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初,桐城地属畿内,易得风气之先,县人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学风渐盛。明代中叶,朝政腐败,部分名宦硕儒隐居桑梓倾心办学。正德十六年(1521),兵部郎中何唐弃官归里,首倡讲学。继有童自澄设辅仁馆,赵代与其子赵鸿赐组织陋巷会,方学渐筑桐川会馆,授徒讲学。明末,县内聚友结贤、讲学论政之风更盛,钱澄之、方以智、方文、孙临等结有“泽园社”,胡如王珵、方亨咸、吴道新、潘江、吴德音等组织有多种文会。清代,桐城派崛起,其代表作家往往躬行力践,极力倡办教育。戴名世先祖多以教馆营生,本人承继父业,设帐授徒。刘大櫆三世以教馆为业,自己一生授徒数十年。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弟子遍及南方各省。方东树毕生诲迪后进,孜孜不倦,年八十卒于馆中。吴汝纶知深州、冀州时,以教育为先,兴办书院,亲临讲坛,晚年创办桐城中学,以振兴家乡教育为己任。与文人贤儒重教重读相呼应,地方官宦士绅,亦积极捐资办学兴教。数百年间,学风薰染,书香四溢《桐城耆旧传》称当时读书盛况为“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
一、私塾
明清时期,县内私塾遍布。塾师多凭借自己名望设馆授徒,或由名门望族延聘教授子弟。同时义学也逐渐兴起,清顺治年间知县邬汝楫,康熙时知县胡必选,道光四年(1824)知县廖大闻都曾设立义塾、义学,教授民众子弟。私人兴办义塾之风亦渐盛行。道光三十年,桂林方氏邑绅方秬森,捐置田业128石,兴办义塾,专教本族寒士。其子方传书、方传理亦分别于浮山、县城捐建学舍,教授贫家子弟。
县内私塾有蒙馆、经馆之分。蒙馆始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杂字》、《幼学》等启蒙教材。学童有了识字基础,方入经馆,学习《四书》、《五经》、《古文释义》等。部分私塾还教授婚丧礼仪、买卖契约、收支簿记、往来信札等应用文。教学课文,以诵读为主,讲解为次。学生先熟读、背诵,两年后“开讲”,不会背诵的学生往往要承受跪、站或竹尺打手心等体罚。习字也是私塾中主要课程之一,初学描红,继之套黑与临帖,最后方可独立书写。
民国初,全县蒙馆、经馆约2000余所。后政府三令五申要求改良私塾,创办新学。民国24年(1935),县成立私塾改进委员会,各区相继建立分会,组织塾师学习与熟悉新课本,要求按课程表上课,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黄铺乡塾师毛瑞武,曾增开新国文、算术、唱歌、图画等课,分组教学。当年全县改良私塾232所,学生2583人;未改良1030所,学生11540人。塾师中受师范教育者30人,受中、小学教育者312人,私塾出身者920人。民国31年,全县有私塾1785所,学生15220人,塾师1873人。多数私塾挂“保国民学校”招牌,以应付县督学检查,教学仍循旧规。
建国初,政府组织塾师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教学指导。1950至1953年,292所私塾均先后转为民办小学。自此,县内私塾消失。
二、书院
明嘉靖初年,安庆知府胡缵宗;桐城知县沈教在县治西北灵泉寺故址创建桐溪书院,此为县内书院之始。后知县邝涛、王廷试相继在城西太霞宫旧址(今为县医院住院部)建龙山书院,县城东门外(今内燃机配件厂附近)建桐阳书院。明代中叶后,朝政日趋腐败,一百年中全国三次毁废书院,县内书院亦相继毁废。
清代书院多为科举补习科、讲习所。入院者通过甄审选择,分正课生和附课生两种。正课生享受伙食费,其中住院内的每月领取伙食银二至三两,住院外的为住院内的一半;附课生无伙食费,书院月试两次,或初二、十六,或初五、二十,多由山长命题、阅卷,评定超、特、壹三等名次。正、附课生评为超等、特等名次者,奖银三至五钱。书院生参加府、院、乡试,由书院资助旅费。
毓秀书院清乾隆年间,曾任直隶抚宁知县的张若瀛告老回乡后,在县城儒学(文庙)南创建毓秀书院,自为山长,每年捐资课士,延贤讲学。咸丰三年(1853)书院毁于兵事。
培文书院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县令高攀桂捐资,在原桐阳书院旧址建培文书院,后废为庙。清道光元年(1821),知县吕荣将北门内后街官房卖给邑人作培文书院,邑绅方世盘捐田租资助学生伙食。翌年,知县廖大闻买崇文洲作学田,以增书院经费。道光二十六年,知县史丙荣改定崇文洲章程,以三年租息除例支外,分作八股,以四股作培文书院经费。后邑绅叶瑛、吴庭辉捐钱三百缗,马树华捐钱一千缗,将书院修缮一新,并增购火炉岗保倪庄田十三石七斗五升,额租七十五担作为书院经费。咸丰三年(1853),书院毁于兵燹。同治初年,邑人在城内里仁巷再办培文书院。同治四年(1865),书院扩建,且设有考棚,光绪年间停办。
天城书院清道光六年(1826),知县廖大闻捐资相助,里人刘存庄、潘楫等广募租银,在明社学故址梵天城(今天城中学校址)文昌阁建天城书院。每年春秋仲月三日,知县往祭文昌,会课童生,榜示奖赏。咸丰三年(1853),虽遭兵事,尚未毁废。同治十年(1871),知县王国钧沿袭前任,课士如旧。清末废科举时停办。
白鹤峰书院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县吕荣与县民捐银在枞阳镇(今枞阳县血防站址)文昌阁旁建阴骘亭,名白鹤峰文社。道光三年(1823),知县廖大闻以邑人捐银添置门窗,改名白鹤峰书院。每年二月,择期开课,每月有课期,聘马一斋主讲。咸丰三年(1853)兵毁。同治七年(1868)重建,清末停办。
丰乐书院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知县史丙荣在东乡汤家沟镇(今枞阳县汤沟小学校址)购置毕姓房屋,建丰乐书院,将崇文洲租息、生生会租息及谢姓捐田租息作为正课生伙食费和书院维修费。翌年秋开课,咸丰三年遭兵袭,屋宇尚存。同治九年(1870),里人周理源等筹款修整,复为书院。光绪时停办。
桐乡书院位于县东孔城镇中街(今孔镇学校址),清道光二十年(1840),北乡诸生文聚奎、戴钧衡、程恩绶等倡议募捐创建。房舍五幢,田产十数处,翌年秋开课。道光二十六年知县史丙荣将崇文洲租息拨二股作桐乡书院经费。书院每年春秋各举行大课一次,由知县阅卷。大课之外,设小课数次,试卷由县学老师或乡贤评定名次。内容有四书文士首,试帖诗、律赋各1首,经解1首。每逢乡试之年,停小课,增设决科,决科课卷采用弥封、坐号、浮票等办法严加管理。咸丰三年(1853),书院遭兵燹。同治六年(1867),里人买程姓屋宇重建书院,清末停办;书院朝阳楼、旷怀园和漱芳精舍故址及清道光三十年罗惇衍撰写的《桐乡书院记》碑刻,今尚存。
三、县学
元延祐年间,县尹温士谦在县城桐溪桥东建学宫(亦称县学,设于孔庙内),元末毁于兵事。明洪武初年,随孔庙移址县城佑文坊后(今人民广场北端)。数百年间,孔庙(亦称文庙、圣庙)经过19次大规模修葺,迄今建筑完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入县学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童试(即县试)。童试由知县命题、主持,考场始设于县署公堂,考生自备几案。清道光二年(1822),知县廖大闻集资在培文书院一侧(今县委会址)建考棚。清道光二十三年后,由县民捐资建文场5个,有考试、阅览、膳食等用房115间,配备号板号凳,可容纳考生3108人。至咸丰三年(1853),共举行县试5次,应试士子15548人。县学生员录取名额由朝廷规定,明洪武初年20人,宣德三年(1428)设增广生员20人,正统十二年(1447)于常额之外复增附学生。清顺治初定额48人(含武生附学生员8人)。同治四年(1865)定额90名,其中文学额中廪生20名,增广生20名,附学生35名;武学额15名。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课本为《四书》、《五经》,每月初一及十五,县官率领教谕、训导,生员至正殿谒先师庙(即圣庙)。每岁春秋仲月丁日祭祀,诸生随学官设飨陈仪,至先师庙行释奠礼;教谕、训导每年或三年两次召生员到先师庙明伦堂卧碑前,对生员进行圣谕教育。县生员由省督学岁试一次,府学官季试一次,县学官月试一次。每两年选拔贡生一人,谓之岁荐;每三年取科举正额6名,遗才19名,去南京参加乡试,录取者为举人。举人在次年秋赴京城礼部参加会试,及格者为贡士。贡士再经殿试,录取者为进士。其间,桐城有据可稽的进士240人,举人640人,贡生509人。清末废科举,县学停办。
官办学校除县学外,还有社学。明洪武八年(1375),县内设社学7所;各社学设教读1人。明弘治二年(1489),知县陈勉在县城、双港等处设社学24所,贫家子弟入学可由社学供给纸笔。
明、清时期进士、举人、贡生人数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