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陆路
古道桐城古道历史久远,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明清时,起(经)自县治的古道有北大道、南大道、西南大道、东大道和西北大道。
北大道为安庆府北往京师的过境驿道,又称京道,由县治东祚门—紫来桥—县前铺—陆家山铺—吕亭驿—卓家山铺—舒城县界,全长60华里。民国21年(1932),改建成公路。
南大道共3条,一条为桐城南往安庆的驿道,由县治西成门—口空口铺—石井铺—新庄铺—老林铺—棠梨铺—野狐铺—双港铺—横山铺—练潭驿—山西铺—东源潭铺—沿山铺—冷水铺—总铺—十里铺—同安驿—安庆府,全长约160华里。另两条为人行大道。一称西大路,由县治西成门—口空口铺—石井铺—撩风铺—牛栏铺—陶冲驿—三安铺—青草塥—郑家河—高河埠—总铺—十里铺—安庆府。一称东大路,是通往金神墩、练潭驿等水陆商埠的重要通道,由县治南薰门—南大街—油炸巷—白马庙—蒋家山—天林庄—金神墩—双港铺,在双港铺与驿道相接。
西南大道为南方诸省北至京师的驿道,亦为桐城至潜山县重要通道。由县治西成门—口空口铺—石井铺—挂车河—撩风铺—牛栏铺—陶冲驿—三安铺—潜山县沙河铺,全长60华里。建国后,挂车河至沙河铺段改为公路,挂车河至县城段仍为人行大道。
东大道为东往枞阳的人行大道,亦为舒城、桐城、潜山、六安等地商旅经枞阳循水路至芜湖、南京、上海的通道。由县治东祚门—紫来桥—乌石岗—十五里坊—孔城镇—杨树湾—义津桥—官埠桥—枞阳,全长110华里。民国25年,县政府曾征工整修,称县道。建国后,改建为公路。
西北大道是通往唐家湾及西进潜山、舒城的山区古道。走向有二:其一出县治西成门,沿西大路—挂车河—洪山嘴—三道河—黄甲铺—扁担冲—唐家湾,全长60华里;其二由县治宜民门—仙姑井—古塘—陈智铺—黄甲铺—何家畈—扁担冲—唐家湾,全长60华里。建国后,两条古道中挂车河至洪山嘴段、仙姑井至陈智铺段先后改建成公路。
公路兴建民国19年(1930),安(庆)合(肥)路(建国后称合安路)桐城段动工兴建,民国21年正式通车。民国25年,县政府征工整修扩建桐城至潜山源潭铺、桐城至枞阳、桐城至庐江等6条简易道路,称县道,仅通人力、畜力车,总长85公里。抗日战争期间,境内公路遭严重破坏,交通瘫痪。1949年,全县仅有安(庆)合(肥)路桐城段和桐城至枞阳两段公路,总里程77公里,勉强通车。同年3月,为支援渡江战役,县民主政府发动民工对合安公路桐城段和桐城至枞阳公路进行抢修。1951年春成立合安公路桐城县整修工程总队部,组织民工5.7万余人,再次整修合安公路桐城段,1952年底竣工,共完成土方5.88万立方米,砂方1.8万立方米,石方4.6万立方米。1955年,组织群众义务建勤,拓宽路基并铺筑3至3.5米宽的泥结碎石路面,修建木架桥22座430延米。次年,县人民政府再次发动民工义务建勤,历时6个月,共铺筑泥结碎石路面20公里,新建木架桥6座135.1延米,涵洞46道。1957年3月正式开通客运班车,达到晴雨通车标准。
1958年,全县掀起全党全民办公路的热潮,至1959年,建成简易公路7条102.24公里,大车道83条312.65公里。因施工粗糙,质量低,多数不能通车。1960至1964年,县交通部门实行“民办公助”,先后对新安渡至练潭、范家岗至青草、县城至金神等公路重点整修、续建,新建高桥至古井、县城至境主庙、挂车河至牯牛背、毛栗河至胜利、香铺至姚祠等8条简易公路。全县通车公路里程达171公里。1965年对合安路桐城段全线整修,路基宽由6.5米增至8.5米,翌年铺渣油路面,1969年完工。
1970至1985年,先后建成桐城至舒城芦镇关山区三线战备公路,以及徐家花园至唐湾、新安渡至龙塘、唐家湾至蔡家畈、木桥河至龙头、鲁王河至倪店等县内公路。同时对合安公路桐城段和桐枞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1985年,根据省政府再次拓宽合安公路的决定,县成立合安路桐城县拓宽工程指挥部,发动沿途4区10乡民工投入路基拓宽工程。路基拓宽标准20米,一般集镇23至25米,经过县城的3.6公里路段为28米。共完成土石方100万立方米,拆迁房屋4065间,迁移供电、邮电、广播三杆269根,迁移坟墓796棺,拆迁其它建筑1877处,接长各类涵洞474道4926米,改建驳岸、挡土墙79处5805米,新建驳岸12处926米,砌筑石方3581立方米。1986年10月铺筑砂砾石垫层,次年底结束。共挖运土方1.1万立方米,回填涵顶、驳岸土方20万立方米,开挖压实路槽56.2公里,运砂砾石34万立方米,铺筑砂石垫层56.2公里,移栽行道树1.5万棵,移迁电杆105根,接长涵洞28道,加宽小桥11座217延米。1986年4月开始浇铺渣油路面。
1987年,全县有公路27条(段),通车总里程377.6公里。其中:国道一段,长57公里;省道一段,长1.7公里;县道14条,总长252.6公里;乡道11条,总长66.3公里。在全县公路中,二级公路57公里,三级公路21.7公里,四级公路215.6公里,等外级公路83.3公里。其中渣油路面81.2公里,砂石路面295.5公里,土路1.9公里。公路部门正式接养里程312公里,代养乡村公路里程65.6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2.97公里,是1949年的4.9倍。全县8区、5镇全部通车,52乡有50乡通车,占96%。
公路养护民国23年(1934),安合路首次设立4个流动养护道班,负责全线养护。26年,省公路局安合路管理处迁桐城,改名皖西养路工程处。次年,皖西养路工程处裁撤,公路养护停止。34年,省公路局修复安合路。次年,在桐城组建安合路改善工程处,恢复通车。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逃时,公路桥被烧毁,车辆无法通行。桐城解放后,为支援渡江战役,民主县政府组织民工对安合路进行抢修和养护,其后公路养护组织逐步健全和完善。1951年春,合安路工程段安庆辖段成立全地区第一个养路道班,流动养护安庆至桐城县小关105公里路段。1953年,桐城养路工区成立。为弥补专业养护力量的不足,每年利用冬闲,发动群众义务建勤。同时选定“养路户”,成立“养路组”,沿线27乡61村选出临时护路员274人,协助专业道班,进行经常性公路养护。
1957年,桐城养路工区在土桥建第一幢专业道班房。11月,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桐城县关于群众养护公路实施细则,实行“远修近养”,即经常性养护由公路两侧附近农业社负担,季节性和岁修由公路两侧较远农业社负担。每公里2至3人组成常年养护组。合安、桐枞路沿线16乡57个农业社,成立6个养路组,共有劳动力60人。1959年,群众养护组增至9个87人,扩建成7个专业养路道班,其中合安路5个,桐枞路2个。1960年后,绝大部分养路员转为国家正式道工。同年11月,桐城公路养护组向安庆地区养路队提出实现干线“六无”(无坑槽、无露骨、无波浪、无跳车、无积水、无堆物)的倡议,开展养护竞赛活动,路况明显好转。1962年推广广东省罗定县用河砂加铺砂石路面松散保护层的养护方法,取得良好效果。1964年,省交通厅奖给县公路站“上海”581型三轮汽车一辆,此为县内公路养护使用机动车之始。
1965年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两种养护制度的暂行规定,合安、桐枞等干线公路由专业道班养护,范青、新练、桐金等6条支线公路全部承包给沿线社队养护。1966年,合安路桐城段浇铺渣油路面,养路工作量减轻。“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平均好路率降至50%以下。1969年,公路养护取消社队承包,推广代表工制,全县选常年代表工138人。同年夏,突发特大洪灾,全县有10条公路189公里路段遭洪水冲击,12座桥梁、107道涵洞、5处170米过水路面、108处2.7万米路基、41.8公里路面严重水毁,交通瘫痪。县交通部门组织人力抢修,使交通及时得到恢复。1980年,全面推行公路养护经济责任制,完善路检制度,好路率逐渐上升。1983年6月,又遭特大洪灾,全县有11条公路交通中断。水毁桥涵15座(道)、驳岸5340延米、路面180公里,大塌方1.6万立方米。县公路管理站及时组织全面抢修,合安路在24小时内即恢复通车。
1987年,全县共设养路道班31个。其中合安路7个:大关、卅铺、吕亭、城郊、龙河、土桥、柏年;舒桐路3个:石桥、马寨、古塘;桐枞路2个:南演、孔城;杨新路3个:罗岭、练潭、双铺;徐刘路4个:黄铺、汪河、唐湾、大塘;毛青路1个:胜利;范青路2个:挂镇、陶冲;江沙路1个:江岭;新童路1个:龙塘;棋许、金香路1个:香铺;桐金、天朱路2个:蔡店、天林;高双路3个:古井、朱桥、肖店;孔新路1个:姚岗。固定职工112人,常年代表工122人,养护里程312公里,代养乡村公路65.6公里。全县好路率,油路为98%以上,砂石干线为97.1%,砂石支线为14.9%。平均好路率由1985年的70%提高到90%,养护质量综合值达78%,在安庆地区10县公路大检查中名列第一。全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73辆(台),其中推土机1台,铲运机1台,中、重型压路机6台,轻型压路机2台,载重汽车5辆,小型拖拉机37台,碎石机1台,洒水车13辆,沥青洒布机7台。
公路绿化民国23年,安合路桐城辖段栽植白杨等树苗。25年,《安徽省公路行道树保护规则》施行,安合路桐城辖段种植白杨、刺槐、梓树、红树等7.5万余株。抗日战争中,公路被毁,行道树无存。
建国后,逐年进行公路绿化,至1955年,合安路沿线共栽种白杨、杨柳、青杨等近万棵。1958年,县交通部门在南演乡乌石岗开辟公路苗圃,配备专人培植树苗。次年,合安路补植白杨9000棵,翠柏1.7万棵。桐枞、范青等路补栽白杨、翠柏1.3万棵。1963年11月,根据省交通厅、财政厅关于公路行道树管理和收益权限问题的批复,公路绿化推行“国造国有,队栽队有,合作造林,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政策。1972年,公路管理站同沿线社队签订植树合同,拨给树苗,统一树种,由沿线社队栽植和管理。同年,公路苗圃育苗面积增至31.96亩,年出苗4.4万棵。1976年,推行“一、三、五”(损坏一棵,栽三棵,罚款五元)的护林政策,行道树成活率不断提高。其中范青路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1981年,结合合安路拓宽改造,行道树再次更新,清除杂种树,保留法梧和柳树。1987年,全县公路绿化里程160公里,占总养护里程51%。合安路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桐枞、范青等路绿化覆盖率均在75%左右。
1987年公路概况表

桥梁县内河道交错,石拱、石梁等古桥较多。由于地理变迁,水流冲击,绝大部分已倾圮或改建,现存古桥主要有紫来桥、项家河桥、广济桥、南山桥、三兴桥、再兴桥等。
公路桥始建于民国21年(1932),多为木架桥。建国后,公路桥梁发展较快,由木架桥逐步发展为砖石拱桥、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双曲拱桥、空心板桥、少筋微弯板桥等多种永久性大吨位桥梁。荷载标准最大可达汽—20、拖—100。其中位于合安路133.18公里处的柏年河桥,是县内最早建成的一座永久性公路桥梁。民国36年6月,曾由省公路局建成木架桥,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烧毁。1954年由省公路局重建。1964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共10孔,每孔净跨12.5米,全长142.8米,桥面车道净宽6.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荷载标准汽—13、拖—60。位于杨新路13.3公里处的练潭河大桥,是县内最大的一座公路桥。省公路局勘测设计,1978年安庆地区公路总站工程处施工,1982年2月竣工。该桥为空腹式等截面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8孔,每孔净跨30米,全长279.9米。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组合式桥墩,基础为6根直径1.5米的钢筋混凝土灌柱桩,上设钢筋混凝土承台。荷载标准汽—15、拖—80。其控孔桩基础,为安庆地区首创,被列为安徽省公路科研成果。
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公路桥梁77座,总长2863.49延米。其中大型桥梁3座,总长586.5延米;中型桥梁20座,总长1194.49延米;小型桥梁54座,总长1100.5延米。
1987年公路桥梁概况表

(续前表)


二、水路
桐城自古水路通畅,航运便利,船舶可由长江直抵练潭、金神墩、青草塥、双店、孔城、杨湾、义津等地。解放初期,航道通航里程285公里,后因淤塞和水系改变,航道缩短,1987年通航里程123公里,多处只能在汛期涨水季节通航。
湖泊航道民国时期,菜子湖、白兔湖、嬉子湖是桐城通往长江的必经水道。建国初期,每年1至4月可通竹排和5至12吨木船;5至12月可通5至50吨木船,并有小轮船航行。1987年,菜子湖有黄沟—双河口、车富岭—义津2条季节性航线,白兔湖有车富岭—杨树湾、罗岭—花山2条季节性航线,嬉子湖有高源墩—双河口、官埠桥—枞阳2条季节性航线。汛期船舶可抵罗岭、练潭、金神、双河口等地。并辟有双店—枞阳客班航线。
内河航道建国初期,境内内河航道有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长河等。其中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因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于60年代先后断航。孔城河历史上水运发达,是桐城、六安、舒城、庐江及沿江各城镇客货集运航道,50年代,可通20吨左右木船,汛期船舶直抵孔城河上游的尹河,辟有枞阳—孔城客班航线。1959年,枞阳节制闸建成后,水位下降,航道阻塞,水运衰落。长河是菜子湖水系入江水道,起自双河口,经花山、梅林、上枞阳,于下枞阳入江,可通航50吨木船。枞阳节制闸建成后,出入长江各埠物资均需翻坝中转。1987年,闸外3公里通江航道常年通航;闸内枞阳—双河口,汛期可通30吨左右木船和机动船。
水库航道1960年春,牯牛背水库设渡口站,开办临时渡运。1965年11月,辟大坝—汪河、大坝—黄铺渡运航线,航程分别为6公里和4公里。1985年境主庙水库开办渡运,辟有大坝—王家平坦渡运航线,航程1.5公里。
港口船闸与航道配套,境内建有枞阳船闸和杨棚港。枞阳船闸位于鲟鱼镇,是沟通菜子湖水系与长江航道的过船设施。1984年11月,由安徽省航道局港航工程公司承建。闸室长120米,宽14米,闸门宽12.4米,最小通航水深2米,可通过100吨级以下的轮驳船队,计划总投资1177万元。1987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杨棚港位于县境东南端,古称罗塘洲,原为江中四面环水的沙洲。清同治年间,沙洲北缘与江堤联结,逐步演变为天然港口。上航43公里至安庆,下航2公里至长河口的下枞阳港。港口形成初期,无码头设施。抗日战争前,长江安芜航线的小客轮始在此停靠,建有候船小棚。解放初期,芜湖内河轮船公司一度在此设简易码头。1958年后,勘明杨棚港水位较深,遂逐步开发建成县内进出物资的中转港。1977、1981、1985年港口吞吐量分别为10万吨、25万吨、34万吨。后砂石转运减少,港口吞吐量下降,1987年为12.22万吨。港区自然岸线长1500米,水域面积19.9万平方米,陆域面积13.6万平方米,码头总长127.7延米,有泊位5个,最大靠泊能力100吨级。全港有货物堆场1.85万平方米,港区道路1.7公里,各类港口装运机械20余台,其中起重机2台,装载机1台,皮带输送机13台,大型拖拉机6台,手扶拖拉机3台。
渡口民国时期,全县有较大渡口20余处,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湖地带。1959年后,全县常年固定渡口由县航管站统一检丈,核定吨位,发给渡船证。1981年9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渡口管理试行办法和农副渔船渡船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县交通部门加强了对渡口、渡船的管理,负责渡船检验、丈量、登记、发证及驾驶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1987年,全县有渡口11处,渡船21艘,其中钢质渡船4艘,木质渡船17艘。
1987年渡口概况表

三、运输
陆路运输民国20年(1931)前,县内陆路运输全赖人、畜力承担。民国21年始有少量汽车承运部分客、货运输业务。1987年,机动车运输已成为陆路运输的主要运力。
运输工具清代及民国时期,县内陆运工具主要有轿子、人力车、畜力车、驴马驮等。民国21年(1932)安合公路通车后,境内始有汽车行驶。建国后,机动车辆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拥有机动车2386辆(台)。其中,机动三轮车339辆,投入运输的拖拉机1234台,摩托车198辆,大、中、小型货车470辆,客车129辆,特种车16辆。
轿子:明清及民国时期,官吏和巨富显贵人家备有轿子。县城、孔城、青草塥等集镇设有轿子房,供民间新娘出嫁和老年人外出租用。建国后,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婚嫁礼俗的改革,轿子房冷落倒闭,轿子绝迹。
驴马驮:民国时期,黄甲山区驴驮较多。葛家湾等地有驴驮帮赶运粮食及山货。因其往返灵活轻便,适应山区陡坡狭路,故有“无驴莫进山”之说。建国后,驴驮仍为山区辅助运输工具。
独轮车:又称鹿车、木车、土车、手推车,轻便灵活,适用于乡间小道。为县内陆路主要运输工具。1955年,全县尚有独轮车4500余辆。60年代后逐步被平板车取代。
平板车:又称平车、架子车、大板车,载重250至600公斤。装卸方便,使用灵活,坚固耐用,适用于城乡道路。50年代开始使用,后逐渐成为搬运部门和民间主要运输工具。1987年,虽已被专业运输部门淘汰,但在城乡短途小批量运输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车:1952年,县供销部门组建马车队,承担商品运输任务,载重750至1000公斤。后因畜源不足,停止使用。
自行车:1958年,全县有自行车245辆,均为机关单位所有。1962年后,私人购买自行车逐年增多,既作代步工具,又作短途简便运输工具。1987年,全县有自行车15万余辆,城镇、乡村随处可见。
摩托车:70年代,公安、邮电等部门开始使用摩托车执行公务。1980年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购买摩托车渐增。1987年,全县有摩托车198辆。主要牌号有国产黄河、长江、金城、幸福、嘉陵、渭阳和日本产铃木等。
机动三轮车:1971年,县搬运站购进第一辆老式机动三轮车,后逐年增购,1979年,全县有老式机动三轮车16辆,一般载重1.5吨。80年代开始使用简易机动三轮车,每辆可载客8人,也可载货,一般为个体运输专业户所有。1987年,全县有简易机动三轮车339辆,老式三轮车3辆。
拖拉机:70年代初,县内始有拖拉机营运,后逐年增多。1981年,投入运输的拖拉机145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7台,小四轮方向盘式和手扶拖拉机1327台。1982年后,不少个体运输专业户开始购置汽车,拖拉机营运量逐年减少。1987年,全县投入运输的拖拉机1234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1台,中、小型拖拉机283台,手扶拖拉机880台。
汽车:30年代,县内仅有过境汽车。1949年,有私营日本产汽车3辆。建国初期境内客货运输多为过境汽车承担。1958年,县商业局购进汽车2辆,专司货物运输,后部分商业、供销部门亦陆续购进汽车。70年代初,县公路运输部门开始购置汽车。1975年,全县有汽车65辆。后专业和社会运输车辆迅速增加。1980年,全县有汽车179辆,1985年增至430辆,1987年达615辆。其中大型客运车60辆,有解放、江淮、东风等型号,主要为运输企业所有;小型客车69辆,有北京、上海吉普,沈阳、昌河、万山、佛子岭旅行车,苏联伏尔加,日本丰田、三菱旅行车和轿车等,一般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有;大中型货车419辆,小型货车51辆,主要有国产解放、江淮、黄河、交通、东风、跃进、青海湖、飞虎,苏联嗄斯,德国依法,日本三菱、日野等;特种车16辆,主要用于救护、消防、警戒、交通监理、油罐、电力计量、科技普及等。
客运清代及民国时期由私人经营。民国21年(1932),安合公路通车,桐城路段设新安渡、县城、大关三个汽车站,日对开安庆—合肥班车一次,过境载客。1949年,年客运量500人。1950年,桐城汽车站成立,职工3人,以民房代站房。年客运量0.16万人,客运周转量11.49万人公里。1954年春,一辆由卡车改装的30座客车由桐城车站售票载客,此为县内自发班车之始。1956年,县汽车站由今木材公司后侧迁至合安路西侧,年客运量5.88万人,客运周转量34.47万人公里。1957年,桐枞公路通车,合肥—枞阳、安庆—枞阳过境线路开通,县内客运线增至4条。次年增加合肥—太湖、岳西过境班次。1964年,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2辆嗄斯车在桐城汽车站驻点,此为县内开通农村公共班车之始。10月,开辟县城—金神、新安—练潭、范岗—青草3条农村公共班车线路,均随车售票。1969年9月,省投资4.3万元,于合安路108公里碑西侧建站房,建筑面积212平方米,停车场3000平方米,次年10月竣工营业。1973年,县城—中义开放班车。1975年,县城—唐湾开放班车。1982年,新安—罗岭、孔城—新店、毛栗河—青草、新安—龙潭、卅铺—王集、鲁王河—鲁谷共、木桥河—龙头等线相继开通客运班车。1983年,先后有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县搬运公司、各区搬运站、县汽车运输公司投入公路客运。1985年,全县有长途客运线路25条,其中跨省线路3条,每天始发长途客车21班,过境长途客车76班。县内农村公共班车客运线路20条,营运里程291公里,营运点68个。全县有48乡(镇)通客车。每天由县城开往双店、新店、青草、椒岩、罗岭、黄泥包、中义、杨公、双港、卅铺等地客车往返48班次,平均站距4.2公里。另开办有农村循环班车,设农村公共汽车站点52个,平均站距2.5公里,每天从县城广场发出往返班车28班次。
1986年12月起,县联运公司先后开办火车、轮船、飞机客票预售,及汽车、火车、轮船客票联售业务。当年代售火车票1.4万张、飞机票25张,售长途汽车票4800张。
1987年,全县长途客运线路增加到27条,其中跨省5条。每天始发和过境班车170班次,县内农村公共班车50班次。当年,交通部门投资158万元,于县城龙眠东路与合安路交接处建新车站,占地30亩,设计规模4000人次/日,主体建筑8111平方米。县汽车站设有大关、卅铺、吕亭、范岗、新安、练潭、孔城7个分站,和双港、罗岭、青草、中义、唐湾、杨公、双店、金神、新店、土桥等10个代办站。年客运量271.03万人,客运周转量11149.18万人公里。另有个体机动三轮车339辆,在县城、孔城、大关、卅铺、新安、双港、青草、金神等地经营短途客运。
1987年客运线路概况表

货运建国前,由私人经营,以短途转运为主,输入输出的煤油、食盐、粮食、棉花、生猪等,大都运至孔城、金神墩、练潭等水运码头接转。民国21年(1932),安合公路通车后,始有汽车经营长途货运。民国29至34年,因军事及民用运输需要,在黄甲成立桐城驿运站,开辟黄甲至舒城、潜山、霍丘等县驿运线,承办货运业务。
1951年,县汽车站开始办理货运业务。同时,组织私营商车成立桐城汽车联运社。同年9月,成立县搬运公司及区(镇)搬运站,经营短途搬运业务。1952年,县供销合作社接受安庆军分区畜力胶轮大车1辆,马2匹,承担社内商品运输,此为部门自办货运之始。次年,3辆私营汽车加入淮南公私合营汽车公司,桐城汽车联运社停办。陆上运输仍以民营为主。1953年,淮南汽车运输局在桐城办理长途零担货运业务,车辆由合肥调度。1956年,私营运输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运输市场得到清理整顿,专业部门运力提高。次年,县汽车站开设货运室,货运量由1953年0.62万吨增至2.01万吨,周转量由25.37万吨公里增至163.3万吨公里。承运货物以支农物资为大宗。1958至1959年“大办钢铁”、“大办工业”中,民间散车充斥运输市场,营运者自设机构、自揽货源、自印票据、自订运价,管理比较混乱。对此,县人民委员会于1960年组织交通、公安、劳动、税务等部门,清理整顿民间运输业,运输市场混乱状况得到扭转。其间,县商业局曾购置汽车2辆,成立汽车运输班,担负本系统部分商品运输任务。1963年3月,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在全县各主要物资集散地设立交通管理站8个,推行统一承揽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调配劳力的“三统”管理,形成以专业部门为主体的运输格局。1964年,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在桐城汽车站始设驻点货车,进一步充实专业部门的运力。公路货运量增加到18.93万吨,周转量提高到296.89万吨公里。1971年7月,县汽车运输队成立。1973年,县搬运公司及区(镇)搬运站先后购置载重汽车,兼营汽车长途货运业务。
80年代交通运输业实行开放、搞活方针,城乡个体运输专业户迅速发展,专业运输部门独家经营局面被打破。1982年,桐城汽车站开设零担货房,由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派车驻点。1984年11月,桐城汽车站新安渡分站首家与水家湖火车站联营,成立新安渡公铁联运站,办理公路与铁路联运业务。1985年4月,县成立联运公司。1986年,县汽车运输队改为县汽车运输公司。1987年底,全县专业运输部门有载货汽车64辆346.5吨位。其中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十一车队在桐城汽车站驻点货车4辆18吨位,县搬运公司及区(镇)搬运站货车40辆174.5吨位,县汽车运输公司货车20辆、挂车13辆154吨位。非交通部门车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等)401辆。个体(联)户机动车786辆1098吨位,其中汽车103辆415吨位。全县年公路货运量61.2万吨,周转量3849.55万吨公里,其中专业运输部门年货运量16.13万吨,周转量1053.97万吨公里,分别占全县公路总运量和总周转量的26.36%和27.38%。零担货运量1.16万吨。全县有联运企业2家,联运站点14个,开办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公路与水路、公路与航空四种联运业务。共完成货运量0.98万吨,周转量145.23万吨公里。
搬运装卸明、清时期,县内营运粮食、布匹、食盐、木材、杂货等,均赖人力搬运装卸,搬运工多为货主临时雇用。民国时期,搬运装卸业务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孔城、枞阳、汤家沟、练潭、金神墩、青草塥等水陆商埠。县城搬运业务主要由东大街周家铭车行把持,该车行有大轮板车40余辆,后因战乱,日渐萧条。
建国后,人民政府组织搬运工走集体化道路。1951年9月,成立桐城县搬运站,下设城关、孔城、青草、练潭、金神5个搬运大队,共有职工500余人,承担全县大宗货物搬运装卸、理货业务。1955年,对私改造中,私营搬运户多加入镇办搬运队或搬运小组,农村零散板车组成社队副业装卸队。1958年,县、区搬运站改称搬运社,区搬运社开始实行独立核算。在“大办钢铁”、“全党全民办运输”中,民间板车迅速膨胀,运输市场混乱。1960年冬,对运输市场进行整顿,搬运市场混乱状况得到改善。1963年开始实行“三统”管理,全县有大关、孔城、范岗、金神、新安、杨桥、青草7个区搬运社及练潭、双港2个装卸组,专业搬运力量加强。全年专业搬运量5.94万吨,占陆路搬运总量的18.9%。到1979年,全县专业搬运装卸量达18.25万吨,占陆路搬运装卸总量38.36%。
1980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联合运输办公室,农副散车进入搬运市场。乡(镇)副业装卸队、个体搬运户成为城乡搬运市场重要力量。1987年,县搬运公司有汽车16辆,孔城、范岗、金神、新安渡、青草5个搬运站共有汽车24辆。全县陆路搬运装卸总量49.73万吨,其中专业部门29.34万吨(含长途货运量),占总量59%,乡(镇)副业装卸队搬运量18.91万吨,占总量38.03%。
1949—1987年公路客货运量表


水路运输桐城历史上水运繁忙,形成以菜子湖为中心,内通诸河,外接长江的水运网。1959年枞阳节制闸建成后,江、湖直达运输受阻,大部分船舶投入长江水运,内湖仅有小型船舶担负短途驳运。
运输工具明、清及民国时期,桐城水运工具以木帆船为主,次为排筏。1959年始有第一艘机动船。1975年水上运输基本实现挂机化、拖带化。80年代,大功率、大吨位钢质船舶逐渐增加。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运输船舶137艘(不含渡船)1375马力8461吨位,153客位。其中交通部门客轮2艘153客位,货轮4艘112吨位,拖轮7艘1375马力1026吨位,货驳49艘6069吨位。
排筏:俗称桴、筏、乌排、毛排,用毛竹排列,长5至6米,宽约2米,载重1吨左右。建国前为内河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境内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均有排筏往来,四季不断。建国后逐渐减少,1956年,孔城、青草排筏运输合作社有排筏138张,60年代后停止使用。
木帆船:建国前,县内木帆船有漕船、黄梢船、五舱船、板船、斗船等,以漕船和黄梢船居多。漕船为运粮船,长10.2至12.6米,载重一般10至30吨,3至6人驾驶。黄梢船头尾形状相同,长9至10米,载重10吨左右,2至4人驾驶。1952年桐城水上乡拥有木帆船110艘800余吨位。1972年后,逐渐改装成挂机船。
挂机船:1972年,桐城木帆船社将一艘木船改成挂机船,后逐年增多,有单挂机和双挂机两种。单挂机船装有一台12马力柴油机,载重10至40吨。双挂机船装有2台12马力柴油机,载重40至80吨。1987年,全县有挂机船75艘1254吨位。
拖轮:1960年,县内始有第一艘木质拖轮。1987年,全县有钢、木质拖轮7艘1375马力1026吨位,用于长江和较大河流中拖带驳船。
货驳:1979年,县航运公司自行制造第一艘钢质货驳,后不断制造和购置,用于长江和长河驳运。至1987年,全县共建造和购置钢质驳船49艘6069吨位。
货轮:1985年,全县有内河货轮8艘180马力208吨位。往返于孔城、金神、练潭、花山、枞阳之间,主要载运粮食、建材等货物。1987年,仅县航运公司有内河货轮4艘112吨位。
客轮:1985年,全县有客轮2艘463客位。往返于双店至枞阳客运航线。1987年,全县有客轮2艘153客位。另有压浪式钢质渡轮2艘,为牯牛背、境主庙水库渡运船舶。
客运清代及民国时期,桐城客运以木帆船为主。宣统年间始有载客小汽船航行于枞阳、新开沟、扫帚沟、桂家坝等镇。民国中期,泰昌、利济等公司有小汽船逐日往返于县境沿江各埠。内河客运有东、西河航线。西河由枞阳至孔城,长约40公里,其中金神墩至枞阳段汛期可行驶小汽船。东河分两条航道,一条自王家套经汤家沟至钱家桥,长60公里;另一条自土桥经陈瑶湖至钱家桥,长100余公里,四季均可通航。另有往返于孔城、练潭、金神、青草等地不定期航线。建国后,个体船民大都加入菜子湖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78年改为县航运公司)。1956年,县木帆船社开始经营菜子湖内河客运,辟有枞阳至双店客班航线,全长31公里。有钩木船2艘,船工以撑篙、划桨、背纤运送旅客。全年客运量0.37万人,周转量8.8万人公里。次年,增辟金神墩经菜子湖至枞阳客班航线。1969年,县木帆船社建成第一艘10马力可载客50人木质机动船,投入双店至枞阳航班,当日往返一次。1987年,县航运公司有客轮2艘153客位,于菜子湖水域承揽客运业务。年客运量2.41万人,周转量79.1万人公里。
货运清代,县内岁出漕米约3万石,均经枞阳、汤家沟、孔城、练潭等地水运。同治三年(1864),漕粮改征折色,漕运废止。但输出、输入其它货物,仍以水运为主。建国后,水运市场由国家统一管理。1951年夏,芜湖内河航运管理局枞阳航管站成立,境内设孔城、金神、练潭、青草四个航管组,管理水运市场,统一承揽货源,调度船舶。1955年,个体船民走上合作化道路,成立孔城、青草排筏运输合作社,统一管理排筏运输。同时成立菜子湖木帆船运输合作社,辖金神、孔城、练潭、青草等地个体船民437户,木帆船129艘942吨位。自此,县内水运业务主要由该社统一承揽。1956年货运量2.4万吨,周转量54.14万吨公里。1958年,孔城、青草排筏运输合作社并入菜子湖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9年,枞阳节制闸建成,江、湖直达运输受阻,县水运合作社大部分船舶投入长江水运,内湖保留小型船舶担负短途驳运。同年4月成立县航运管理站,规定流通过程中的运输业务,由专业交通部门承担;生产过程中的运输业务,由单位自有运输工具承运,但所有船舶装卸航行须经航管站调度。1963年5月起,试行《安徽省地方运输商务监督试行办法》,水运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1978年,水上运输社更名桐城县航运公司。此后,“三统”管理政策放宽,参与水运的船舶不断增加。1987年,县航运公司有各类货运船舶60艘1375马力,7207吨位。社会船舶80余艘1500余吨位,其中个体(联)户船舶近50艘700余吨位。全县水路年货运量29.58万吨,周转量10584.52万吨公里。其中县航运公司货运量20.68万吨,占全县的69.91%;周转量9185.83万吨公里,占86.79%。
建国以来,航运部门把抢险救灾运输放在首位。1954年,县内遭特大洪灾,金神航管组出动在港全部船舶72艘,先后运送沙土、草包、木桩、麻袋及其它防汛器材物资1820吨,1.68万吨公里,抢运灾民4560人。船员郑顺华在抢险救灾中光荣献身。1969、1983年两次特大洪灾中,航运部门均出动大批船舶,抢运防汛物资,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灾民。
搬运装卸清代及民国时期,码头搬运装卸业务,主要集中于枞阳、汤家沟、孔城、练潭、金神墩、青草塥等水陆商埠。搬运装卸,全赖人力。建国后,县内沿湖码头搬运装卸业务,由所在地区(镇)搬运站承揽。1970年,县煤炭公司在杨棚港设立煤炭中转站,鲟鱼大队组成临时搬运组担任装卸任务,有装卸工18人,板车15辆。1974年7月,搬运组与枞阳县上枞阳搬运站发生业务纠纷,经安庆地区调解后,成立桐城县鲟鱼搬运队(农村副业性质),承担杨棚港30%搬运装卸业务,职工增至25人。次年,该队在码头装置卷扬机和皮带输送机各1台,此为县内码头搬运装卸使用机械操作之始。1987年,鲟鱼搬运队拥有各类搬运装卸机械20辆(台),职工50人,年装卸量达7.78万吨。
1956—1987年水路客货运量表

(续前表)

四、交通管理
路政管理县内安全管理始于50年代,主要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加强安全管理及维护公路设施。60年代末,沿线群众在公路上堆放杂物、侵占路基、打场晒粮、损坏公路标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交通安全。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公路管理的通告》,公路部门依靠沿线区、社清除路障,至1983年共拆除非法侵占路肩房屋397平方米,清除大小路障1320处。1985年,县人民政府再次发布《关于坚决清除公路路障的通告》,实行沿路区长、乡长负责制,公安、工商、交通、安全监理部门通力协作,以合安、桐枞公路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巡回清障,成绩显著。当年,桐城被评为安庆地区清除路障先进县。此后,在干线公路上打场晒粮和设置其它路障现象基本消除。
1959年,公路管理部门开始征收养路费,费款上交地区公路总站。“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委托税务部门代收,不久复由公路部门征收。1985年1月,养路费改由县车辆监理所征收,7月养路费征收复归公路管理站。征收办法及征收率为:1963年前,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路费征收暂行办法》和省公路局制定的《按月征收养路费试行办法及费率表》征收。1963年,养路费率调整,专业运输汽车按营运额10%计征,社会车辆按每吨位每月70元征收。1967年,全县年征收养路费0.66万元。1969年,专业运输汽车按营收额12%计征;拖拉机每20马力折合一吨位,每吨位每月27元。1979年1月,专业汽车养路费率改按营收额10%计收,社会车辆按每月每吨位70元计征。次年6月,社会车辆调整为每吨位每月84元。1983年,实行养路费征收经济责任制,年养路费收入35.85万元,比年度计划超收66.86%。1985年6月,征收标准再次调整,专业车辆按营收额15%计收,并按应缴养路费额2%加征过渡费;社会车辆每吨位每月调为120元;手扶拖拉机每台每月20元,三轮、四轮车每吨位每月40元。1987年,全县年征收养路费157.24万元。
车辆监理1977年前,车辆检审由安庆地区交通监理部门统一办理。1978年,县交通局车辆监理站成立,办理县内车辆年审业务,一般在年初进行。1982年,全县受检审机动车853辆,年审合格率90%。1987年,全县受检审机动车增加到2386辆,年审合格率达97%,机动车辆号牌为11—2××××和41—2××××。
1983年12月,县车辆监理站举办第一期驾驶员培训班,为各区搬运站培训汽车驾驶员15人,为怀宁县代培2人。此后,每年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时间:大小货车6个月,方向盘拖拉机、简易汽车4个月,手扶拖拉机3个月,摩托车2个月。培训对象经考试合格后,转为实习驾驶员,实习期满,单位作出政治、技术鉴定经监理部门考核后,颁发机动车驾驶证,准其独立驾驶车辆。1984年始,考核由县车辆监理所办理,小型拖拉机驾驶员考核发证由县农机监理站进行。同年,县车辆监理所开始建立全县机动车驾驶员档案,举办违章肇事人员学习班,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管理。
1977年前,一般交通事故由县公路站路政员负责处理,重大伤亡事故由县公安局和公路部门联合处理。1978年,县车辆监理站成立后,负责处理交通事故。1984年成立县车辆监理所,技术装备、事故处理效率有较大提高。1985年,县内发生交通事故59起,当年处理44起,占事故总数75%。1987年9月,县车辆监理所更名县公安交警队,当年县内共发生交通事故73起,均处理完毕,处理率100%。
船舶监理1959年,县航管站检丈船舶140艘350吨位。1975年后,内河机动船舶逐步取代木帆船,船舶检丈以挂机船为主。1983年8月,县人民政府颁布《桐城县渡口安全规则》,规定有木帆船单位或代理人,须将所属木帆船提请县航管站检验、丈量,签发木帆船航线证。渡口船须签发木帆船乘客证。轻装机船亦须办理检验、丈量,领取航线证书。1985年,县航管站统一检丈机动船舶164艘,1987年检丈143艘。
建国前,县内船工大都以船为家,撑篙掌舵,世代相袭。1958年,菜子湖木帆船运输合作社首批选送船工5人前往无为县皖江航运技术学校学习驾驶和轮机专业。1959年,县航运管理站成立后,开始对机驾人员进行审证及考核发证工作。1963年上半年,县航运管理站首次培训船员,传授航章及航行基本知识。1979至1982年,县航管站每年进行船员审证与考核工作,并先后举办船员培训班4期。到1983年,县航运公司先后选送青年船工60人去外地学习机驾技术。
清代,菜子湖水域有救生船2艘,俗称红船。民国时期红船无存,沉船事故时有发生,有“水上行船三分命”之说。1959年,县航运管理站成立后,严禁船舶无证、超载、超高、装载危险品等违章航行。1961年,贯彻县人民委员会有关航运安全的文告,对境内港口、码头、渡口、船舶全面进行安全检查。80年代,个体水上运输户出现,不安全因素增多。1985年6月21日,境主庙水库一艘违章渡船翻沉,49人落水,13人丧生。航管部门及时进行查处。其后,县人民政府召开公安、交通、财政部门及水库所在地区、乡会议,对境主庙、牯牛背水库渡口进行整顿,取缔违章摆渡,并拨款购置救生器材,实行安全渡运责任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邮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