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储存设施民国29年(1940年)前,境内无粮仓。地方积谷分散由大户代贮。30年,始利用祠堂、民房建成收纳仓14个,共有库房61间,总容量2895吨。次年,省粮食管理局为适应抗战贮粮需要,在本县建仓一座,库容约400吨。32年4月,抽查迎水、西美、河清、石榜4乡,共有积谷仓55口,积谷155吨。上列仓库长期失修,至37年已损坏殆尽。
民国38年5月,县民主政府为准备第一次公粮入库,利用19处祠堂和地主多余房屋,先后修成木板仓217间,总容量4750吨。
1950年4月,在衙前兴建砖木小瓦结构民房式仓库49间,容量1250吨。次年9月竣工。1952年8月,于店前建仓21间,容量575吨。
1953年至1962年,新建苏式仓2座,储备仓1座,总容量6000吨;简易仓24座,容量16400吨;收纳仓14座,容量7250吨。粮食储存点由建国初期的20处增加到47处。该期建仓重点为产粮丰裕地区。建筑结构多为土砖墙身,小瓦屋面,木板仓底。
1963年至1975年,共建成储备仓12座,容量7500吨;简易仓10座,容量3950吨;收纳仓6座,容量875吨。在新建仓的同时,于1972年始,对原有的小瓦屋面、白沙垫底、红砖地坪的旧仓,予以改造,历时7年相继改竣。此后,仓库结构均为青砖墙、大瓦顶、油毡地坪,质量大为提高。在此期间,一度贯彻储粮备战备荒方针,建起一批分散而隐蔽的小粮仓。1969年,推广黑龙江省明水县经验,用稻草粘泥修建土圆仓。次年3月,先在包家粮站建成容量25吨的石圆仓2座示范,随后在全县推广。至1974年,共建起土、石圆仓容量11925吨,投资额125826元。但该类圆仓一经风吹雨淋,即被废弃,毫无使用价值。
1976年后,建仓重点转向交通方便和缺粮的地区,共建成储备仓1座,容量1000吨;简易仓20座,总容量14800吨。1980年,国家投资30万元,在潜山县源潭镇建起县粮食局中转站1座,库容2500吨。1985年,投资130万元,于城西2公里县直属库处建仓4座,容量1万吨。
1985年,全县有正规粮仓99座,实际仓容46985吨,水泥晒场19334平方米。
储油容器,80年代以前,长期使用油桶、油缸。1963年于汤池区粮站浇注水泥油池,后因渗漏严重未予使用。1980年,在冶溪、白帽两处各建钢板油罐2个,总容量50吨;于直属库建钢板油罐3个,容量共75吨。1983年始,先后于直属站门市部建钢板罐1个,容油2吨;直属库与米厂油脂车间建罐3个,总容量300吨。1985年,全县有钢板油罐11个,储油总量427吨。
粮油保管建国初期,仓库及防护设施简陋,粮油保管重点抓入库质量和空库消毒。消防器材,仅有铁、木制小太平桶,数量少,容水量不大。在此期间,为防残余匪特骚扰,各仓库职工全部配备枪支弹药,夜间值班警卫,武装护粮。1950年后,撤销武装警卫,常年开展“防特、防盗、防火、防自然灾害”的安全防范活动,每逢节假日,政府指派民兵护仓。1952年,全县有护仓小组37个,人员605人;武装护仓人员578人,驻守仓库43处。
1955年,推广玉田县粮食保管经验,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等粮库“四无”活动。不久,制定无酸败、无渗漏、无油垢、无事故的油脂保管“四无”标准。1956年实行定仓库、定人员、定器材、定费用、定损耗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同年8月,开展“四无”突击月活动,各库站突击消除虫、霉,捕鼠防雀,成效显著。数年间,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定期测定库粮的温度、水分、虫害、色泽、气味、杂质、霉变、鼠雀损害及油脂的酸度,发现异常,即选用高温、冷冻、翻倒、通风、整晒、过筛等不同物理防治方法,辅以药剂熏蒸、降温除水、杀虫灭鼠。在此期间,本县利用冬季气候严寒的特殊条件,冷冻杀虫试验成功,保管费用降低。
“大跃进”时期,征购数量倍增,又强调提前完成任务,向国庆献礼。为此,遍设收购点。各地抢收割、抢入库,缺乏验质手续,不讲入库标准,大量高水分原粮入库,导致生芽、霉变、结块、生虫事故迭出。1960年,来榜公社陈家花屋粮点收稻谷23379公斤,经3次整晒,减量6250公斤,损耗高达26.7%。
60年代,保粮措施改以化学药剂熏蒸杀虫为主。初期,用六六六粉剂和敌敌畏进行空仓消毒、打防虫线,后改用氯化苦和磷化铝等剧毒药剂熏蒸。同期,各存粮点购置灭火机。1967年春,全县实现“四无”标准的仓占64.4%,安全粮占79.8%。此后几年,“四无”活动未能正常开展。
1977年,推广江西省“一封两低”灭虫保粮经验,采用人为控制低氧、促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适宜环境,用低于常规90%剂量的药物,使毒气均匀扩散于粮堆中,再用塑料薄膜密封,杀虫灭卵。该法经济、卫生、安全、高效,粮食污染程度轻。1979年,从安庆、六安两地调进粮食23260吨,其中虫粮占94%,虫害蔓延到各存粮点。同年冬,全县“四无”粮点厂降到40.8%,“四无”仓容仅51.2%,安全粮油仅41.4%。
80年代,全县较大粮库置备大型灭火机,建起消防水井与水塔。1983年,开展“四无”粮油仓库竞赛活动。次年,推行粮食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仓储业务实行“两定六包三奖”经济责任制,各粮站粮点定人员、定仓库,包收、包管、包数量、包质量、包器材、包费用,年终,评定四无奖、器材管理奖、粮油质量奖。奖优罚劣,效果甚佳。1985年,仓储工作普查结果,“四无”仓占92.4%,安全粮油占96.97%,“四无”存粮点为67.31%,均为历史最佳纪录。同年底,全县粮库拥有铁制小太平桶750只,灭火机654只,消防水井24口,水塔8座,水池57个,总容水量93000立方米。建国36年来,本县粮库未发生火灾及其他重大事故。
调拨运输建国前,所缺粮食多从邻县零星挑运入境。
民国38年3月,本县组织民工运出粮575吨、油脂9.25吨,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建国后,粮食由国家统一调拨,政府和粮食经营部门组织运输。运输方式与路线,几经变更,渐趋合理。1956年以前,出境粮食经菖蒲——潜山和店前——太湖两条水道筏运,入境多从潜山水吼转运,部分逆水背纤运至菖蒲,余用人工径由水吼挑至衙前。1957年潜山至岳西公路竣工,改为车载。县内粮油集散,仍依靠人工肩挑,由县城中转。同年始,调运路线由南改东。囿于行政区划界线,整个调运过程,中转层次多,搬运里程长,主要缺粮地的头陀、主簿两区,长期从怀宁、桐城一带调入,东粮北运,延时耗资,经营亏损严重。1970年销售粮食17455吨。而运输总量高达34840吨,为销售总量的199.6%;运费支出53万元,占费用总额98万元的54.35%。1979年始,粮食调入增加北线一条。1982年后,头陀、主簿两区用粮,改由肥西、舒城等县直接运入。该年由北线调进原粮5500多吨,占全县总调入量的18.3%,节约运杂费近5万元。同期,县内供应亦适当打破区社界线,扩大公路沿线粮油分站的销售范围,人力和运量减少,运费降低。
调出调入粮食数量,1966年前后迥异。1966年以前,入出均有,以出为主。1952年7月,调援安庆粮食500吨,竹排经店前——太湖水道遭暴雨袭击翻沉,损失稻谷28吨。1953年春,调入川米1200吨。1954年调入玉米、绿豆、大麦等5种种子345吨,其他粮食195吨。1958年净调入粮食23050吨。在五六十年代国家粮食严重短缺时期,本县人民吃野菜,啃树皮,忍饥缩食,饿口夺粮,为国分忧,调出大批粮食缓解安庆等市粮荒。1960年2月,奉命紧急调援合肥粮食7500吨。为尽快将15至26公里路外的粮食搬运至各交通点集中外运,县委组织健壮劳力11000余人,修路扎排,肩挑筏运,水陆并进。筑路民工,日夜抢修,使来榜至店前简易公路提前11天通车;河图至竹坪公路,500余民工苦战20天,开出2.5公里长公路一条。全县上下协力,仅用50天便完成外调任务,获合肥市献赠的锦旗一面。同年11月,再度外调粮食12500吨。1959年至1964年,年均调出粮食10157.5吨,年人均调出40.5公斤,6年共调出60945吨,相当于同期全县粮食总产量的15.38%。
1967年后,转为粮食净调入。1969年境内遭受特大洪灾。自此,年调入量超过5000吨。1978年实行“五定”后年调入量大增。1979年至1985年,共净调入173530吨,年均24790吨,年人均68.5公斤(表14——4)。
岳西县粮食净调拨情况

上一篇:第一节 购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