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传统节日
过年农历年末和年头相连接的一段时间,谓之“过年”,是民间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持续一月之久,其间习俗有:
过小年旧俗农历腊月廿四日为“小年”。凡出外经商及佣工的都于这天前赶回家中,故有“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之说。小年晚餐前,备香案接祖宗回家过年。此习现已不被人们重视。过小年后就赶办年事:杀猪、宰鸡、打豆腐、做发粑、扫尘,将房屋内外全面打扫,衣被餐具清洗干净。
除夕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夜晚,谓之大年三十。此日上午上坟祭祖,傍晚贴春联年画。晚餐前举行完年仪式,现只少数人家行之。除夕给孩子“压岁钱”,也有给老人“压岁钱”的。除夕晚餐谓之“吃年饭”,酒菜丰盛,合家开怀畅饮。年饭以后向附近亲友和长辈“辞年”。除夕之夜,各个住室灯火长明。人们彻夜不眠,相与围炉闲话,或下棋打牌,谓之“守岁”。儿童手提灯笼,成群结队,玩乐嬉戏,竞放鞭炮,至夜深方罢。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晨起,人们穿着一新,齐集大门外,举行出行(又称出天方)仪式,向天地祖宗行跪拜礼。建国后大部分人只是大放鞭炮以迎接新年,预祝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县北一带习俗抢早放鞭炮出行,谓早发财。出行熟人相见,互相致礼互祝恭喜发财。县西一带习惯正月初一上山砍柴,该地方音将“柴”读如“财”,渭大年初一就发财(伐柴)。桃阳乡联庆村的方姓居民,在正月初一有互相打闹取乐之风,以破皮流血为见喜。春节期间,向亲戚和本家中的长辈拜年的习俗一直沿袭。关系密切的朋友也互相拜年。建国后还兴起向军属、“五保”老人和离退休老干部拜年的新风尚,县城偶尔举行团拜活动。拜年从初一开始延续到元宵或月底。拜年时,礼品有糖、糕、酒等。离开时,主人回赠发粑或鸡蛋(一般都是双数4个或8个),所拿的糕也要原封带回,谓之“高(糕)来高(糕)去”,以示吉祥。春节期间邻居互相串门也都以客礼相待,有的还互相宴请。
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文娱活动的高潮时期,主要形式是玩花灯、唱戏,大多在人烟集中的村落和小集镇举行,特别在丰稔之年更为热烈。玩灯常持续数日,唱戏长达整月。建国后提倡节约,玩灯习俗曾中断多年。1984年,县城及部分乡村恢复这一传统习俗。元宵过后,春节文娱、拜年等活动即近尾声,故有“过了正月半,各人找事干”的俗谚。 除过年以外传统节日还有:
清明节日前数天进行“扫墓”,谓之作清明。旧俗上坟山一般是挂标,烧纸祭祖。建国后,每逢清明节,干部、工人、学生都到烈士陵园或近处烈士坟地进行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三月三又称为“上巳”,旧有望“鬼火”(磷火)的习惯,农村多于这天炸玉米爆花吃,谓之“炸鬼眼”,又做粑吃,谓之“鬼魂粑”。
立夏旧俗有在这天游山玩水的,谓之“戏夏”,又在这天称体重。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吃粽子,喝雄黄酒,在门头插艾枝。妇女于这天做香袋荷包和市猴给小孩佩戴,旧俗有悬挂钟馗像的。凡订婚或结婚不满一年的女婿,要向岳父家送端午礼。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旧俗,这天上坟祭祖,晚间在场地焚烧纸钱冥币,又用纸剪成衣状物,名为“孤衣”,和纸钱一并焚烧,同时向四周抛撒米饭,谓之“赈济孤魂野鬼”。衙前老街习俗,在焚烧“孤衣”的同时,还放河灯和天灯。河灯是用篾、纸扎成的船形彩灯,下置木板,灯内燃烛,放于河中,任其漂流。天灯是用篾、纸扎成直径1米的彩球,下面开口,口周扎上油浸的竹丝,点燃后,彩球借热气升上天空。中元之夜,衙前河畔,天灯、河灯交相辉映,蔚为奇观。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又名团圆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做新米粑,举行家宴,吃月饼,赏月。亲友之间有的互赠月饼。中秋日向有“摸秋”的习俗,于夜晚径往他人园地摘取瓜果,而不以为“偷窃”。摸得冬瓜的预兆得子。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农村多在这天做糯米糍粑吃。旧有重阳登高的习俗。
冬至旧俗冬至节前在祠堂祭祖,谓之“作冬至”。建国后已停止。
腊八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一直沿袭。腊八粥用米、豆、花生、芝麻、枣干、板栗、猪肉、萝卜等混合煮成。腊八过后,一年就要结束了,故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事办”的俗谚。
此外还有二月二花朝节、六月六过半年、七月七乞巧节等,人们不甚重视,或者只弄点好吃的而已。
法定节日除春节外,节期均以公元纪年月日记时。这些节日仅限于机关、厂矿、学校中实行,农村则不太重视。
元旦元月一日,法定放假一天。
植树节民国4年(1915年),政府曾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孙中山生前积极倡导植树造林。民国17年,国民政府在孙中山逝世日举行植树式,遂将植树节改在3月12日。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但植树节却未认定。1979年2月,全国五届人大常委第六次会议决定,恢复3月12日为植树节。中央绿化委员会并审定通过“中国植树节徽”。节日这天,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全体出动植树造林。
国际妇女节3月8日,妇女休假半天。一般进行集会或电影招待等庆祝活动。
国际劳动节5月1日,法定放假一天。
中国青年节民国时期,将4月27日定为青年节,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民国28年,陕甘宁边区两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节日。团员青年多举行文娱庆祝活动。
国际儿童节民国时期以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节日里,小学多举行少儿加入少年先锋队仪式以及庆祝文娱活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一般是党委部门召集座谈会,贴标语庆祝。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民政部门在此节开展优抚检查和电影招待活动。
教师节9月10日,教育部门举行庆祝或表彰会议。
国庆节民国为1o月10日,简称“双十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10月1日。法定放假两天。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法定放假三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