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财政拨款与社会集资
明清时期,县内书院经费来源于个人捐资和学田田租。清末,桐城中学堂经费,主要来自田租与洲租,有田租千余石,崇文洲租700石,常年收入4000余元,为经常费用。吴汝纶凭借自己声望,向各方筹捐、劝捐7000余元,存入南通大生纱厂,储本取息,以助临时开支。光绪三十一(1905)、三十二年,又在姚王集及境内牛集、猪集税收项下,增征学捐2分,每年增收1000余元。经费使用的范围为教师薪俸、学堂修建、添置教具和图书仪器、学生伙食费、留学生津贴以及其它临时开支。县劝学所可随时稽查。
民国13年(1924),县教育科成立,增筹经费,新办学校。民国17年,私立浮山中学经费主要来自平、津、沪、汉等地募集的捐款,不足部分由县筹集的教育经费予以补充。民国18年,县内中、小学教育经费来源除田(洲)租、集税收入外,还有省政府训令代征的教育附加。民国22年,教育附加始由县田赋经征处随同正税代征,交县金库统一动支,由县教育经费委员会审议,县教育科负责收、发。当年全县征收的教育附加费5.77万元(银元);年支出:县立中学2.02万元,县立集成女中0.83万元,私立初中(浮山、三育)0.36万元。民国25年,全县教育费支出8.08万元,占全县地方总收入25.14万元的32.1%。民国28年,桐城中学经费由县田赋教育附加解决,省给予适当补助;私立浮山及三育初中经费来源于田租和私人捐款;县立小学经费由县统筹统支;私立小学经费自理,县政府给予补助。
民国30年秋,全县教育经费17.11万元,其中中等教育费4.3万元。省教育厅对私立中学予以奖励补助,私立笃山初中当年获奖补助金额5960元。翌年县立桐城中学与简易师范经费由原来的3.34万元增加到5.42万元;私立浮山中学经费由1.13万元增至1.39万元。两校教职工补助费及公粮均由县发给。私立宏实初级职业中学及三育中学补助费由3300元增至4200元。教育经费虽逐年增加,但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员增加,仍入不敷出。此后兴办的私立普通中学经费,多来自族公田田租收入,其次为劝募资金。各项开支以米权衡支给。省教育厅对私立中学给予补助。民国33年,全县教育经费383.4万元,支出:示范暨中心国民学校73.24万元,保国民学校104.3万元,中等教育经费64.72万元,社会教育经费10,13万元,修添费131万元。均按月拨支。民国34年,全县财政总支出2302万元,其中教育文化费支出2514万元,占总支出10.9%。教育文化经费支出中,国民教育经费177.5万元,占总支出70.3%。民国36年,收回学产362石,归县教育会独立管理使用。民国37年,桐城中学全期领发粮米(教师口粮)1482.48石,金圆券3840元。私立笃山中学以田租稻谷作价,折合金圆券5040元。
1949年2月,民主县政府接管中、小学。公办学校经费,在县财政公粮项下开支;私立学校以学产田租收入开支。县成立学产管理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2人,负责学产田租征收。中学基建费由省,地掌握,下拨学校使用;小学由县负担,专款专用。
建国后,公办学校经费均由国家支付,其来源一是国家纳入财政预算计划,二是地方财政自筹。1950年,全县私立小学51所,经费来自学租;私塾130所,由学生自出。公立完全小学1.3所,初小12所,经费在公粮中开支,其中办公经费每班每月:城镇高年级大米30斤,中、低年级20斤;农村高年级25斤,低年级15斤。中学每班每月100余斤。1951年后,私立小学转为民办,经费由乡村筹措,多以土改中没收的地主财产充当。当年,小学教育粮总收入58.9万斤,其中经常费38.87万斤,临时费7万斤,民办小学补助费10万斤。1952年上半年,地方教育粮总收入48万斤,其中小学教育粮支出26.5万斤。下半年,民办小学一律转为公办,经费由国家负担。
1958年,财政下放,安徽省教育厅只掌管直辖中学、师范的基本建设资金及教学设备费,其余经费均由地区、县掌握。当年,全县教育经费110.57万元,其中幼儿教育经费2616元,小学经费82.54万元,中学经费16.87万元,师范经费8.35万元,扫盲经费2万元,教师进修及轮训费2932元,其他经费2250元。1959年,安徽省教育厅下达桐城县教育经费总指标为113.82万元,其中幼儿经费5247元,小学经费73.35万元,中学经费24.12万元,师范经费12.46万元,扫盲经费1.83万元,其他为1.52万元。1960年,安庆地区文教局拨款145.4万元,实际支出147.24万元。
1961至1962年,教师精减下放,教育经费紧缩,安庆地区下达桐城县指标每年为113万元,其中幼儿经费8496元,小学经费594.3万元,中学经费17.88万元,师范经费9.9万元,函授经费1704元,扫盲经费1.02万元,教研室经费3462元,民办小学补助费1178元,其他经费l.4万元,1961年实际支出117.23万元,超支4.23万元。1964年后,耕读小学兴起,学校、教师和学生数量均相应增加,地方财政附加补助耕读小学经费2万元。1968年,全县教育经费132.47万元,其中幼儿经费7974元,小学经费91.42万元,中学经费25.78万元,中等专业教育经费3.26万元,教师进修及轮训费2723元,业余中小学及扫盲经费1.83万元,民办小学补助经费8万元,教研室经费6050元,扫盲行政业务费5141元,其他经费2772元。
1971年,教育经费预算指标为173.67万元,其中“五·七”大学经费6.98万元,中学经费58.94万元,小学经费101.4万元,教育事业费6.35万元。1972年由于教员增多,低工资人员调级,助学金、公务费、民师工资补助、新办初中购置教学仪器以及维修费等增加,县文教局多次具文呈请地区文教局增加经费指标。7月,地区召开文教单位财务座谈会,规定增加的教育经费由地、县两级解决,以地区追加为主。县文教局规定自1973年春季起收取学杂费。每生每学期:高中2.5元,初中2元,小学一至三年级1.2元、四至五年级1.5元。对确有困难的烈、军属和贫下中农子女给予减免,幅度为总额的10—20%。1975年,县文教局决定高、初中收取的学费,按30%比例上交,集中使用。1977至1978年,地区文教局追加桐城县教育经费18.4万元,用于教职工工资调整,其中中学增加工资额8.97万元,小学9.43万元。
1978年,中小学教育经费改为分级管理,即完全中学归县,初中归区,小学仍归公社辅导小学管理。1979年,地区文教局追加桐城县教职工调整工资额13.28万元,其中中学10.75万元,小学2.53万元。1981年,县教育系统有3133人调整工资,全年增资额24.43万元,离退休984人,各种补助增加金额3.64万元。此后,逐年均有调整。1986年开始,桐中、二中、职中、师范、实小和各区完全中学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部门直拨到各校,其他初中、小学公办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拨至该校所在的乡镇,实行财政包干。民师工资由乡镇财政筹取,其他各项专用经费由县教育委员会统—管理使用。1987年,县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为758.07万元,其中工资福利695.7万元(含民办教师补助费),专项经费18万元。
为了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1986年在全县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同时提倡捐资助学、勤工俭学、乡镇自筹等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1986至1987年全县共筹集资金553.25万元,其中教育事业费附加164.63万元,主要用于危房改造和新建校舍。两年共新建校舍6.7万平方米。
二、勤工俭学
1956年,一些学校开始兴办木工厂和小农场,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解决家境贫寒学生的书本费和学费。
1958年,各级学校大力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勤工俭学活动掀起高潮。全县8所中学办有工厂28个,农场8个,饲养场5个,22个公社小学种植农作物186.5亩,饲养牲畜207头,家禽340只。师生劳动建校,节省教育经费2023.3元。1959年,全县中学蔬菜供应基本实现自给。1961年后,各校收缩劳动基地,精简劳动项目,减少校外支农活动。“文化大革命”初期,各校停课闹革命,勤工俭学活动停顿。1968年后,中、小学落实毛泽东“五·七”指示,积极组织学工学农活动,再度掀起校办工厂、农场高潮。1970年,全县中、小学校办工厂25个,1975年发展到51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五·七大学”印刷厂、桐城中学乒乓球厂、古井初中糊精厂、北街小学镀锌厂等。
1984年以来,全县学校普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校办企业157个,拥有教学仪器、化工、鬃刷、印刷、塑料制品、建材、五金、服装、劳保用品、卫生制品等十几个系列百余种产品。有小农场、小林场、小茶场等80多个,主要经营养鱼、养蜂、食用菌栽培、养猪、种菜、采集中药材、回收废旧物资等。拥有10万元以上产值的有桐城中学、桐城师范、县职业中学、陶冲初中、徐河初中、老梅初中、双铺初中等十几所学校。其中陶冲初中创办的日光灯启辉器厂,到1987年共创产值74万元,利润14.6万元,上交利税3.1万元,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1984至1987年,全县勤工俭学纯收入114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4万元,农林牧业收入6.66万元,其它收入53.34万元。

上一篇:第七节 教师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