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生态保护建县初期,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之中,降雨量正常,气候稳定。
1954年受特大洪灾影响,毁林开荒风起。当年开荒5.63万亩。1956年,森林覆盖率为63.5%。1958年,18万民工进山大炼钢铁,伐木202万立方米。1959年后,大采伐伴之开荒毁林,到1976年,森林覆盖率降至50.2%。1976年至1981年,砍伐规模虽由大变小,但局部地区破坏现象仍然存在,5年中,伐木98.9万立方米,年均采伐量19.8万立方米,超过平均生长量的45%。1983年,森林覆盖率下降到44.9%。
建国后,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亦产生不良影响。1963年至1979年,全县施用农药1355.8吨。1980、1981、1983、1984年共施用农药536.6吨。化肥品种单调,早期多为硫酸铵。农作物耕种品种单一,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素质降低。1985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稻土为1.89%,旱地仅0.86%。
森林资源的超量消耗与农业生产掠夺式经营,致使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珍禽益兽逐年减少,易旱易涝,农作物及林木病虫害增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60年代起,本县地表土大量剥蚀。至1985年,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8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2.1%,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2530吨,年流失泥土603.5万吨,相当于年冲走地表土1.3毫米。损失土壤肥力折合标准化肥8.36万吨,约为全县年施用化肥量的6.97倍。
1980年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济生产,控制森林采伐量,停垦还林,全民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始向良性循环转化。
三废治理建国后,本县冶炼、酿酒、造纸、食品、化工、建材等工业兴起,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日趋严重。1978年后,乡镇工业生产项目选择不顾环境效益,致使污染程度加重。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106个,其中在册有污染的15个。全县有锅炉40台,工业窑炉4座。全年燃煤6000吨,每年排放含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烟尘3032万立方米。仅县铸钢厂一家年排放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烟尘就达111.96万立方米。县米厂、乡镇工业中的毛尖山采石厂和菖蒲石英厂都不同程度地排放有害粉尘。
境内水污染,淮河水系较轻,仅有少量医疗污水排放。长江水系沿途工厂居多,污染严重。城关的衙前河,年均流入未经处理的酿酒、漂染、冷却等工业废水6.61万吨,医疗污水4万吨,居民生活污水37.23万吨。工业废水以酸、碱超标准为甚,次含铅等有害物质,导致下游毛尖山水库水质发生显著变化。1984年8月23日,安庆行署环境监测站化验结果,其水的PH值为12.2,严重超标,溶解氧量反常,饱和度达102.8%。同年9月3日,水库近2000亩水面呈现黑色,晴天有臭味。1985年,被污染的河流尚有响肠河,年纳金山苧麻厂污水1000吨;店前河年纳河图造纸厂污水8万吨;毛尖山河年入毛尖山造纸厂污水18.5万吨。
工业废渣多为煤渣,少数企业直接倒入河道,部分单位用其铺设路面。城关年出生活垃圾2000吨,由天堂镇环卫所清除。
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初期,每年仅对主要污染单位“三废”排放量作些统计工作。1984年8月,局内设环保股,正式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管理业务。1985年,设立环境监测站,普查工业污染。全年处理污染纠纷5起,填报环境影响报告书10次。本县环境监测、三废治理工作刚刚起步。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