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家畜饲养传统饲养、引进喂养的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等。 猪养猪历来为农家所重视,有“穷莫丢猪,富莫丢书”的俗谚。1949年全县养猪27300头。土地改革以后,养猪量大幅度增加。1957年饲养量是1949年的3.5倍。1958年,强调集体养猪,私人饲养的生猪被平调到养猪场饲养,当年集体养猪即达9659头,占总数的10.3%。次年,集体养猪激增至21490头,家庭养猪较上年下降75.3%,仅21499头。1959年,县委提出1960年实现年饲养生猪80万头(户均15头)的生产计划。11月14日,县委召开广播大会,号召全县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拿出大办钢铁一样的冲天干劲,大量养猪。1960年1月20日,县委又召开生猪生产跃进大会,提出以公养为主,大办养猪场。要求公社办万猪场,大队办千猪场,生产队办百猪场,实行种猪公有化。随即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平调农民砖瓦建起养猪场2600多个,平调农民饲养的种猪4400余头集中饲养。在饲养管理技术上,不按牲畜生理特性,硬性推行一些反常的技术措施,搞并窝、寄养、早配、勤配、热窝配等,主簿公社红巧养猪场用丝毛根催情,母猪产后18天即使其配种受孕,造成母猪仔猪大量死亡。该年公养彻底失败,私养数量锐减,少量幸存生猪亦因饲料匮乏而成为养而不长的“长寿猪”,年末,饲养数降至1949年水平。1962年后,逐渐恢复发展。1968年至1970年,再度下降,年饲养量由1967年的10余万头降至8万余头。70年代后,实行“以私养为主”方针,并逐户分配派购任务,农民为改善生活,完成国家计划和增加收入,遂增加饲养量。生猪生产自此进入一个稳步发展时期。1979年后,生猪购销价格提高,粮食增收,饲料充裕,饲养量逐年上升。1985年,全县养猪达204080头,是1949年的7.5倍。平均每个农户养猪近3头。
猪的品种,本地土种猪有中型黑猪和小型黑猪,前者又叫湖猪,身架大,养重可达数百斤,少脂肪多瘦肉;后者亦叫油葫芦猪,身架小,多脂肪易成肥。50年代后期,引进约克夏、巴克夏、内江、金华、苏白、长白、丹麦长白、上海白等外地优良猪种,其中以内江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居多,次为巴克夏、约克夏、苏白等3个品种,其繁衍杂交的后代已分布全县各地。1985年春,引进瘦肉型汉普夏、杜洛克良种公猪,在中关、店前、桃阳等地试配,初显杂交优势。
牛民国时期多数贫困农户无力养牛,全县牛力短缺。1949年,全县养牛11370头,其中黄牛8120头,水牛3250头;役牛8416头。建国初期,分得土地的农民切盼有自己的耕畜,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亦将繁殖耕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县供销社还从外地购进耕畜供应农户,耕牛数量遂不断增加,到1957年已有牛20801头,其中役牛15567头,基本满足耕作需要。1958年后,耕牛统一使用,养护不负责任,耕牛体质下降,死亡率高,数量逐年减少。至1960年,只剩14990头,其中役牛11834头,以后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生产组织体制,耕牛饲养量有所回升。1967年至1980年,年养牛2万头左右。80年代,饲养量逐年增加。本县所养之牛,主要从事农业劳役,乳牛、菜牛极少。1985年,共养25424头,其中黄牛13833头,水牛11571头,改良牛及种乳牛20头;役牛16021头。
牛的品种,主要为黄牛、水牛两种。黄牛饲养量始终多于水牛。1972年前,历年黄牛饲养数均占总耕牛数的50%以上,最高占71.4%。后水牛饲养比重逐渐上升。1979年后,年均水牛数低于黄牛千头。本县黄牛属大别山黄牛种系。被毛多为黄色、黄棕色,少数为紫红色和黑色,头偏小,角短,前躯发达,鬐甲高,身体灵活,蹄质坚实,耐寒热,善爬坡,日耕田约2亩,适于山区饲养与役使。母牛繁殖力强,三年两胎,因多近亲交配,体型渐小。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役肉兼用。水牛,属皖西水牛,角长而粗,被毛稀短,皮粗厚,多青灰色,肌肉丰满,体骼中等,肢壮有力,性情温顺,喜水,善食,耐粗饲,抗病力强,挽力大于黄牛,但耐寒热能力不及黄牛,故多分布于畈区。母水牛两岁性成熟,二岁半初配,两年一胎。乳牛,1959年县办南园畈畜牧场曾引进黑白花乳牛4头,不久场撤,乳牛转卖出境。1981年,天堂镇养殖中心从淮南市乳牛场引进育龄母乳牛8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繁殖,产牛犊10头,现有产乳牛9头,日产鲜乳45公斤。杂交牛,1958年曾引进秦川种公牛3头,与本地黄牛交配,未见成效。1979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将海伏特、夏洛来、西门搭尔等肉、乳、役兼用良种公牛冻精颗粒,对当地黄母牛实行人工配种试验,于店前、白帽等区初获成功。计配151头,产杂交牛犊42头,初生犊体重一般21公斤,比当地初生牛犊重52%左右,两龄牛体比当地牛高大。
羊民国30年,全县养羊650只。1949年后,饲养数增多。以白帽、店前、菖蒲、来榜4区较多。1951年至1980年,年养1300至7500只。1980年饲养最多,达7828只。品种主要为本地土种,适应性强,生长快,耐粗饲,易繁殖,成羊体重20公斤左右,皮肉兼用。1959年,鹞落坪畜牧场从新疆引进细毛羊百余只,后死亡殆尽。70年代初,由淮北引进改良山羊3000余只,试养失败。80年代初,天堂镇养殖中心从淮北引进乳山羊20只。
兔民国年间,有个别户饲养白兔,主要供观赏。建国后,家兔饲养得到较大发展。1958年,引进安哥拉、青紫兰等肉、皮兼用兔50只;70年代初,引进日本大耳兔千余只,均因饲养管理措施与防疫技术跟不上,先后失败。1977年,引进安哥拉兔561只、日本大耳兔105只、西德长毛兔40只以及浙江、上海等地良种兔3770只,试养成功,取得一定经济效益。1979年,再度引进安哥拉兔1000只、西德长毛兔50只。1980年,有3000农户养兔,年末存笼兔1.3万只。在发展中,兔毛价格几次波动,饲养数量两度大起大落。1985年,价格下跌,存笼兔数减少。
其它牲口饲养。1949年,仅有驴4头。1958年,增养马80匹、驴47头。1959年,南园畈、鹞落坪两国营畜牧场从新疆引进马、驴127头,不久繁育幼驹。后因不适应山区多雨阴湿气候,死亡率高,转卖出境。1962年后,未再养马,偶养驴二三头。
此外,县药材培植场曾驯养獐(参见第十五章《药物》)。
家禽喂养本县农户喂养家禽有鸡、鸭、鹅、豚(一种体型似鸭的禽)、鹌鹑等品种。1949年,喂养21万只,产禽蛋210吨。1956年,喂养32万只,产蛋336吨。1959年低至12万只。1963年回升至27万只。至1980年,年饲养量均徘徊于20万只。1981年,突破40万只,产蛋359吨。1984年,产蛋量高达460吨。1985年饲养数最多,达55万余只。
家禽中以鸡为大宗,占80%以上。鸡的品种较混杂,土种鸡居多,成鸡体重2公斤左右。70年代后,相继引进白洛克、来杭、罗斯、星布罗、星杂288、九斤黄、澳洲黑等良种鸡。姚河、头陀、石盆等地喂养的杂交鸡体重高达3.5至4.5公斤,产蛋率高。鸭,多为本地土种麻鸭,新引进的有北京、昆山等地品种,体重2公斤左右,年产蛋100至160个,个重约65克。多属零星分散喂养,唯冶溪、桃阳、汤池等地有群养。鹅,属土种小白鹅,体重不足3公斤,年产蛋80至100个。1958年,曾引进饲养狮头鹅,体重10公斤左右。80年代,羽绒业发展迅速,头陀、主簿农户从六安等地引进产绒量高的皖西大白鹅和枞阳小白鹅喂养。1985年,养鹅量达万只。豚(又称瘤头鸭),历来有零星喂养,店前、白帽两区有群养户。成豚体重3至4公斤,年产蛋60至100个。近年来,人们认为豚肉能治高血压、心脏病,喂养量增至万只以上。1985年,冶溪乡农民胡为皇从山东烟台引进火鸡12只,试喂成功,成鸡体重8至15公斤。同年末,天堂镇、莲云、主簿等地均有饲养。
家禽孵化,雏鸡、雏鸭除农户以母鸡抱孵外,部分由潜山、舒城炕坊提供。50年代,桃阳三友办起炕坊,继有溪河、联庆、金阳、白帽、来榜、石关等地增办炕坊。1958年,南园畈和金山畜牧场均设置孵化炕坊,禽苗大量增多。80年代初,汤池、五河、天堂等地养鸡户,采用煤油灯、电、温水等热源孵化雏禽取得成功。今禽苗自产不足,部分仍靠外县提供。
蜜蜂放养境内久有箱(桶)养习惯,但花源不足,放养量少,无游徙放养习惯。1949年,全县养蜂570箱,产蜂蜜2850公斤。1960年至1974年,年养一二千箱。1975年至1977年,年放养量锐减至500箱以下。1978年后,复升至千箱以上。80年代,年养二三千箱。年产蜜最少为1975年的850公斤。放养与产蜜最多的年份为1983年,养3610箱,产蜜21250公斤。
疫病防治猪的常见病有40多种,猪瘟、丹毒、肺疫、口蹄疫、仔猪白痢、流行性感冒等10余种传染病,时有地域性发生,造成大量死亡。1961年2月,猪丹毒流行,冶溪区两个月内死猪830头。1980年春,怀宁、潜山仔猪入境携入水泡病源,200多头猪受到感染。1982年,猪瘟蔓延,全县死猪2万余头,重发区汤池即死亡15000头。牛的传染病种类较少,主要因年老体弱,饲养不善,致风湿、流感、消化不良等疾病侵袭,或因严寒受冻而死,常年死亡率约4%。仅1950年3月,牛瘟严重蔓延,河口区内即死牛180头。1964年10月,严寒持续8天,冻死耕牛77头。1982年,发生流行热,由境西南向东迅速蔓延,发病率很高,因防治及时,耕牛死亡较少。家禽传染病,主要为鸡瘟、禽霍乱。
牲畜疫病的防治,建国前由民间兽医进行。由于医缺药乏,染病牲畜多数得不到治疗而死亡。建国后,各乡相继配兽医人员1至3人,防疫员1至3人,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牲畜疫病的防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50年代始,每年春、秋两季均对猪瘟、丹毒、肺疫、仔猪伤寒等进行防疫注射,防疫密度达30%至80%。70年代后,推行疫病防治技术承包责任制,兽医人员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采取“五包”(防、治、阉割、药、技术)、“三包”(防、治、阉割)或“四包一扶持”(防、治、阉割、药,死亡扶本)等形式,进行一条龙服务,牲畜疫病得到有效防治。家禽疫病防治,70年代前仅用土方法简单防治,禽疫一发生,迅速蔓延,往往殃及一户或数户之鸡死亡殆尽。80年代,始采用服药与针剂注射等法防治,病害有所减轻。
饲料饲草饲料以植物性的为主。精饲料主要是粮食,其中尤以玉米、薯类的用量最多。粮食副产品中的麦皮、糠、、糟等,多直接用于饲喂。饼类中,常用芝麻饼作为耕畜冬季精补饲料,并用于猪的配合饲料中。70年代后,由于加工业的发展,不少农户始粉碎山芋、花生、芝麻、黄豆等作物的茎、藤、叶,以及稻草、麦草、玉米秸等,饲喂畜禽。青绿多汁饲料,野生的达300余种。其中以禾本科草属为主,兼有猪草树等多种树的嫩苗头。其次为萝卜、瓜、青草、红花草及苜蓿、聚合草、灰萝卜、红三叶、宿根黑麦草、白豚根、草木樨、毛叶苕等。水生饲料,素产红萍。60至70年代,引进、推广“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细绿萍),各地普遍养植。动物性饲料主要喂用血粉、鱼粉、蛹、螺、蚌等,使用量较少。矿物性饲料骨粉、蛋壳粉等,常作为配合饲料中的添加剂,喂用量甚少。
饲草,除农作物的茎、叶外,有野生豆科牧草40种,易于老化的禾本科牧草38种。全县61个乡中,52个乡有小片草场。尤以菖蒲区居多。汤池、主簿两区次之。五河、白帽、店前3区较少,但相当集中。全县约56万亩草场可供开发利用(表5——5)。
表5——5岳西县若干年份牧渔业生产量单位:头、只、箱、吨

下一篇:第六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