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迎送山区人民敦厚,待人接物,注重礼貌。熟人相见,少者主动与长者招呼,寒暄因时择语,早上问“早”,就餐时刻问“吃了?”、“吃过了?”,途中问“哪里去?”。如无辈分称谓时,尊长者为“老人家”、“您老”。称晚辈为“妹”、“”(方言字,音切额啊,指小孩)。客人至家,主人出大门迎接,引客人从大门进屋,坐定之后,主人敬茶敬烟,甚至还炒一盘瓜子或花生待客。客人如抽黄烟,主人则递旱烟筒或水烟袋,并打开自己烟盒,团起一撮烟丝敬献客人。客人告辞,主人再三挽留吃饭、留宿。客人离去,主人全家送行,多礼者陪送一程,分手嘱客人“慢走”。如逢喜庆,迎送客人还放鞭炮。
60年代,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人际关系淡薄,礼仪衰微。70年代,政府号召“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纪律、讲道德;语言美、环境美、心灵美、行为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推广文明用语11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即或素昧平生,问津交往也常以“同志”、“师傅”相称。
相见行礼,有拱手作揖、鞠躬、握手等形式。
宴饮宾客至家,设宴款待,筵席有海参席、香蕈席、银鱼虾米席、千张生腐席。席间大菜9至11道,每道有单有双。一般宴席先上粉丝或千张,最后上小菜罢酒吃饭。席间坐次十分讲究。餐桌按板缝分直端横端。直端桌缝顺上下,横端桌缝顺东西。不论房屋方向,面向中堂右为东,左为西。直端东上方为首席,西上方为二席,东下为三席,西下方为四席,上方下方各坐3人,一席共10人。横端上东边为首席,上西边为二席,东方为三、五席,西方为四、六席。下方坐3人,一席共9人。开双桌席时,东为首席桌,西为次席桌,依次类推。县南多采用横端桌席,县北仅是婚娶喜事最后一餐,俗称“打扫腿棍”时改用横端形式。坐席时,宾客之间往往推让再三,谓之“牵席”(谦席)。席次的排列不可差错,除按辈份年龄以外,还要考虑亲戚的类别,进门亲高于出门亲,如舅父应比姑父受到尊敬,母族应比妻族更为看重。执壶者坐下方,按席次逐一斟酒。每次饮酒须执壶者或陪客者先请,俗语“主不请,客不饮”。席间,主人依次敬酒一遍,甚者分辈分数次敬酒。酒过三巡之后,红喜事由新郎、白喜事由孝子至桌前向客人行跪拜礼,客人则纷纷起立受拜。喜宴首席客人有再向跪拜新郎递送红纸包(包钱)还礼的,谓之包“拜钱”。劝酒时,常猜拳或打杠子,气氛热烈,宾主尽欢。吃饭时,陪客须等客人吃罢才放碗,吃罢应起立举筷,遍告同席人“慢吃”。罢席之后,主人敬烟敬茶,打水给宾客擦洗手脸,客人之间互相谦让。
机关厂矿对家宴坐席不甚讲究,一般以上方为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