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流通币种民国初年,通用货币以银元为主,主币为袁世凯、孙中山头像两种,俗称大头、小头。辅币铜元,分20文一枚的大钞和10文一枚的小钞两种,另有河南、四川、湖南等省铸造流入的杂色铜元,并行流通。14年,始流行中国银行发行的中央票纸币,面额为拾元、伍元、壹元。此外,尚有中国实业、江西裕民银行发行的纸币。24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及后来成立的农民四大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纸币,名曰“法币”,全国流通。26年至27年,安徽省地方银行先后发行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券流通于省内。县财务委员会和个别商店,以及汤池、来榜、店前等地商会发行地方流通券(亦称兑换券、购物券),有面额伍分、壹角、贰角等种,代替辅币,一度流通县内。31年,流通关金券。后因物价日益上涨,新发行的纸币面额不断增大,由百元、千元升至万元,货币贬值,贸易不得不改为以物易物。37年,流通金圆券。36年秋,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随军带入老解放区纸币有中州、北海、华中等类。38年1月,皖西区发行皖西地方流通券,与银元并行使用。
1949年10月后,以人民币为本位币,以元(圆)为单位。金银、外币统由银行收兑,禁止上市流通。至1953年底,主要流通的为面额伍万元、壹万元、伍千元、壹千元、伍百元、贰百元、壹百元、伍拾元、贰拾元、拾元、伍元、壹元等12种旧版人民币。1955年3月,国家发行新版人民币,分主币、辅币两种。主币的面额有拾元、伍元、叁元、贰元、壹元5种。辅币有两类:纸币有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6种;硬币有伍分、贰分、壹分3种。1963年,收回叁元面额币。1980年,国家增发壹角、贰角、伍角、壹元铜币,未流入本县市面。1984年10月,国家发行建国35周年金属纪念币,民众争相兑换珍存,市场无流通。
货币比值民国初年,杂色银元比值稍低于袁世凯、孙中山像银元。银元与铜元大钞之比值为1比250枚,与小钞之比为1比500枚。
民国38年3月,国家牌价1市两黄金折合美金50元、银元100元、金圆券200元、关金券3000元、法币6亿元。本县无金银市场。老解放区纸币每元在本县折合标准,皖西流通券1元等于1银元,等于中州币750元,等于北海币、华中币各3万元;中州币1元等于北海币、华中币各40元;人民币1元等于北海、中州币各100元。1955年3月,新版人民币与旧版人民币之比为1元比1万元。
投放回笼建县之初至26年,铜元值低量重,商旅携带困难,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一时尚未取信于民,县民手中存币极少,出入县境贸易,多为货物往来,货币投放、回笼对市面影响不大。26年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又缺金银本位保证,终至急剧贬值,物价飞涨,几成废纸。
建国初期,本县金融市场尚不稳定,人民银行一面大力宣传,扩大人民币影响,一面组织收兑各解放区发行的地方性货币及国民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维护民众利益,很快使人民币占领市场,成为唯一的、统一的流通货币。
1950年,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本县据此对各单位所存现金实行限额,余者均须存入人民银行。各企业单位之间交易往来和货款收付,除小额零星者外,一律通过银行转帐结算,禁止使用现金。同期,建起县财政金库。人民银行严格按国家规定投放货币,并及时组织回笼,市场物价得到较好平抑,长期稳定。1955年3月,新版人民币发行,旧版人民币陆续收回停用。1953年至1957年,银行每年收、付现金不足900万元。1958年,现金收、付骤增,全年付出1828.8万元,收入1737.8万元。此后至1969年,年收、付均在1000万元左右。1972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本县金融部门据此建立基金管理办法,依据各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计划总控制数,监督支付现金。自此,货币回笼全面纳入计划轨道。
1979年,银行年收、付现金额均突破2000万元。后,以每年几百万元的速度增长。1985年,银行年收现金5924.8万元,付现金5404.8万元。1980年至1985年,全县财政入库款1521.7万元。1953年至1985年(不含1960年),银行共收入现金53187万元,付出53988.5万元,两比净投放801.5万元。
本县银行收兑金银,执行国家统一牌价。1950年,每克黄金1.90元、白银0.025元,每枚袁世凯头像银元1.25元、孙中山头像银元1.19元。1973年,每克黄金3.04元、白银0.10元、白金9.12元,每枚银元2.50元。该年实收黄金9666.68克、白银761965.06克、银元2049枚。1985年,每克黄金22.40元、白银0.20元、白金25元,每枚银元5元。1973年至1985年,共收黄金10408.98克、白银1133078.63克、银元28445枚。
下一篇:第三节 信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