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
隋、唐时,县城先后两次筑土城墙,先在龙眠河之东,后在龙眠河之西。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于阶同邑绅盛汝谦、吴一介等,筹银2.12万两,将土城改建为砖城,三个月竣工。砖城高3丈6尺,周长6华里,雉堞1673垛,城门6座,均有门楼。东称东作门,东偏称向阳门,南称南薰门,西称西成门,西偏称宜民门,北称北拱门。清末,全城有大小街巷40余条。因拐弄里巷较多,故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说。城内主要街道有北大街、西大街和南大街。北大街从东作门往西,西大街由西成门往东,于桐城中学堂(今桐城中学)门口交会;南大街(今名胜利街)从南薰门往北至文庙旁。三条主要街道均宽丈余,条石或鹅卵石路面。沿北大街有明清时县衙、左光斗故居啖椒堂、方以智故居廷尉第(潇洒园)、姚鼐故居惜抱轩,以及建于清末的桐城中学堂;西大街中段有天主教堂(今县人民医院);南大街为商业大街,有凤义兴绸缎庄、银楼、当铺等,前店后宅,建筑精巧,西侧有清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的府第。城内主要街巷还有北后街、柴巷、操家巷、羊子巷、六尺巷、南后街、罗家巷、欧家巷、清风市、寺巷、里仁巷、鼓儿街、双井街、贾家弄、洪家巷等,宽4至7尺不等,多为泥土路面。城外主要街道2条:一条是出东祚门,过紫来桥,向东郊延伸,为东门小街(今名东大街),另一条出南薰门,向南延伸,达崔家坟,为南门外大街(今亦称南大街)。两条街均宽丈余,条石路面,为县城商业街。民国初期,街巷依旧。民国28年(1939)城墙拆除,沿墙基辟东、西环城路。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县城建设。1958年,辟文庙前场地为人民广场。并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向南、向东、向北新辟建设路、解放路和公园路。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整修东后街和城内街巷泥土路面,铺筑泥结碎石路面1700米。1980至1982年,先后将28条、总长2908米弄巷泥土路面改铺砂石。1986至1987年,改造东、西环城路、北大街、西后街、法院街、光荣巷、回民饭店巷6条街道路面,铺设沥青或水泥预制块路面共4720米。县城新建和改建主要街道情况如下:
人民广场1958年辟建,面积4429.11平方米,泥结碎石地面。1985年将其中2500平方米改铺水泥地面。广场北边正中为桐城文庙,文庙两侧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西边先后建有外贸和邮电大楼;东边有县广播电视局和糖酒公司;南边有老干部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宫等。新建楼房美观大方,楼高4至5层。
和平路1958年,拆潘家拐、鼓儿街、向阳巷等狭窄街巷,辟人民广场至南园穿门地段为建设路,后称和平路。1959年,自南园穿门向南延伸850米连接合安公路,均为砂石路面。70年代改铺沥青路面,后将广场至南园穿门段铺水泥路面。该路全长1336米,宽20米。两侧多为70年代后陆续兴建的3至5层楼房,是县城文化、商业繁华地带,道路两侧有电影院、人武部、印刷厂、人民银行、县招待所、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食品公司、土产公司、轻工业品商场、农贸市场、剧院、木材公司、石油煤炭公司等。
龙眠路1958年拆长生阁、双井街,辟人民广场东至环城路为解放路,长296米、宽20米,砂石路面。1985年改称龙眠中路,改铺水泥路面。同年拆迁房屋3464.55平方米,投资59.69万元,向东延展至合安路,建成龙眠东路,长498米,宽30米,沥青路面。龙眠东路和中路全长794米(不含龙眠桥长112米),中有龙眠桥贯通。两侧有药材公司、棉麻茶叶公司、工人文化宫、粮食局大楼、政法大楼、工商局、物资局、中医院、建设银行、新汽车站以及龙头百顺商场等,多为4至6层楼房。
公园路1958年拆南大街、清风市街口,辟人民广场北至桐城中学为公园路,长255.7米,宽16米,砂石路面。1983年改铺水泥路面,是县城早晨菜市场之一。两侧有外贸局、文化局、教育委员会、建安公司等。
环城西路民国28年(1939)拆城墙后,辟南园穿门至仙姑井为环城西路,长1800米,宽10米,泥土路面。80年代初铺泥结碎石路面,1987年铺沥青路面。两侧有实验小学、桐城二中、省荣誉军人休养院、农业局、烈士陵园、水利局、电视差转台等。
环城东路与环城西路同时辟南园穿门至县滤清器厂城墙墙基为环城东路,长1150米,宽10米,泥土路面。80年代初铺泥结碎石路面,1987年铺沥青路面。是县城早晨菜市场之一。两侧有酱园厂、农业银行、县供销社、供电局、食品厂、轧钢厂、米厂、酒厂、制盒厂、滤清器厂等。
西、北大街西起环城西路,东至环城东路的紫来街口,全长1100米,宽4米,原为泥土路面,60年代铺泥结碎石路面,1987年铺水泥预制块路面。沿街有盐业公司、人民医院、血防站、桐城中学等。
西后街自县医院至实验小学,长853米,宽平均3.2米,原为泥土路面,1986年铺水泥预制块路面。沿路有县公安局、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灯光球场等。
法院街自公园路路口至北街小学大门口,长100米,宽5米,原为砂石路面,1985年铺水泥预制块路面。
光荣巷自和平路新华书店左侧至省荣誉军人休养院,长173.3米,宽5米。80年代初由泥土路面改铺砂石路面。1986年铺水泥预制块路面。
合安路城郊段北起快活岭,南至石河乡文昌村,长3.1公里,其中北段称新市街。沿途有植物油厂、配合饲料厂、水上商场、加油站、链条厂、磷肥厂、铅丝厂、图钉厂、中外合资华亿油墨公司、服装厂、纸板厂、汽车站、煤场,是县城工业较为集中的地区。
桥涵龙眠河(旧称桐溪)和桐溪塥(亦称桐渠,为龙眠河堰流)流经城区,城内多桥。清代有紫来桥、回龙桥、桐陂桥、清水桥、杜家桥、三步两个桥、泗水桥等。除横贯龙眠河的紫来桥跨度较大至今仍存外,其余均为长约丈余的小桥,今多废。1987年城区主要桥梁有龙眠桥、桐城桥、紫来桥、南关邮局通向看守所的人行桥和滤清器厂通连莱园路的过水路面。
二、房屋
建国前,城内富户住宅多为前厅后院式建筑,砖墙木柱,竖列穿枋,四柱、五柱落地铺设木楼、地板,平板天花,隔墙封火。较著名的有叶家大屋、施家大屋、双井方家等。一般平民多住土木结构的低矮平房。商人店铺集中于正街两侧,大都为砖木结构抬梁式两层楼房,石砌单台基,木构架房身,砖砌墀头,斜撑承檐,平板额枋,木格象眼,两坡屋面。规模较大商号店宅有南城外大街凤义兴绸缎庄、焦永丰百货店,南城内大街叶日生京货店、陶长春国药店,东门小街韩悦来南货店等。桐城文化名人、告老还乡的官员、绅士等,在城内和郊外建有园林式建筑40余处。其中建于明代的主要有:讲学园、怡园、泳园、廷尉第(清称潇洒园)、亦园、颂嘉草堂、迭翠楼、怀楼等;建于清代的主要有:西园、兹园、五亩园、逸园、遂园、竹叶亭、南园、翠竹碧梧山馆、勺园、莱园、抱润轩等;建于民国时期的主要的有:小陶居丘、凌寒亭、告春及轩等,其中部分遗迹尚存。
建国初期,县城房屋建筑总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50年代,新辟街道两旁陆续建起一批新房,仍以砖木结构的平房为主,少数为2层砖木结构楼房,全城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楼房仅县人民政府办公楼一座。60年代,机关、厂社、学校、商店相继建起2至3层办公楼、教学楼、营业楼,多为钢筋混凝土构筑。70年代,新建楼房多为4层,出现砖混、框架式结构。1977年,安徽省地震部门测定桐城县为地震7度设防区后,县城楼房和公共设施多进行抗震加固。80年代,新建临街楼房多为4至5层框架式结构,随着龙眠东路、龙眠东路南小区的开发,民房建筑日益增多,一改土木、砖木结构的平房为砖混、半框架式结构的2至3层楼房。单位自建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的商品宿舍楼,多为两室一厅的单元分户式住宅,厨房、卫生间、阳台、生活垃圾孔、水电设施配套齐全。1981至1987年,新建公房(主要为单位自建)20.71万平方米(其中职工宿舍3.17万平方米),新建私房6.43万平方米。
1987年县城主要公共建筑表


三、照明
民国初年,县城居民照明普遍用蜡烛和菜油灯,少数商店和富户使用煤油灯。主要街道、巷口设风灯,由附近商店轮流加油管理。民国19年(1930),东大街建有私营光明电气公司,年发电量3.4万度,供部分居民和商店照明,民国27年停办。
1951年9月,皖北行政公署革命残废荣誉军人学校电厂建成发电,年发电量2万度,供本单位、县政府、公安局及桐城中学等单位照明,1958年1月停办。1957年县发电厂建成发电后,县城部分机关学校和400户居民使用电灯照明。东大街、胜利街、建设路、解放路安装40盏白炽泡马路弯灯。1965年,电灯照明基本普及,全城路灯为60盏,部分灯具为自整流型。1979年,城区主要街道换上40盏250瓦高压汞路灯,各巷道亦安装路灯。1987年,城区共安装路灯125盏,其中人民广场、龙眠路为高压钠灯。
四、供水排水
供水建国前,县城官、民均饮用井水和河水。城内水井较多,“巨室一家有三、四井,次者家各一井,街旁巷侧穿井亦多,以供室内无井者之用。”建国后,部分机关、工厂开始凿大井、竖水塔,自建自来水。70年代部分居民家庭改用压水井。80年代,随着县城工厂增多,工业用水量增大,龙眠河经常干涸和被污染,水井水位下降,全城饮用水发生困难。1984年,县政府决定以境主庙水库为水源,在城北观野崖建自来水厂,翌年底竣工供水,自来水厂日产饮用水2000吨。水质经测定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生产工序为取水、沉淀、过滤、消毒、输配等,用户用水表计量。主要管线铺设:从境主庙水库至水厂,全长2100米,采用DG250普压铸铁管为输入管道。水厂经广场至汽车站,全长2200米,为输出干线管道。其中水厂至广场长1000米,广场至交叉路口长400米,交叉路口至汽车站800米,分别采用DG250、DG200、DG150普压铸铁管。1986至1987年,续铺输配水管线1930米。其中,龙眠中路长300米,为DG200普压铸铁管;龙眠东路长400米,为DG150普压铸铁管;龙眠桥管网过桥长110米,为200无缝钢管;西后街长700米,为DG200普压铸铁管;北大街长420米,为DG150普压铸铁管。1987年底,全城安装自来水总表61户,分表400户,日供水量400吨,供水面积15%。单位自建供水水塔34座,居民家用压水井3000多口,公用水井464口,一般井深4至6米,水深1至2米。
排水民国时期,城内东、南、北大街设有下水道或排水沟,沿下水道或排水沟建有水柜,小街小巷无排水设施。建国初期,陆续修整和疏浚原有下水道和排水沟渠。1958年开辟建设路、公园路、解放路,配套兴建总长4500米排水工程。60年代,结合路面改造,清理和整修北大街排水道,从东作门到县医院(长1100米)为砖砌排水沟,沿排水沟设置水柜。70年代,将东大街(紫来桥至闸口)、南大街(城门口至崔家坟)全长1900米下水道改成砖砌两壁、45×45厘米水泥平板盖面下水道。80年代,和平路、公园路、龙眠中路总长4500米下水道均改建为混凝土涵管管道和砖砌排水道。1987年,城区主要街巷有涵管下水道全长3990米,涵管内径30至50厘米。其中邮电局至泗水桥段长1170米,内径30厘米;北大街新巷至龙眠河800米,内径50厘米;公园路、龙眠路1800米,内径30厘米;西后街至法院街320米,内径30厘米;操家巷180米,内径30厘米;北大街至公园路口900米,内径50厘米;正阳巷120米,内径30厘米;西横巷220米,内径30厘米;添家弄至泗水桥150米,内径50厘米。
五、环境卫生
80年代前,城区环境卫生由各单位和居民清扫维护。1982年9月,成立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配清洁工12人,大板车4部,汽车1辆,设置垃圾池25个。1983年,各机关、单位,就近划分卫生区,实行门前三包(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环卫办公室清洁工负责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1986年9月,撤销环卫办公室,成立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站,有清洁工29人,大板车9部,机动三轮车6辆,洒水车1辆,汽车1辆,水泥垃圾池57个,沿主街道设果皮箱30个,在南演乡王墩村小朱庄设垃圾堆放场一处。清洁工日清扫街道2.5万平方米,全城生活垃圾日运量40吨。1987年,在老汽车站中原塑料厂巷内建水冲式公共厕所一座,面积80平方米,配专职管理员1人。公厕内有电灯、自来水和洗手盆。
六、城区绿化
民国初年,西门外有苗圃11.7亩,育苗10.5万株,供城区绿化。民国15年(1926)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国民政府定3月12日为植树节,县政府将西门外苗圃更名中山林,后每年植树节组织机关、学校、团体植树造林,共植树10万株左右,但成活率较低。民国25年,县政府增辟经济林10亩,植树约2万棵,但城区街道基本无行道树。1958年县城街道改造时,植行道树法国梧桐600棵。至70年代,主要街道两侧,都栽植了行道树。1979年2月,全国人大五届六次会议重新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后每年此日在城机关单位人员到城郊附近荒山植树造林。城区机关、工厂、学校、商店、居民多在前庭后院植梧桐、樟树、雪松、龙柏、水杉、各种名花异草,并在阳台走廊置放盆景,美化环境。1987年,县城和平路新植樟树2000株,取代原有法国梧桐。同年全城园林绿化面积47.2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14.75%。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