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医治疗民国时期,本县人民治病全赖中医中药,乡村中医不下200人。其中,青天汪墨斋的内科、妇科,汪恭周的骨科,汪益三的内科、儿科;天堂汪云龙、汪臣麟的内科、妇科,吴世希的儿科;莲云储欲中的内科;中关储绍舜的妇科和内科杂症;响肠谢仿东、谢付东的骨伤科;头陀郑大凡的杂症和伤科;主簿刘方法的脉学;沙村韩慕勤的内科;撞钟王培五的儿科;岩河储子厚的内科、妇科;美丽汪功照的儿科;桃阳赵世杰的内科;前进乡刘习向治疗伤寒病;主簿储宝如治疗温热病等均享有盛誉。
石关郑怀仁用七代祖传秘方,自采部分中草药熬制成“郑氏烫伤膏”,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收敛止痛作用,对于各种烫灼伤、急慢性体表溃疡颇有疗效。
响肠吴金彪、双畈刘岳甫、茅山闻益群、白帽王欲仁、来榜高明照等人均善制“痘苗”,其制法和用法是:摘取健康人正常出痘的痘痂放在膏药上(每张放3至4粒),翌年春,取痘痂放入大酒杯里,加入健康人乳同研,在未出痘的人胳膊上用金针(或铜针)划破小痕,点上痘苗,能起免疫作用。
青天汪恭周用灯芯草蘸桐油点燃灸适当穴位,救治小儿危症时见奇效。
1955年,县医院成立中医科和针灸科,当年门诊1万余人次。1956年建立中药房,加工炮制中药饮片,配制膏、丹、散。1971年后,自制气管炎丸,肾炎糖浆、感冒冲剂、烫伤膏等中成药30余种。1980年,开设中医病床10张,住院16人次;门诊20426人次。1985年门诊22689人次,住院79人次,治愈率64.4%,好转率33.9%。
1981年,县中医院成立,设有中医急诊室、内科、妇科、皮肤科、伤科、痔瘘科、儿科和气功科,用祖国传统医学,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肝炎,治疗疑难杂症、慢性病、皮肤病、痔疮、肛瘘等方面获得明显成效。1985年就诊57508人次,住院689人次,治疗好转率达90%以上,中药房遵古法炮制各种饮片,加工蜜丸400余公斤,配制中成药40余种,外用药膏50余种。
1952年至1958年,县内158名中医中药人员先后进入联合诊所和公立卫生院、所。1958年出诊322085人次,1965年出诊286376人次,1985年出诊199511人次。名医汪墨斋(1894——1979年),自幼学医,擅长治疗妇、内、儿科复杂病症,用药简便,疗效高,就诊者众,饮誉省内外。
1970年后,农村合作医疗室均设立中药柜,备有中草药,用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治疗
内科、儿科、传染科疾病治疗1958年以前,无明确分科。1958年9月,县医院内科成立,兼诊儿科和传染科疾病,当年开展腰椎、胸腔穿刺术,在诊治急性心衰、重症肝炎、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大咯血、小儿肺炎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1960年至1966年,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脉血管意外、内科休克、小儿惊厥、喉头水肿等疾病,获得成功经验。1976年至1985年,抢救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其中1例并发心律失常,呼吸心跳停止20余次),均康复出院;20余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转危为安。1980年至1985年,共诊治急症、危重病人930例,成功率为90.3%。
区乡卫生院,也能诊治内科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
外科手术治疗1952年,县卫生院首次做阑尾切除术和疝修补术。1960年后,相继开展胃次切除、脾切除、肝破裂修补、截肢和气胸闭锁引流等手术。1981年后,开展食道癌、胃癌、肺叶切除,乳房全切和结肠代膀胱等高难手术。1980年至1985年,抢救急症、危重病人341人,成功率为88%。
1958年,来榜、店前区卫生所首次开展阑尾切除和疝修补术。1984年有19个乡卫生院能做下腹部手术。1979年至1984年,区乡卫生院共做上腹部手术41例,下腹部手术2329例。
妇产科手术治疗1951年,县医院开始做剖腹产手术。1961年,能做子宫次切除、尿漏修补和阴道成形手术。1963年,能做子宫全切,巨大卵巢囊肿切除及水囊引产术。1968年至1985年,共做子宫切除术183例,剖腹产术315例,1980年至1985年,抢救急症、危重病人136例。成功率为93.8%。
1958年,来榜、白帽、店前3区始做剖腹产术。1977年后,各区卫生院均能做剖腹产及引产术。
五官、口腔科手术治疗县医院原由外科医师兼做五官、口腔手术。1975年,五官科和口腔科分别建立,能做倒睫根治术、扁桃腺、鼻息肉、胬肉切除术、拔牙、安装义齿、兔唇修补术。1980年,开展人造瞳孔、斜视、眼脸内外翻、眼睑缺损矫形术、眼珠摘除、眼内囊肿摘除术、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1978年至1985年,共做手术269例,均获成功。
1981年后,白帽、主簿区卫生院能开展拔牙、安装义齿和兔唇修补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1960年和1961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浮肿消瘦8140例。1971年至1974年,县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1300余例,临床效果良好。198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获得成功;自制大青叶、穿心莲、板兰根、柴胡、鱼腥草等10余种注射剂,广泛临床应用。
1981年,县中医院用消痔灵注射和结扎、切开、挂线法,治疗痔疮肛瘘,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痛苦少,疗效佳等优点。
1971年后,各区卫生院普遍采用针灸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泌尿系统结石、宫外孕和胆囊炎等症。
1972年至1985年,县医院妇产科收治各类型宫外孕64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56例,占87.5%。
放射1961年,县医院开始用爱克斯光机透视胸部及四肢。1962年开展消化系、泌尿系和子宫腔造影。1981年开展椎管、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及断层摄片。1975年,8所区卫生院相继开始用爱克斯光透视。1979年以后,县中医院、青天、包家、田头、硃屋、平等、黄尾、姚河等公社卫生院,先后开展爱克斯光透视诊断。
检验1953年,县医院开展“血、尿、粪”三大常规化验。1964年始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1977年,增加胎儿甲种球蛋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及血粉测定,妊娠胶乳试验。1980年开展狼疮细胞、血髓细胞检查及“AKP”、“COH”、“Y—CL”等酶的检验。1968年至1981年,逐步发展,8个区卫生院均能做三大常规检验。
医疗设备1952年以前,县医院仅有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及小手术刀包等简单医疗器械。1953年,添置基础外科刀包、手术床和三大常规化验设备。1954年,增设氧气设备。1956年,区、乡卫生院始有一般常用医疗器械。1962年以前,县保健站仅有接生器材。1976年,县防疫站也仅有检查地方病的一般化验设备。1977年至1985年8年中,从区、乡卫生院到县医院都添置了大、中型医疗器械,已基本能满足医疗需要(表31——5)。
表31——5岳西县1985年医疗设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