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苏维埃政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境内包家河、请水寨、黄尾河、头陀河爆发农民暴动,相继建立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18年(1929年)9月下旬,包家河乡农民协会成立,书记王仕斌,主席陈元长。
民国19年3月18日,霍山南乡(即第四区第四乡,辖今岳西青天、明山、道义三乡)苏维埃政府在汪氏宗祠成立,后迁往王家祠堂,主席汪忠常。
同年4月2日,乐道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主席储春畔。18日,黄尾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主席蔡荣周。
同年4月28日,霍山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在头陀河成立,主席徐坤。下设裁判、外交、土地、粮食、文化、妇女六个委员会。区苏维埃政府下辖黄尾河、乐道冲、石盆、青天畈、虎形地、白果树、黄羊殿(以上均属今岳西)、东流河、孙家畈等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19年5月3日,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在今岳西县天堂乡金家花屋成立。主席王焰才,化名卫赤;副主席王子成,化名朱霞;秘书长陈九。
革命委员会下设军事赤卫、财政经济、裁判肃反、粮食、文化教育、土地革命、青年、妇女等委员会和劳动工作团、总务处、红色互济会、红十字会、警备队、特务营等组织。
革委会建立后,主要开展四个方面工作:一、建立区、乡政权,发展地方武装;二、开拓财源,发展贸易,保障供给;三、加强军事训练,维护地方治安;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改革旧教育。在主力红军的支持下,革委会巩固和发展了以天堂地区为中心的拥有15万人口、1500平方公里的革命根据地,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前哨。同年9月,国民政府安徽省保安团会同怀、桐、潜、太、宿、望六县联防大队6千余人,兵分三路,“清剿”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和赤卫队,因装备低劣,弹药紧缺,退出根据地,转移霍山、英山、皖南等地分散游击。县革命委员会人员分别编入红军,政权遂告解体。
同年5至6月,潜山县革命委员会组建16个区农会,40多个乡农会。其中在今本县境内建立区苏维埃政权的有汤池区农会,主席王凤山;响肠区农会,主席杨朗清、方显明;湖响区农会,主席储汉仪、王义才;石榜区农会,主席朱大义;五河区农会,主席余良鳌;撞钟区农会,主席杨炳烈、江醒吾、王鼎新;马畈区农会,主席李则中、李闻才;红三区农会,主席郑万才。
民国23年9月17日,凉亭周家冲和林家山两地村苏维埃政府成立,主席汪金荣、汪顺来。
民国24年3月底,中共皖西特委在象形地(今石关乡)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舒霍潜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李明清。其中辖今属岳西的夹竹河、夺坪、花岩、主簿原、黄羊殿5个村苏维埃政府。
县政府简称县府。民国24年5月,设“岳西设治局”。25年1月,正式建县,设3区21个联保。县长主持县政,秘书主管人事、文书,第一科管民政、教育,第二科管财政、建设。冬,增设第三科管教育、建设。
县直机关先后有无线电台、财务委员会、邮局、国民兵自卫总队(后改为国民兵团)、民众教育馆、商务联合会、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等。
民国28年,增设长途电话管理处、森林施业所、雨量测量站、县金库、经征处、诊疗所、稽征处、银行办事处等县直机关。
民国30年,实施新县制,县府内设秘书室、会计室、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事5科。县直机关先后增加有军法室、司法室、合作室、补给会、粮运组、田粮处、税捐处、联络站、县警队、总工会、商会、农会、教育会、卫生院、干训所等。
民国35年以后,县府内增设社会科、田粮科,统计、庶务、收发、录事等室。36年9月1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占领县城,县府及大部分直属机关撤离岳西。次年1月,国民政府军25师和回乡队复占岳西,恢复县乡保政权,建立戡乱会,发展情报网,向农会反攻倒算,逼迫农会干部自首,仅湖村乡就登记自首311人;发展特务组织,捕杀共产党地方干部和积极分子100多人。其中县级干部3人,区级干部20人,乡村干部105人。
民国37年12月20日,安庆军分区基干团和县大队攻克沙岭头,岳西全境解放。移驻沙岭头的县府及部分机关人员,再次逃离岳西,流亡潜山、怀宁、安庆等地,不久解散。县长傅子远逃亡后,土匪组织于38年4月暗地成立县政府,并经华东剿共总司令部、鄂豫皖地区自卫军总司令部中将司令汪宪委任匪首郑继虔为县长。郑在解放军围歼打击下,潜逃安庆,于1950年1月被捕。 民国县政府统治岳西13年,先后更迭县长16人(表19——3)。
表19——3民国时期岳西县政府县长名单

县民主政府民国36年9月1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解放岳西县城。随军工作团和地方坚持游击的中共干部组织成立岳西县爱国民主政府,县长李正乾。下设司法、民政、财粮、文教四科。民主政府成立后,派遣工作组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成立农会,组织贫民团和武装小组,打土豪、斗地主、分浮财、分田地,进行土改。12月,国民政府军第25师一个旅入境扫荡。次年1月,县府和逃亡地主组织的还乡团,配合国民政府军25师某旅反攻岳西,占领县城。县爱国民主政府随即转移到包家河。为巩固新生政权,分散控制游击区,中共皖西区委决定,划出岳西部分区乡与邻县分别建立太岳县、太平县。
太岳县,民国37年1月2日,划岳西、太湖、英山3县边境在店前河成立。下设6个区,辖岳西的杨薛、银河、深古、南庄、冶溪5乡,英山杨柳湾的陶家河、红花两乡,太湖的弥陀寺、望天、虎丘、长平4乡。县长王文焕,继任张云峰、程西海。县政府随县大队游击活动。民国38年2月13日,皖西区党委宣布撤销太岳县,所辖区域分别划归原县。
太平县,民国37年1月8日,划岳西、霍山、英山3县边区成立。白柯、方维舟先后任县长。副县长梁平。下设4区,其中划本县鹞落、包家为第三区。11月撤销,所辖区域,分别复归原县。
县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县民主政府改名为县人民政府。下设秘书室,民政、财政、农建、教育、司法5科,粮食、邮政、公安3局。
1950年机构增至13个。4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岳西办事处。5月成立工商科、税务局(12月改为中心税务所,隶属潜山县税务局),改教育科为文教科。7月成立合作社,后改为供销合作总社。
1951年机构增至14个。1月撤司法科建法院。4月成立监察室。5月改人民银行岳西办事处为岳西支行。
1952年机构增至16个。1月财政科改称财粮科,邮政局改称邮电局。6月成立卫生科。7月恢复县税务局,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11月撤财委会成立计划统计科。
1953年机构增至17个。2月财粮科复称财政科。4月改农建科为建设科。8月设人事科。
1954年机构增至21个。6月建林业科。8月建手工业管理科。9月建财经办公室、水利科。
1955年机构增至24个。3月成立农业局。7月成立检察院。10月成立手工业联合社。
1956年机构增至31个。1月成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办公室。3月林业科改称林业局,文教科分设文化科、教育科,成立农产品采购局、计划委员会。同年5月,县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秘书室、工商科、手工业管理科、建设科、财经办公室分别改称人委办公室、商业科、工业科、交通科、财粮贸办公室,成立森工支局。7月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农业银行。
1957年机构减至26个。5月改商业科为局,撤销财粮贸办公室、资改办公室,教育科、文化科合并为文教科,统计科并入计委,农产品采购局并入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银行并入人民银行,增设多种经济办公室。
1958年机构增至27个。6月森工支局并入林业局,供销合作总社并入商业局。8月撤销工业科和手工业联合社,成立冶金工业局、机械局、化学工业局、轻工业局、基建局,改水利科为水利电力局。
1959年机构增至29个。1月成立劳动局。4月改文教科为局。8月成立公社工业局、物资局。9月撤销监察室。
1960年机构减至26个。1月机械局改为农业机械局。2月冶金、化学工业局并为重工业局。4月成立畜牧兽医管理局。8月公社工业局并入工具改革办公室,财政局、税务局合并为财税局,畜牧兽医管理局并入农业局。
1961年机构减至21个。2月撤销基建局,物资局并入计委。3月财税局分设财政局、税务局,农业、林业、水电局合并为农林局(9月又复原),重工业局、交通科合并为工业交通科。6月改轻工业局为手工业管理局(9月并入工交科)。8月撤销工具改革办公室。12月劳动局并入计委。
1962年机构增至24个。1月恢复供销社。12月恢复森工局。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63年机构增至27个。2月成立农林水办公室。3月恢复物资局。4月恢复劳动局,撤销检察院。8月撤销农机局。9月恢复手工业管理局。10月成立安置办公室。
1964年机构增至30个。1月恢复农业银行,成立工商局,改工业交通科为局。12月成立统计科。
1965年12月,农业银行并入人民银行。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民委员会受冲击,机构瘫痪。
1967年3月6日,成立县革命生产领导小组,28日更名为“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1968年3月25日,人民解放军驻军成立支“左”领导小组,管理全县工作。8月8日,正式成立县革命委员会,下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人民保卫组、生产指挥组。9月成立财政金融管理站。10月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粮油购销站。11月成立人民医药卫生站(后改为六·二六卫生站)、人民服务站、交通运输管理站、百货供应站、土副产品购销站、生产资料供应站。12月设农业学大寨办公室。
1969年4月成立民劳局。9月成立供电服务站。10月成立农业服务站。11月撤销百货供应站,成立商业管理站,撤销土副产品购销站、人民服务站。12月设财税局。
1970年1月成立工业管理站,邮电局分设邮局、电信局。10月成立卫生局。11月撤销交通运输管理站、生产资料供应站。12月恢复交通局、物资局,商业管理站更名为商业局(原供销社、工商局并入商业局),粮油购销站更名为粮食局,撤销农业服务站,成立农林局、水电局、森工局、民劳局,撤销工业站,成立工业局、手工业管理局,撤销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成立文教局,撤销财政金融管理站,成立工商局、人民银行。
1971年1月邮局改称邮政局。3月成立国防工业办公室。7月工商局并入商业局。12月改手工业局为轻手工业局。
1972年5月撤“六·二六”医药卫生站,恢复县医院、医药公司、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11月恢复体委。
1973年6月恢复法院、公安局。8月邮政局与电信局合并为邮电局。11月成立知青办、科技办。
1976年4月成立广播事业局、气象局。10月成立人事局。11月改科技办为科技局,撤销人民防空办公室。12月成立招待所。
1977年1月农林局分设农业局、林业局,森工局并入林业局。2月成立社队企业局、农机局,民劳局分设民政局、劳动局。3月设计委。4月成立农林办、财贸办、工交办,撤销国防工办和农业学大寨办公室。
1978年1月恢复供销合作联社。4月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撤科技局成立科委。5月恢复基建局。7月成立检察院、科普协会。8月财税局分设财政局、税务局,设中国建设银行岳西办事处。
1979年5月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改建行办事处为支行。7月成立统计局、工商局、计量局、供电局。10月改轻手工业局为轻工业局。
1980年1月成立档案局。7月21日,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设政府办公室。8月恢复农业银行。10月成立司法局。
1981年1月成立多种经济办公室。4月撤文教局,成立文化局、教育局。5月成立农业区划办公室。
1982年2月轻工业局改称二轻工业局。3月撤销工交办、工业局,成立经济委员会。9月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3年6月成立审计局。9月成立烟草专卖局。
1984年1月进行机构改革,农业局、基建局、粮食局分别改称农牧渔业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粮油食品局,撤销财贸办、农林办、多经办、知青办、计量局,撤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站(5月改称局),撤物资局成立物资公司(11月又改称局),撤二轻局,成立二轻公司(11月又改称局),设外贸公司(4月改称局),撤农机局并入农牧渔业局。2月改气象局为站。4月设立职工教育办公室,社队企业局改称乡镇企业局。9月成立经济研究室。11月设物价局、保险公司。
1985年1月撤人民银行,成立工商银行。
本年,政府部门有政府办公室、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体育运动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局、审计局、档案局、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文化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商业局、粮油食品局、交通局、二轻局(公司)、农牧渔业局、林业局、水电局、乡镇企业局、外贸局(公司)、物资局(公司)、供电局、公安局、司法局、供销合作联社、地方志编纂办公室、职工教育办公室、经济研究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区划办公室、农村能源办公室。
属条条管理的有:人民武装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保险公司、邮电局、气象站、烟草专卖局。
政府由县长主持全面工作,副县长分管各部门工作,县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建国后至1985年,通过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组织任命的县人民政府县长(含革委会主任)16任13人,副县长(含革委会副主任)47名(表19——4)。
表19——4岳西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名单

基层政权民国25年1月岳西建县,下设区公所、联保办公处、保、甲。28年冬裁区公所,撤联保办公处,建19个乡公所,177个保公所,1795个甲。29年春复设五河、河图、主簿3个区署。
民国36年9月岳西解放,全县下设5个区政府。
民国37年1月国民政府军进占岳西,全县恢复3个区署,18个乡公所,188(后为184)个保公所,1775甲。
民国37年12月岳西全境解放。次年2月全县设6个区政府,乡、保、甲制未变。
1949年10月区、乡均称人民政府。1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新政权,184保改建为村政府,村辖行政组。
1950年1月取消村级建制。1952年1月,全县有11个区、146个乡、2个镇人民政府、1303个行政组。
1956年5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作为县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镇乡人民政府改称镇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建立43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326个生产大队,3459个生产队。
1959年12月撤销区镇建制,将43个公社合并为14个大公社,原公社为分社又称管理处,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各大公社内设办公室,组织、宣传、农工、工交、财贸、福利、政治武装、多种经济等部,各大队成立管理委员会。
1961年12月撤大公社建立14个区公所,86个公社,437个生产大队,4339个生产队。
1965年5月设区级镇1个。
1968年8月,全县设8区1镇63个公社392个大队革命委员会,4065个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区革委会内设政工、人保、生产组和“五七”小组。
1976年10月撤销天堂镇革命委员会设天堂镇人民政府。
1978年5月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大队革命委员会、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恢复原建制。
1980年改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1年7月复设区公所。
1984年4月撤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制,设乡人民政府。9月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改生产队为村民组。
1985年全县有8个区公所,1个镇人民政府和61个乡人民政府,374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4356个村民组,22个居民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