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党员状况民国12年(1923年)10月,王步文在安庆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胡祥仁在安庆第一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5年,蔡世钊在安庆法政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入党后,先后回到家乡汤池、头陀、黄尾等地,筹办学校,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培养骨干,发展党员,开展农民运动。16年,先后发展王效亭、吴介唐、柳文杰、王临川、王德耀、胡锡烺、汪全润、刘中一、储汉仪等青年知识分子入党,根据11月2日《皖省组织系统党员统计》,境内共有党员11人。
民国16年中共“八·七”会议后,党员发展由城市转向农村,境内即由在学校和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而逐步转向发展农民党员。17年6月至18年11月,党员由70余人增至137人,大多数分布在汤池、五河一带。
民国19年2月,请水寨暴动后,国民党当局派兵加紧对天堂及周围地区的“清剿”。9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2师反攻衙前失利,红军转移外地游击,流散人员分别转移到皖西六安、霍山和皖南等地进行秘密活动,极少数就地隐蔽下来,共产党员人数急剧下降。
民国21年2月,到外地的共产党员先后回籍,与地下党员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党员活动又秘密开展起来。22年11月,土门有党员5人。24年春,菖蒲地区有党员32人,毛尖山有党员2人。境内共有党员100余人。同年,国民党派兵“清剿”,共产党员多遭杀害,有的自新,党员人数逐渐减少,至26年5月,本县党员活动处于极度低潮。
民国27年6月,省工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来岳西工作,发展党员,党员人数又得到逐步增加。次年4月,本县有党员20余人。6月,国民党驻岳部队又开始反共,上级派来的党员先后撤离。29年5月,本县有党员29人。
民国30年2月,新四军张鼎臣部挺进团进驻大别山,建立新的游击根据地。该团九连连长葛少良带一排人到巍岭秘密建党,发展党员30余人。
民国32年冬,钟子恕、鲁教瑞领导的英、岳、太、立、霍5县边区工委在西坪、鹞落坪、西界岭发展一批党员。
解放战争期间,在共产党建立的区乡政府和基层干部及贫雇农中发展一批党员,1949年有党员122人。
建国后,中共岳西县委积极开展建党工作。1950年3月12日,县委组织部集中轮训党员发展对象,每乡3至6人,并定有15个重点乡。1954年发展新党员1079名。
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一大批工农积极分子被吸收入党。
1966年“文革”开始,党员发展停止,广大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大部分党员干部被揪斗。
1969年和1970年,进行两次开门整党。整党中,大批党员蒙冤受屈,被清除出党或被停止组织生活,或受党纪处分。而“文革”中的“造反派”有的则“突击入党”。1971年党员发展到6032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组织建设走上正轨,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落实,大批知识分子被吸收入党。1985年党员发展到10175人,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803人,占总数7.9%(表20——1)。
表20——1岳西县几个年份中共党员基本情况

基层组织民国16年9月,中共响肠支部成立,书记吴介唐;中共头陀河支部成立,先后归中共霍山特支、特别区委领导,书记胡祥仁。冬,建立中共汤池小组,组长王效亭兼,不久转为支部;衙前支部成立,书记储余。16年12月8日,梅城暴动失败,中共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牺牲,特支转移到汤池畈,后推选王效亭为书记。
民国17年1月,中共衙前区委成立,书记王效亭。2月,无愁、沙村支部成立,陈捷之、刘中一分别任书记。4月,后山、和尚庄与马畈支部成立,储道珩、吴汉清、李亚分别任书记。7月,响肠区委成立,书记储咸五。10月,沙村区委成立,书记刘中一。12月,和尚庄区委成立,书记吴杰;汤池区委成立,书记王德耀。
民国18年,境内先后建立中共霍山南乡区委,金山、鹤林、请寨、浒漕、寨北、湖响、象山、羊河、来榜、青天、石头桥、黄尾、黄羊、石盆、沈桥、主簿原、香炉冲等支部。
民国19年2月,中共红三区区委成立,书记储春贯。同月请水寨暴动成功,国民党派重兵清剿,至9月,苏区被国民政府军占领,共产党组织全遭破坏。
民国21年2月,党组织又逐渐恢复和发展。22年1月,中共板舍中心区委建立,辖板舍、和尚庄、后河山及今潜山的龙潭河、逆水畈区委。9月,叶河、蜜蜂岩、沙村河、太平、小河南、园河、上青、衙前等区委成立。11月,在凉亭建立土门支部。24年5月,茅山支部成立;潜北区委成立,辖晾袈裟、上逆水、和尚庄、滑湾、板舍、林河等支部;西潭(菖蒲)区委成立,辖海冲、闵山、窑形、长岭、张畈、西畈等支部。6月,先后建立鹞落坪支部、鹞落坪区委。
民国25年,国民党再次派重兵清剿,到26年5月,本县党组织遭严重破坏。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本县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27年6月,建立岳西特支,书记王榕。10月,共产党员李谦纯、方琦德、储醉醒等人在县府内秘密建立党团组织。28年,建立汤池、沙村两个特支,石埭、关畈、汤池、南岳中学等党小组,河图区委,恢复蛇形岗(三区)区委。29年3月,设立汤池、衙前两个区委。30年2月,成立巍岭中心支部,辖主簿原、姚河、大河及潜山县的汪河、倪河5个支部。32年冬,建立西坪支部和鹞落坪、西界岭党小组。
解放战争时期,本县未设支部。36年9月,设衙前、五河、河图、河口、主簿5个区委会。37年1月,国民党反攻岳西,中共皖西区党委为有利于开展斗争,划岳西部分区域及邻县边区成立太岳县、太平县、舒六县。岳西县委下设汤池、衙前、主簿、头陀、来榜、五河、菖蒲7个区委会,太岳县委下设店前、河图、深古、白帽、冶溪5个区委会。38年2月,划出区域复归岳西县,设衙前、五河、店前、白帽、河口、主簿6个区委会。
建国后,基层党组织在全县各地各条战线逐步建立起来。1950年建有1个党委会、11个区委会、1个总支、16个支部。1956年,总支发展到42个,支部发展到177个。1965年党委会发展到60个,支部发展到560个。1967年初,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各级党组织受冲击,党组织的负责人被罢官夺权,组织生活停止。到1969年冬各级党组织相继恢复。区、乡设党委会,县直单位、厂、所、农村大队设支部,支部数多的系统先后设总支、党组。1985年,全县有党组24个、区委会8个、党委会70个、总支部14个、支部742个(表20——2)。
表20——2岳西县几个年份中共党员、支部分布情况

县委
中共潜山县委民国17年(1928年)3月,在汤池畈成立,书记王效亭,主要在今岳西境内开展革命活动。18年2月,刘震任书记。6月,储醉醒任书记。11月,柯青(吴介唐)任书记。12月,芮兰生任书记。19年3月,郑志堂为书记。6月,郑被诬为敌特而遭错杀,王俊接任书记。7月,王俊被捕,储纯一继任书记。9月,县委被破坏,活动转入秘密进行。民国21年2月,中共党员刘正北、叶朗清等人在沙村河秘密召开中共党员会议,成立中共潜北县委,书记刘正北,在今岳西县境开展活动。民国22年9月,中共皖南特委书记刘中一(沙村人)派交通员指示刘正北与皖西北道委接上关系。不久,皖西北道委派员到沙村河召开潜北县委会议,改潜北县委为潜山县委。24年2月,刘正北任皖潜游击队指导员,叶朗清接任书记。5月,叶朗清被国民政府军384团杀害,刘汝聪接任县委书记。
中共潜山县工作委员会民国23年12月成立,书记吴云霞,直属皖西(后为皖鄂边)特委领导。工委负责与中央红军及九江、安庆等联络点联络,向舒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等县党的组织传达中央指示;负责红军后勤,安置养护伤病员,开展兵运工作等。25年11月,何耀榜赴本县小河南主持召开皖鄂边特委扩大会议,途中遇见吴云霞,指示工委要继续隐蔽活动,并在会议上调整黄云先为半公开活动的潜山工委书记。26年7月,潜山工委转移至本县望家岭,遭国民政府军11路军赵营袭击,书记吴云霞、副书记储道珩等人被捕牺牲。
中共岳西县委民国25年1月,改中共潜山县委为中共岳西县委,书记刘汝聪。同月刘汝聪牺牲。刘寅宾接任县委书记。9月1日,刘寅宾被“肃反”错杀,刘荣清接任书记。26年春,国民党发动3个月秘密清剿,4月,刘荣清被国民政府军32师拘捕,不久,县委解体。28年7月恢复中共岳西县委,林岩任书记。29年3月林调离,储宪章任书记。5月,王临川、储宪章向国民党县党部自首,县委及所辖党组织悉被破坏。36年9月20日恢复中共岳西县委,滕野翔、李景堂先后任书记,傅大章、苏枫先后任副书记。37年1月,县府和逃亡地主组织还乡团,配合国民政府军25师反攻岳西,中共皖西区委决定,为巩固新生政权,分散控制游击区,划岳西县和邻县部分地区建立太平县、太岳县(参见第十九章《政权政协》)。1月2日在店前河成立中共太岳县委,书记李景堂,副书记侯振江。1月8日成立中共太平县委,王飞、赵景章、李坚先后任书记,杜柄南任副书记,同年11月,太平县委撤销。38年2月,皖西区委宣布撤销太岳县。两县撤销后,所辖基层党组织分别复归原县委领导。
建国后,先后成立六届中共岳西县委。1956年12月,县委设常务委员会。1959年3月设县委书记处,1963年9月撤销。1966年6月“文革”开始后,随着运动的发展和升级,县委受冲击而至瘫痪。1969年6月,成立中共岳西县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2月,恢复中共岳西县委,设常务委员会(表20——3)。
中共岳霍工委民国25年11月增设,书记何耀榜(兼)。26年11月,随皖鄂边特委一并解散。
中共岳西中心县委民国27年6月中共安徽省工委决定成立,驻本县衙前街,领导岳西、潜山、太湖、宿松4县党的工作,书记喻屏。8月底喻屏调离,9月方琦德接任。28年5月,国民政府桂系军队在岳西制造摩擦,派进本县的中共党员先后撤离,岳西中心县委撤销,党组织归中共英山中心县委代管。
中共英岳工委民国28年冬成立,书记姜克东,副书记傅新唐,29年3月撤销。
中共岳西县委领导人名单

中共岳北县委民国36年1月中共皖西工委决定成立,书记滕野翔,主要活动是动员群众抗丁抗租抗息,分化瓦解国民党乡、保统治机构,建立两面政权。9月岳北县委撤销,恢复中共岳西县委。
县委机关
办公室民国38年3月设县委秘书室,1956年7月改为县委办公室,“文革”期间瘫痪,1977年4月恢复。
组织部民国38年3月设置。1966年末瘫痪,1968年8月县革委会设政治工作组组织小组,1977年4月恢复组织部。
宣传部民国38年3月设置。1957年4月与文教部(1956年7月成立)并为宣教部,同年秋复称宣传部。1966年末瘫痪。1968年8月革委会政工组下设宣传小组。1977年4月恢复。
统一战线工作部1951年12月成立。1958年撤销,1961年9月恢复。“文革”期间瘫痪,1978年2月恢复。
农村工作部1954年9月成立,“文革”期间瘫痪,1981年10月恢复。
工业交通部1956年3月成立,1963年8月撤销。1965年9月成立工交政治部,“文革”期间瘫痪,后未恢复。
财贸部1955年9月成立,1963年8月撤销。1964年成立财贸政治部,“文革”期间瘫痪,后未恢复。
政法委员会1957年春成立政法领导小组,1959年3月改为政法部,1962年2月撤销。1963年8月恢复政法领导小组,“文革”期间瘫痪。1979年3月设立政法小组。1982年9月改设政法委员会。
党校1951年成立。1952年1月改为党训班,1959年4月恢复党校。“文革”前期瘫痪,后期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7年1月恢复党校。
中共岳西县直属机关委员会1950年春成立县直属机关总支部,1958年4月改为县直属机关委员会,1966年末瘫痪,1971年4月恢复。
信访办公室1960年12月成立。1966年末瘫痪,1968年8月,县革委会办事组下设信访小组,1977年改为信访科。1980年3月改为县委、县政府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
农干校1956年8月成立农业合作干部训练班,1959年4月并入党校。1960年成立公社干校。1961年3月与党校合并,1963年4月又从党校分出,“文革”期间瘫痪至撤销。
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年8月成立。1961年2月撤销。1962年1月恢复。“文革”中瘫痪至撤销。1978年4月恢复后归县革命委员会所辖。
政策研究室1981年1月成立,同年10月撤销。
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0年3月,成立岳西县革命斗争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1981年8月,改为中共岳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
老干部局1979年3月,县委组织部设立离休老干部服务科。1982年3月,成立老干部工作委员会。1984年4月,撤工作委员会,析离休老干部服务科,成立中共岳西县委老干部局。
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办公室1984年成立。
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年11月成立。1955年7月改称监察委员会。1966年末瘫痪。1974年10月,县革委会政工组下设监察小组。1977年4月撤监察小组,县委组织部下设纪律检查科。1979年7月撤检查科,恢复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8月从县委机关分出,成立中共岳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委领导人均由党代会选举产生(表20——4)。
表20——4中共岳西县纪(监)委历届书记、副书记名单

重要会议民国16年12月中旬,中共安徽省临委委员王步文在汤池畈主持召开有支部书记参加的特支扩大会议,选举王效亭为特支书记;贯彻“8·7”会议精神,积极准备武装斗争。下旬,王步文在茶园庵召集“梅城暴动”骨干及桐城、庐江、潜山、怀宁、秋浦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作政治报告,分析革命形势,指示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准备武装暴动,总结梅城暴动失败的教训,研究下一步斗争策略。
民国17年正月初四日,王效亭在衙前粹新小学召开响肠、汤池等支部党员代表会议,到会党员16人,成立中共衙前区委会。
民国19年4月下旬,中共潜山县委在晾袈裟(今石关乡仙湾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并将委员会的组织设施及主要人员任职名单发至各党组织讨论。5月2日,中共潜山县委和红军34师在衙前召开联席会议,一致通过成立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及其主要组成人员名单决议。3日,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衙前金家花屋隆重举行,1千余工农兵代表与会。同年6月,中共中央派朱瑞为军事特派员由安庆来到天堂革命根据地视察,在党政军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精神和调整红军建制的决定,将红军34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2师,归中央直接指挥。
民国25年1月,中共岳西县委成立,至建国后1954年,未举行过全县党员代表会议。自1955年至1984年,先后举行六次代表大会和两次代表会议。
中共岳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5年9月21日至2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37人,列席31人。霍凤银代表县委作《过去五年多来工作检查报告》;陈九仁传达中央组织部马名方在党的第一次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发展和巩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为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斗争》的报告;通过《生产·互助合作·党的建设》的决议;选举11名委员,组成第一届岳西县委;选举监察委员5名,组成县委监察委员会。
1956年5月2日至4日,中共岳西县委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代表203人,县委指派127名党员列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制订今后7年建党规划和岳西县12年的远景规划;补选4名县委委员;选举霍凤银、陈良玉、刘俊杰、储道政、陈九仁为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中共岳西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8月10日至1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70人,列席376人。成一波作县委工作报告,陈良玉作《关于学习和传达刘少奇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1958年至1962年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决议。选举16名县委委员、6名候补委员,组成第二届岳西县委。选举监察委员5名,组成县委监察委员会。同时,选举成一波、储茂贵、沈述文、蒋玉英、张振远、聂浩为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刘文周为候补代表。
中共岳西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17日至1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11人。成一波代表县委作《高举毛泽东思想和总路线的红旗奋勇前进》的报告。选举26名县委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第三届岳西县委。选举7名监察委员,组成县委监察委员会。
1969年5月24日至30日,县革委会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生产大队以上各级革委会党员代表915人,因有的革委会主任不是党员,非党代表295人。吴皋鹤传达毛泽东主席在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期间所作的重要讲话和林彪副主席所作的《政治》报告,学习新党章,贯彻落实“九大”会议精神。
中共岳西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2月3日至7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530人。田万年代表县委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奋勇前进》的报告。通过《关于加强县委革命化建设的决议》。选举31名县委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第四届岳西县委。
中共岳西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6月27日至7月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576人。方中文作《县委工作报告》,杨宇华作《纪律检查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制订本县1980年至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总结1978年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促进思想解放的新形势;确定“以林为主,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山区生产方针。会议选举29名县委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第五届岳西县委。选举9名纪律检查委员,组成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方中文、赵香庭、田茂德、陈九仁、黄政淑、吴心达为中共安徽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祝伯存为候补代表。
中共岳西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8月27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30人。王道成作《立志改革,治穷致富,努力开创岳西工作新局面》的报告。王培深作纪律检查工作报告。选举25名县委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第六届岳西县委。选举13名纪律检查委员,组成中共岳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王诗豪、王道成、江启新、黄政淑为中共安徽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王仁东为候补代表。
纪律检查建国初期,党的纪检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兼司,1952年11月建立纪检委。围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运动和统购统销进行工作。至1956年底,共查处105起党员违纪案件。
1957年至1965年,党的监察工作基本围绕整风、反右派、反右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计处分党员969人,其中开除党籍的302人。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错误地处理了一批党员,1962年甄别平反了部分冤假错案。
“文革”期间,活动停止。1974年10月始,由县革委会监察小组承办党内检查工作。1977年4月,改由县委组织部纪律检查科承办。
1979年7月恢复纪检委,紧紧围绕严肃党纪,端正党风开展工作。一是落实党的政策,复查纠正冤假错案。到1986年对党员干部冤假错案平反纠正401件,给蒙冤受害的党员干部恢复名誉。二是审理与林彪、江青两案有牵连的人和事,核查处理“三种人”(造反起家、帮派思想严重、打砸抢分子),对犯有严重错误的5人分别作了处理。三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新《党章》。广泛深入地向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整顿以权谋私、乱砍滥伐森林和建房分房、招工、招生、招干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到1986年共处分党员92人,其中被开除党籍的23人。四是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到1986年立案查处经济犯罪案174件,结案138件,其中受党纪处分的70人,移送司法机关判刑的40人,追缴赃款64.46万元。五是接待来信来访,到1986年共受理群众来信1365件,接待来访2292人次,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认真地作了处理。
统战工作建国初期,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县直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逐步开展统战工作。1953年始,在县直机关党支部设统战委员,在有关单位设统战工作委员会。1954年,对全县26名中上层人士进行鉴定,其中有8人选为县人民代表,有7人安排到机关及教育、卫生部门担任实职工作。1956年,在县直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统战工作检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对机关的统战工作谈看法,摆问题。1957年后,在“左”倾思想影响下,继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之后,又在知识分子较集中的单位,拔“白旗”,破权威,使一大批知识分子蒙冤受屈。1961年4月,统战部在城关召开各界上层人士“神仙会”,与会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起到了发扬民主,调整关系的积极作用。“文革”期间,统战干部和统战对象受冲击和迫害,统战工作中断。1978年2月,统战工作恢复正常活动。
建国后,本县合理安排一批起义投诚人员的工作,但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党的“既往不咎”的政策未得到认真落实。“文革”期间,有的被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管制劳动;有的被诬陷为坚持反动立场,开除公职,遣送回乡。家属子女也受株连。1979年4月,县委抽调专人办公,对因追究历史问题受到错误处理的5人进行了复查平反,受株连下放到农村的子女,全部回到城镇。
统战部成立伊始,就广泛组织工商界人员学习,协助县委安排好工商界人士。1949年12月至1953年3月,一至八届各界人代会都吸收工商界代表参加,第四届、第五届并选有1名工商代表担任常务副主席。1954年7月至1984年5月,一至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每届都安排一定比例的工商业代表。同时,对在合作化期间划为小商小贩、小业主的192名从原私营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明确劳动者成分,被下放到农村的及其家属子女均恢复城镇户口和商品粮油供应。
本县旅居台湾同胞104人,在县亲属902人;港澳同胞94人,眷属428人;侨胞89人,眷属246人。由于长期受“左”倾错误影响,“三胞”亲属受到歧视,特别是“文革”期间,亲属不敢接收“三胞”信件,以致双方失去联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统战部和对台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召开“三胞”亲属座谈会,访问“三胞”亲属生产、生活情况,组织撰写对台宣传稿件。《今日的天堂镇》和部分亲属写的家信,先后被香港《大公报》和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所采用。并帮助2人办理出境手续,接待回乡探亲“三胞”2人。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海外关系株连的24人给予平反;修建侨民住房220平方米,补偿人民币5060元;归侨严汉生活困难,给予定期补助。“三胞”亲属有7人当选为县人民代表,9人任县政协委员,参政参建,大展其才。店前乡旅居西德侨胞程家明弟弟程家良于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岳西农机二厂副厂长。
宣传工作民国13年中共党员王步文、胡祥仁等就在家乡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6年后,中共党组织逐步建立,领导人民开展新女性教育,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反对养童养媳;发动妇女剪发放足,学文化,摆脱封建束缚。 抗日战争时期,省抗日工作团第26团、31团、14团来岳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发动工作。动员民众参加和支援抗日战争。
民国38年春,开展宣传,组织民工,筹集物资,支援解放军渡江;夏始,围绕剿匪反霸,组建人民新政权开展宣传。
建国后,县区乡层层建立党的宣传员、报告员制度,组成宣传网。1951年全县有宣传员58人,1952年县委以陈光泽等15人为报告员。
50年代,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贯彻婚姻法、“三反”、“五反”、中苏友好、粮食统购统销、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化、整党整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等开展宣传。
60年代,主要是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宣传,编写苦难史,举办展览,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开展学雷锋、学毛泽东著作、学大寨、学大庆、学人民解放军活动;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义及毛泽东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革”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鼓吹“精神万能”、“政治可以冲击一切”、“大批判开路”等违反科学规律的东西,破坏了党的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
1975年12月,县区社抽调809名干部组成宣传队,在17个公社178个大队和5个厂矿企业单位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宣传教育。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宣传工作结合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拨乱反正,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代表大会所决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四有(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教育。
1984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五大机关领导干部听律师讲法制课。9月、12月,全县上下先后两次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
信访工作50年代,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委)办公室均确定有专人办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1960年12月县委成立信访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1961年,反映干部强迫命令,瞎指挥、打人、贪污腐化,要求甄别平反等方面的问题多,信访工作量大,县委规定各区、社,县直各部、委、办、局都要有一名领导分管信访工作,确定专人办理,凡涉及区、社、局一把手的问题都由县委信访办查处。1964年县委书记、县长率县直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下区乡接待群众来访。1965年11月下旬,县长王诗豪等在白帽区接待来访群众291人,受理意见352条,就地处理308条,占89%。1978年为信访高潮期,要求平反和改变处理案件的申诉信日达200至300件,来访10至20人。为适应形势需要,每周安排一次接待日,由县委常委、县革委会主任、副主任(后为县长、副县长)轮流值班接待。
1984年12月,制订出“分工负责、归口办理”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同时建立区、乡、村信访网。1985年1月,全县8区1镇普设信访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负责。1974年至1985年,接受信访24489件(次),其中涉及干部作风的3692件,占总数的15%;要求变更刑事处理的1171件,纪律处理的1251件,分别占总数的4.8%和5.1%;民事纠纷1042件,占总数的4.3%;优抚救济的717件,占总数的2.9%;工农业生产和其它方面的2602件,占总数的10.6%;还有新老案件要求重审的占总数的57.3%。1984年,县委、县政府被评为省、地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办主任万宝斋被评为省先进个人。
1985年,县检察院检察长定点定时接待来访。8月1日,5名检察干部在白帽区一日间就接待来访38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深得群众赞许。县人民法院在复查冤、假、错案时,接待来访更为频繁,从来访中了解到不少案件的情节,为后来复查工作提供了不少线索。
党史资料征集本县是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岳西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60年,县委抽调人员搜集整理党史资料,1961年因经济困难而中断。1980年成立机构以来,共征集资料1041件,406万多字,图片420幅,文物12件,上报专题资料12份,17万字。被中央和省地党史资料书刊发表的资料32篇,15万多字。同时还编辑出版《岳西党史资料》、《请水寨暴动》、《热血春秋》等资料期刊和丛书。
随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不断深入,凉亭、东营、沙村、石关、茅山、毛尖山、青天、金山、响肠、无愁、五河等乡和石桥村也征集整理出本乡、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大事记、烈士传略、烈士英名录等。凉亭乡征集7万多字的资料,编印出版《凉亭乡党史资料汇编》。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