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医疗机构
明清时期,县内设有医局、官医局、监药局,属官办医药机构。民间较有名望的中医有40余人。民国时期,县内官办医疗保健机构主要有医局、牛痘局和医院。其中民国28至31年(1939—1942),县城官办诊疗所,有人员14人;省立桐城医院,有人员31人。两处共有病床15张、各种医疗器械206种。1949年,全县有县立桐城医院1所(实为诊疗所),员工3人;私人医院和诊所87家,其中西医医院24家,中医诊所兼中药铺63家。另有绅商捐办的义诊机构,如慈济医局,以及一些坐堂应诊或游乡串户的从医者。
建国后,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全县有医疗、防疫、妇幼保健等卫生机构75个,病床838张,拥有X光机、冰箱、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光电分光度计、无影灯、高压消毒锅等医疗器械设备。医务人员1269人,平均每1000人有医护人员1.75人,农村各行政村亦设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575人,接生员217人,形成了县、区、乡、村四级医疗网络。
县人民医院系全民所有制综合性医院,创办于1949年4月,时为民主县政府门诊所,有所长1人、医护人员3人,服务对象主要是机关干部。1950年5月,更名桐城县中心卫生院。8月,易名桐城县卫生院,设内科、外科、手术室、西药房等,有职工21人。1951年下半年,扩编至30人。1952年增设检验室。1953年更名桐城县人民医院,有病床50张,职工29人。1956年4月始设中医门诊室。1958年增设妇产科及放射科,购进国产30毫安X光机一台,开展胸透业务。1962年增设五官科、传染科及针灸科。1963年病床增至150张,职工106人。1964年建小儿科。1967年始,有41名人员陆续下放,占职工总数的35.65%,医疗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直至70年代后期才陆续返回医院。1969年2月,县医院与血防、防疫、保健三站及医药公司合并,成立“六·二六”医药卫生站。12月改为人民卫生服务站,同时恢复县人民医院。1974年设心电图室,1975年设超声波诊断室。1982年增设骨科、病理室等。1987年,县医院占地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其中1974年兴建的住院部大楼面积3145平方米,1984年建的老干部病房面积450平方米。有病床220张,医护员工26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主管级医(药)师57人。内设小儿科、外科、内科、妇产科、药械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骨科、传染科、中药房、检验科、放射科、理疗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门诊部、供应室、老干部病房、病案统计室、图书室、病理室等,拥有B超、心脏急救监护仪、心电图机、30至300毫安各种规格X光机、超短波机、超声波治疗机等医疗设备。
县第二人民医院1966年成立县人民医院新安分院,有病床30张,职工25人。1980年易名桐城县新安医院,为县直属卫生事业单位。1987年更名桐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有病床55张,职工53人,设有内、外、妇产、五官、中医、放射、检验、心电图、超声波等医技科室,拥有超声波诊断仪、心电图仪、X光机、万能手术床、麻醉机等医疗设备。
县中医院建于1985年9月,初为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10月,定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县民政局大楼西端设门诊部,有内、外、妇、儿、五官等中医科室和两个医技科室。1986年在龙眠东路南侧兴建中医院大楼,占地4666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87年全院有职工31名。
县卫生防疫站1951年县卫生院设卫生防疫课,主管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改为公共卫生防疫股,隶属卫生科,设股长1人,防疫员3人。1956年8月,设立县卫生防疫站,站长1人、职工10人。1969年2月并入“六·二六”医药卫生站。同年12月,卫生防疫、站与血防站、保健站合为人民卫生服务站。1973年春,恢复县卫生防疫站。1979年内设卫生股、防疫股、检验股、总务室。1983至1986年,增设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卫生宣教、结核病防治、计划免疫及办公室等科室。1987年有职工40人,卫生防疫楼一幢,面积1524平方米,跃进牌防疫车和日本三铃牌面包车各一部。
县血吸虫病防治站1956年3月,成立桐城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下设晓棚、老梅、青草、练潭、梅林、双店、孔城7个血防组,其后又增设血防住院部和罗岭、徐河、双店血防组,并将原梅林血防组析置花山、罗塘血防组。1958至1961年撤销血防住院部和双店、徐河血防组。1962年后又相继恢复县血防住院部和双店、徐河血防组。1969年2月,县血防站并入“六·二六”医药卫生站。1970年后相继设立新安、罗岭血防住院部,增设童铺、孔城血防组。1973年春,恢复县血防站,全县共有血防人员77人。1979年12月因行政区划变动,花山、罗塘血防组划归安庆市。1984至1987年,新安血防住院部迁址城关镇,原有10个血防组合并为新安、挂镇、青草、罗岭、双店5个血防组。自1985年5月起,血防站兼负全县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工作。1987年,有职工99人,床位100张,救护车一部,50毫安、100毫安X光机一台及其它检验器械。
县妇幼保健所1952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隶属县卫生院,有人员4人。1960年妇幼保健站由县医院迁至县血防站后楼,有房屋14间,病床8张,主要负责新法接生、计划生育以及全县妇幼卫生业务辅导工作。1969年2月并入“六·二六”医药卫生站,同年12月和血防站、防疫站合并为县人民卫生服务站,1973年春恢复县妇幼保健站。1975年,站址迁至城关马家大屋,1986年9月,更名县妇幼保健所。1987年有职工24人。
区(镇)乡卫生院1951年,孔城、老梅、金神、城南、青草、吕亭、双港、大关等区设立民办公助卫生所,另设1个联合诊所。1952年建立黄甲、杨桥两个全民所有制区卫生所,各乡成立联合诊所。1955年,孔城、新渡两个民办公助卫生所转为全民所有制。至1956年全县有区卫生所9个,职工53人,乡联合诊所49个,职工235人。1958年,区卫生所均转为集体所有制区卫生院,乡联合诊所易名公社卫生所。1960年全县有区、乡医疗机构55个,医务人员215人,其中中医、中药人员160人,西医18人,妇幼保健护士等37人。1966年,全县有区卫生院9个,职工142人,床位68张;公社卫生所56个,职工324人,床位62张。1979年底随区划变动,杨桥区卫生院及花山、大枫、罗塘、杨桥四公社卫生所划入安庆市。1985年起,区、乡、镇卫生院的人事、资金与财产、经营管理等三权下放到当地区公所和乡、镇人民政府管理。1987年底,全县有61个区、乡、镇卫生院,职工6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67人。普遍设西医内外、中医、中西药房、注射、手术、化验、放射等科室,有病床283张。主要器械有手术包39个,X光机40台,高倍显微镜21台,高压消毒器47个,综合手术床5张,冰箱52台、心电图机4部,电动牙床治疗机1部。
1987年区、乡卫生概况表

村医疗室1968年,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至1970年,全县59个公社485个大队均有医疗室,每室配有简易医疗器械和数十种常用药品,共有赤脚医生1050人(其中女381人);5216个生产队,有兼职卫生员3155人。1981年后,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中,村医务室逐渐减少。1987年,全县有村医疗室547个,其中村集体19个,个体528个。共有乡村医生575人,其中经省卫生部门命题考试达中专水平的乡村医生142人。
企事业单位医疗室建国后,县内部分企事业单位设医疗室。50年代有医疗室5个,医务人员5人,其中桐城中学、桐城初中、桐城师范均配有专职校医。60年代,有厂、校医疗室10个,医务人员14人。1987年,桐城中学、天城中学、桐城二中、实验小学、桐城师范、内燃机配件厂、化肥厂7个单位设有医疗室,有医务人员8人。医疗室备有常用药品和小型诊疗器械,主要处理常见病,进行外伤包扎和工伤急救,以及卫生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
个体诊所建国初,全县有私人西医诊所24家,民间个体中医1.74人。1951年后,大部分私人诊所逐步组成小集体联合诊所,到1958年尚存中医私人诊所27家,民间中医30人,西医4人。1960年,全县有私人诊所12家,从业人员16人,其中中医8人,中药2人,其他人员6人。1984年4月,县卫生局与公安、工商局联合发出《关于个体开业行医和经营药店人员审核发证和具体管理规定的通告》,允许符合条件的医生个体开业,并重新登记发证。至1987年底,全县登记个体开业行医和经营药店22家,个体医药人员22人。
几个年份卫生机构、病床、人员概况表

二、医疗技术
中医桐城县历代名医辈出。宋代有李百全、罗适,明代有陆之枧、何唐、方汴、刘正祥,清代先后有余霖、严宫方等名医35人,其中官儒知医10人,职业世医25人。
民国时期,县内先后有民间职业中医170余人。中医医术主要有三大派系。一是主“经方”治病而不废“时方”,其中张蔼堂、金咏甫、桂林高、王俊臣、刘庆明、严亚光等,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临床擅长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诊治。二是主“时方”治病而不废“经方”,以孙巨川、汪南书、张侪民、李敬熙等为代表,主张医学理论和临症实践并重,以遣方用药轻灵、准当见长,善治时令诸疾。三是熔诸家学术于一炉,重师教、重经验、重实践。其中工妇科者,以王礼贤居长,用药平稳精当;工杂病者,以李济北为能,临床经验丰富,用药偏重消伐,习用大方重剂,善投硝黄,强调食补。中医外科,多系世传。主要有龙河乡李炳蔚,城关丁宪臣,孔城虎玉堂、马杨烈,挂镇秦甲雄,金神马吉品等。尤其城关回族马氏外科,更是自成一派。始自马邦,传于马迪,三代传人马春波于咸丰元年(1851)由安庆迁来县城,以行医卖药为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马氏四代传人马勋臣移址东大街设马氏济生堂外科诊所。民国4年(1915)改为马氏济生堂药房,兼事诊疗。马氏中医外科世传中医外治十法,即膏药、掺药、围药、药捻、药线、烟熏、熨引、砱镰、薰蒸、拔筒;内治三法,即内消、托里、补虚。以方必家传、药必自制、杂以西术为其特色,有《家庭药典》一书传世。马氏家族操医业者遍及全县各地,前后计50余人。此外,县内还有精于医道而不以行医为专业的儒医多人。医治对象多为亲朋故旧,乡邻民众,视诊开方,不收酬金。共中术高德重者主要有姚厚甫、范畏堂、姚正淇等。
建国后,县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中医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1950至1957年,县内到芜湖、合肥中医学校进修的中医人员12人,参加中医中药函授、培训学习的人员135人,老中医带徒162人。县卫生部门先后吸收民间从事中医中药人员361人到县、区、乡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工作,其中集体单位中医174人,中药人员162人,全民单位中医15人,中药人员10人。1956年,县人民医院始设中医门诊室,名医金咏甫精于望舌问诊,工于方剂,先后治愈脑血管意外、子痫、肝硬化等病症,著《伤寒论谒正》、《文甫医话》、《内经今译》、《温病条辨解析》、《验方菁华》等。1959年县人民医院设中医科。60年代,城关镇及各区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室,部分乡卫生所配有中医人员。1976至1987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人数19.36万人次。名医孙筱川行医40余年,治愈脾部重症百余例。马氏传人马兆祥集祖传医技大成,先后成功治愈老梅乡9岁女孩李海艳的肝癌和范岗镇71岁农民齐应发的甲状腺癌。县中医院1985年建院,累计门诊人数7.31万人次。1987年,全县有中医中药人员166人,其中中医师32人、中医士40人、其他中医13人。
西医民国4年(1915),县城马氏济生堂引用西药制剂,并置有显微镜,对患者作辅助诊断,为县内西医诊疗技术之始。民国17年,朝鲜籍西医金斗英偕日本籍妻子高田妙子医师,由日本来桐城挂牌行医。民国18年,西班牙神甫丁某来县内传教,兼设眼科诊所。30年代中期,有外地西医人员数人来县内挂牌行医。抗日战争前后,程亦鸣和退役军医唐家瑛、李仲英、曹国华、王荣国等,相继在城关、孔城等地开办西医私人诊所、医院。1949年,全县有西医、西药从业人员19人,病床10张,对疟疾等常见病进行诊治,并做一些简单小手术。
建国后,大批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来桐城从事医疗工作,西医队伍不断壮大。至1987年,全县有西医、西药人员902人。县属各医院和部分基础较好的区、乡卫生院均设内、外、妇、儿、五官、放射、化验、理疗等科室。县直属医院可诊治比较复杂的疑难病症,包括抢救危重病人,进行下腹部或上腹部手术;区、镇卫生院,除诊治一般多发病和常见病外,能进行一般下腹部手术。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较高,收治人数最多。1977至1987年,年平均门诊10.68万人次,住院6310人次;共做各类手术7641例,其中较大手术1347例,治愈率达71.3%。其主要科室医疗技术情况如下:
内科60年代中期以前,能医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1965年春,在中华医学会北京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郭新平与安医附院儿科主任胡允文指导下,开展腰穿、胸腹穿刺等检查治疗。后又开展骨髓穿刺、心电图观测、监护,人工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观测、纤维胃镜诊断、胸腔引流等技术项目。1979至1987年,内科住院病人平均痊愈率为44.9%。
外科50年代,开展阑尾切除、疝修补、痔疮清除等简单下腹部手术。1959年开始下腹部肠切除、吻合手术。1964午后在医师赵守乾主持下逐步开展胃、胆、脾切除,以及甲状腺、前列腺切除等手术。1978年5月23日,由赵守乾、章守汉、陈月霞等医师对罕见病例双胞剑突联体女婴刘华(A、B)进行分离手术获得成功。1981年后,逐步开展食道癌、肾、颅脑、乳房、甲状腺、胃、胆、脾、结肠、直肠等较复杂手术。至1987年,外科主要手术有:颅内血肿清除、食道癌和贲门癌开胸及食管胃吻合、开胸切除后纵膈纤维瘤、全胃切除及胃癌根治切除、肝叶切除、脾腔和肠腔静脉吻合、肾切除、清除胆结石、输尿管移置、橡皮肿切除植皮等。有手术台3张,主治医师4人,医师(麻醉师)9人,护士等7人。
骨科1982年开设,能治疗脊柱、骨盆及四肢创伤和骨肿瘤、骨结核;施行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四肢骨折内固定,以及肿瘤切除、截肢、关节结核病灶切除、神经和肌腱治疗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矫形等。至1987年有医师医士4名,累计做各种骨科手术758例。
妇产科1958年前,有助产士2人。1958年有医师1人、助产士2人,能进行人工流产,处理难产及诊治一般妇科疾病。1961年后,逐步开展穿颅、钳夹、胎吸、葡萄胎刮宫、会阴修补等手术。1964年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师谷祖善指导下,开展阴道内腹壁、子宫全切除,恶性葡萄胎绒癌次广泛子宫切除加化疗,子宫、膀胱修补,卵巢癌术后化疗等手术;并能进行青蛙妊娠稀释试验、阴道细胞学检查、宫颈粘液检查,以及男、女结扎和引产等手术。1987年有医务人员14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助产)师5人,医(助产)士8人。
五官科60年代施行白内障摘除,泪囊吻合,上睑下垂阔筋膜悬吊,上颔窦根治,乳突及食道异物取出内窥镜等手术。80年代,开展单、双侧兔唇修补,舌口内及颈部较大良性肿瘤摘除,施行验光检影及单牙、全口牙矫正。1983至1987年,共做各种手术3482例。1987年,有医师6人,其他人员2人。
检验科1952年10月设检验室,作血常规及粪虫卵检查。60年代,完善肝脏机能检验项目,逐步开展血液化学分析。1977年后,新增骨髓检查、血脂分析、蛋白电泳和有关酶检测与各类电解质测定、脑脊液生化测定等,生化检验项目达49项。1985年,医院创建免疫诊断室,开展酶标乙肝、放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11项检验项目。1987年有工作人员9人,配有火焰光度计、不同型号分光光度计、进口双目显微镜、冰箱等设备,可开展各类检测128项。
放射科1958年购置国产30毫安X光机1台,作常规胸透。60年代始拍摄四肢骨片、胸片及对上消化道进行钡餐检查。1968至1980年,配备技师、技士7人,先后购进200、300毫安X光机3台,开展消化道造影、钡餐灌肠、窦道造影、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分层摄片及特殊造影。1984年10月开始储片。1981至1987年就诊16.01万人次。
中西医结合1952年首次举办中医学习西医训练班,受训中医(药)人员56人,主要学习西医、西药知识。1958年开办西医学习中医班,有西医学员58名。1974年,县卫生局举办中医班12期,先后参加学习的在职西医240人。并委托县“五·七”大学举办两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县内各医疗机构和农村赤脚医生60多人参加学习。县人民医院1958至1977年先后派8名西医师到省中医院、安徽医学院中医医疗科、芜湖中医学校,以及省、地两级开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其中,二年制2人、三年制2人、四年制4人,学员结业后多成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骨干。中医师常借助西医化验、放射、超声波、心电图等诊疗手段提高确诊率,并配合西药治疗,使疗效更为显著。西医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配以中药方剂,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至1987年,县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疾病有:急腹症,泌尿、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疾病,肿瘤、血吸虫病等。其中60年代中西医合作采取非手术疗法,治愈急、慢性阑尾炎数百例,70年代治疗有效率达96%。80年代,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脑炎效果良好。其论文有《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2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特殊型肾炎80例小结》等。
(附一)甲状腺癌治疗案例
患者齐应发,男,71岁,家住范岗镇。右颈部肿块二十年,后两年肿块增大疼痛,表面高低不平,质硬。本人形瘦,神萎,经县、省两级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1983年10月4日至1984年元月,由老梅卫生院医师马兆祥诊治。
初诊首方当归9克、海藻9克、海带15克、昆布10克、乌贼骨10克、海浮石10克、田三七10克、大贝母10克、荔枝核10克、炮山甲10克、木蝴蝶1,5克、赤芍10克,水煎服五帖,加服琥珀腊矾丸30克,每日二次,外敷太岁墨(即玉枢丹)30克、消淤膏30克。
二诊以初诊首方加煅牡蛎15克、旱莲草15克,五帖。外用消淤膏、太岁墨、蟾蜍一只,捶成膏敷之。加服琥珀腊矾丸,每日早、晚各30克。
三诊拟方当归10克、连翘10克、赤芍6克、夏枯草10克、乌贼骨10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红花10克、贝壳6克、麦皮6克、煅牡蛎15克、川栋子10克、瓜蒌仁、制香附10克。水煎服五帖。外用药不变。
四诊拟方当归尾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银花10克、皂刺10克、白芷10克、石决明10克、炮山甲10克、沉香6克、三七10克。水煎服五帖。外用药不变。
五诊以上方去皂刺、白芷、沉香,加百合15克、首乌15克、煅牡蛎15克,五帖。外用药不变。
六诊拟亢当归10克、大贝母15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煅牡蛎15克、全瓜蒌一个、麦皮6克、赤、白芍各6克、郁金10克、蒲公英15克、白蒺藜10克、茯苓10克、百合15克、田三七l0克。水煎服五帖。增服复方守宫散每日早晚各2克。增投复方守宫散、消淤膏、太岁墨混合外敷。
七诊拟方生、熟地各10克、山萸肉10克、龟板15克、田三七10克、抱木神10克、百合10克、丹皮6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山药10克、丹参10克、煅牡蛎15克、橘络10克。水煎服五帖。外用药不变。
八诊以上方内服,同时服太岁墨,每日早晚各服3克,兼以守宫尾作药捻引流,溃口外贴红膏药,肿围外敷消淤膏。
九诊以七诊方水煎服五帖,增服复方守宫散每日早晚各2克,外贴敷药不变。改用推车散药条引流。
1984年1月15日十诊,仍以七诊益气活血化淤中药内服,兼服复方守宫散,日服三次,每次l克。
患者甲状腺癌自溃破后,一直服用复方守宫散、太岁墨、琥珀腊矾丸,外敷消淤膏等六个多月,结合内服中药活血化淤,至1984年5月,紫血水方尽,肿块全消。1987年身体尚健。
(附二)单方、验方辑存
白降舟雄黄6.25克、皂矾46.875克、明矾46.875克、青盐46.875克、火硝62.5克、朱砂6.25克、月石15.625克、水银31.25克。将雄黄、皂矾、钾矾、食盐、火硝五药混合碾细,再入朱砂、月石、水银碾匀,以水银不见星为度,装入黄泥罐内,置火上熬化成液体,继以文火(20一38℃)焙干,是为结胎。再将此药罐扣在一只小碗内,用盐水拌的黄泥与棉皮纸在合口处封固。另在黄土地上挖一约一市尺深的洞,坐入、只装水瓦锅,将药罐倒置在洞内的瓦锅水中,覆盖黄土1公分。取去皮杨炭5市斤,松炭5市斤,混堆于罐底,以酒精棉球发火,烧尽为止,不待冷却,拨去火烬开看,刮取碗内白色块状物(约30克左右),此为白降丹。放入乳钵内碾细,加籼米饭适量揉和,做成普通铅笔芯粗细的条状,置阴凉通风处晾干,即成临床应用的白降丹剂型。
该药主治淋巴结核。取降丹条约米粒长,放在淋巴结核处,盖贴普通膏药,外敷四层纱布,加胶布固定,无使漏风。核取出后,患处可用“九一丹”掺膏药贴上。每日换药一次,至愈乃止。禁食公鸡、鲤鱼、牛羊肉、辣椒等。临床治疗淋巴结核800余例,均获痊愈。
火烫伤特效方上等松烟墨一顶,蛋清、地榆炭适量。取墨于粗碗内磨蛋清至适当浓度,入地榆末调成糊状,外涂患处,一日两次。
治疗肺结核咯血方生地30克、仙鹤草30克、天冬9克、麦冬9克、地骨皮5克、炙天部5克、川贝母5克、北杏仁6克、阿胶(哈粉炒)6克。水煎服,少量与中等量出血者,一般3至5剂可止,大咯血者,原方加犀角1.5克,亦可断红。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生苦杏仁(带皮尖)9克、冰糖9克,研成细末。分两次用温开水送服,10天为一疗程。
治疗牙痛(龋齿)方荜拨3克、高良姜3克、白芷3克、细辛3克、冰片0.1克,共碾细末。取药棉醮药末塞患齿,痛可立止。
八宝眼药遂仁30克、珍珠3克、熊胆3克、珊瑚3克、玛瑙3克、紫卤砂3克、炉甘石15克、琥珀3克、头梅片1克、麝香0.5克。经研制后,主治风火翳障,胬肉攀睛,迎风流泪,痒如虫行等眼病,其效神捷。
三、医疗制度
建国前,患病者医疗费用一律自理。建国后,县内干部、职工、革命残废军人均实行公费医疗,农民一度实行合作医疗。
公费医疗1952年,成立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医管会),负责全县公费医疗管理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享受公费医疗。医疗费由县财政按公职人员数划拨给县医管会。职工患病凭县医管会印制的合同单到指定医院就诊,医疗费由县医管会与医院直接结算,实报实销。1972年始,根据省革委会关于实行分级划区医疗办法,对公费医疗实行两级管理和划区医疗。医疗费标准每人每月1.5元,对于区、乡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每人每月由县医管会拨发1.2元至区医管会,支付其在当地医院诊治费用,余款由县医管会管理,以备急、重病人住院时使用;县直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医疗费交单位包干使用,凭县医管会公费医疗手册就诊。经县医管会批准住院或转院治疗的患者,医药费由县医管会结付。1985年后,医疗费每人每月按4元下拨,门诊、住院费各2元。大部分单位门诊医疗费均按月发给个人,包干使用;住院医疗费由单位掌握使用,超支部分由单位和县财政共同负担。离、退休人员医疗费仍由县医管会管理,实行门诊定点医疗,需住院或转院者,由县医管会发给介绍信,实报实销。1985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人数7678人,1987年增至9317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费年支出额为:1970年11.59万元,1978年18.5万元,1987年67.78万元。
国营企业职工享受劳保医疗,患病者凭单位医疗合同单定点就诊,实报实销。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医疗费由所在企业承担一半。1965年,全县享受劳保医疗6888人(含直系亲属4592人)。1979年后,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亦享受劳保医疗。至1985年,全县享受劳—保医疗职工15412人,其中,全民企业职工4452人,集体企业职工10960人。1987年,县内国营、集体企业的干部职工劳保医疗费改随工资逐月下发。标准,一是按工资级别确定医疗费金额,月医疗费2至4元;二是按工龄确定医疗费金额,月医疗费1.5至3.5元。住院医疗者,医疗费仍由所在企业支付。
合作医疗1968年开始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全县485个生产大队均设合作医疗室,各配1至3名赤脚医生。合作医疗经费由个人与集体共同筹集,个人每年缴0.5至1.5元,不足部分由大队承担,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就诊部分免费,部分减半收费。赤脚医生报酬记固定工分,由大队统筹年终兑现。80年代初,农村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村医疗室为乡村医生个人承包,自负盈亏。农民看病,诊疗费与药费全部自理。
四、卫生防疫
公共卫生建国前,没有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公共卫生状况较差。建国后,县委、县政府注重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同时加强了对饮食卫生的管理。
环境卫生1950年始,县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全县清除垃圾23046吨,疏通沟渠21403米,填平洼地879106平方米,整修厕所2987个,井水消毒965口,灭鼠59369只,堵鼠洞32586个,灭蚊蝇292斤。1956年县城改建厕所210个。1957至1958年,全县兴起除“四害”热潮,县成立除“四害”指挥部,各区成立指挥所。1957年灭鼠5万余只,灭蝇41公斤,灭麻雀近3万只(当时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清沟1960条,填坑938处,清除垃圾21.43万担。县直机关有23个单位获先进卫生集体称号。1963年,县爱卫会组织卫生大检查,被查42个单位卫生状况良好,其中公厕有专人管理。1970年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配合血吸虫病防治,加强饮水和粪便管理。至1974年,新打水井1100口,建密封粪窖1749座。1977年,全县25个公社,67个大队改井2237口,改建厕所5.33万个、猪圈5.81万个,改灶14.98万座,建沼气池334个,建成符合卫生要求的新村32处。1978年6月和12月,县有关部门选择16个采水点,进行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检查,在1468口水井中,发现有污染源的617口,占42%。
1979年始,将改善城关、孔城、青草三镇环境卫生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1980年县直机关按所在地段划分卫生责任区。入夏对城关镇412口水井进行定期消毒。城关及孔城镇疏通下水道,解决排水问题。1982年3月,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结合“五讲四美”(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纪律、讲道德;四美: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清除蚊蝇孳生地,美化环境。城关镇投资4.5万元改修部分下水道和路面,派出22名饮水消毒员采用塑料袋漂浮法,于7、8、9月,每月四次,对县城大口井进行消毒。1983年3月第二个文明礼貌月,卫生工作重点是清理死角,搞好环境卫生监督,续检水质分析漏检项目。同年6月,县卫生防疫等部门配合地区卫生防疫站对县人民医院污水排放情况作卫生学调查。1985年7月,卫生防疫站等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龙眠河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采取措施,使污染得到治理。1984至1987年,县爱国卫生运动以县城为重点,清除污水、污物,搞好环境卫生,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并在孔城、青草等集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其间安庆地区每年开展一次文明县城检查,桐城县均获优胜。
饮食卫生1963年成立县防疫指挥部,城关镇成立饮食卫生管理委员会,食品经营单位成立卫生小组。全县共办食品卫生法培训班28期,参加学习888人;图片宣传9期;专题广播、专场幻灯宣传11次;对城关、孔城、青草三镇128名饮食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取缔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个体摊贩。入夏,对华清池(人民浴池)配制的果子露采样检验。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责令停产。1964年,县人委批转饮食业、食品制作业等7个服务性行业卫生管理暂行规定。“文化大革命”期间,县食品公司出售变质猪头肉,100余人中毒,因发现及时,均获解救。
1979年,县革委会颁发《桐城县食品、饮食、饭店、食堂、饮料等八项卫生管理试行办法》,有关部门对全县山区、丘陵、圩畈等不同土壤类型抽取小麦样品40份,作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1980年,县爱卫会组织商业局、工商局、标准计量局等部门,对县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对商业系统33个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的单位颁发卫生许可证。1981年县政府成立食品工业领导小组,对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食品检验。其中县酒厂生产的3000斤蒸馏酒受有机氯和有机磷污染;石河供销社2500斤封缸酒变质;城关粮站供应霉变大米,经省卫生防疫站鉴定,每千克中稻米含黄曲霉菌B12毫克,每千克晚稻米含黄曲霉菌B13毫克。对上述问题均按卫生管理办法进行了处理。1982年,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卫生学检查。其中冷饮抽样34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仅1个,各类糕点抽样27个,细菌总数在标准之内的18个,合格率67%。
1983年始,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5月,县政府举办食品卫生学习班,132人参加学习。此后,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审查、监督与监测,对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发给“卫生许可证”,对符合健康要求的从业人员发给“健康证”。1984至1987年,全县共抽测各类食品3次556份,合格351份,次平均合格率63%。查处变质、伪劣食品3641斤。对食品从业人员体检4007人次,其中18名传染病患者被调离岗位。给2036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个体户)颁发子卫生许可证。
预防接种民国23年(1934)县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在县城首次注射伤寒疫苗200人,脑膜炎疫苗121人,霍乱疫苗28人;接种牛痘苗750人。民国31年和33年,县内接种牛痘苗人数分别为1849人和9025人。
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每年均进行预防接种工作,为避免盲目接种,1960年,县防疫站印制预防接种表册10万余份,用以记载预防接种情况。1975至1977年,县防疫部门对适龄儿童进行造册登记,并在城关、孔城、青草等镇推行登记卡管理制度。后又对1975至1984年出生儿童分年登记造册,入册人数10.83万人。1985年,桐城县被评为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县。同年,县防疫站在省内各县中首批装备冷链,基本保证县内用于预防接种的各种生物制剂在出厂、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均处于冷藏状况。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用于冷藏疫苗的冰箱45台、冷藏箱57个、冷藏包399个,全县冷链覆盖人口66.5万人,占总人口的92.24%,冷链运转9次。冷链运转数及人口覆盖率均居全省各县之首。省卫生厅冷链办公室特赠给桐城县防疫站日本铃木牌吉普车1部,以资奖励。1950至1987年,全县先后用于预防接种的菌苗、疫苗、血清、类毒素、噬菌体、抗菌素20余种,共完成各类接种907.57万人次。主要有:
牛痘苗1951至1981年,全县共种牛痘苗332.25万人次。其中普种四次:1951年36.55万人次,1952年38.95万人次,1961年4l万人次,1974年51.64万人次。1955年后,每年开展以四龄(2—6个月、6岁、12岁、18岁)为重点的接种工作,一般在春、秋季节进行。1982年后,停止接种。
麻疹疫苗建国后,麻疹在县内呈周期性流行,周期为4至8年,发病高峰是1973年,为11450例,最低1986年,44例。1952年10月,县内首次接种麻疹疫苗2000人份,主要对象为集镇儿童和在校学生。1966年11月,地区卫生防疫站在孔城镇及范圩公社开展麻疹弱毒活疫苗接种试点。自1967年起,每年均在全县范围内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至1987年,共接种85.5万人次。
卡介苗自1962年起,定期对少年儿童接种卡介苗,至1987年,全县接种50。43万人次。其中1962、1976、1979年三年为普种。1979年,对城关镇北街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10.64%。接种卡介苗一年后,阳转率66.42%。
白喉类毒素1952年起接种白喉类毒素,至1987年全县共接种149.73万人次。其中1975年普种13万人次,1978年普种18万人次,1979年普种13.6万人次。1980年11月对11个公社(居委会)进行白喉类毒素接种检查,接种率74.49%。为检测人群对白喉的免疫水平,1956、1962、1965、1980年在城关镇和双铺、老梅、高桥、大塘等地对1987人进行锡克氏试验,人群白喉免疫水平为56.9—99%。
小儿麻痹糖丸1962年,县内五周岁以内儿童开始服用小儿麻痹液体苗。1965年易服小儿麻痹糖丸,至1987年,全县共服用172.53万人次,其中服液体苗26.92万人次。1982年抽查35个大队,接种率为93.32%。
乙脑疫苗1968年始在全县范围内接种,至1987年共接种116.46万人次。1982年抽查11个大队,接种率为87.4%。流脑提纯菌苗1978年,在上年流脑高发地区孔城、范岗等地接种2万人份,并在红庙公社作接种反应试验。
钩端螺旋体菌苗1973年,杨桥、罗岭公社首次发现钩端螺旋体病人217例,为流感伤寒型,牛、猪是其传染源。1977至1979年,先后在杨桥、罗岭、金神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区接种8.8万人份钩体菌苗,1980年全县仅发现钩端螺旋体病患者1人。
1950—1987年预防接种概况表


传染病防治据史志记载,自明代建文四年(1402)至清咸丰十一年(1861),县内发生较大时疫18次。其中特大流行3次:明建文四年,兵、疫相继,死者7000余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蝗虫、疫疾兼行,“城中死者,尸积如山,井水皆污,饥者食人”;咸丰十一年(1861)春夏大疫,全县受害,北乡最惨,数十口之家幸存一、二,或全家死绝。
民国时期县内传染病有霍乱、天花、脑炎、白喉、麻疹、痢疾、伤寒等。其中霍乱有三次大流行:民国7年(1918)霍乱流行,以集镇发病为多,死亡惨重;民国27年,境内霍乱再起,兼战乱、灾荒,民不聊生。其他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症,发病更为频繁。民国29年,县内霍乱流行,以县城疫情最重。在城乡绅联名聘请安庆健生医院方大中等5名医生来桐城扑灭疫情,历时2月余。
建国后,境内先后发生传染病20种,其中副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系外地传入感染。由于连年预防接种,50年代消灭了鼠疫、霍乱和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后陆续消灭了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疫病,并有效控制钩端螺旋体、猩红热、脊髓灰白质炎、伤寒等病发生与流行。
天花1950至1951年,共发病46例,死亡5例。1952年县卫生院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和医务人员在春、秋两季普种牛痘苗,并及时抢治患者。1953年县内天花灭迹。此后,县卫生防疫部门每年仍然对婴幼儿种牛痘苗,直至1981年全世界消灭天花,县内种痘工作停止。
流行性感冒1949至1987年,县内4次大流行。其中1957至1958年发病3822人,1962至1963年发病5138人,1974至1975年发病25463人,1978至1979年发病34412人。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广泛宣传预防知识,并采用中西药进行认真防治,患者均获痊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建国后,县内有四个大流行年。其中1959年,发病291例,发病率58.30/10万,死亡2l例;1963年发病885例,发病率185.93/10万,死亡64例;1967年发病2032例,发病率395.79/10万,死亡238例,1977年发病6625例,发病率989.55/10万,死亡203例。在大流行期间,县卫生部门组织医务人员成立医疗小组,赴发病地区开展防治,运用口服磺胺噻唑,以及中药芦根石膏汤、竹叶汤、三黄汤等进行预防并抢治患者。1980年在流脑暴发地区进行人群皮肤淤点观察,检查289人,发现淤点病人30人。1982年发病39例,发病率5.57/10万,死亡1例。1987年发病82例,发病率11.33/10万,死亡1例。
白喉、麻疹、百日咳建国后县内每年均有发生。其中白喉流行高峰为1975年,发病200人,发病率30.84/10万,死亡34人;麻疹流行高峰1973年,发病11450人,死亡21人,发病率1840。95/10万;百日咳高峰流行年1973年,发病7211人,发病率1159.39/10万。对此三种传染病,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辅以土、单方预防。用白喉类毒素、麻疹疫苗、白百破三菌苗等作预防注射,有效地控制流行。1987年,白喉发病率0.42/10万,麻疹22.67/10万,百日咳14.22/10万。
猩红热建国后,猩红热流行的主要年份有1955、1964、1976、1978、1979、1981年,其中1978年发病45例为最多,发病率6.65/10万。1982年后,县内基本消灭猩红热疫病。
肺结核1962年后,定期对15岁以下儿童接种卡介苗,控制感染。1977年6月在新安公社童庄大队普查,全大队1618人,X线胸透1173人,发现病人41例,患病率3.5%。后肺结核病基本得到控制,少数患者经治疗后,多痊愈。
副霍乱60年代县卫生防疫部门对沿江湖人群普种霍乱菌苗,以渔、船民作为重点防治对象。70年代,每年入夏,县防疫站配备一定数量的药械,专人保管,以备急用。县医院、各区卫生院、地处交通沿线的公社卫生所,以及城关镇卫生院,每年5至9月底,均专门设立肠道门诊。1978年开始,对江、河、湖、塘水源定期检查,对重点腹泻病人进行粪便培养。1982年6月,罗岭、白果公社2名农民在徐州、阜阳患副霍乱回家后,县卫生防疫站派人前去调查与治疗,并对其家属发给强力霉素口服进行预防。翌年,两患者痊愈。1983年挂镇、双铺两乡,1984年白马乡各发生一例在外地受到感染副霍乱患者,均及时进行治疗,未传染扩散。
痢疾建国后,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出现,最低的1961年为1.04/10万。发病率超过100/10万的有14个年份,其中最高的1979年为957.8/10万,曾采用噬菌体预防。近年来,对局部暴发地区,结合“两管五改”(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改厕、改灶、改造猪圈、改善环境卫生),搞好饮水卫生,预防效果良好。1987年发病率为127.18/10万。
病毒性肝炎60年代发病率为10/10万以下。70年代发病人数大增,发病率最高的1973年为800.8/10万。1978至1980年,对发病人数较多的双店、大枫、吕亭等公社进行肝炎调查,查出肝炎病人668例。针对病情采取防治措施,其中以中西药配合卡介苗划痕治疗,效果良好。1980年11月,县卫生防疫站开展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县209名献血员运用ELISA、RPHA两种方法进行血清HBsAg检测,其中呈阳性的16名,停止献血。1981年5月,在全县20多个单位中,选择1933人进行血清HBsAg检测,呈阳性138人,阳性率7.14%,以中学生为高。1981年对农村卫生院HBsAg污染和医务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84份未经消毒标本中,呈阳性4份,161名医务人员中9人呈阳性。表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器械和环境污染对乙型肝炎传染起着中介作用。1981年冬和1982年春,用转移因子和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HBsAg慢性携带者,有一定效果。1987年对城关非饮食行业人群作乙肝调查。被检查390人,其中阳性21人,阳性率5.38%。
伤寒建国后,25个年份有伤寒病发生,最高年份为1952年,发病259人,发病率51.05/10万。1973、1976年为两个小高峰年。50年代,采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预防,以后采取肠道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防治。1987年,全县发病6例,发病率0.83/10万。
脊髓灰白质炎建国后,有16个年份发病。1973年发病率最高为5.11/10万,其余年份均为零星发病。50年代服液体苗防治,1964年后广泛服用小儿麻痹糖丸。1980年以后,该病基本得到控制。1987年发病2例,发病率0.28/10万。
流行性乙型脑炎建国后历年均有发病,是全省高发病县之一。发病率超过50/10万的有1969、1972、1976三年,其中1969年发病率最高为77/10万。此病防治一是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人,使病死率由1954年50%下降到1983年2.92%;二是自1968年起,用乙脑疫苗预防,提高人群免疫水平。1987年发病21例,发病率降低到2.90/10万。
钩端螺旋体病1973年梅雨期,杨桥、大枫两公社连降暴雨,在其内涝地区,发现217例钩端螺旋体病人。临床属流感伤寒型,病原菌为波摩那型,传染源主要是牛和猪。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加强发病区猪、牛等传染源管理,二是注射钩体菌苗。1978年全县发病人数7人,1980年为1人。后基本无此病例。
狂犬病1982年4月至1987年,全县发生犬伤1861人。患狂犬病27例,均死亡。为预防狂犬病,县内多次开展灭犬活动。同时,县卫生防疫部门多方组织狂犬疫苗,用于治疗犬伤患者。
五、地方病防治
甲状腺肿俗称“泡颈”。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均有流行。1958年3月,首次在龙眠乡调查5799人,患病878人,患病率15.14%。自60年代始,对黄甲流行区陆续供应碘盐进行防治。1965年9月对龙头、陶冲、龙眠、唐湾山区公社进行调查,患病率最高的龙眠公社为27.22%。1981年10月,抽查黄甲区12个大队7953人,查出甲状腺肿大1553人,肿大率19.53%。1982年普查全县7至14岁中、小学生130330人,患甲状腺肿大26714人,肿大率为20.5%。大关、石河、青草、黄甲等区及范岗、挂镇、童铺、罗岭、石南等30个公社肿大率超过20%,定为流行区。1985年,在流行区调查38466人,甲状腺肿瘤患者3795人,患病率9.87%。1983年,病区居民基本食用碘盐。1985年,县成立防治“两地病”(甲状腺肿、克汀病)执行小组,各区乡成立相应组织,建立防治网。全县实施以食盐加碘预防为主,碘油丸冲击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区、乡卫生院确定专人对病区碘盐每月检测一次。病区7至14岁中、小学生,孕妇及现症甲状腺病人,普服碘油丸。至1987年,全县共检测食盐11887份,其中合格碘盐7133份,占60%。发放碘油丸82584人份。同年5月,安庆地区“两地病”考核小组验收了轻度病区的罗岭乡、中度病区的龙河乡、重度病区的鲁谼乡,肿大率都低于规定的标准。12月,又对唐湾(重度)、龙河(中度)、罗岭(轻度)三乡的自然人群进行调查,甲状腺肿患病率和7至14周岁在校学生肿大率均达到省规定的控制标准。
克汀病亦谓痴呆病,俗称“孬子”。1980年,防疫人员在黄甲区上湾、土岭调查2318人,其中克汀病10人,患病率o.43%。1982年在黄甲、大关、范岗进行克汀病调查,共发现克汀病44例,发病率最高的黄甲区,调查人数5375人,克汀病42人,患病率0.78%。60年代始,即以食盐加碘方法防治克汀病。80年代后,孕妇、哺乳期妇女普服碘油丸进行防治,同时禁止近亲结婚,提倡优生优育。1987年,全县克汀病患者2258人,患病率下降至0.31%,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
疟疾俗称“打皮寒”或“打摆子”。1951年,是疟疾流行高峰年,仅青草区发病即达5万人,城关镇患恶性疟疾死亡6人。1053年,全椒县疟疾防治站到桐城县大关乡调查:小学生疟疾脾肿率50.6%。1954年,华东医疗队医务人员携带药品来县进行疟疾防治。1956年,县防疫部门配合省地方病防治所,在大关乡邓庄农业社进行疟疾查病治病和防蚊灭蚊试点。1958年10月至1959年1月,开展大规模疟疾查治,全县查出疟疾病人9575例,治疗9001例。1965年,全县发病率19.48%,是继1951年后的又一个疟疾流行高峰年。在省、地支援下,县内组成5个疟疾防治组,分赴石河、范岗、金神、孔城、双港等发病重点地区,开展全民预防和现症病人治疗,全县计服药11.86万人。1966年3月,对93665名有疟史病人进行根治,服药率96%。7月1日起,对高发区进行全民预防服药,当年全县发病率降到8.68%。1971至1973年,采取“两根治、一预防和大力灭蚊”综合性防治措施。1974年,桐城县被列入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区。1975年7月底,大塘公社恶性疟局部暴发流行,发病率39.55%,到8月底,193例病人都得到治疗,疫情得到控制。1977年基本查清了全县恶性疟流行范围,开展全民休止期根治和全民预防服药,疟疾病患者比上年下降45.3%。1980年,在疟疾高流行区全民预防服药18,65万人次,休止期根治7430人。县防疫站还在吕亭公社柿树大队设立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站。1985至1987年,全县疟疾休止期根治累计95.47人,全民预防服药率在g0%以上。1987年7至9月,县防疫站在双港、范岗、大关等地抽查455人,其中疟疾现症病人4人,发病率为0.88%。
六、血吸虫病防治
桐城历史上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县之尸,境内大沙河、挂车河、孔城河三条水系和沿湖沿江一带;均有疫情发生。民国期间,罗岭、晓棚(今挂镇乡)两地因血吸虫病流行形成“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50多个。晓棚
墙村,民国初年有200余人,至建国前夕,仅存3人。罗岭五庙咀,抗日战争时期,有5个自然村落,计74户239人,到1949年,仅剩1个村落39户72人,其中65人患有血吸虫病。
1955年6月,县成立防治血吸虫病委员会,组织开展血吸虫疫情调查,并在部分流行区开展对血吸虫病患者的治疗。同年秋,山东省医疗队30余人来桐城县调查血吸虫病疫情,全县有37个乡先后发现钉螺,被列为血吸虫病流行乡;15个乡有血吸虫病患者,但未发现钉螺,被定为血吸虫病疑似流行乡。是年冬,举办血吸虫病防治骨干训练班,培训人员300余人。并在挂镇乡联合村唐庄开展血吸虫病防治试点工作。1956年春,县委成立血防领导小组,下设血防办公室。建立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下设晓棚、老梅、青草、孔城、双店、练潭、梅林7个血防组。省、地派遣医务工作者45人、县内抽调医务人员50名,赴血吸虫流行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70年3月,安徽医学院“送瘟神”医疗队196人及中国入民解放军105医院、97医院、116医院医疗队,来县支援血防工作。同年,中共中央在中发[70]49号文件中,对桐城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1971年,整顿健全10个血防组,增设新安、罗岭两个血防住院部。1974年全县已灭钉螺面积占有螺面积的97.11%,治疗病人占患者的92.35%,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规定标准。后继续开展查灭残存钉螺,查治病人、病牛以及疫情监测活动,同时将查治病的范围由流行区扩大到非流行区。在流行区内对症状似血吸虫病的五周岁以上人群开展普查普治。1982年,全县设立螺情监测点17个。1985年,全县绝大部分流行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县血防部门先后受到省、地表彰,中央血防领导小组的通报表扬,县血防站孙开全和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吴多璇被授予“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全县有血防站1个,血防组5个,血防专业人员99人。全县有螺面积21.47万平方米(位于长江外滩),还在继续治疗的血吸虫病患者和疑似血吸虫病患者72人。在血吸虫流行区的20个乡(镇),除鲟鱼镇和龙塘乡有3个行政村,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区的标准外,其余乡镇均达到中央规定的完全消灭血吸虫的标准。
县内血吸虫病防治措施主要有:
查螺灭螺县内有螺区域主要分布于内陆的晴岚、孔城、范岗、挂镇、童铺、龙潭、老梅;陶冲、三河、青草、徐河、新安、双铺等乡镇,以及沿江沿湖的练潭、金神、包圩、杨公、双店、罗岭、鲟鱼等乡镇和长江修防段。1955年开始在流行区查螺灭螺,至1957年全县查出有螺面积1864.85万平方米,其中内陆100.62.万平方米,湖滩1610.88万平方米,江滩153.35万平方米,人工捕捉钉螺1600多斤。1958年春、冬两季,发动群众60.73万人次,组织209个灭螺队,采取开新沟填旧沟、清沟土埋、堵水沤肥、潮退垦植以及使用菜子饼、亚砒酸钙等药物喷杀,灭螺面积达298.19万平方米。晓棚、罗岭等乡人工捕捉钉螺2000余斤。
1959年进行垦植灭螺。内陆以水改旱为主,江湖滩地结合兴修水利,围建新圩。全县共发动25.37万人次,对有螺田及疫水灌溉田进行治理,新开大沟15条、小沟254条,扩大沟渠13条,填埋有螺沟宕129处,灭螺面积达1218.55万平方米。至1961年,全县相继建成练潭、幸福、东方红、鸭子等圩,面积4万余亩,其中垦植灭螺面积1.35万平方米。1962至1965年,全县反复查螺22953.63万平方米,新查出有螺面积1736.9万平方米,灭螺471.3万平方米。1970年始,每年两季因地制宜开展查螺灭螺活动。内陆地区采取改造水系、填挖水沟、深翻土埋、药物喷杀等措施,江洲湖滩地区采取围垦种植、蓄水养鱼、矮圩药浸等措施进行治理。至1974年,挂镇、老梅、龙潭、徐河、罗岭等13个公社消灭钉螺面积3234.04万平方米,占全县有螺面积的89.8%。1976年春,县血防站抽调10名血防干。部、50名赤脚医生和血防员,分四组对内陆地区青草、陶冲、三河、徐河、新安、双铺、范岗、挂镇、童铺、龙潭、老梅、桐山、范圩和江湖滩洲地区双店、练潭、金神、杨公、包圩共18个公社进行螺情考查,查出残存螺点33处,摸清钉螺孽生环境,并进行重点治理。1981年,全县共查出残存螺点418处,面积244.47万平方米,均进行了反复灭螺。县血防、水利等部门投入11.71万元,对13处重点钉螺孳生地进行彻底改造。至1987年,全县累计消灭钉。螺面积达3588.9万平方米,占有螺总面积的99.40%,仅长江外滩尚存有螺面积21.47万平方米。
管水管粪1956年以来,在查螺灭螺的同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在农村推行“两管”(管理水源和粪便)。全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先后打水井1186口,建各种密封粪窖2565个,并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基本上做到饮水卫生化,新粪不下田。同时,在疫水区设立标志、摆渡搭桥、搽防护药物、打绑腿等,切断血吸虫病流行环节。减少人畜接触疫水造成急性感染或重复感染。1974年后,全县未发生一例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人。
查病治病1956和1957年,对金神、孔城、青草、双港、新渡、杨桥、黄甲等7个区28个乡及县直单位进行抗原虫内试验15.73万人,其中呈阳性的3.86万人,阳性率24.5%;粪检25361人,共查出血吸虫病患者8768人,治疗6030人。1958和1959年,全县查病16.4万人,查出患者2.67万人,治疗2.1万人,其中有607人接受酒石酸锑钾两夜和四小时疗法治疗。1962至1965年,全县查病7万人,治疗1.39万人.1970至1974年,全县反复查病32.29万人次,查出患者4.2万人,治疗3.54万人,其中晚期夹杂症患者422人、脾切除83人。1975年后,采取询问病史、皮试过筛、直肠镜检和粪孵结合等方法,开展普查,并推广“7505”新药普治。至1981年,反复查病81.1万人次,反复治病2.84万人次,绝大部分患者得到妥善治疗。1982年起,开展疫情监测和对漏检人员补检工作,至1987年,共补检6.87万人次,检出漏检病人304人,14周岁以下儿童及非疫区迁入人群受检2.49万余人次,未发现患者。
1956至1987年,全县累计反复查病235.03万人次,累计查出血吸虫病患者62405人,其中晚期病人5878人。病情最严重的罗岭乡,累计病人12340人,占全县患病总数19.77%;次为挂镇乡,累计病人6686人,占全县患病总数10.71%。全县治愈病人61570人,占病人总数98.66%;迁出或死亡病人804人,占病人总数1.29%;尚未治愈31人,占病人总数0.05%。同时,检查耕牛83841头次,查出病牛4497头,治疗3484头。
建国后防治血吸虫病分乡概况表


七、妇幼保健
新法接生1951至1958年,全县共培训新法接生员2018人、保育员844人、教养员870人;新法接生8967例,产前检查8860人,产后访视21433人次;难产338人,其中死亡10人,余均顺利分娩。1959年,全县兴办大队产院264个,提倡产妇住院分娩。1962至1966年,共出生婴儿103981人,其中新法接生70911人,新法接生率6896。1963年是县内生育高峰年,当年全县出生婴儿25419人,新法接生17338人,旧式接生8081人。全年产妇患产褥热114人,难产522人,死亡49人;婴儿患破伤风167人,死亡160人。1966至1976年,妇幼保健工作停顿。1977年始,新法接生普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医疗技术提高,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明显降低。1987年,新法接生率为98.32%。同时开展男女婚前检查及对孕、产妇和婴儿的系统管理,在金神、包圩、双河口、高桥、双铺、练潭等乡及城关镇开展孕妇管理试点,应管1217人,实管1050人,占86.3%。产前检查876人,产后访视777人,被查视产妇全部实行新法接生。
妇女疾病防治1960年首次对116526名18至45周岁妇女健康情况开展调查,其中患月经不调12532人,子宫脱垂2208人。各地均设治疗点,先后治疗月经不调4393人,治愈2100人,好转1523人,治疗子宫脱垂528人,治愈240人。1961年再次普查,全县患闭经20672人,占青壮年妇女总数19.5%,子宫脱垂5991人,占已婚妇女总数5.3%。先后治愈闭经11314人,治愈率54.7%;治愈子宫脱垂3636人,治愈率60.7%。1964年普查18岁以上妇女178858人,其中患子宫脱垂1362人,治疗1240人,治愈904人;18至45周岁育龄妇女11249人,患闭经939人,治疗910人,治愈561人。1966至1976年间,妇女病查治工作基本停止。1978年后妇女病防治工作恢复,并逐步推行妇女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制度。当年全县普查妇女患宫颈糜烂3170人,治疗230人,治愈90人;患子宫脱垂2762人,对二度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979至1981年,共普查妇女33237人,查出各类妇女病11806人,治疗4002人。1986至1987年,普查妇女34534人,其中患妇女病10886人,治疗9867人,治愈率90.6%。另对3589名妇女进行防癌普查,对患有癌症及其他妇女病者均分别给予治疗。
儿童疾病防治1958年,首次对42099名在校/L童进行普查,对其中患病儿童,及时进行治疗。1964至1965年,县防疫站在4所学校,对学生视力进行调查,视力减退率为21.7%,沙眼患病率57.5%。县卫生部门在医治眼疾的同时,在学校普遍建立卫生制度,推行眼保健操,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1965年,大部分学生视力逐渐恢复正常,其中实验小学学生视力减退率由上年52.4%下降到15.8%。1979年3月,县妇幼保健站配合城关医院对城关镇4个居委会及蔬菜大队3至7岁儿童进行体检,实检756人,受检率84%。查出沙眼343例,占45%;龋齿214例,占28%;鼻炎152例,占20%,淋巴结肿大370例,占49%。1980至1983年,对城乡8岁以下儿童16708人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沙眼、龋齿、鼻炎等病症儿童给予治疗。1981年,大关区卫生院医务人员携带驱虫药上门为1250名幼儿进行驱蛔治疗。
1984年,县成立少年儿童协调委员会,妇幼保健站设置儿童保健股,负责婴幼儿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及查治。1985年对7岁以下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受检3257人,其中独生子女226人。独生子女患病率低于非独生儿童,但龋齿发病率略高。1986年贯彻国家卫生部制订的《三岁前教育大纲》,开展对集居与散居儿童保健试点工作,全县116所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均进行保健指导,对双铺、练潭、金神、包圩、高桥等试点乡3岁以下儿童及体弱儿童建卡管理3871人,并对3155名儿童进行身体检查。1986至1987年,全县受检儿童16088人,其中患佝偻病、沙眼、蛔虫、龋齿、营养不良性的贫血等病症5953人,治疗、矫正4814人,治疗、矫正率为80.9%。
八、药品
药品生产民国时期,城关南大街陶长春中药房自制出售中成药,主要有六味丸、八味丸、三黄丸、藿香丸、济生丸、补心丹、蟾酥丸、梅花点舌丹、三黄散、金黄散、痧药及各种膏贴,计达百余种。杏林春药店“孙氏三合济生丸”防治暑热效果显著。马氏济生堂药店引进上海爱华制药厂制药技术与制剂设备,自制水剂、酊剂、丹剂、膏剂等20余种药品。
建国后,县内老药工仍以传统煅、炮、煨、炒、炙、焙和洗、漂、泡、渍、水飞以及蒸、煮、淬等方式炮制中药数百种。其中技术精湛的药工有孙庭堃、谢振雄、李光升、朱云华等。民间老中医也自制传统丸散膏丹,如童铺乡老中医李植东家传八宝眼药,主治风火眼疾;沙铺乡蒋国顺父传秘方白降丹,治疗淋巴结核;崔精华、王静山研制消脾膏,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人脾肿大,均有显著疗效。县医院中药房设有炮制室,研制丸、散、膏、丹等。1959年,县人民医院设制剂室,开始配制大输液及普鲁卡因针剂,但成品合格率不高。1965年,采用减压过滤法配制大输液,月产量600瓶。1977年,年产大输液万瓶。制剂品种有5%、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狄卡因注射液,20%甘露醇注射液以及注射用水等20余种。1983年县医院制剂室经安庆地区药政、卫生部门验收合格,在全省县级医院制剂室中属第一家合格单位。当年,县人民医院投资3万元,为制剂室扩建厂房、动物室、锅炉房,配备药品检验设备。1985年省卫生厅在县人民医院召开省、地、县三级医院制剂室验收现场会。1987年,制剂室有工作人员15人,年产大输液8万瓶,成品合格率达90%以上,供该院临床使用。
此外,县内制作的秋石亦是一种重要药物。早在清乾隆年间,桐城文人姚兴泉的《龙眠杂忆》中就有“炼成秋石即名丹”的记载。秋石以人中白(童尿)和食盐为原料,经过烧盐、熬霜、煅霜等手工制作工序,高温煅炼而成。其形状为白色晶体,质坚味咸,有强筋骨、补虚利尿等功能。国际上依据桐城秋石认定中国为世界上第一个提炼激素的国家。建国前县内有数家作坊生产,年产量3至4万斤,畅销全国各地。50年代,扩建县秋石厂,年销量40万斤左右。后江西等地相继建秋石厂,县内秋石产、销量减少。1987年产销秋石18.5万斤。
药品经营建国前,多为私商经营,建国后,主要由医药公司及医疗单位经营。
药店明清时期,县设监药局,施医施药,民间亦设中药铺。清顺治十八年(1661),双港铺李国春药店开业,其后练潭镇天生堂药店、天和堂药店相继开市。民国初年,中药店增至42家,从业人员129人。建国前夕,县内有中、西药店117家、从业人员272人。其中经营中药110家,从业人员257人;经营西药5家,从业人员10人;中西药兼营2家,从业人员5人。分设在县城和22个集镇,其中县城31家、孔城镇15家、青草镇11家、练潭镇7家、罗岭街9家、双港铺3家、干沙河1家、杨树店2家、徐河2家、新安渡2家、老梅树街8家、挂镇街5家、童铺1家、江岭1家、铁铺2家、金神墩6家、吕亭驿,1家、龙头3家、石南3家、唐湾1家、汪河1家、长岭1家、老关岭1家。1949年2月桐城解放时,全县尚有中西药店铺82家,从业人员212人。其中县城有中药铺28家,西药房2家,中西药兼营药店1家。
建国后,部分私营药店相继停业。1955年,全县尚有私营药店17家,其中中药店14家,西药店1家,中西药兼营药店2家。1956年有13家私营药店实行公私合营,其中方松记、陶长春两商号公私合营后,成为县供销合作总社中药材经理部,同年易名为县药材公司。其余11家私营药店转为合营企业后,设门市部24个,有从业人员144人。1958年,全县个体中药店资金与人员分别并入当地卫生院。自1961年起,县药材公司先后在新安、孔城、大关、杨桥、黄甲、青草等地设药材站,收购和供应药材。
中药购销建国前,县内中药材为私商经营。品种主要有膏、丹、丸、散制药等常用药,和人参、西洋参、鹿茸、燕窝、犀角等名贵药材数百种。货源主要来自上海、武汉、南京、芜湖等地。县城陶长春药店有内、外柜之分,备有接方接药簿、代客煎药簿,杏林春药店由名医孙巨川自营兼坐堂应诊,出售自制防暑热特效药“孙氏三合济生丸”。建国初期,中药仍以私商经营为主。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由县药材公司(1962年更名为县医药公司)统一经营。其品种主要有人参、西洋参、麝香、鹿茸、鹿筋、海马、红花、银耳、柴胡、桔梗、党参、茯苓、当归、人参蜂皇浆、桂元大补膏、阿胶、蜂乳等。县、区、乡医院和卫生院中药房亦为医疗提供中成药和中草药。
县内西北山区野生药材品种繁多,主要有桔梗、柴胡、沙参、苍术、杜仲、贝母等。其中桔梗色洁白,质坚韧,断面菊花纹清晰,被列为同类桔梗中的佳品,医家称之“桐桔梗”。民国时期,县内药农、山民采挖药材计50余种。药材收购主要由陶长春、方松记两大国药商号垄断。建国后,政府鼓励农民采集野生药材,同时扶持发展家种药材。自1956年起,县药材公司及所属城关、新安、孔城、大关、杨桥、黄甲、青草7个药材站,均收购药材。1959年,县内开始从事药材种植,当年种植药材60亩,有当归、生地、菊花等20个品种。翌年种植品种增加至37个,面积扩大到347.5亩。60至70年代,全县开辟药材培植场37个,试种生地、丹参、川芎等中药材。1971年始,县医药公司在黄甲、范岗两区试种元胡,至1985年,种植面积达千亩,年产鲜元胡48万公斤。1987年,全县药材种植主要品种有元胡、萸肉、桔梗、杜仲、贝母等。1981到1987年,全县收购各类中药材金额196.3万元。县医药公司收购的中药材,部分为配方用药,其余销往外地。其中桔梗和秋石为县内大宗出口药物,畅销于东南亚地区。
西药品购销民国4年(1915)县城马氏济生堂药房首次引用西药制剂,并于民国8年开始为上海新谊制药厂、爱华制药厂经销西药,同时自配西药出售。40年代,全县有西药店4家,经营药品主要有日、美、法、英等国生产的盘尼西林(即青霉素)、阿托品、吗啡、葡萄糖、阿斯匹林、白鲸宇眼膏、药特灵、万金油、仁丹、补血糖浆、凡士林等。因西药价格昂贵,穷人一般不敢问津。
建国初,西药主要由县药材公司统一经营,各医疗单位在此批购。县药材公司经营西药多为原料药品、片丸剂、注射剂、酊水糖浆、软膏等7类,及常用西药。注射液和临床应用的溶液、软膏、酊剂、水剂、粉剂少数由县医院制剂室、西药房生产调配,多数从安庆地区二级站批发或从省外调进。1982年后,县医药公司可自行在省内外各二级站和厂家进货,县内各医疗部门除在医药公司购货外,亦可直接从厂家采购药品。
药政管理民国25年(1936),县内始行药政管理,主要负责药商登记、管理和药品检查。建国后,对国营、私营、公私合营药铺及个体游医、药商加强管理与监督,对所经营毒、麻、限药品分别进行登记,限量、限剂使用。
1956年,县内私营药店转为11个国药合作商店。全县11个国药商店、24个门市部、8个个体药商均归县卫生科管理。1958年,国药商店和个体药商并入当地卫生院、所。1965年6月,县卫生科对范岗、青草、金神、杨桥、双港等区卫生院及晓棚、老梅、三河、徐河、杨树、白果、杨公、香铺、罗塘、大枫、花山、罗岭等公社卫生所进行药价检查。1978年12月,县卫生局遵照国务院颁发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制订《桐城县麻醉药品管理制度》,规定县人民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及各区卫生院为麻醉药品使用单位,麻醉药品专人专柜加锁保管,由主治医师或从事医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医师掌握,使用红处方,限量用药,严格手续。麻醉药品保管使用人员名单报县卫生局备案。1984年4月,县卫生局与公安、工商局发布《关于个体开业行医和经营药店人员审核发证和具体管理规定的通告》,全县相继登记个体开业行医和经营药店22家,从业人员22人。
1985年,贯彻药品管理法,卫生局配合医药、工商、公安部门清查医药经营及医疗单位的伪劣药品和卫生部公布淘汰禁止使用药品,仅县医药公司清仓查库,即销毁伪劣药品142种,总价值13327.37元。其中属国家规定的淘汰药品40种,价值5258.53元;中药材伪品5种,价值136.34元,霉变失效药品92种,价值5780.19元,假药5种,价值2152.31元。封存待处理药品39种,价值2273.05元。1986年起,县卫生局配有药品监督员,负责全县药品质量监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体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