国33年回成都从事专业文艺工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4年当选为民盟四川省委、并任文协成都分会常务理事。8月,去四川三台县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华西日报》、《华西晚报》、《新民报》用各种笔名发表文章,为坚持团结抗日呐喊。
民国35年5月,他因支持学生运动,被东北大学当局解聘,遂应民盟之约,任重庆《民主报》总编兼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并与邓初民等共同主持重庆盟务。此时,他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以《民主报》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正确主张。同年秋冬之际,国共和谈破裂,《民主报》被查封,他应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之约,任中文系副教授,不久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北平市委统战部徐冰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北平文化界革命活动。民国36年,被选为北平文协理事,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任《民主周报》主编。此时,他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l0月,由中共地下党组织护送到解放区,安排在北方大学历史研究室工作。民国37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大合并为华北大学后,丁易任研究部中国语文研究室副主任,同年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出席华北人民代表大会。
16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他以军代表身份参与北师大的接管工作,后任该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中文系教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九三学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他以全国政协候补委员的身份出席了会议。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朝鲜,继又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l952年后,任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中缅友好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53年10月,到苏联莫斯科大学讲学,翌年6月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骨灰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其著作主要有《明代特务政治》、《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战斗的朝鲜后方》、《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丁易杂文》、《过渡》、《雏莺》等。
姚奎甲
姚奎甲(1913—1983),原名汪礼长,童铺乡人。革命干部。
姚奎甲临近出生时父亲病故,九岁母亲去世。十四岁从师学裁缝,后辍艺务农。民国27年(1938)参加农民抗日协会,任乡农抗会理事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地方游击队指导员、营教导员、独立营副政委、怀宁县县长,长期坚持地方武装革命斗争,参与开辟桐西游击区。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对其恨之入骨,三次焚毁他家房屋,四次逮捕监禁其妻,妄图迫使他自首,但他始终不屈服。敌人威逼不成,又生反间计。民国34年,中共皖西工委副书记张伟群的警卫员从一名敌探身上搜出一封诬陷信,信中说:“你(指姚奎甲)什么时候来,我来接你…”,工委书记桂林栖挫败了敌人的阴谋,并在营以上干部会上表彰他有坚定的革命立场。此后,姚奎甲率领桐西大队,转战于桐城青草塥、潜山野人寨、怀宁黄泥岗之间,先后拔除敌人据点十多处,毙、伤、俘和瓦解敌军数百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声威日震。
建国后,姚奎甲历任潜山县县长,桐城县县长、县委书记,中共安庆地委农工部长、副书记,芜湖地委书记处书记兼无为县委书记,徽州地委副书记等职。他深入群众,雷厉风行,令行禁止。1954年,桐城发生特大水灾,他顶风冒雨,足迹遍布全县圩区,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率领全县人民抗洪抢险。灾后,组织堵口复堤,抢种粮食作物,部署得当,措施有力,为1955年全县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晚年回桐城休养,仍关心桐城经济建设,常与县党政领导就工农业生产问题促膝交谈,献计献策。
胡祥华
胡祥华(1928—1979),白果乡人。革命烈士。
胡祥华祖辈务农,自幼贫苦,小学毕业后即投入农事劳作。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班长。1957年5月退伍回乡,历任公社武装干事、副部长、部长等职。1968年秋旱,白果公社境内河水断流,塘塥干涸,一千多亩双季晚稻无水灌溉。他夜以继日,带领群众拦河打坝,引水灌溉。时“文化大革命”派性膨胀,工地上不断有人挑起事端,煽动对立情绪,阻挠抗旱。胡祥华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排除干扰,团结和带领群众坚持抗旱斗争,终于夺取了晚稻丰收。
胡祥华置身基层,与群众关系密切。有一孤寡老人与他近邻,他动员妻子常年为老人洗衣烧饭,端茶送水。1979年9月8日,白果公社武装基干民兵奉命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清晨,郑圩、双圩大队30名武装基干民兵荷枪实弹集合到训练场地。6时,胡祥华带领周二其等3名民兵出列进入投弹场,讲解投弹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做示范动作。胡祥华讲解示范完毕,便下达投掷口令。周二其因首次投掷心情紧张,在向后上方引弹时,不慎失手,拉了导火索的手榴弹滑落在他的右后侧。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胡祥华大呼“卧倒”,箭步冲上前去,将周二其等推倒在地。然后抓起冒烟的手榴弹,正要投出,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在胡祥华手中爆炸。周二其等3人安然脱险,而胡祥华却倒在血泊之中。他的右手被炸断,右腿股骨断裂,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6月追认胡祥华为革命烈士。
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女,乳名鸿六,学字黛峰,罗岭乡新舟村严陈庄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祖父严纯启,木工,后到安庆韦家巷开“严升客栈”。父严思明因嗜吸鸦片,荡尽家产。凤英遂由祖父带回老家罗家岭。十一岁停学,樵牧于姆山之麓、菜子湖滨。生性活泼,音色超常,喜唱山歌小调,声如玉盘滚珠,悦耳动听,为当地黄梅戏艺人严云高所赏识,破例收为女徒。其时,乡风闭塞,封建礼教意识浓厚,族人视女子学戏有辱门庭,时遭非议。凤英被迫逃离家门,辗转于枞阳、练潭、晓棚、老梅等地,仍坚持投师学戏,不改初衷。十五岁拜老艺人丁永泉之女丁翠霞为师,得丁氏父女指点,技艺精进。先后入陈积善、张先友、王老九、琚光华戏班卖艺,擅演丫环,间饰主角,融山歌野调于黄梅戏唱腔中,悠扬甜润,独具风韵。十六岁随班卖艺于贵池、殷家汇、大通等江南水镇,不少戏迷为之倾倒。后随胡金涛、刘凤云学唱京戏,又拜北昆名演员白云生为师。其间,演出于安庆、芜湖、南京等地。扮演《小辞店》中柳凤英,风采多姿,名动一时。遂以剧中人名改为凤英。
1951年应安徽文艺界之约,由南京返安庆,入“群乐剧场”演主角,移植京剧《梅龙镇》、《五堂春》为黄梅戏,获得成功。部队音乐家张锐、上海剧院琴师管荫琛,对严凤英的艺术成就殊为鉴赏,将其唱腔列入研究课题。1952年,入安徽省艺人培训班,为抗美援朝首倡义演,捐献飞机。1953年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任副团长。1954年主演《天仙配》,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一等奖。翌年,主演电影《天仙配》,名蜚全国。因其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吸收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的精华,舞台艺术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56年,主演《凤凰之歌》,获安徽省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1958年,主演《打金枝》、《春香闹学》,曾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59年,主演电影《女驸马》、《三八河边》。同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与会期间,曾到周恩来总理家作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京参加群英会,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61年,移植歌剧《刘三姐》,赴广州广交会演出,为海外观众所称许。同年10月,与兰天、王少舫等率团来桐,在县人民会场演出《碧玉簪》、《女驸马》、《刘三姐》等剧目十余场,场场爆满。1963年,主演电影《牛郎织女》,音色神韵不减当年。1964年,先后主演现代时装戏曲《江姐》、《白毛女》、《党的女儿》,塑造了江姐、喜儿、李玉梅等杰出女性形象。“文化大革命”中横遭迫害,1968年含冤辞世。1979年平反昭雪。
许斌
许斌(1931—1958),县城人,模范人民警察、革命烈士。
许斌七岁丧父,九岁丧母,由叔父抚养。1949年参加县公安队,先后任孔城、水上、城关派出所户籍员。他负责的县城南关籍段,多年没有发生火警和重大案件,偶发小案,均能及时破获。1957年一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他深夜四出发动基层干部,及时唤出危房住户,以防不测。同年12月大雪纷飞,落地盈尺,他半夜跑到户籍段,叫起街道于部逐户检查,发现4户草屋破旧,墙壁歪斜,立即组织并房移居。居民乔金华一家四口刚搬出,危房受压倒塌。居民倪何氏一人拉扯三个孩子,自己病倒在床,衣食无着。许斌和居委会主任商量,用选区福利经费给其买柴买米,并常去探望。
1958年4月21日下午,桐城境内大雨如注,洪水猛涨,当时许斌正在南门汽车站欢送下放干部,突然听到龙眠河中传来急促凄厉的呼救声。他闻声向河岸奔去,见河滩上男女老幼7人,被陡发的洪水围困,水势迅猛上涨,一位老年妇女,体弱难支,已倒入水中。许斌不假思索,便纵身跳入水中,先将已被洪水卷走的老年妇女救上岸。这时,岸上群众已从车站搬来粗绳横拉于水面。许斌多次入水,一手拉绳,一手救人。当他最后拉住一个女孩,泅至河心激流处,力已不支,在水中连番沉浮翻滚,不能前进,但他仍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紧紧拉住女孩不放。这时岸上有人泅至河心,将女孩接救上岸。而许斌终因精疲力竭,被激流吞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县城人民含着热泪将他的遗体安葬于烈士陵园。1958年5月4日,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发出通报,号召全省公安干警向许斌学习。1958年5月23日,县各界5千人隆重集会。会上,县委、县人委领导宣读了安徽省人民委员会追认许斌为模范人民警察、革命烈士的决定。
彭中林
彭中林(1944—1963),女,毛河乡人。模范共青团员、人民教师。
彭中林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天真纯朴,勤劳聪慧。在小学和初中读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62年,桐城初级中学毕业,任唐湾公社联合小学代课教师。唐湾是桐城革命老区,山高路险,地广人稀,适龄儿童辍学情况严重,过去驻扎新四军的吴老屋13个适龄儿童,竟无一人上学。她经过多次家访,耐心说服,终于使乡亲们纷纷将自己的适龄孩子送去上学。山区居住分散,道路崎岖,学生缺课率高。彭中林对班上40名学生逐个进行家访,摸清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学生中餐回家吃饭,往返行路不便,她就让他们自带饭菜,中午为他们逐个蒸热,自己往往顾不上吃饭。有的孩子太小,她就翻山越岭接送;学生成绩跟不上,她就披星戴月,上门补课;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她就掏钱垫上。一次,学生华胡来突然发病,她背着爬山涉水,疾步赶到公社卫生所,孩子脱险了,她却累得精疲力竭,瘫坐在地。
1963年4月29日,唐湾山区风狂雨骤,河水陡发。彭中林顶风冒雨,将附近的学生送回家之后,又护送隔河路远的学生。她涉着奔腾湍急、深及臀部的洪水将孩子一一背到对岸,当她转身返回时,突然洪峰陡至,彭中林立脚不稳,被湍流卷入水底。岸上学生们“彭老师!彭老师!”的呼唤声山呼谷应,响地动天!待乡亲们赶来将她从深潭中抱起时,她的心脏已停止跳动。
彭中林牺牲后,共青团桐城县委追认她为模范共青团员,《安庆报》曾将其事迹绘成连环画,予以宣传。
罗成均
罗成均(1888—1956),字秉国。广西靖西县人。
罗成均幼读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广西讲武堂步兵科学习。结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特务长、连长等职。民国11年(1922)提升为中校团副,民国20年在广西任民团副司令、团长、上校参谋长。民国24至25年任广西镇边、西宁等县县长。民国27年底调任安徽桐城县长。
罗成均来桐城履任,正值日军入侵县境,部分地区已为日军占领,罗成均积极支持共产党人陈定一、徐伊复建立的一支以共产党员、青年学生为骨干的“学兵队”,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并实行减租减息,扼制土豪劣绅。罗成均团结抗日主张,遭到光香九、周松如等地方反动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光香九纠集县城巨户龟缩于山区唐家湾,周松如聚结农村土顽盘踞于东乡周家潭。他们狼狈为奸,破坏抗日,欺压民众。民国28年春节期间,罗成均以县长身份,请光香九“出山赴宴”。学兵队将其带到县城广场,罗成均当众宣布光的罪状,判处死刑,将其枪决。接着罗成均亲率学兵队直捣东乡周家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解除了当地土顽武装,擒杀了周松如,从而拔除了东、西两个反动据点。汉奸土顽惊恐万状,抗日军民拍手叫好。有人撰联曰:光香九滥施淫威,五毒俱全,国人皆曰可杀;罗成均伸张正义,三枪除暴,乡民齐称好官。
罗成均生活简朴,为政清廉。平时下乡,不骑马,不坐轿,不带随从,草帽芒鞋,微服私访。一次在十五里坊遇到一个坐轿的乡长,他命其下轿,当众训斥:“国难当头,生民涂炭。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均应卧薪尝胆,艰苦抗战,而你居然走路要人抬,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哪有一点中国人的气味!”即将此人撤职,并具文告诫全县,对区乡人员进行全面整饬。
罗成均在桐城的作为,引起安徽省军、政当局的猜疑和不满,民国29年3月被调离桐城,学兵队亦被解散。民国31年,当罗成均在桐城再次出现时,已是一介平民,形容枯槁,面目黧黑,靠借钱做小本生意糊口。民国33年返回广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人物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