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文化馆、站
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5年(1936年)建立,馆址设衙前老街东坡岭下原天堂书院内,瓦屋两间,面积约40平方米,左是阅览室,右为文娱活动室。30年迁桥北广场一幢平房内,瓦屋5间,面积约100平方米。除按教育部规定开展扫盲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休闲教育外,正常业务能开展读报、下棋,举办篮球、乒乓球赛之类的活动。
县文化馆1950年8月建立,馆址设方家团屋,有工作人员2人。1952年迁至广场新建。1955年7月迁入十字街东南侧。1985年有工作人员14人,分工负责美术、音乐、文艺辅导、文学创作、摄影等工作。有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馆舍一座,面积450平方米。文化设备有电视机、钢琴、手风琴、放大机各一部,收录机4部,照相机3部,图书资料1700余册,各类杂志9000余册,供业余文艺会演的各种歌舞服装190余件。
区乡文化站1950年至1952年,全县各区先后设立文化站,各区站配备1人,开展日常文化活动。1960年至1962年,汤池区站改名汤池文化分馆,其余区站全部撤销。1963年后才又陆续恢复。至1985年,各区站都有单独建造的房舍,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有一套比较齐全的摄影、放大设备,经常开展图书借阅、打球、下棋、展览等活动。
全县以乡办公助或自筹资金办起的乡文化站17个。乡办公助的有天堂镇、响肠乡、沈桥乡、黄尾乡、平等乡、花墩乡、和平乡、古坊乡、余河乡、凉亭乡、河图乡、冶溪乡、徐良乡、五河乡、撞钟乡等15个乡文化站。乡自筹资金的有南山乡、岩上乡两个乡文化站。各站配工作人员1名。
图书馆、室1950年至1958年,在县文化馆内设图书阅览室,接待读者阅览和办理图书借阅业务。1958年10月在阅览室的基础上成立县图书馆,有工作人员2人,藏书4000册,与县文化馆合署办公。1960年藏书增至7000册,其中包括1959年在全县各地搜集的古善本书,如明版《纲鉴》、清版《史记》、《本草纲目》、民间医书、清末高腔手抄本、民间唱本等近千册。1964年省图书馆支援图书5000册,县馆购进书刊500册,藏书共达12500册。1966年“扫四旧”中,近千册古善本书和古典文学、历史资料、外国书刊被付之一炬。此后,又经多次查抄、清洗,馆藏图书损失两千余册。后虽增添近6000册,但1969年遭特大洪水冲洗,又损失1万余册,仅抢救出各类书籍5000余册。1970年至1976年共进书5610册,但大部为政治书籍,类目少,复本多。1977年至1980年共进书2950册。经两次图书清理,剔除出复本和有严重问题的图书近4000册。1979年县图书馆正式单独建制。1981年至1985年共购进新书11700册。截至1985年底,共有馆藏图书21249册;1970年至1985年的报纸15种,装订成900册;各类杂志200余种,计9040册;1977年至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436册。
1958年至1978年,只进行常规性借阅工作,年接纳流动读者不过6000人,书刊流动量约为8000册。1979年单独建制后,人员增加,新辟接待读者的单独阅览室和借书处,增设资料室和采编室,兼作读者“咨询处”和“自学查资处”,为读者及时提供各种图书和报刊资料。1985年,有职工7人。接待持证读者与流动读者81000人次,书刊借阅流动量达82200册次。
1985年全县有区乡图书室43个,县直机关、学校、厂矿图书室19个。
档案馆、室建县初,政府档案由录事室管理。但因抗日战争及政权更迭等原因,档案散失很多。建国后,原有档案由县公安局接收统送省公安厅,现已转送省档案馆保管。
建国初期,各机关单位文书档案由单位自行管理。1958年12月县成立档案资料馆。1961年3月并归县人委办公室。1963年7月成立档案科,与档案馆挂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统由县委领导。1985年,档案科改档案局,由县委划归政府领导。
1985年县档案馆馆藏档案73宗,共有永久、长期档案23000份。档案用房140平方米,有大小公文橱139个,书架6个,缝纫机1台,彩电1部,收录两用机1部,放大镜1套,照像器材1套,消防器材1套。工作人员7人。
基层单位设档案室,专人负责管理本单位本系统档案。
书店建国前,本县有“皖江书店”发行图书,代销课本。民国27年(1938年)农历六月初六,遭日机炸毁停业。
1949年11月成立新华书店岳西支店,有工作人员3人。1956年在城关十字街建筑两层砖木结构楼一座,面积554平方米,作为书店的门市。工作人员增加到7人。1969年7月遭受洪水灾害,除图书损失5万余元外,门市房屋也出现倾裂。1984年4月动工拆旧建新,翌年9月竣工,建成沿建设路三层、沿前进路四层的框架结构楼房一座,面积985平方米。1985年有正式职工18人。书店自成立至1985年的30余年中,图书发行有较大发展,销售总额由1950年的0.2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54万余元,增长270倍。
本县书店,除在店前、来榜设立分店外,农村图书发行由供销社代销。1985年有常年代销点64个,季节性代销点5个。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民国15年(1926年),五河王伯良变卖田产,从上海购买电影放映机、发电机、留声机各一部,《嫦娥奔月》、《梁祝痛史》等无声影片,雇请放映技师和勤杂人员,组成放映队,扎布围售票放映。由于机器笨重,运输困难,无法回到家乡,仅在桐城、怀宁、望江等地放映,后于九江折半变卖。
民国27年,省电影放映队来县在衙前广场放映宣传抗日的影片。国民政府军第48军驻汤池畈时,偶有电影放映。
1951年夏,中央老区访问团来县访问,随团带来一个电影队,先后在城关、来榜、五河、白帽、店前等地放映故事片《农家乐》和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1955年10月,省文化局电影放映17队进驻本县,随队配备有F—16—54型放映机一台,放映员1人。1958年7月,将原16毫米单机更新为长江F—35毫米低压光源皮包机2台,可以不停机交换放映35毫米影片,声光效果有所改进。工作人员由3人增加到6人,并正式定名为“岳西县电影俱乐部”,由县文教科直接领导。1962年元月,增加3人编制,更名为“岳西县电影院”。1978年,岳西县电影管理站、岳西县电影公司相继成立。1980年至1985年,先后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电影放映队82个,其中F—16毫米机队44个,FC—8.75毫米机队38个。培养初级放映人员210人。
独自进行电影放映活动的有毛尖山水电站、永达机械厂、长宁机器制造厂、庆源无线电器材厂、安昌机械厂、建西工具厂、403皖岳职工医院、华东中心气象台等电影俱乐部。
表27—1岳西县新华书店图书销售总额选年统计单位:元

剧团戏班
戏班清中叶以后,境内高腔流行,组班演出比较有名的有王德冈、王有贤等人组建的“五河高腔班”,柳畈柳亦凡等人组建的“柳畈高腔班”,都擅长文戏;杨高结等人组织的“斑竹高腔班”,则以演武戏见称。其后又有“田头高腔班”、“桥梁高腔班”、“茅山高腔班”、“三槐高腔班”相继组建,活跃于城乡。民国时期,有的还能开展演出活动。建国后,高腔艺人曾多次参加省、地、县的业余会演。1959年成立县高腔剧团时,储遂怀、崔尊鹤、蒋焕南等任过高腔剧团教师。职业性的黄梅戏班,则以“周升班”、“三元班”、“良友班”较有名。民国初年,以女艺人崔小白、刘金秀为首组织的“小白班”,颇为轰动。另外,弹腔艺人组织过“柴冲弹腔班”;木偶戏艺人崔达普于民国16年组织过“崔达普木偶戏班”。
剧团1949年11月,成立岳西县农村剧团,面向农村配合土改、反霸进行宣传演出。演出剧目有《翻身记》、《九件衣》、《三世仇》及自编的《抗旱不信神》等。1951年秋剧团解散。同时,由县工商联、文化馆为主组成衙前业余黄梅戏剧团。1953年底业余剧团停办,县委拟组建专业剧团。1955年元月,由来自望江、怀宁和本县京剧、黄梅戏艺人组成岳西县峰声黄梅戏剧团,属集体所有制单位。1958年秋,县成立文工团。1959年5月,由本县高腔老艺人、戏曲工作者和县文工团解散后留下的部分学员组成岳西高腔剧团。1960年10月,峰声剧团与高腔剧团合并,成立岳西剧团,主演黄梅戏,保留高腔小组。1963年冬改为地方国营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演出停止,资料受损。1969年初,剧团解散,人员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70年5月又恢复剧团建制,部分演职员归队,并两次招收新学员。1985年剧团有演职员47人。
影院剧场1954年在县城建砖木结构的“建设堂”一座,内置长条靠椅150张,座位750个,供开会、演戏、放电影之用。1955年至1958年,由剧团和放映队合用。1958年有919个硬席座位的“岳西剧院”建成,剧团迁入剧院,建设堂归电影队单独使用。1980年,在天堂镇北解放路建成钢筋水泥结构、总面积1900平方米、座位1133个的岳西县电影院。电影院迁入新址,旧电影院“建设堂”改建为县委小礼堂。县内大部分区、乡所在地,建有影剧场,规模较大者有10余座。
民间文化团体 灯会农村群众为春节玩灯而组织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组织。建国前,由姓族公堂或富户单独组织,或以自然村、联村为单位。建国后,农村仍有灯会。“文化大革命”时被禁止。1977年后,灯会又恢复活动。
业余剧团50年代初期,全县有农村业余剧团70个。1954年发展到135个。1960年至1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业余剧团偃旗息鼓。1965年业余剧团恢复活动的有95个。“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演出活动,而代之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样板戏”,唱“语录歌”。1978年后,业余剧团陆续恢复活动。1980年有业余剧团67个。1985年尚存30个。
农村俱乐部1955年,先在莲云、长生等地设点试办。1956年全县建立351个。1965年“四清”运动中,农村俱乐部一律改为“文化室”。1985年,全县农村文化室(包括“青年之家”和“民兵之家”)存113个。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