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岳西高腔旧称高腔,属青阳腔。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在柳畈。五河等地已流行“围鼓”清唱高腔。光绪六年(1880年),五河王达三等人请外来高腔艺人教唱三年,王德冈、王有贤等艺人组班登台演出,影响所及,方圆百里。光绪二十五年,小型高腔班已遍及境内各地,参与灯会演出。民国14年(1925年),五河一带艺人联合成班,应聘至潜山、太湖、英山、霍山、舒城诸县毗邻地区做季节性演出,涌现出叶题名、王会明等几十位有影响的艺人。建国后,政府曾选派高腔艺人,参加地、县业余会演。1959年成立县专业高腔剧团,培训学员,搜集大量剧目和音乐资料,进行艺术上的改革试验,以《思春下山》、《拜月》、《抱妆盒》等剧赴省向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县高腔剧团并入岳西县剧团后,县内仍有业余演出,至1964年古装戏被封禁时,岳西高腔的演唱活动才告中断。在“文化大革命”中,岳西高腔被斥为“封建糟粕”,所有资料损失殆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县内恢复10多个高腔小组。县文化部门抢救高腔艺术遗产,录制20多位高腔艺人演唱的70余出高腔戏唱腔。唱腔体制基本属于“曲牌连套体”,散见于旧抄本的曲牌有“驻云飞”、“混江龙”、“香罗带”等80余支,粗犷豪放、委婉细腻兼而有之,但向无曲谱,艺人依据旧抄本上的特殊标记(称“箍点”)进行演唱,“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协管弦”。现存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琵琶记》、《玉簪记》、《金丸记》等250余出。
黄梅戏旧有黄梅调、采茶调、二高腔、化谷戏等别称,约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湖北黄梅一带灾民沿途卖唱、化谷米度荒时传入今本县境。同治年间(1862—1874年),境内许多灯会已有本地艺人演唱黄梅调。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后,黄梅戏影响日大,班社分布各地,传唱遍及山村。清末民初,境内从艺者更多,优伶辈出。女艺人崔小白、刘金秀曾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登台献艺,并为首组班在今岳、潜、英、霍、舒等县演出10余年。民国19年元月,响肠艺人方正先以唱戏引“团总”方廷献进入农协会伏击点,将其击毙,打响请水寨暴动的第一枪。建国后,政府对黄梅戏的恢复和发展非常重视。1949年底,县文教科资助建立“岳西农村剧团”,县内城乡兴起的黄梅戏业余剧团数以百计。30多年来,县内业余演出很少中断。1955年起,有“岳西县峰声黄梅戏剧团”专业演出黄梅戏。“文化大革命”前期,剧团一度解散。1970年恢复演出。自专业剧团成立以来的30多年,共排演各类剧目近600个,演出数千场。
建国后,由县专业、业余作者创作、改编、整理的剧目,仅公演的达100余出,其中择优选拔赴省、地会演、调演、献演的有《大别山上红旗飘》、《思春下山》、《拜月》、《捧盒》、《两个苹果》、《一把药草》、《激浪红心》、《云岭苍松》、《九十九》、《一窝蜜蜂》、《送梨路上》、《儿子要出嫁》等。
弹腔又名弹戏、徽戏、徽调,是京剧的前身。清康熙中后期(1690—1722年),桃李沙岭艺人崔又臣(1669—1730年),已从事职业演出,曾率班献艺于苏州、扬州、北京、天津等地。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9年),来榜、菖蒲、五河、柴冲等地,均能组班于当地灯会演出。民国初年,发展到河口、斑竹等地。民国19年前后较为风行。24年后,各地弹腔班相继绝响,唯柴冲弹腔班尚能持续至今。
庐剧旧称二扬子、倒七戏,是以大别山一带的民间歌舞为基础,受湖北花鼓戏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境内头陀、主簿、来榜等地,原属庐州府霍山、舒城县境,清朝末年就有庐剧流行。属皖西庐剧。民国4年,黄尾、道义组建有“同兴班”、“吉庆班”灯会戏班,后在青天、河口、阔滩、沈桥、黄羊等地又组建一批业余小组,在春节期间演出。建国后,县内曾成立过几个业余庐剧团。杜桃三等于1950年编演《王老好打霸》等新剧目。后来县内庐剧业余演出团体先后改唱黄梅戏或自行解散,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已基本无庐剧演出。但在黄尾、平等、黄羊、河口等地,尚有少数庐剧爱好者能唱不少剧目。
其他戏曲民国20年有怀宁京剧班来响肠演出。23年、24年,有国民政府军随军京剧团在衙前、五河等地进行演出活动。抗日时期,桂系部队48军进驻汤池畈,也带有随军剧团,曾在汤池、衙前演出过京剧、粤剧、桂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