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古以来,本县农田灌溉主要靠堰渠引山泉自流串灌。引水量取决于降水量。汛期,堰坝多遭冲毁,堰口田禾被砂砾覆压,发洪一次需修复一次。久旱无雨,田干禾焦。
民国年间,政府开始重视水利兴修,山塘逐年增多。
建国后,政府大力组织农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扩大旱涝保收面积。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全县6个月投入劳力10万人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7004亩,改善灌溉面积84093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968平方公里,共完成土石方693万方。1958年至1960年,全县掀起“大办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大小水利工程纷纷破土,遍地开花,修整梯田梯地1.77万亩,扩大灌溉面积7300亩,共完成土石方791万方。但由于“平调”、“共产”风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多数工程施工草率,配套不全,作用发挥不大。1969年7月,特大山洪暴发,致使境内堰渠堤坝等设施毁坏殆尽。
70年代初,每年冬季组织水利会战,全县每天七八万人上阵,恢复水毁工程,进行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建造“田埂一条线,小田并大田”的大寨田,大搞农田园林化建设。1973年10月,成立县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以修建小水库为主,兼及全面治水。1970年至1978年,共改河造田2419处9908亩,扩并田9116亩,平整土地42400亩,修机耕路176公里。
1980年后,田地承包耕种,分散经营,兴修水利无法组织较大工程施工,只能小补小修,完善原有设施配套工程。198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108691亩,为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6.9%。其中机灌面积1368亩,电灌面积275亩。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