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药材分布本县地跨大别山东部主分水岭南、北两坡,山势高低悬殊,地貌类型多样,中草药生长种类分布区域界限明显。一般海拔400米以下的多为草本类和花果类,其品种有春柴胡、断血流、菊花、夏枯草、石菖蒲、地丁草、枳壳、枣皮等;海拔在400至700米之间的多为花叶类和树皮类,其品种有八月炸、辛夷、枇杷叶、杜仲、厚朴、五加皮、桑白皮等;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多为珍贵稀少的耐寒类药材,其品种有人参、珠参、黄连、石斛、黄柏、冬花、安徽贝母等。
药材分布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西北边的来榜、白帽、头陀、主簿4区,山高林密,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中草药资源占全县的80%以上。全县现拥有动、植、矿物等类药材共1136种。其中植物类有224科1024种,动物类有55科79种,矿物及其它类有33种。总蕴藏量达7.5万吨。
名贵药材约30余种。其中,根茎类有天麻、人参、珠参、丹参、半夏、桔梗、射干、草乌、魔芋、绞股兰、安徽贝母;花叶类有辛夷、冬花、金银花;全草类有石斛、鹿衔草、百蕊草、断血流;树皮类有杜仲、厚朴;果实类有银杏、枣皮、苏子;菌类有茯苓、灵芝、石耳;动物类有麝香、豹骨、水獭肝、班蝥、灵猫香、大鲵。属于国家级管理的4种药材中,本县即产杜仲、厚朴、麝香3种。
茯苓安徽四大名药材之一,本县第一大宗药材。境内历来就有窖茯苓的习惯,明朝中叶,汤池、五河、菖蒲一带即有生产。清末至民国年间,生产处于鼎盛时期。民国25年(1936年),产干苓35万公斤。建国后,培植与加工方法不断改进。50年代初,培植由“木引”改为“浆引”。70年代,始采用“菌引”培植。1982年,经安徽大学生物系、省中医学院药学系技术指导,本县进行茯苓菌种提纯复壮研究获得成功,产量上升,质量提高。1983年,本县被确定为全国茯苓生产基地县,国家中药材公司要求年产量不低于50万公斤。从而,全县茯苓培植户进一步增多。1985年收购量增至87.41万公斤(表15——2)。茯苓为县内主要出口商品,销往泰国、日本、新加坡、美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1962年至1985年,总出口量达148.62万公斤。
天麻本县第二大宗药材,亦名赤箭,俗称无风自动草,境内素产,为安徽省主要产区,大多生长在高山阴湿林带。60年代后期,全县兴起采挖热,资源渐乏。1968年药材部门仅收购60公斤。1970年后改野生为家窖。头陀、石盆、黄尾、平等、姚河、黄羊、主簿、石关、包家、美丽、青天、明山、田头等地都普遍进行人工培植,产量猛增。1985年,全县年产量由1970年的400公斤增至2万公斤。1982年,始出口东南亚198公斤。
人参1960年,县鹞落坪药材培植场开始移植东北人参。1967年,第一批人参收获,样品经省药检所鉴定,13项质量指标,除油质略逊于东北参外,其余均不相上下,个别指标甚至胜过东北参,最大的22支重达1公斤。县人参场先后提供商品参1054公斤,产值达9.23万元。70年代末,由于未能培育出适应本地气候、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生产渐趋衰落。
杜仲别名扯丝皮。本县60年代即有栽培。到80年代初期,由于受高价诱购和抢购影响,致使大片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下跌。1984年开始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至1985年,全县共种植50万株。1964年至1985年,县药材部门共收购9940公斤。
厚朴俗称“潜朴”。境内地道药材,各地零星分布。50年代,农户普遍在房前屋后种植。60年代前期,产量较高,年收购量1000公斤以上。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购价猛涨,管理失控,资源渐少。1978年,只收购到70公斤。1985年,县林业、药材部门采取措施,开始大量种植。
桔梗本县素有野生,药农每年秋季采挖出售。1958年始进行人工培植。1974年人工培植面积扩大。1979年共有25个林场间作生产,成活面积达500余亩。1980年始出口3245公斤。1981年产量达2.1万公斤,为历史最高年。1985年全县收购量下降到4380公斤。1980年至1985年,共出口6995公斤。
半夏各地均有野生,大都产于麦地及丘陵荒地。五六十年代,其药用价值未被重视,药材部门收购量很低。70年代后,药用价值逐渐得到医药科研部门重视,采挖量大幅度增加。1972年,全县收购量达4650公斤,为最高年份。1978年后,资源减少,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多次提高收购价格,鼓励生产,每公斤售价1978年前仅2.5元,1985年激增至25元。1980年,始出口2540公斤。1985年,人工种植面积达140亩。
辛夷又名望春花。各地有零星分布,妙道山林场及和平乡九河村一带有成片分布,因当地农民不懂其药用价值,其植株多作为燃料被砍烧。全县收购量每年仅在30公斤左右,最高年产量为1978年的56公斤。
石斛有米斛、铁皮、铜皮三种。民国时期,潜山、英山药农常入境采取。其中米斛,五六十年代汤池、白帽区就有收购,今南山乡的洪家大沟、凉亭乡的马鞍坳尚有少量野生,但悬崖太险,无法采取;铁皮石斛,又名霍山石斛,为石斛中之佳品,主要分布于毛尖山、南山、凉亭、店前、和平、黄尾、黄羊等地;铜皮石斛,主要分布于凉亭、和平、桃李、毛尖山、店前、包家、道义等地。全县共有分布点117处,蕴藏量200公斤左右。
银杏亦称白果。其树本县散存(参见第六章《林业·森林概况》)。1981年始向东南亚出口果仁,至1984年,共出口355公斤。
草乌分布各区,尤以来榜、主簿二区产量最高,年达2万公斤左右。1964年县药材部门即有收购。1980年,市场紧缺,销路走俏,收购价格每公斤由1979年前的2元上涨到5元,药农采挖积极性高涨,产量激增。年收购量最高为1983年的23.5吨。
石耳本县素产,尤以明堂山、多枝尖、妙道山、四河山等处量多质优。年产量500公斤左右。周围农民及邻县药农常进山采摘出售。1984年县药材部门收购550公斤。
灵芝亦称木灵芝。本县疏林、草地、密林枯树根旁素有野生,尤以头陀、来榜等区分布较多,明堂山、多枝尖等处所产质优。
白术素有野生,量少销俏。药农常在秋冬季节上山采挖出售。60年代初,汤池区等地始大量栽培,但品质不及野生者佳。
安徽贝母习称“皖贝”。为大别山区特有品种。1985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确认该贝母与川贝品质、功能、效用均相似,可与川贝并用,并正式定名为“安徽贝母”。与川贝的明显区别是植株矮、叶片宽、鳞瓣多。本县主要分布于美丽、包家、黄羊、虎形等地。70年代后,各地推广人工栽培。1984年后,种苗价格上涨,收购价格偏低,栽培者渐少。
麝香亦名香獐。境内香獐属大别山区特有品种——安徽原麝。多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针、阔叶混交林中。50年代,店前、白帽、来榜、头陀、主簿、五河等区均有分布。1955年至1960年,全县共收购麝香22.2公斤。1858年后,森林资源迭遭破坏,使獐的生存区域逐渐缩小,繁殖率锐减,麝香产量极少。1958年至1962年,县回龙山养殖场先后捕获活獐140余头进行人工饲养,但由于条件差,未能掌握其生理习性,缺乏科学饲养技术,成活率低。香獐每月分泌麝香时,不吃不喝,饲养人员误以为有病,即注射大量抗菌素,结果致使多数死亡。1963年仅剩下15头,转交霍山县佛子岭养殖场饲养。1978年后,林业发展,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野獐繁殖率略有回升。1984年普查,店前、西坪、凉亭、五河、黄羊、主簿等乡共有12个栖息地,约有獐60头。1964年至1985年,全县收购麝香共7.1公斤。
大鲵俗称娃娃鱼,亦称“山椒鱼”。县内深山溪涧素产,尤以美丽、包家两乡量多质优。70年代以前,因捕杀严重,资源减少。1980年后,国家将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1984年11月,县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紧急通知》,明令严禁捕杀,资源遂得到保护。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