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县内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全县人均国民收入433.91元,比1949年增长9.8倍,人均消费支出358元,比1949年提高8.95倍。收入和消费增长幅度均高于物价上涨幅度。
一、农民生活
收入建国前,耕地多为地主所有,据1949年土改时统计,地主人均占有耕地18亩,农民人均仅有0.48亩。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只得租种客田,按亩定额向地主及官府交纳沉重的地租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风调雨顺之年,农民人均生产粮食400斤左右,其中上缴租税达160斤以上。正常年景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倘遇天灾人祸,只得当长工、卖短工,甚至离乡背井沦为乞丐。民国36年(1947),徐河、新安两地逃荒要饭和挑补锅担流落他乡者2583人,占两地总人口的21%;一区龙眠乡海螺自然村13户人家,就有28根讨饭棍。
建国后,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生活始有依靠。195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9.16元、粮食438斤。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1957年,人均分配收入在50元左右的农业社223个,占全县农业社总数的37.2%;60至70元的208个,占32.9%,70至80元的140个,占22.4%;80元以上的54个,占7.5%。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后,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参加集体劳动,按劳取酬,工分分值随当地农业收成的丰歉而上下浮动,部分地区一个劳动日值仅为0.1元左右。1959至1964年全县约60%的生产队分配不能兑现,农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入不敷出。1965年,农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农民收入开始回升。“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产量下降。同时,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除,收入大为减少。其间,农民人均年收入徘徊在67至84元之间。
1978年后,农村逐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国家几次较大幅度地调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农民经济收入增长较快。1985年,全县人均纯收入290元。1987年人均纯收入348元,其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户有400户。这些率先致富者多为农村乡镇企业的承包人、推销员、工程队包工头,以及从事养殖、运输、加工等业的专业户、个体户。
消费县内西北山区农民以玉米、山芋为主粮,辅以稻米、小麦。其他地区皆以稻米为主,兼食小麦、山芋和玉米。建国前,乡村少数富户逢年过节或来客人,可食肉、禽、蛋、鱼虾等副食品和饮用自酿的白酒,大部分农家佃户食不果腹,每日2至3餐常以糠菜为主。若遇天灾人祸,部分农民只得以野菜、榆树皮、观音土充饥,或流落他乡行乞为生。建国初期,农民饮食虽有改善,但以吃饱为满足。1953年,农民人均年食用粮食320斤,油2斤,肉类2斤,茶叶2两,糖4两。1958年后农村粮食紧缺。1960年全县农村有公共食堂5392个,其中多数食堂粮菜俱缺,以野生植物果实、根、茎、叶为饭食。1962年后,农村缺食情况渐有好转。1979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粮食产量增加。1985年对176个农户抽样调查,户均生产粮食6761斤。粮食丰产,带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农民饮食结构。1987年粮食在农民饮食消费中比重由1972年的80.5%下降至60%,山区农民主食已由杂粮改为米、面。同年全县农民人均食粮620斤,油脂17斤,肉、鱼、蛋等29斤,糖、酒类15斤。
建国前,县内农民一般着土布褂裤,自染自缝,只求蔽体。脚上以草鞋为主,兼穿自家制作的布鞋。家境稍好的农户,老年人在冬天可穿棉“套裤”(只有两只裤筒,没有腰裆),中青年多以单、夹裤过冬。建国后,家织土布逐渐为棉布、化纤、毛呢等衣料所取代。50至70年代,以棉布为主,因国家对布匹长期实行定量供应,农民衣料质量虽有提高,但数量仍感不足。1980年开始逐步取消布匹凭票供应制,各种轻纺织品充盈市场,细布、斜纹布、灯芯绒、的确良、毛呢等衣料和球鞋、胶鞋已成为农民日常衣着消费品。1987年,对90个农户465人抽样调查表明,共购棉布973米,化纤布1331米,呢绒17米,毛线48斤,皮鞋18双。用于衣着消费总额12239元,占消费总额15.5%。
清至民国时期,农民家庭用具简陋,一般只有床、桌和板凳,炊具、餐具多为木、陶制品。建国后农民日用器具逐渐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木(陶)制碗、盆、杯等逐步被细瓷、搪瓷、铝等质地的餐具或炊具取代。70年代起,时钟、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宁式花床、高低床、大衣橱等家具和日用品逐渐进入农民家庭。80年代后,农村青年结婚家具基本有三面橱、高低橱、写字台、高低床、自行车、电视机等。1987年,全县农村家庭用具消费支出占消费总额百分率由1973年5%上升到15.1%。据9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仅1987年,就购回自行车8辆,缝纫机3部,手表17只,电风扇10台,沙发7张,大衣橱5乘,写字台2张,电视机7台,录音机3台。
建国前农村住房,多为土墙草顶,低矮破漏阴暗。建国后,农民住宅状况逐渐改善。50年代初,全县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分得住宅14800间。1958年农村实行房屋、田园规划,小村并大村,建连山一条龙土墙瓦顶住宅,后因起居和饲养禽畜不便,渐次拆回原处,恢复单门独院。80年代后,农村普建砖瓦平房或楼房,草房基本绝迹。新建房屋多为砖石水泥结构,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并有用电设施,房外室内装饰美观大方。1987年,全县农户住宅中楼房占总面积9%。9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表明,共用于建房经费33161元,占消费总额32.14%,户均住房72平方米。
几个年份90户农民家庭消费情况抽样调查表

二、职工生活
收入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县衙皂隶、门子、禁卒、轿夫、马快每人年支工食银4至6两。民国初年沿用旧制。民国25年(1936)改发法币。民国26年,县长月薪300元,科长人均月薪100元,科员、助理员人均月薪42元,公役人均月薪7元。县长薪俸收入比公役高41.86倍。民国31年,因物价飞涨,国民政府制订公务人员战时生活补助办法,桐城县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0至60元。补助后,职员月薪30至120元,教员20至100元。一般员工月薪可购米100至200斤。手工业、商业从业人员没有统一的工资标准,由雇主与雇员面议,一般从业人员月工资额约值大米120斤左右。从师学艺徒工,除逢年过节由师傅发给少量零用钱外,三年内无工资收入。
建国初期,国家对部分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桐城县供给标准:每人每年两套夏衣,两年一套棉衣,两月一双布鞋;每月大米35斤,菜金1.36元(银币),津贴0.3元,草鞋费0.1元,医药费0.05元,办公费0.01元。1952年,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每一工资分所含实物数量:成品粮0.8斤,白布0.2尺,食盐0.02斤,植物油0.05斤,煤2斤。县政府工作人员,最高每月227个工资分,最低85个工资分。职工生活较供给制有较大改善。
1956至1987年,县内经过两次工资改革和四次大规模工资调整。1956年工资改革,取消工资分,实行货币工资制。当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月工资为:县直党政干部52.2元,科技干部52.49元,中学教师52.63元,区、乡干部43元,商业职工37.48元,工人32.88元。1985年工资改革,实行结构工资制。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841.76元,比1956年增加1.44倍。198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1132.44元,比1985年提高13.4%。
消费建国前,县城居民饮食水平甚为悬殊。贫者一日两餐难以周全;官绅商贾之家,饮食讲究,主食为上等米,副食有鸡、鱼、肉、蛋乃至山珍海味。建国后,职工家庭饮食消费水平逐渐提高。50年代初期,职工工资实行“工资分”时,其家庭生活以成品粮为主食,蔬菜为副食,每月可吃鱼、肉3至5次。1955年10月,根据国务院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开始对城镇人口用粮实行定量供应。1959至1961年,因粮食紧缺,县内两次调减城镇人口用粮标准,不少职工食堂以“小秋收”、粉糠、糖糟作为替代食品。1962年后,粮食供应情况好转,基本能满足生活需要。1975年以后,职工家庭饮食方式和结构均发生较大的变化,鱼、肉、蛋在食品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少数收入较高的干部、职工家庭,饮食结构已由粮食为主向以肉、鱼、蛋、蔬菜、水果和各种饮料为主转化。1987年,100户职工家庭抽样调查结果:人均年消费肉类52斤,蛋16斤,鱼虾22斤,水果18斤。人均饮食消费支出267元,比1978年增加124%。
民国期间,城镇居民贫者着土布、平布裤褂,缺衣现象普遍。少数士绅夏着质地优良的夏布衫,柔软的香云纱、纺绸,冬穿名贵皮袄和丝棉长袍。建国后,职工家庭四季服装齐全,质量渐次提高。1980年以前,冬着棉,夏着纱,春秋服装多以斜纹布、灯芯绒、的卡等布料制作。但在布匹实行定量供应期间,衣着数量仍感不足。1981年始,居民衣料质地日趋精良,化纤、呢绒服装增多。1987年,人均用于衣着消费42.37元,比1978年增加115.8%,多数职工夏有各式化纤、丝绸衣裙,冬有呢绒、毛料服装。穿鞋以皮鞋居多,冬天为毛里皮鞋,春秋时节着单皮鞋,夏天则有皮凉鞋。
民国时期,城镇居民家庭一般仅有碗橱、方桌、条桌、木椅、条凳、架子床等用具,少数富户有衣橱、圆桌、条几、太师椅、宁式花床等。建国初期,职工家庭用具尚简陋。自1975年始,沙发、高低床、三面衣橱、电风扇、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等陆续进入职工家庭。80年代始,职工家庭用具向组合化、现代化方向发展。1984年,部分职工家庭开始使用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1987年每百户职工家庭拥有组合式家具24套,电视机83台,电冰箱9台,洗衣机11台,自行车186辆,摩托车4辆。
几个年份每百户职工家庭消费情况抽样调查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