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桐城县历史上自然灾害以水、旱为甚。据史料记载:唐太和四年(830)至大中十二年(858)的28年间,共发生水灾年份5年,旱灾年份2年,以大中七年水灾最为惨重,全县淹没农田2100顷,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宋治平三年(1066)至淳熙十五年(1188)共发生水灾年份7年,旱灾年份3年,以乾道元年(1165)水灾最为严重,漂没千家,死人无数。元至大元年(1308)至至正二年(1342)共发生水灾年份4年,旱灾年份5年,以至正二年水灾为最,花岩山、龙眠山滑坡,漂没民居400家。明洪武三年(1370)至清顺治元年(1644)的274年间,共发生水灾年份50年,平均5.5年一遇;旱灾年份36年,平均7.6年一遇。其中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大雨不止,江水上涨,淹没田舍无数,枞阳、孔城、练潭等地皆乘舟入市;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河干田裂,野无绿色,死者无数,人口下降四成。清顺治三年至宣统三年(1911)的265年间,共发生水灾年份75年,平均3.5年一遇;旱灾年份46年,平均5.8年一遇。其中嘉庆五年(1800)六月十九日大雨,洪水冲入县城,北门及南门外水深及檐,房屋倒塌无数,死200余人;咸丰六年(1856)四至八月不雨,夏秋亢旱,飞蝗蔽日,致使米价腾贵,榆树皮叶采食殆尽。民国2年(1913)至民国38年的36年间,共发生水灾年份14年,旱灾年份19年,几乎年年有灾。其中民国20年3至5月大雨不断,7月连续降雨26天,江水上涨,全县大小圩口全部溃破,无家可归者难以胜计;民国23年,全年降雨量仅561.2毫米,6月下旬以后,每天赤日当空,骄阳似火,禾苗枯死,一炬可焚,全县约50万人断炊,弃田拆屋、卖女卖妻、服毒悬梁者日有所闻。
此外,风、雹、雪、雷、蝗虫、霜冻、雨淞等自然灾害亦时有发生。明景泰二年(1451)冬降大雪,弥月不霁,积雪齐檐。清康熙九年(1670)八月出现霜冻,入冬江湖冰合,车马可行,竹木成片枯萎,人畜死亡无数。
建国后,仍以水、旱灾害为最。1950至1987年的37年中,共发生成灾面积5万亩以上的水、旱灾害年份28年。其中成灾面积20万亩以上的水灾年份6年(1954、1969、1975、1977、1980、1983)平均6.2年一遇;旱灾年份8年(1953、1958、1959、1960、1966、1967、1976、1978),平均4.6年一遇。8级以上大风平均每年出现1至3次,造成危害的约3年一遇。冰雹年年都有发生,造成危害的约2至3年一遇。雨淞多出现于沿湖地带,一般3至4年一遇。伴随暴风雨、大雨而出现的雷电,有时亦对人畜和供电设施造成一定的损害。建国后主要灾害情况如下:
1953年,春夏间久晴不雨,全县20.86万亩农田受旱。6月24至27日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全县圩堤决口888处,淹没农田13万亩,倒塌房屋1.7万余间,死伤170人。双港、金神、新安渡、孔城等地灾情最重。
1954年,全年降雨2266.1毫米,超过正常年降雨量一倍。仅6、7两月即降雨1272.2毫米,山洪连续暴发,全县大小圩口162个,破漫160个,溃口408处,河堤溃口450处。淹没农田25.86万亩,粮食减产12502.5万斤;倒塌房屋4.13万间,损坏2.61万间;死173人,伤213人;牲畜、农具等损失严重。全县受灾人口22.15万人。杨桥、孔城、双港、金神、练潭、黄甲等地灾情最重,新店、青草、城东、范岗、老梅等地次之。
1955年5月30日,唐湾乡下大冰雹20分钟,积30厘米厚,大者如鸡蛋,农作物和树木损毁严重。6月中旬大雨,局部地区出现洪涝,成灾面积10.24万亩。
1958年6至7月、11至12月两度干旱,成灾面积20.45万亩。
1959年7至11月,雨水特少,出现干旱,全县成灾面积23.84万亩。
1960年,持续干旱,全县成灾面积37.7万亩,伴随干旱出现严重虫灾。
1965年5月1日,金神区召开区、社干部会议,礼堂横梁被雷电击断,伤5人。5月28日下午3至4时,青草、双港、孔城等区降冰雹一小时,大的如鹅蛋,小的似蚕豆,平地积厚20厘米,毁坏房屋6906间,砸伤农作物3.4万亩。
1966年,年雨量仅799.8毫米,自7月11、12日微雨后,至12月长期不雨,河水断流,3万多口(道)塘、堰、塥和24座中、小型水库干涸,人畜饮用水困难。全县受灾面积39.41万亩,受灾人口27.15万人。其中成灾面积22.31万亩,绝收13.83万亩,减产粮食9558万斤,棉花87.85万斤。午季作物难以下种。
1967年,年雨量仅869.3毫米,伏秋干旱,受灾面积46.7万亩,受灾人口25.67万人。其中成灾面积23.39万亩,绝收7.31万亩,损失粮食6000万斤,棉花119万斤。6月13日,蔡店等6个公社20个大队出现风雹,1.25万亩农作物受害。
1968年9月,徐河公社3名业余演员演出时遭雷击身亡。
1969年2月1日,金神公社寿元大队出现连续10天的雨淞,最大直径10毫米。6月20日,石南、金神、天林等公社部分大队降雹10至30分钟,雹块大者如鸡蛋。7月3至17日,全县普降大暴雨,降雨量1024.6毫米。其中7月14日,雨势猛增,24小时降雨333毫米,山洪陡发,大小河堤尽溃,13座水库漫坝或冲决,圩畈区一片汪洋。全县交通、电讯中断。受灾人口43.6万人,其中特重灾17.94万人。成灾面积41.70万亩,其中绝收22.8万亩,减产粮食2.31亿斤,棉花299.9万斤,油料10.59万斤。毁房11.79万间,死亡275人。冲走大牲畜716头,大型农具1.32万件,农业机械188台套。学校停课、工厂停产者甚多。
1972年4月18日17时,全县突遭风灾,风力9级,阵风11级,毁坏房屋4.05万间,死2人,伤97人,翻船39艘,折断电杆80根,大关、石河、金神、黄甲等区的电话、广播和供电中断,部分工厂停产。3.41万亩午季作物减产,早稻秧苗损籽91万斤。
1975年3月14日,金神公社钱塘大队出现手指粗的雨淞。5月30日,大关、石河、范岗等7个区先后降冰雹,并伴有雷雨大风,雹块直径2厘米左右,大的如鸡蛋。同日,新安至徐河一线遭龙卷风袭击,毁坏房屋1200余间。6月下旬连降三场暴雨,总雨量314.2毫米,山洪突发,溃破大小圩30个,农作物受涝16.93万亩,其中6.95万亩绝收。8月15至16日,又降暴雨,死2人,5.34万亩农作物被淹,其中2万余亩绝收。11月22日,出现寒潮大风,毁坏房屋8.94万间,死1人,伤11人,损失粮食39万斤。
1976年6至9月未下过透雨,伏、秋、冬旱较重,全县受灾面积达41万亩。
1977年1月9至18日,塘桥公社塘塥大队连续10天出现雨淞,直径一般4毫米,大的8毫米。2月2至9日,双店公社松山大队连续8天出现雨淞,大的直径16毫米。3月上旬至4月上旬,该地又先后出现5至6次雾淞,大的直径100毫米以上,农作物受害严重。7月大水,破圩265个,淹倒房屋9824间,雷击、溺水死22人,大牲畜死亡487头,农作物被淹25.03万亩,其中10万亩绝收,共减产粮食8500万斤。9月11日,县内遭受台风袭击,风力9至10级,最大11级,并伴有低温天气,双季晚稻损失很大。
1978年,年降雨仅687.6毫米。夏秋旱情严重,全县干旱总面积46.58万亩,中、晚秋作物成灾面积32.39万亩,其中18万亩绝收,减产粮食1亿余斤。受灾最重的是黄甲、大关区和孔城、青草、石河等区的部分社队。
1979年6月9日下午2至8时,全县7个区的29个公社先后3次遭大风、冰雹、雷雨袭击,积雹厚近20厘米。15.6万亩农作物受害,其中7.3万亩被毁,双季晚稻秧苗损籽7万斤,毁房1.87万间,房屋倒塌砸伤108人,折断高压电线杆94根。
1980年7至8月多雨,河、湖地区严重内涝。全县中、晚稻和棉花被淹31万亩,倒塌房屋6703间。
1983年4月13日下午6时左右,金神、双港区的4个公社21个大队遭受大风、冰雹袭击,雹块大的如鹅蛋,午季作物及早稻秧苗受害严重。4月25至29日,全县大风5昼夜,刮折树木17万棵,毁房14569间,死2人,伤54人,高、低压输电线路倒杆945根,全县供电、通讯、广播中断,8.9万亩小麦减产3成以上,1.17万亩油菜倒伏。6月29日8时至30日10时,26小时降雨182毫米。7月4日6时至5日6时,24小时降雨306毫米。7月13日,黄甲山区在10小时零6分钟内降雨200毫米。全县57座中、小型水库满库泄洪,245个大小圩,漫溃211个,堤防溃口1588处,水毁桥涵583座,冲垮塘、堰、塥6734处,倒塌房屋3.81万间,死30人,伤13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9.64万亩,其中10万余亩早稻绝收。合安路交通中断20小时,其它干线交通及灾区供电、通讯中断数日,许多工厂停产。7月中旬至8月底,出现伏秋旱,受旱面积15万亩,占双季晚稻总面积50%。
1984年1月17日大雪,平地积雪厚23厘米,压塌房屋1000余间,冻死耕牛近千头,合安公路交通中断3天,县内山区班车停开半月。8月8日下午5时30分,一股龙卷风自白兔湖向西跳跃移动,风力由9级渐增至11级,沿途双河口、高桥等6个乡11个村受害,毁房270间,砸伤4人。高桥乡少庄村一台打稻机被风移动20多米,挂镇乡季铺村一口水塘的水被刮浅1尺多。8月12日,又有挂镇、范岗等15个乡55个村遭风灾,毁房4354间,砸伤14人,砸死耕牛1头,刮倒树木2751棵、电线杆81根,2000余亩中、晚稻和3900亩棉花受害。
1985年4月25日,全县遭大风袭击,风力9至10级,最大12级,瞬时最大风速达38米/秒。毁房2.91万间,刮倒电线杆1472根,刮倒大树1.8万棵,10万亩三麦、12.7万亩油菜受灾减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