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明清时期地方武装
明洪武初年始,县内先后设有六百丈、马踏石、源子港、北峡关、练潭5个巡检司。每个巡检司配巡检1人,官阶九品,配兵丁12人。巡检司下辖驿、铺,负防卫、通讯之责。
明崇祯十年(1637)五月,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逼近桐城。为加强防守,县成立“桐标营”,招募兵勇300余人,千总张韬为统领,驻防县城。十三年四月,“桐标营”战败于桐西崆口铺(现童铺乡),张韬毙命。十四年三月,安庐兵备道监军史可法以守备张宝山充任“桐标营”统领,并补川兵100余人,扎营于县城东门。六月,该部夜袭鲁欲山虎头寨张献忠起义军,张宝山战死。十五年正月,桐城典史张士节募乡勇500余名,建立“桐忠营”,防守桐城。
清咸丰二年(1852)十月,奉安徽巡抚之令,成立县防堵局,首领马星曙,有乡勇500余人,其俸饷和购买器械费用均由当地富户供给。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二月,县建团防,下设3个营,有兵丁500余人,典史文宏基为统领,分驻于枞阳、汤沟、孔城、练潭、城垣5乡,兵饷取自盐税和田赋。二十七年十二月,改团防为巡警队,知县陆士奎兼任队长,设巡官、教练各1人。三十二年十月,巡警队扩编为巡防营。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消息传至桐城,知县刘蔚堂下令各乡镇操办团练。翌年,组建县团防,募兵勇500余人,购枪100支,子弹2万余发,并在练潭、北一(今大关)、孔城等镇设团防局。团勇皆着“洋装”、练“洋操”、扛“洋枪”。
清末,城镇普建商团,其中县城商团有商勇40人,枪8支,孔城镇商团有商勇20余人,枪5支,练潭、北一、枞阳、汤沟等镇商团,各有商勇10余人,枪数支。商勇枪支给养由各业资助,主要为商会、大商店设岗放哨、押送钱物。
二、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县政府武装民国时期,境内由县政府统辖的地方武装主要有:
县自卫团民国6年(1917)全县五乡均设团防,有团勇500余人。20年,县政府设自卫团,团总先后有李百樵、王纯卿,团部驻城厢南门外王家祠堂。有武装1000余人,分布于四乡(镇)及县城。
县保安队民国21年,县自卫团改编为县保安队,下设6个中队,2个分队,有官兵700余人,枪639支,子弹5万余发。潘慰农、王纯卿先后任队长。24年7月,县保安队改编成4个中队和2个分队,由省保安处统一指挥。
县武装自卫总队民国24年9月,桐城划为皖西“剿共”特区。县政府将原地方武装整顿扩编为县武装自卫总队,县长徐国治兼总队长,总队副潘慰农,下分武装壮丁队和普通壮丁队。各区将役龄男子分别编入武装壮丁中队,普通壮丁队、壮丁巡察队,队长由区长兼任。各区武装壮丁中队分别有队员90人,经训练后,分防于县内各重要交通要道与关隘,各区壮丁巡察队分别有队员40余人,负责巡防放哨,侦察搜捕及警戒;普通壮丁队队员经过分期轮训,作为“铲共义勇队”、“壮丁模范队”兵源,全县有普通壮了队员3.27万人。25年,增编壮丁守护队624人枪,守卫县城。同年县政府强迫壮丁和群众在唐家湾、挂车河一带建碉堡769座,筑寨178处,后被高敬亭红二十八军摧毁。
抗日人民自卫军民国27年6月,日军侵占桐城,县政府将武装自卫总队改编为抗日人民自卫军,总部驻唐家湾,县长潘慰农兼司令,唐式训、罗福谦为副司令。下设5个常备中队,1个学兵队,共有队员680余人,重机枪2挺,轻机枪12挺,小钢炮1门,步枪700余支。每中队下辖3个小分队。分驻于县城、唐家湾、大关、孔城、平坦、义津等地。28年10月;县抗日人民自卫军改编为桐城国民自卫总队,县长兼任总队长,授上校军衔。
县国民兵团民国29年3月,自卫总队和县政府政警队之一部合编为桐城县国民兵团,县长兼团长,下辖6个中队。全县乡、保均戒立“警保合一”的地方治安组织,配备兵丁,称自卫武装。同年夏,国民党右派反共活动加剧,县长罗成均因对共产党采取合作态度被革职,由魏际青接任。魏上台后,逮捕原常备队中进步官兵20余人,张亮侯、吴叔宜等人被活埋。10月至次年3月,县国民兵团第三中队长叶树槐、第五中队长张振中先后率众20余人,携枪30余支起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桐西独立大队。30年9月,县国民兵团增设2个常备中队,招收180余人,驻县城南门王氏宗祠,负责征兵及壮丁训练。33年8月。县政府军事科并入县国民兵团,国民兵团扩编为3,个自卫大队,下辖12个自卫中队,有1500余人枪,分守县内重要关隘。同年,县国民兵团为扩充兵源,训练国民兵1.2万余人。35年2月,县国民兵团缩编成1个自卫大队,辖6个中队。
县民众自卫总队民国36年7月,县国民兵团整编为县民众自卫总队,县长游铨兼任队长。8月,自卫大队改为保警大队,下辖6个中队,每中队140人。第一中队驻老梅树街;第二中队驻青草塥;第三中队驻县政府内;第四中队驻范家岗;第五中队驻黄甲铺;第六中队驻县城南门外。同时分别设城厢、孔城、樟枫、枞阳、汤沟、桐杯潜边区7个办事处,下辖7个联防大队,19个中队,57个分队,各中队有100余人,步枪80余支,机枪2挺。区长兼办事处中校主任。各联防大队的给养、装备由各区自行筹措。—联防队成立后,勾结驻桐城国民党军队进行反共活动。桐、怀、潜边区联防大队,在青草双凤庵袭击县民主政府一个区干队,使该区干队损失兵力1个排,区长彭年牺牲。
县民众自卫团民国37年12月,国民党安徽省保安部电令县民众自卫总队改编为县民众自卫团,县长兼团长,下辖2个营,6个连,有700多人枪。次年1月,改编扩充为2个自卫团,实行营、连编制,共有兵力3200余人,长、短枪2000余支,机枪20挺。其中自卫一团由县长范用久兼任团长,驻扎于县城、南演、龙眠、孔城、木崖、樟枫等地;自卫二团团长刘东雄,驻扎枞阳、汤沟等东南乡一带。2月,桐城县解放,自卫一团3个连的兵力逃至安庆投奔国民党一七六师五二二团,其余在境内起义投诚。
人民革命武装民国时期,县内人民武装主要有:
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亦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第四师第一特务团、鄂豫皖边区红军独立第三师第二团。民国19年(1930)4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桐城县会宫(今属枞阳县)召开各县联席会议,部署开展武装斗争。5月,成立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团长陈雪吾(兼政委),副团长张顺青(兼参谋长)、朱景民,副政委吴克正,政治处主任刘子丹,副主任吴国华,军需处处长倪宪章,副处长倪德甫,作战参谋胡芳远。下辖4个营,一营营长陈道中,二营营长姚茂年,三营营长王贵,四营(特务营)营长由朱景民兼任,共有指战员2000余人,枪300余支。6月,15日,中共桐城县委委员陈雪吾、吴克正等领导罗家嘴暴动,遭国民党团防镇压,部分指战员突围至欧家岭再度暴动。8月初,安徽省主席陈调元调集桐城、庐江、舒城3县保安队3000余人,兵分三路围剿欧家岭,暴动失败。
桐城赤卫队民国20年,中共桐城县委总结历次武装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决定重新组建革命武装。2月,桐城县赤卫队在庐江董家祠堂成立,队长陈雪吾,副队长周济和,有队员10余人,枪?支,手榴弹40枚,活动在桐北、庐南地区。21年6月,桐城县委和庐江县委合并为桐庐县委,内设军事委员会,陈雪吾任县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同年9月,桐庐县委将赤卫队改编为特务连,陈雪吾兼连长,马哲聪任副连长。特务连在担负保卫县委机关的任务中,先后处决恶霸地主郑英甫、徐锡三、陈华亭等人。次年,国民党疯狂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桐庐地区党、团组织遭破坏,特务连被迫解散。
桐城学兵队民国27年6月14日,日军首次侵占桐城县城,一些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避难于黄甲唐家湾。中共桐城特支将这批青年组成一支抗日武装——学兵队。队长唐传薪,副队长周邦彦,指导员陈定帚(中共桐城特支委员)。学兵队下设3个分队,1个民运组,有队员40余人,枪40余支。8月,学兵队发展至140余人。其给养先由抗日团体募集,后改由县政府负担。学兵队配合新四军将境内丁爽飞、章干等土顽武装整编成东南抗日人民自卫军。28年秋,学兵队扩大至200余人枪。29年初,国民党加紧反共,县长魏际青下令解散学兵队。队员大部分到无为县参加新四军游击队。
鲁谼山游击队及黄甲铺人民自卫队民国27年,学兵队活跃于城乡抗日反顽第一线的同时,桐西、桐北地区先后成立两支游击队。“鲁谼山游击队”(即桐北游击队),成立于同年5月。队长叶桐春,有队员20余人(后发展至100余人),长短枪10余支,活动于桐北及舒、庐边境。29年5月,在叶湾被国民党一七六师包围,牺牲20余人,余者突围到无为县参加新四军。“黄甲铺人民自卫队”成立于同年7月,组建人为中共党员彭廷举。队长曾慕儒,政治指导员陈光华,文书毛瑞武,有战士210人,枪20支。活动于桐西、舒南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斗争。民国29年春编入新四军四支队。
桐城第二游击大队和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民国28年5月,桐城第二游击大队在桐东(现属枞阳)成立,中共党员黄静寰(又名黄斌、黄桂元)任队长。下辖三、六、七、八4个中队,有400余人枪,其中三、六中队系土顽丁爽飞、章干部改编。活动于吴家嘴、横山、陈瑶湖东南一带。年底,七、八中队奉命休整后编入新四军江北游击队。29年春,中共桐城地方党组织及所属部分武装力量转移至桐东陈瑶湖地区,组成桐东游击大队,队长高潮选,副队长宋海珊,指导员许英,有队员40余人。6月,与当地武装方瑛、林亚斌部100余人合编成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后称模范大队),方瑛任大队长,鲁生为教导员,下辖3个连、1个特务排,有机枪1挺、长短枪200余支,建立并巩固了陈瑶湖抗日根据地。
桐西独立大队民国30年,中共桐(城)庐(江)无(为)县委先后组建了桐西独立大队、桐庐潜怀游击总队、桐西独立连及彭海舟、段明章、汪浩然等数支游击队。1月,桐西独立大队成立,有队员近80人,长、短枪、60余支,驻黄甲叶家大凹。大队长叶树槐,政委何杰之,副大队长兼副政委宋海珊,下编1个连(序号九连),连长唐筱舟。3月,国民党县常备第五中队长张振中率20余人起义加入该大队,编为第八连,张振中任连长。张月武在高河收编伪军40余人枪,编为七连。朱明在桐东发展队员30人,编为十连。桐西独立大队先后袭击国民党老梅双港等区、乡公所,并打下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十三游击纵队军械仓库。8月,新四军七师和中共无为地委决定,桐西独立大队和桐怀潜地区各游击队合编为桐南独立团(亦称桐怀潜独立团、桐西独立团、桐城独立团)。团长傅绍甫、桐庐无县委书记林立兼政委、副团长兼参谋长叶树槐,政治处主任马守一,下辖2个营6个连,同时辖桐东、桐南、桐西3个大队和团直属手枪连,共600余人。团部和手枪连、桐西大队活动于黄甲、青草等地;桐南大队活动于罗岭带,桐东大队活动于青草小河沿等地。年底,桐怀潜游击根据地发展至东西200里,南北60多里,部队扩大到1000余人。不久,国民党第十三游击纵队和一七六师,及桐城县常备队向新四军花山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桐南独立团奉命随同新四军七师五十五团、挺进团撤往无为县境。此后汪浩然在青草地区组建一支100人枪的游击队,坚持斗争。
桐西及桐怀潜大队民国31年春,桐南独立团休整后,与新四军七师挺进团合编为新四军七师五十八团。不久该团派出部分干部、战士返回桐西,重新组建中共枧山区委会和桐西大队。次年9月,桐西大队扩编为桐西和桐怀潜两个大队。扩编后的桐西大队,大队长徐绍荣,政委胡继亭,教导员张尔庆,隶属桐怀潜中心县委领导,下辖3个中队,活动于桐南花山一带。桐怀潜大队隶属桐怀潜工委领导,大队长张震、政委黄瑛、教导员钟大湖、副大队长汪立庭,下辖3个中队,200人,活动于桐城与怀宁、潜山交界处。此外还有一支活动在潜山一带的胡德才游击队,指导员陈怀民,有队员20余人。上述武装以花山游击根据地为中心,开展游击活动,打通和保持与新四军五师及七师之间的联系。年底,国民党一七六师向桐南、桐西发动“清剿”,国民党安徽省特种工作总队队长孙子让坐镇桐西山区,挨村逐户逼迫群众办自首。牛栏铺14名农民遇害,胡德才游击队叛变投敌。为保存革命力量,桐西地区游击队留下100余人坚持原地开展斗争,余皆转移至花山地区。33年春,国民党第四十八军、七军、安徽省保安四团和七团等共5万余人,对桐怀潜太地区发起进攻。7月,驻安庆、枞阳4000余名日、伪军,分兵三路,扫荡花山抗日月根据地。桐怀潜地区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与日、伪、顽战斗百余次,歼敌400余人,开辟和巩固东至枞阳,西至怀宁柏子山,北抵桐舒边界,南达安庆,宽60余里,长160余里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日军投降,桐怀潜武装力量奉命北上,仅留张伟群、杨震带领70余人在大别山坚持斗争。
桐庐大队民国36年3月成立桐庐大队,大队长黄抑强,副大队长宋平,教导员余平。9月,大队发展到200余人,长、短枪196支,机枪3挺,随桐庐工委活动在大关、吕亭及庐江县南部地区。10月,改编为桐庐基干团第一营。
桐西武工队民国36年4月,桐西武工队(亦称游击队)成立,吴斗山、赵凤祥先后任队长,刘德清为副队长(后任指导员),有队员10人,长短枪12支,后发展至70余人枪。武工队随桐西区委(亦称桐怀潜区委)活动于蒋潭、童铺、南冲河一带。同年夏,武工队编入皖西支队直属大队。
桐城独立营民国36年9月11日,县城首次解放,10月民主县政府设独立营,县长刘伟兼任营长,县委书记郭任兼政委,副政委姚奎甲,副营长于忠德。下辖1个连,约100人枪。同时,全县设5个区干队。第一区干队(桐北大队),区长陈光华兼队长,队员100余人,活动于大、小关和孔城等地,第二区干队(黄甲区队),区长毛祯祥兼队长,50余人,活动于龙眠山、三道河、屋基岭地区,第三区干队(青草区队)队长赵炳君;第四区干队(桐怀大队)队长蒋云贵,有队员200余人,活动于桐城三道岩、花果园,怀宁高河埠等地。县独立营和各区干队均隶属县委、民主县政府和皖西军区二分区领导。
桐潜独立团和桐城县大队民国37年春,晋冀鲁豫野战军因战略转移撤离桐怀潜等地,桐西局势恶化。为坚持武装斗争,成立桐潜县,下设桐潜独立团,桐潜武工队和3个区干队。独立团团长马国良,桐潜县委书记王宗琪、赵瑾山先后兼政委,副团长郭献瑞、副政委方柏春。下设3个连,300余人枪,活动于桐、潜、怀地区。桐潜武工队有队员50余人,下设2个排,桐潜县副县长姚奎甲为队长,主要活动于桐西地区;年底,桐潜县分置,桐潜独立团二连改建为桐城县大队,有队员400余人,陶琨、李复生先后任大队长。下辖3个连,一连驻孔城张家嘴,二连驻双港铺,三连驻金神墩。
三、建国后地方武装
县人民武装部1950年6月,任命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副部长,10月正式成立,属地方编制。下设军事、政治2股,全县各区均配武装委员。1951年9月,县人民武装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同时,各区成立人民武装部,各配部长、或副部长1人。1952年,各区武装部增配1名现役军人为军政干事。1954年10月,县人武部改为兵役局(保留县人武部名称)。配局长、政委各1人。下设动员、预备役军官、统计、征集、民兵5科,各设科长1人,干事1至2人。同年,撤销区人武部,区军政干事改称武装助理员。1958年4月,县兵役局下置预备役军官士兵管理科、预备役训练科、征集退伍科。全县29个乡配有专职武装助理员,21个乡配有兼职武装助理员。各区不再配武装助理员。1959年2月,恢复人民武装部建制。1960年1月,成立公社人民武装部,12月,区配武装委员。1962年,县人武部下设政工、军务动员、作战训练、预备役军官、后勤5科,各配科长、副科长1至2人,参谋、干事、助理员1至3人。全县各公社均配备武装部长.1人。1963年8月,各区复设人民武装部,配部长或副部长1人。1975年4月,县人武部与浙江省温岭县人武部换防,下设作训、军动、政工、装备4科。1981年,合并为军事、政工、后勤3科,设科长、参谋、干事、助理员、管理员、军医等编制。1986年6月,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中国人民解放军桐城县人民武装部更名为安徽省桐城县人民武装部。1987年,县武装部下设办公室,配主任、秘书各1人、助理员2人;军事科设科长、副科长各1人,参谋4人;政工科设科长1人,干事2人。全县各区、镇、乡,均设有武装部,形成三级武装工作网。
县人民武装部(兵役局)部长(局长)政委更迭表

县武装警察中队民国37年底,中共桐城县委抽调近20名游击队员组成警卫队,队长董学华,驻黄甲唐家湾,隶属县公安局。次年2月桐城解放,警卫队进驻县城。6月成立县公安队,有队员50余人,下设2个排,担负剿匪、警戒、押送案犯和保卫县委机关、银行、邮电局等重要部门安全任务。1950年9月,县大队第三连并入,改称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桐城县公安队,隶属安庆专区公安大队和县公安局。1956年易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安徽省桐城县队部,属县公安局。一般有人员25至40人,配队长、副队长和指导员、副指导员。1961年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62年9月称县公安中队,直属地区公安支队。1966年7月,划归县人武部管辖,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桐城县中队。1975年12月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桐城县中队,隶属安庆支队和县公安局。
上一篇:第二节 驻军
下一篇:第四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