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力工业
发电民国18年(1929),邑人张永祥投资1.2万银圆,在上枞阳镇创办祥光电气公司,安装20马力柴油机和25千瓦发电机各一台,年发电1.96万度,供8户居民照明及永茂砻坊碾米用电。此为县内火力发电之始。次年,孙泽如等合资1万银圆,在县城东大街(今县内燃机配件厂旁)兴办光明电气公司,安装40马力柴油机和16.5千瓦发电机各一台,年发电量3.4万度,供140户居民照明和砻坊碾米用电。民国27年,祥光、光明电气公司因日军入侵先后停办。民国33年正月,国民党一七六师在县城建胡祠电站,年发电0.1万度,专供演戏用电,民国35年正月停办。民国35年3月祥光电气公司修复发电,民国37年12月再度停办。
1951年9月,皖北行政公署革命残废荣誉军人学校拨款3万元(折合新人民币),在县城叶家大屋(今安徽省荣休院)兴办荣校电厂,安装48马力柴油机和英国产天象牌24千瓦发电机各一台,年平均发电2万度。除供荣校用电外,还供院内纺织厂、县棉针织厂、县委、县政府、粮食局、邮电局、公安局、税务局、人民银行、桐城中学、县医院和新华书店等照明用电。1957年6月,县人民委员会投资10万元,在县城环城路72号兴建地方国营桐城县电厂,当年10月建成发电,供县城机关、学校和400户居民照明,及部分手工业厂社生产用电。此后,又有孔城、罗岭铁矿和青草铁木社兴办的电站相继建成发电。1958年1月,荣校电厂停办,全县有小火电厂(站)4座,共有柴油机5台,448马力,发电机总容量288千瓦,年均发电31万度。
1960年县人委拨款7万元,扩大桐城电厂规模,使发电总容量达219千瓦,年发电15万度,供电范围也随之扩大到部分工厂。到1964年,先后又有两家电站投入发电,同时有5座电厂(站)停办。1965年10月,县电厂易名金鸡笼电厂桐城供电所,使用电网电力,所内保留部分设备,供停电时发电。同年,一些工厂、社、队因工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需要,亦自置设备,建立电站。70年代初,小火电厂(站)发展迅速,至1978年,全县共有小火电厂(站)16座,柴油机20台3000马力,发电机容量500千瓦,年均发电60万度。1980年后,输、配电网建设迅速发展,县内用电由国家电网输送,小火电厂(站)先后停办。1987年,仅部分工厂、学校、医院、广播站、电影院等还置有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
小火电厂(站)概况表

县内水力发电始于1958年,当年5月,大关麻山嘴儿冲水电站建成发电,此为县内第一座水电站。该站安装木制水轮机和3.5千瓦发电机各一台,年发电0.3万度,1960年5月停止发电。1968年,唐湾、五岭各建成小水电站一座,不久因水源枯竭停机。1969年后,民办公助的小水电事业有较大发展,每年有4至6座水电站建成发电。1975年,全县有小水电站25座(不含相继停办的8座),总装机1252千瓦,年发电85.5万度。其中以牯牛背和万元水电站水源充裕,发电正常。牯牛背老水电站建于挂镇公社狮象大队虎山嘴,以牯牛背水库为水源,1970年6月动工兴建,10月建成发电。安装HL210—WZ—20A/1水轮机和50.5千瓦发电机各一台,年均发电7.3万度,供200亩农田灌溉、400户农户照明和1个农副产品加工厂用电,供电线路总长8公里。万元水电站建于童铺公社万元大队响水岩,以万元水库为水源,1972年10月动工修建,1974年10月建成发电。安装XJ10—W—25/7水轮机和55千瓦发电机各1台,年均发电4.8万度,供500亩农田灌溉、430户照明和5个农副产品加工厂用电,供电线路总长8公里。
1979年,全县有小水电站29座,总装机1178千瓦,年发电87.42万度。1980年后,随着县内电网建设的发展,大部分水电站相继停办。至1987年,全县仅有牯牛背、红星和境主庙3座水电站发电。其中境主庙水电站建于县城北2.5公里处,以境主庙水库为水源。1984年动工兴建,安装HL260—WJ—50水轮机一台,200千瓦发电机2台。1986年6月建成发电,并入10千伏电网,当年上网电量31.08万度。牯牛背新水电站1987年4月建成,老站停止发电。新站安装TSW99/39—10水轮机一台,320千瓦发电机2台,并入电网发电。1987年3座水电站共发电310.74万度,其中境主庙电站发电105.74万度,牯牛背新电站发电192.3万度。
小水电站概况表


供电50年代以前,县内开办的小火电、小水电,均为低压就近供电。高压输电始于60年代初,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乡电力网逐步扩大,至1987年,全县城乡全部为电网供电,并相应建成了一批输、变电工程。
线路60年代初期,县内小型火力和水力发电厂均为低压供电,线路最长3.2公里,最短0.5公里。1962年5月,白果公社清河排涝站从金鸡笼电厂接引6.3千伏电源,线路长约2公里,此为通往县内的首条高压输电线路。此后,输电线路不断增加,至1965年,县境东南沿湖9个公社,共架供电线路195.5公里,接引金鸡笼电厂和安庆市肖坑变电所的电源。1965年4月,从金鸡笼架设35千伏输电线路至县城降压站,1968年2月竣工运行。1968年12月,从舒城县晓天变电所接引10千伏电源,供设立在大关的省战备电台和大关公社用电。1972年9月,庐江县裴岗变电所至县内“703”变电所110千伏输电线路竣工运行。1974年10月,枞阳县“6511”变电所至罗塘公社1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运行。至此,全县共有5路电源供电。后因行政区划变动和线路改造,至1987年,全县有裴岗、金鸡笼、枞阳接引的3路电源,低压线路全长2412公里,分布于57个乡、镇,466个行政村。高压输、配电线路总长994.39公里。其中主要高压输、配电线路有:
110千伏输电线路一条,由庐江县裴岗变电所至县内“703”变电所,全长21.5公里,1970年8月动工,1972年9月竣工投入运行。
35千伏输电线路主线7条,总长114.39公里。其中“703”变电所出线4条:至孔城(变)18公里,至范岗(变)15.84公里,至“035”工地27.8公里,至黄铺(变)9.21公里。金鸡笼变电所至练潭3.3公里。范岗至马步槽27.22公里(含杨公至马步槽),至陶冲(变)15公里。另有35千伏“T”接线10条,总长6.7公里。其中“703”(变)至孔城(变)线路上“T”接至县水泥构件厂1.85公里;范岗(变)至马步槽1.8公里,至许家嘴0.3公里,至齐坦圩0.15公里,至鸭子1.2公里,至合永长圩0.3公里,至鸭子洪桥站0.2公里,至团结圩抗旱站0.05公里,至长春、大桥0.8公里。
10千伏输电线路共56条,880公里,除去杨桥、大枫、花山、罗塘乡外,尚存25条,总长549.91公里。其中“703”变电所出线3条:至城关镇18.04公里,至石河区文昌农业排灌线路89.06公里(以上均含支接线),至双龙15.32公里;孔城(变)出线5条:至高桥15.8公里,至双河口26.95公里,至龙头69.5公里,至南口15.19公里(以上均含支接线),至晴岚13.38公里;杨公(变)出线4条:至塘桥44.9公里,至铁铺28.4公里,至双店32.43公里(以上均含支接线),至黄盆10.33公里;陶冲(变)出线4条:至童铺14.39公里,至沙铺8.89公里,至青草塥21.38公里,至姚土旁11.84公里;范岗(变)出线4条:至挂镇31.5公里,至龙潭19.3公里(以上均含支接线),至范岗镇2公里,至海军测向站4公里;黄铺(变)出线2条:至大塘23公里,至中义15.3公里;枞阳县“6511”变电所至鲟鱼12.4公里;舒城县“657”变电所至“035”工地29.38公里(县内长5公里);“035”工地至大关2公里。(“变”即变电所)
6.3千伏线路4条,均为金鸡笼变电所出线,总长145.8公里。其中金鸡笼至青草朝阳62公里,至新安20.3公里,至练潭23.75公里,至罗岭39.75公里(以上均含支接线)。
县内线路经1985年检定,35千伏线路每条完好率83%,每公里完好率75%;10千伏线路每条及每公里完好率均达100%;6.3千伏及低压供电线路基本完好。
变电所1965年,县城建有35千伏降压站1座,装主变压器1台,容量560千伏安。县内所用网电皆接引于邻近县、市变电所。1970至1987年,全县共建变电所7所。其中,产权属安庆地区供电局的110千伏变电所一所,即“703”变电所。该所1970年8月兴建,1972年9月建成,容量26000千伏安,供县城和46个乡镇393个行政村用电,为县内供电中枢。产权属县供电局的35千伏变电所6所。其中,孔城变电所1970年8月兴建,1972年9月投入运行,容量5000千伏安;杨公变电所1973年3月兴建,1976年6月建成,容量5000千伏安;陶冲变电所1982年9月兴建,1983年7月建成,容量3000千伏安;范岗变电所1983年9月兴建,1986年1月建成,容量3000千伏安;黄铺变电所1984年9月兴建,1986年8月建成,容量1460千伏安;卅铺变电所1984年9月兴建,1987年1月建成,容量5345千伏安。另有双闸、许家嘴、齐坦圩、鸭子村、洪桥、合永长圩、团结圩、长春、县农房公司轧钢车间等10个35千伏直挂降压站,总容量2230千伏安;县化肥厂35千伏直供站1个,有主变2台,总容量1960千伏安。全县共装配电变压器783台,总容量76250千伏安。此外,1978年省广播事业局专为战备电台供电,在大关建成“035”变电所,容量1000千伏安,未投入使用,1986年,该所设备撤并到卅铺变电所。
供电范围1981年前,县内用电由安庆地区电业局桐城供电所和邻县(市)供电所供应。桐城供电所主要供县城照明和工业用电。邻县(市)供电所主要供部分乡村用电。1981年7月,桐城县供电局成立后,县内主要由供电局下属的供电所分片供电,但仍有部分乡村由邻县(市)供电。1984年底,全县各乡(镇)均已通电。1985年底,全县通电村为91%,通电村民组为76.3%,通电户为62.7%。
1987年,县供电局所辖各供电所的供电范围:城关供电所供城关镇和石河、龙河、毛河、白马、蔡店、南演、吕亭、龙眠、鲁谷共9个乡。孔城供电所供孔城镇和红庙、双河口、南口、石南、桐梓、晴岚、高桥、大关、龙头、新店、王集、卅铺、甑山13个乡。金神供电所供金神、包圩、肖店、双店、朱桥、塘桥、天林、香铺、杨公、铁铺10个乡。范岗供电所供范岗镇和老梅、龙潭、挂镇3个乡及海军测向站。青草供电所供青草镇和沙铺、三河、姚土旁、陶冲、童铺5个乡。黄甲供电所供唐湾、汪河、黄铺、中义、大塘5个乡。另有部分乡村由邻县(市)供电所供电。其中怀宁县月山供电分局自1962年5月起,供白果、双铺、罗岭、练潭、杨树、徐河、新安7个乡和青草镇的一部分共76个行政村以及县化肥厂用电;枞阳县供电局1974年1月起供鲟鱼镇用电;舒城县供电局1968年12月至1985年供大关乡的小关、猴岭、笃山、汪墩、麻山5个行政村用电,1986年后改由孔城供电所供电。
用电6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全县用电设备容量为1785千瓦,金鸡笼电厂年实际供电1000千瓦,供需矛盾突出,经常拉闸停电。1975年8月,县成立“三电”(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群众办电,1980年,群众办电改为安全用电)办公室,对全县用电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并开始采取调荷避峰措施。县城工业企业用电错开生产班次和周休日,农村用电分供电线路轮流停送。1976年,安庆地区三电办公室分配桐城负荷指标为500千瓦,实际用电负荷1500千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984年4月起,改分配负荷指标为用电量指标,县三电办将用电量指标再进行分配,实行用电包干,超用罚款,超用部分按每度电提价0.153元收取差价电费。是年,地区三电办分配全县限额指标2753万度,全县全年实际用电量4120.2万度。1987年,全县用电指标2702.7万度,实际用电6487万度。在计划用电中,对农业生产用电,如抗旱排涝、“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大忙季节用电,临时调增负荷指标,优先保证供应。
1965年开始,全县供电分为工业、农业、照明三类,农业用电104.3万度,占全县总用电量70%,工业用电14.9万度,占10%,照明用电29.8万度,占20%。1975年,农业用电1191万度,工业用电170.1万度,照明用电340.2万度,各占全县总用电量的比例仍为70%、10%和20%。1980年,农业用电比例下降到60%,工业用电上升到15%。此后,全县用电量逐年增加,工业、农业、照明用电比例发生较大变化。1985年,全县总用电量4678.3万度。其中农业用电1871.3万度,占40%;工业用电(含乡镇企业用电量,下同)2105.2万度,占45%;照明用电701.7万度,占15%。1987年,全县总用电量6487.2万度,其中农业用电2432万度,占37.5%;工业用电3123.6万度,占48.15%;照明用电930.9万度,占14.35%。
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先后从四个方面抓了节约用电。一是节约生活用电。1972年起,改包灯制为逐户装表,按实用电量收取电费。1975年7月起,城关镇居民用电,除逐户装分表外,每10户左右装一只总表,以发挥用户间的监督作用。1985年3月,开始在城关安装使用无功电度表,减少电耗。二是对工业产品进行单耗考核。1982年2月起,对县城27个工业企业生产的计件产品进行用电单耗考核,逐项评定电耗定额。1984年,全县有31个单位、52种产品参加安庆地区电耗考核。三是更新供用电设备。1979年,更换“大马拉小车”的电动机14台127.5千瓦,年节电8.2万度。1982年9月,开始更换并停止购置高能耗变压器,同时对负载低于30%、电动机负载低于40%的用电设备全部更新。四是抓线路整改,降低线路损耗。1980年以前,线损率徘徊在10.4—18%之间。1981年上半年,线损率高达24.78%,后经线路整改,1987年线损率降低到7.39%。
为保障用电安全,1981年,开始安装触电保安器,并加强对三类型线路的整修。1982年后,县供电局和各供电所都配有专职安全员,负责线路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1984年6月,对600公里低压供电线路进行整修,更换老化下火线,清除有碍高、低压线路的树木,校正加固电杆等。1985年,县供电局对全县供电所和农电站的供电安全员进行了3期业务培训,实现全年供用电无事故。
(附)农电管理站
60年代农村供电线路维修保养和用户电费收缴,均由电业部门直管。1975年,金神、孔城两区试建管电小组,次年,又在包圩公社试建农电管理站(简称农电站)。后全县通电公社普建农电站。至1987年,全县共建51个农电站。农电站站长由分管农电的乡(镇)领导兼任,电业部门选派业务副站长,农电工由基层推荐,县供电局择优录用。农电站实行指标考核,奖惩兑现,费用包干,超收分成的管理办法。费用来源按每度电加收0.02元,该项收入30%用于农电工的工资报酬,70%用于低压线路维修保养。1983年后,仅配乡农电工。乡农电工分工到村,划片包干,除对低压线路进行维修保养和为新用户架电外,还负责抄表收费及用电监察工作。
1965—1987年全县用电量表单位:万度

二、机械工业
桐城县机械工业的基础为金属加工工业。清末至民国初期,县内相继开办福录祥、王录来、复兴祥、悦来永、施久泰、悦来等小型金属铸造厂,各厂雇员在15至20人之间,资本3000银圆以上,主要产品为铁锅、犁头、壁耳。40年代初尚有官商合办的度量衡器制造厂和各集镇制造菜刀、剪刀、火钳、盆箍、独轮车车轮箍等产品的铁匠铺以及制造金、银首饰的金银铺。民国38年,县城有私营冶坊10家、铁匠业53家、铜匠业9家、机械修理业7家。
1954年,全县有个体金属加工业165家,从业人员536人;有金神、青草、吕亭、新渡、孔城、城关、老梅、黄甲等铁木生产合作社和铁业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117人,股金1385元。生产设备有铸炉、木制车床、人力风箱、大锤等,手工生产农用、匠作、日用铁器。年金属加工业产值6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6%。1955年,全县铁木生产合作社(组)发展到15个,职工184人,固定资产原值0.35万元。年生产日用、农用、匠作铁器11.73万件,产值11.55万元,利税1.6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628元。个体和私营金属加工业年产值28.5万元。1956年,个体、私营金属加工业先后转变为(或并入)集体所有制金属加工企业。1957年组建桐城县中心机械厂。1958年,全县金属加工业年产值37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1.77%。1959年,县中心机械厂易名桐城县农业机械厂,生产榨油机、轧籽机、球磨机、粉碎机、抽水机、脱粒机和小钢磨等农用机械,并兼事农机修理。1963年,县办金属加工和农业机械修造工业企业有双铺、练潭、新安、孔城、青草、老梅、金神、大关、卅铺、吕亭、龙头、杨桥、罗岭铁木生产合作社和县农业机械修配厂、县修配生产合作社、石河锅社、青草锅社。生产设备有铸炉、人力风箱和车床、钅包床、钻床、镗床等,生产日用、农用、匠作铁器和抽水机、脱粒机、榨油机等农用机械。1964年以后,县办金属加工和机械修造工业企业自制和仿制弹簧锤、皮带锤、鼓风机及其它机械设备。1966年,蚌埠拖拉机附件厂在县城建分厂,生产拖拉机滤清器和进、排气垫。1967年,县农业机械修配厂转产内燃机配件。1966至1969年,机械工业年产值稳定在25万元左右,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2%。1970年,城关修配生产合作社试制“306”轴承成功;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C618车床及S195型柴油机和2V0.6/7型空气压缩机。1971年,蚌埠拖拉机附件厂桐城分厂下放给桐城县管理;城关机电轴承修配社生产306、8211、8215轴承5386套;县机具厂仿制成功对焊机、圆钉机;城关铁木社生产标准紧固件;双港铁木社生产平板车钢丝。是年,机械工业产值上升到42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55%。1972年,地方国营和集体所有制机械制造工业企业有县农业机械修造厂、桐城滤清器厂、县机具厂、县轴承修造厂,职工652人,固定资产原值158.13万元,半机械化生产混流泵515台、打稻机310台、脱粒机122台、空压机75台、饲料粉碎机54台、压面机108台、工业泵316台、电动机122台,以及拖拉机进、排气门和滤清器等,年产值269.49万元,利税42.32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4133元;金属加工工业企业有县铅丝厂、县铁锅社、城关标准件厂、练潭农具刀剪厂和卅铺、大关、龙头、吕亭、金神、青草、范岗、老梅、双铺、新安、杨桥、罗岭、孔城铁木社,职工913人,固定资产原值49.87万元,生产日用、生产、匠作铁器,年产值200.95万元,利税4.3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2201元。1979年,金神五金厂生产游标卡尺,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美国、西德和加拿大等国。是年,全县机械工业产值1214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6.4%。1987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49个,年产值308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37%。其中:地方国营、县办集体和乡镇办机械工业企业32家,职工256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33万元,年产值2477万元,利税60万元;金属加工工业企业17家,职工881人,固定资产原值175万元,年产值603万元,利税0.8万元。全县机械工业中的重点企业有:县内燃机配件厂、县滤清器厂、县链条厂、县机具厂、县通用机械厂、县锅厂、县铅丝厂、县量具厂等。
三、建筑材料工业
明万历四年(1576),县人烧制城墙砖每块30市斤左右,将县城土城墙改为砖城墙。清代及民国时期,县内各地均有土窑,烧制青砖、开线砖、小青瓦和石灰,供县内建筑之需。
1949年,个体和私营建筑材料业生产青砖15万块,小青瓦214万块,产值12万元。1953年,县办建筑材料工业企业桐城县采石厂和桐城县砖瓦厂建成投产。1956年,个体和县办建筑材料工业企业,年产青红砖564万块、小青瓦2861万块,产值7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1959至1960年,西北部山区公社、大队开采石棉矿3619吨,生产石棉瓦和其他建筑材料,后因矿石品位较低停止开采。60年代,县办建筑材料企业,主要生产青砖、青平瓦和石料,公社、大队土窑主要烧制石灰、青砖和小青瓦。1964年,县砖瓦厂和县采石厂有职工189人,生产青红砖16.66万块、青平瓦和小青瓦781.93万块;公社、大队砖瓦厂生产青砖120.21万块、小青瓦1139.8万块。全县建材工业年产值1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1970年,桐城县水泥厂投产,生产400标号水泥。1973年始,金神竹器社、县造纸厂生产玻璃纤维,年生产能力分别为40吨和100吨。1974年12月,成立桐城县沙石管理站,负责管理境内黄沙开发、运销。1975年,建材工业产值上升到15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64%。1979年,建筑材料工业企业有县水泥厂、县轮窑厂、县水泥预制厂、县沙石公司和6家公社办建筑材料工业企业,生产水泥9613吨、电力电杆和通讯电杆12225根、水泥涵管19890米、民房构件和其他水泥制品1711.29立方米、青红平瓦588.25万块、青红砖1278.86万块等,总产值27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1%。1980至1982年,县钢窗厂生产钢窗、钢门,年生产能力为400副。1986年,县陶瓷厂建成釉面砖生产线,生产内墙釉面砖,次年生产外墙釉面砖。1987年,全县有建筑材料工业企业41家,其中:沙石开采业2家,水泥制造业1家,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8家,砖瓦、石灰和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23家,玻璃及玻璃制品业2家,陶瓷制品业4家,耐火材料制品业1家。年产水泥1.7万吨、砖18384.38万块、瓦1635万块、水泥预制电杆8776根、水泥预制构件422.8立方米、耐火材料制品200吨。年产值1327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7.48%,利润总额73.7万元。全县建材工业中的重点企业有县建筑材料厂、县农房公司、县水泥厂、县建材公司等。
四、化学工业
民国25年(1936),县内有私营制烛厂1家。民国33年,有官商合办的化学工业企业2家,即公益秋石厂和中兴烛皂厂,共有资金2.1万元,手工生产秋石、蜡烛和胜利牌肥皂,建国前夕停产。
建国初期,有生产蜡烛、秋石和鞭炮等个体手工业10余家。1954年前,全县化学工业年产值1万元左右。1956年,城关皮革制鞋生产合作社开始生产橡胶制品。1958年,组建县磷肥厂、县钾肥厂,土法生产土磷肥、土钾肥。1959年,全县化学工业年产值增到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0.67%。1960年,土磷肥、土钾肥等先后停产。1970年后,县办化学工业企业不断建成投产。到1979年,主要有县化肥厂、县磷肥厂、县电器开关厂、县橡胶厂、大关化工厂、大关竹器社、卅铺农具厂、青草电木厂、青草化工厂和县农药厂等10家,职工549人,固定资产原值412.78万元。年生产氮肥9703吨、合成氨2964吨、磷肥1339吨、乙醚3.47吨、化学胶套710万只、橡胶杂件10.15吨、蚊香6.4万盒、炸药59吨、民用干电池40.5万只。化学工业总产值43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4%。
1987年,县办和乡镇办化学工业企业增至15家,职工1765人,固定资产原值908万元,年产值1422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8%,利税62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8057元。其中县办化学工业企业有县化肥厂、县磷肥厂、县蚊香厂、县电池厂、大关化工厂、范岗农具厂和县农药厂等。年产氮肥2800吨、磷肥800吨、合成氨3800吨、蚊香和卫生香395万盒、干电池101万只、化学胶套2203万只、橡胶杂件4.5吨。
五、陶瓷工业
建国前,陶瓷工业以小立窑烧制罐、钵、壶和火球(冬天取暖用具)等,多为素面红陶;大缸窑烧制釉面缸、罐、钵、碗等,饰以绳纹、鱼网纹、篮纹等。
1954年,全县有个体陶瓷工业65家,从业人员257人,产值7.57万元。1956年1月,叶家大缸窑和麻子岭小缸窑合并成立黄甲缸窑生产合作社,生产日用陶器。是年,个体陶瓷工业产值9.1万元;黄甲缸窑生产合作社生产陶器2.33万件,产值3.5万元。1958年以后,个体陶瓷业停办,部分转由大队或生产队经营。1963年,县办陶瓷工业企业有范岗陶瓷生产合作社,职工103人,固定资产原值1.7万元,土窑4口,年生产日用陶器14.1万件,产值11.56万元,利税3.16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122元。1987年,全县有陶瓷工业企业4家,年产陶瓷器59.1万件,年产值152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86%。县办陶瓷工业企业有县陶瓷厂,主要产品有龙缸、节煤炉、氨水坛、釉面砖等,其中龙缸系省外贸部门指定出口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六、纺织工业
建国前,县内棉花以木制轧花车和弹花弓加工皮棉,纺车、木制梭机纺纱织布,人力操作,个体经营。县城、孔城、大关、枞阳、练潭、青草塥、汤家沟、老梅树街等集镇有私营染坊,以栀子果、鸭跖草、茜草根等植物浆汁和窑烟染衣染布。民国初年,唐豫丰织布厂在县城开业,有厂房10余间,工人10余人,进口开盘铁织机6台,用洋纱、染料,经过经、浆、梳、漂、染、织等工序,生产蓝、白色洋布(即平布)和罗纹帐布,销往沿江各地。抗日战争时期,手摇铁制织袜机传入,以进口洋纱为原料,织洋纱袜。民国29年(1940),全县有私营洗染、纺织工业企业14家。农村仍以纺车、木织机分散生产。农民衣着仍以土布为主。民国33年,官办桐城平民纺织工厂,有资金9.6万元,主要生产土布、线布,民办桐城龙眠染织厂,有资金20万元,经营产品有土布、洋布等。民国38年县内有经登记的私营纺织业(含纺织个体户)89家,弹花业12家。
建国初期,纺织、针织、洗染和棉花加工业仍为个体私营。1949年,个体和私营纺织手工业生产细布14.7万米、土布67.3万米,产值44.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6%。1951年2月,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纺织部,从业职工23人,有木织布机9台,铁木结构织布机2台;5月,县工会组织部分失业工人办新生布厂,从业职工27人,有木织布机5台;城关镇军人家属织布厂,从业职工10人,有木织布机7台,铁木结构织布机1台。主要生产条格布、衬布、白布、纱卡布等。1952年4月,新生布厂与军人家属织布厂合并为城关棉织厂,职工28人,有木织布机11台。1953年,全县有私营针织业16家,从业职工27人。1954年起,国家对个体和私营纺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7年,全县个体、私营纺织、针织、洗染和棉花加工业全部改造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当年,全县生产棉布149.2万米、土布390万米、棉纱袜17.99万双、圆花带18.15万米、丝线5.88吨、毛巾0.7万打,总产值161.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3.99%。1958年,县以下纺织、针织、洗染和棉花加工等厂、社全部下放,归属所在人民公社;县直纺织业厂、社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定名为桐城县棉织布厂。1962年,市场棉花、棉纱奇缺,县办纺织业大量压缩,仅保留职工12人,年产棉布、土布4万米,产值2万元。1963年始,县内纺织工业开始复苏,主要企业有桐城县五丰线厂、孔城丝棉社、县棉针织修补社、挂镇轧花厂,共有职工247人,固定资产原值32.09万元,年生产木纱团14.61万打、棉线123.1万件、土布1.65万米、轧花138吨,年产值91.92万元。1965年,桐城县棉织布厂建成一条棉布自动整理印染生产线,实现洗染机械化。1967年,孔城丝棉社改手工制线为机械制线。8月,县土产公司高桥轧花厂建成投产。1970年,金神缝纫社改手工制线为机械制线。1971年,城关弹花洗染生产合作社为弥补棉花不足,开始旧絮回纱生产“再生布”。城关缝纫社购置手套机2台,首批生产棉纱手套5.76万副。1972年,金神缝纫社从上海引进爱丽纱花边生产技术,生产爱丽纱花边;孔城制线社购置旧24圆力士鞋带机、旧鞋带夹头机、4分斜纹带机各1台,首次生产球鞋带、斜纹带。1973年,县办纺织、针织、洗染和棉花加工工业企业有县棉织布厂、范岗轧花厂、高桥轧花厂、金神缝纫社、孔城制线社、城关纺织厂,职工510人,固定资产原值44.15万元,年生产棉布233.35万米、回棉布9.8万米、回棉纱9.3吨、棉线6.4吨、皮棉287.1吨、爱丽纱90.34万米,产值248.41万元,利润21.47万元。1975年,金神缝纫社首次生产松紧带。1985年,孔城竹器社、县纺织洗染厂、县电池厂生产棉纱劳动手套。1987年,县纺织洗染厂购置口罩带机1台,首批生产口罩带267公斤。当年,全县有纺织工业企业13家,职工1444人,固定资产原值336.7万元。主要生产棉、毛、麻纺织、针织品和纤维原料,年产值1597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9%。
七、服装、鞋帽工业
建国前,县内服装、鞋帽主要为家庭自制,辅以私营手工缝纫。民国25年(1936)全县有私营服装业5家,分布于县城和主要集镇。农村有上门揽活的男女裁缝近千人。民国27年,县城居民赵怀礼在一人巷开设“赵义和”鞋庄,生产布鞋。民国33年,官商合办的县皮革制造工厂和私营华丰皮鞋厂、大兴皮革厂均生产皮鞋。民国38年,县城有私营服装缝纫店42家,制鞋业17家。
建国初,服装、鞋帽业仍为私营。1954年,全县个体服装业405家,从业人员687人,年产值60.5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4%。1955年,县缝纫生产合作社和孔城、金神、黄甲缝纫生产合作社、新店缝纫生产组相继组建,代客缝纫大襟褂裤,从业职工143人,固定资产原值0.23万元,年产值10.61万元,利税1.25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746元。同年,组建城关皮革制鞋组,从业职工22人,生产布鞋0.52万双,产值1.04万元,利税0.2万元。1956年,集体所有制服装、鞋帽业有县缝纫生产合作社,城关皮革制鞋生产合作社,孔城、大关、青草、金神、黄甲、新渡、双港、杨桥缝纫生产合作社,新店、吕亭缝纫生产组,共有职工279人,固定资产原值1.21万元,年产值29.33万元,利税2.36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051元。1958年,孔城、青草、大关、金神、黄甲、新渡、双港、杨桥缝纫生产合作社下放归属所在地人民公社。50年代末,各缝纫社陆续使用缝纫机,生产效率提高,开始生产制服。1963年,全县县办集体所有制服装、鞋帽业14家,共有职工333人,缝纫机220台,固定资产原值4.27万元,年产值84.5万元,利税2.95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2538元。1964年,县城个体裁缝组建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1972年,县办集体所有制服装鞋帽工业企业有县被服社、县橡胶厂和大关、金神、青草、范岗、练潭、杨桥、孔城、城关缝纫社等,共有职工340人,固定资产原值21.03万元,年产值137.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利税5.41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4050元。1975年后,城乡个体服装业兴起,个体裁缝或上门承做,或摆摊设点,或合伙开店,县办服装工业仍以代客加工为主,经济效益逐年低落。80年代,县服装厂以生产成品服装为主,并出口到苏联等国家。县橡胶厂始与上海胶鞋一厂联营生产高、中档布胶鞋。1987年,全县有服装、鞋帽工业企业23家,职工1107人,固定资产原值155万元,年产服装266.84万件,年产值698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
八、印刷工业
清代,县内私人印刷业较为发达,木刻印刷佛教签文、氏族家谱和“桐城派”名人著作及木刻画等。桐城派作家方东树《昭昧詹言》木刻版,迄今尚存。
民国初年,印刷业开始使用石印技术。民国10年(1921)前后,县城有印刷业5家:翰宝斋木刻印刷店、石鼓阁石印店、瑞华阁石印店、新桐石印店和文化石印店。其中翰宝斋木刻印刷店采用木刻活字印刷,兼营石印,以印刷家谱和书籍为主,店主张晓堂;石鼓阁石印店,抗日战争时期一度称安徽印书馆,有石印机1台,石印石20余块,承印中、小学课本和信封、名片等,店主汪桂新。民国23年9月,吴竹奇、方润年、李志刚等合资在县城开设商务印刷所,购置四开平台印刷机1台,铅印书籍、报刊。
1949年,全县有个体和私营印刷业10家,从业人员38人。1951年,县城个体印刷工人组建自强印刷店,购置四开平台印刷机、手摇铸字机各一台,经营铅印印刷。1954年12月,县城个体印刷工人22人,集资655元,组建城关印刷合作小组,经营木刻、石印印刷。1956年1月,县机关消费合作社铅印组、城关印刷合作小组合并成立桐城县手工业联社印刷厂。1958年易名桐城县报社印刷厂,主要印《桐城报》及财务帐表、册、学生簿本等,年产值37.28万元,为县内唯一的一家印刷企业。1961年,报社印刷厂恢复合作工厂性质,更名桐城县印刷厂,在精简、下放中,部分印刷工人返回家乡先后创办小型印刷厂、组10余家。1963年全县有印刷工业企业11家,主要印刷会计帐表、学生簿本,以石印为主。其中县办印刷工业企业有桐城县印刷厂、青草文具社、罗岭印刷组、双铺印刷社,共有职工75人,固定资产原值12.45万元,年产值13.09万元,利税1.49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745元。1960年,县城刻字、毛笔、印刷等3家街道办企业先后合并组建城关文具生产合作社,设刻字、印刷车间,置八开圆盘印刷机1台,石印板2块,铅印、石印帐表、册、簿。1966年,县办印刷工业企业有县印刷厂、城关文具社、罗岭印刷组、青草文具社、双港印刷社、金神印刷社等,共有职工82人,固定资产原值10.2万元,年产值31.19万元,利税2.6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3804元。1968年,县办印刷工业企业铅印毛泽东主席著作“老三篇”、“老五篇”、《论人民战争》和《毛主席语录》等61.3万册。1969年9月,城关文具生产合作社转产纸盒,后易名为桐城县制盒厂,保留印刷车间。1978年后,县税务局知青印刷厂、桐城师范学校知青印刷厂等相继创办。1980年,县内印刷工业增添有TT402四开自动平台印刷机、A型YT410印刷烫金多用机等新设备。乡镇企业中塑料制品由单色发展到多色套印,其中城关镇兴华塑料厂还引进彩印机等先进设备,开始彩色印刷。1987年,县橡胶厂建印刷车间,印制纸鞋袋。是年,全县有印刷工业企业11家,职工333人,固定资产原值99.3万元,年产值152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0.86%。
九、粮油加工工业
明、清时期,县内粮油除农户自给性加工外,大小集镇及部分乡村均有砻坊、粉坊、面坊、油坊加工粮油,加工工具为传统的砻、碓、磨、筛、木榨等,人力或畜力牵引,黄甲、龙眠山区利用流水落差装置水轮磨、水轮碓加工。
民国8年(1919)4月,县内第一家机器碾米厂——私营永茂机器碾米厂在枞阳镇建成投产,该厂拥有77马力煤气机2部、碾米机2台,雇工12人,年产大米600万斤左右。民国14年10月,私营大兴米厂在枞阳镇建成投产(1955年3月迁至孔城镇),拥有40马力动力机2部,碾米机1台,年产大米300万斤左右。抗日战争前,桐城县销往外地大米,多由永茂、大兴两家米厂加工。建国前,全县有粉坊(包括面坊)167家,年产挂面140万斤左右;油坊173家,拥有木榨250台,年产菜子油42.4万斤,多为来料加工。各类粮油加工作坊有工人4171人,役用大牲畜509头。
建国初期,城关、孔城、新渡等国家粮食仓库设有砻坊加工粮食,各有木砻30至50乘。1951至1958年,全县共投资13万元,先后建成城关(1963年改名为国营桐城米厂)、孔城、新渡、金神、范岗、大关6家国营米厂。1959至1962年,又相继建成青草、黄甲、杨桥米厂。全县国营米厂年加工大米能力达1.84万吨,1965年实际加工大米1.71万吨。县内各类私营或个体粮油加工作坊,在1955年私营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均逐步纳入集体或国家经营。1964年,国营桐城米厂附属油脂加工车间购进榨油机替代木榨加工油脂,为县内机械榨油之始。60年代初期,部分农村社队利用排灌动力牵引小型碾米机加工大米,全县有小型机械粮食加工厂63个,至70年代,粮食加工与排灌逐渐脱钩,农村小型机械(或电力)粮食加工厂由公社普及到大队、生产队,数量增到560个,农民口粮全部由机械或电力加工,制粉的石磨被机动或电动小钢磨取代。
1971年开始,全县国营大米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建和改建厂房,动力设备由小改大(30马力以下改为60马力以上)、煤改油(煤气机改为柴油机)、油改电(桐城米厂、孔城米厂、新渡米厂改为电力生产),全县更新14橡胶砻谷机10部、柜式59型分谷筛10部、砂辊米机(或30—5A型米机)23台,工艺流程渐趋合理,加工质量明显提高,成品粮中的碎米、片糠、砂子、稻子、稗子大为减少。1979年底,全县国营粮食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总值由60年代初期的7.4万元增加到63.48万元,大米加工能力达到5.28万吨,年实际加工大米2.31万吨,其中“标二米”平均合格率达92%。1980年,城关面坊合作商店更新面粉加工设备,装配65型磨粉机替代小钢磨,年面粉加工量上升到1878吨。1982年,地、县两级共投资6万元,新建一座日产面条5吨的生产车间,安装了烘干设备,结束了县内面条干燥全靠日照的历史。1983年该合作商店更名为桐城面粉厂,次年定名为国营桐城县粮油食品厂,成为县内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80年代初,全县7家国营大米加工厂分别新建油脂生产车间,加工菜子油,均采用榨油机生产,计有95型榨油机3部、90型榨油机35部,年油脂加工能力达1.04万吨。农村社队油坊也逐渐改用榨油机生产,接受农户季节性来料加工或为粮食部门加工油脂。1987年3月,年加工5000吨植物油的国营桐城县植物油厂在南演乡太平村破土动工,占地30亩,总投资430万元,设计工艺流程为预榨、浸出、精炼、综合利用等。至1987年底,全县有国营粮油加工企业10家,职工355人。年加工大米能力7.23万吨,实际加工4.43万吨,其中出口大米2600吨;年加工精面粉1884吨,精制面条553吨;年加工油脂能力1.04万吨,实际加工1710吨。年产值2505万元,利润52.8万元,上缴利税19.6万元。
十、食品与酿造工业
建国前,县内食品业由个体或私人经营。30年代,县城有酱坊、糟坊、糕饼坊、豆腐坊、粉坊等23家,以韩悦来、施恒和、朱盖太、公兴、叶永昌和戴恒星糖坊、糕饼坊规模最大。农村集镇各有食品作坊2至5家。民国38年,县城有私营糖坊业8家,豆腐业38家。
建国初,食品业(不含粮油加工业)仍以个体作坊为主。1950年全县食品业产值25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51.9%。1952年,县手工业联社在孔城兴办孔城酱园厂。次年,大关、金神、城关供销社亦相继创办副食品加工厂;县供销合作总社以杨溪桥蜜枣加工作坊为基础,扩大规模,生产丝枣、酱油、酱菜,后迁址县城,扩建为桐城县酱园厂。1954年,全县有个体作坊688家,从业人员1919人,主要产品有糖粑、饼干、方片糕、糖果、蛋糕等,年产值340万元。1955年,县城个体酿酒工人组建成桐城县酒厂,酿制白酒。1956年,县城个体豆腐业工人组建城关豆腐合作商店。1957年,县商业局组建桐城县食品厂。同年城关粮站也办起食品厂,以前店后坊形式组织生产和销售,品种有鸡蛋糕、绿豆糕、玉带糕、八珍糕、寸金糖、白交切、丝枣、晶枣、月饼、角酥、麻圆等。1958年,县内个体、私营食品作坊全部转为集体经营或停业。1963年,全县食品工业企业有县食品厂、县酒厂、城关豆腐合作商店、县粉丝组和县食品公司酱园厂、宰场,年产值138.96万元。1979年,县办食品工业企业有县食品厂、县酒厂、城关豆腐合作商店、县盐业蔬菜公司、县食品公司宰场和卅铺铁木社酱油厂,从业职工357人,年生产酱油403.45吨、酱咸菜53.5吨、食醋4.85吨、酱34.8吨、酒968.66吨、糕点糖果720吨。年产值362.09万元,利税22.64万元。1980年后,孔城、双港、金神、青草、范岗、黄甲等供销社先后创办食品加工厂。1987年,全县有食品工业企业20家,其中糕点、糖果制造业10家、屠宰及肉类加工、蛋品加工、调味品制造、酿酒业各1家,饮料制造和其他食品制造业各3家,年产值2963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
此外,80年代开始,城乡出现个体食品加工户,利用小型电烤箱代客加工蛋糕、饼干等。
十一、塑料加工工业
70年代,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塑料加工业兴起。80年代,部分县办企业亦开始经营塑料加工业务。1983年,县办塑料加工工业企业有桐城塑料厂、孔城竹器社、练潭钮扣厂、罗岭农具厂、大关竹器社、桐城县第三服装厂、新安铁木社和范岗农具厂,从业人员64人,固定资产原值13.46万元,年产日用包装薄膜、薄膜包装袋、塑料绳等塑料制品85.64吨,产值36.95万元,利税2.67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5773元。1984年,双港印刷厂、县铅丝厂、县车辆配件厂、金神印刷厂和县制盒厂部分转产塑料包装袋。1985、1986年,先后有青草铁木社、县链条厂、大关化工厂部分转产塑料制品。1987年,有县办、乡镇办塑料加工业90家,职工4228人,固定资产原值656万元,年产值2826万元,利润122万元。其中县办塑料加工工业企业有县塑料厂等7家,职工98人,固定资产原值44.47万元,机械设备29台(套),生产包装薄膜,中空容器,打包带、撕裂带等塑料制品371.74吨,年产值144.07万元,利税17.76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14701元。
此外,1980年后,个体、联户塑料加工业蓬勃兴起。发展最快的双港区,被誉为桐城的“塑料之乡”。
十二、其他工业
造纸业民国29年(1940),全县有手工业纸槽103个,主要集中于黄甲、汪河等地,一般由农民个体或合伙经营。年产土纸150万刀(约375吨),价值180万元。建国前夕,全县仅剩纸槽9个,从业人员36人,年产土纸1万刀,价值2.4万元。
建国后,造纸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3年,全县有私营纸槽15个,从业人员46人,年产土纸50吨,品种由单一的商品包装纸,发展到棉纸、竹纸、皮纸、花笺纸等,年产值24万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农业合作化后,私人造纸相继歇业,1956年土纸产量下降到1.12吨,产值约0.54万元。1957年,黄甲区汪河乡恢复纸槽6个;县手工业联社直属新兴粉丝厂建年产15吨的土纸生产车间,首次购铁木结构造纸机1台,日产再生书皮纸2吨。次年,造纸车间从粉丝厂析出,成立“新兴造纸厂”,但造纸原料紧缺,年产能力仅为160吨。1958年,县民政福利生产组、商业局野生植物油厂、分销处加工厂及青草区亦相继办起造纸车间或造纸厂。全县土纸年产量180吨。1960年,全县土纸、机制纸产量221.99吨,其中新兴造纸厂引进和仿造全椒县造纸厂造纸机,首批生产机制新闻纸59.36吨。1962年,因造纸原料缺乏,全县纸年产量下降到70余吨。次年,全县最后一家造纸企业——新兴造纸厂因亏损停产。1977年8月,龙头农具厂开始生产色纸。1978年春,县制盒厂筹建日产1.5吨的造纸车间,安装新型造纸机,翌年7月投产,当年产180克瓦楞原纸85.68吨。1980年8月,县制盒厂建成卫生纸生产线,年产卫生纸10吨。1981年,全县造纸工业总产量534.9吨(包括土纸)。1986年,金神玻璃纤维厂易名桐城县造纸厂,翌年底,纸袋纸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力为450吨。同年,县制盒厂在县城南郊兴建年产2000吨180至250克瓦楞原纸、300克纸板生产线。1987年底全县有造纸工业企业2家,年产瓦楞纸、纸袋纸、卫生纸及纸板800吨,产值45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0.25%。
纸制品业清末,县内手工生产的色纸享誉皖中。色纸加工业主要集中于孔城地区。50年代,安庆市机制色纸应市,县内手工色纸生产衰落。1970年,城关文具生产合作社易名桐城县制盒厂,年产纸盒2万只。翌年,县制盒厂开始生产纸箱,年产能力65万只。1976年,杨桥缝纫社亦投产纸盒。县纸品业发展到2家,年产纸箱、纸盒101.14万只,产值128.8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7%。1980年,金神竹器社(1986年易名桐城县造纸厂)纸绳车间投产,当年产纸绳22吨。1987年底,全县有纸品工业企业2家,职工207人,固定资产原值40.9万元,各种设备38台(套),年产纸箱、纸盒125万只,纸绳30吨,产值182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
文教用品业清光绪年间,皖南太平县毛笔工匠胡子希,迁居县城南大街,开设“胡开云笔店”,生产毛笔。胡开云笔店毛笔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柔中有刚,书写流利,每支售价2块银元。每年科举考试,本籍和外地考生纷纷赶来购买。后胡子希徒弟在县城开设“金胜斋”、“天宝斋”等毛笔作坊。民国33年(1944),官商合办的第五民生工厂生产墨水、油墨、誊写蜡纸等文教用品,工人15人,资金19万元,不久停产。
建国初,全县有私营毛笔业10家,从业人员20人。1953年有30家,从业人员37人,年产毛笔31.2万支,产值1.56万元。50年代中期,自来水笔涌向市场,毛笔销售量锐减,生产衰落。1956年,县城胡开云、天宝斋、金胜斋、二林堂、松花堂、德贵堂等个体毛笔业组成城关毛笔生产合作小组。1959年,全县各公社、管理区所属工厂生产毛笔1100万支、墨2.2万公斤、墨水200打、墨汁102打、粉笔5000包、糊精463打,但质量低劣,先后于1960和1961年停产。1964年秋,城关毛笔生产合作小组并入城关文具生产合作社。60年代中后期,社、队毛笔厂和墨坊再度兴起。1965年,有200余家笔、墨产品推销至全国各地。70年代后,因销路不畅,纷纷停产。1971年,罗岭印刷缝纫社生产复写纸4.75万盒,填补安徽省复写纸生产空白。1977年生产打字蜡纸1.25万盒。同年,县被服社开始生产图钉。1979年,县办文教用品工业企业有县图钉厂、县复写纸厂等,职工65人,固定资产原值11.63万元,年产复写纸14.33万盒、打字蜡纸0.32万盒、图钉50.26万盒、乒乓球3.2万只。年产值42.91万元,税利3.77万元。1987年,县办、乡镇办文教用品工业企业13家,职工633人,固定资产原值98.9万元,产值259万元,占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
木制品业县内历史上木制品为个体手工制作,生产犁、耙、耒皆、耖、水车、禾桶、风扇等木制农具和箱、柜、盆、桶、床、桌、椅、凳、门、窗等家具、用具。民国33年(1944),官商合办桐城县第五民生工厂,拥有资金2.85万元,生产各种木、竹、漆器具,不久停产。1954年,全县个体木制品业609家,从业人员1847人,年产值54.05万元。1955年,城关、金神、青草、孔城、卅铺、吕亭、黄甲、老梅、新安、双港、练潭等地相继组建铁木生产合作社、合作小组,共有职工210人,固定资产原值0.35万元,生产木制农具5.49万件,木制家具1.45万件,日用木制品0.99万件,年产值14.14万元,实现利税2.27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673元。1964年后,县办集体所有制木制品业先后仿制、购置带锯机、圆盘机、电刨、打眼机、开榫机等机械设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1974年,有县办集体所有制铁木生产合作社15家,职工241人,固定资产原值13.16万元,生产木制家具4.14万件、木制农具10.83万件、日用木制品2.3万件,产值102.17万元,利税4.55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4239元。1975年以后社、队办木制品业不断发展。1987年,县办集体所有制木制品工业企业有青草铁木社、吕亭家具厂、范岗农具厂、老梅铁木社、县车辆配件厂、县刀剪厂、县家具厂、罗岭农具厂、大关家具厂、龙头农具厂、孔城家具厂等,职工190人,固定资产原值22.19万元,年产木制家具1.32万件,木制农具0.16万件,日用木制品0.38万件,产值103万元,利税2.09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5686元。
竹、藤制品业县内竹、藤制品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产品有稻箩、粪箕、篮子、簸箕、米筛、竹床、竹椅、藤椅等。1954年,青草塥镇有个体竹器加工户22家,从业人员47人,生产竹器和纸雨伞,后组成集体所有制生产合作社。1955年,全县竹藤制品业有青草竹伞生产合作社、县竹器生产合作社和大关、孔城竹器生产合作社、吕亭篾业组及练潭铁木生产合作社,职工92人,固定资产0.04万元,年产竹藤制品2.84万件,产值4.72万元,利税0.67万元。1964至1966年,竹制品先后使用破篾机,生产效率提高。1966年,县办竹、藤制品业有青草竹伞社,县竹器社,吕亭篾业组,大关、孔城、金神竹器社,双港、练潭、罗岭铁木社等9家,职工150人,固定资产原值1.49万元,生产竹制农具8.61万件,日用竹器2.47万件、藤椅280张、纸伞1.43万把,产值21.53万元,利税2.33万元。1974年后,个体竹藤制品手工业兴起,县办竹藤制品业大都转产。1987年,县办竹藤制品业生产竹制农具1.63万件、油布伞4.21万把,产值16万元,利税1.13万元。
棕、麻、草制品业县内棕、麻产量少。棕、麻、草制品均为个体经营,规模小,厂家少。1954年,全县有个体棕麻制品3家,分布于青草、练潭镇。1956年,大关缝纫社首批生产草帽。1963年,青草综合厂首批生产棕麻绳。1965年,县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兼营棕、麻、草制品的有县缝纫社、大关缝纫社、金神缝纫社、青草文具社等,职工37人,固定资产原值0.22万元,年生产草帽3.84万顶、棕麻绳27.21吨,产值5.37万元,利税0.37万元。70年代,县办棕、麻、草制品工业企业先后转产,1985年全部停产。
木梳、纽扣制造业1954年,青草镇有个体木梳制造业6家,从业人员10人。1955年组建青草梳业组,职工9人,固定资产原值0.02万元,生产普通木梳3.01万把,产值0.43万元。1956年1月并入青草竹伞生产合作社。1974年引进烫花木梳生产工艺,年产烫花木梳3.08万把,产值0.49万元。1976年,青草和练潭缝纫社生产胶木纽扣、有机玻璃纽扣。当年,县办集体所有制木梳和纽扣制造业有青草竹伞厂、青草缝纫社和练潭缝纫社,从业职工7人,固定资产原值0.07万元,年产木梳4万把,胶木纽扣5.26万粒、有机玻璃纽扣10万粒,产值1.02万元。1984、1985年先后停产。
烟草加工业县内历史上有传统的旱烟丝生产(亦称黄烟)。民国33年(1944),县城办有复生、博济、四美、孟侠镇合作社、华中实业社等私营和官商合办的卷烟厂(社),拥有资金17.4万元,生产大中华、金钟、大环、四美、美人、白马、柳马、老马牌卷烟,解放前夕先后停产。1954年,全县有个体旱烟丝加工业36家,从业人员82人,分布于县城和青草塥、孔城、金神墩、老梅树街、练潭、大关、三十里铺、双店等集镇。1956年后,县城个体旱烟丝加工业加入当地商业合作组织,1958年后停产。此后,境内仅有少数农民种植烟叶,自行加工旱烟丝供自己消费或零星出售。
皮革及皮革制品业民国33年(1944),县内有官商合办皮革制造工厂1家,私营华丰、大兴皮革制品厂2家,生产皮革、皮鞋、皮靴、皮带、皮包、皮球等产品,不久相继停业。1954年,全县有个体皮革和皮革制品业42家,主要分布于县城、孔城、金神墩、练潭等镇,从业人员54人,产值1.81万元。1955年,城关皮革制鞋组生产皮革、皮鞋、皮带,职工7人。1956年,金神缝纫社、练潭缝纫社生产牛皮靴。1965年,国家加强对皮张管理,取缔手工制革生产,县内皮革及皮革制品先后停产。80年代后,一些村和个体户办有皮鞋厂,手工生产皮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