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耕地全县总面积359.7万亩,其中,陆地面积334.9万多亩,水面24.7万多亩。陆地中,有山场248.23万亩,除其间散布裸岩1.59万亩外,宜于林木生长;有成片可开发利用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草场;并有约10万亩低矮山丘宜种果木、药材与茶叶;耕地23万多亩;余为道路、房舍占地及间隙地。 耕地面积,多因统计标准不一,兼有开垦或废弃,年有变动。民国25年(1936年)为277893亩。1949年为252100亩。50年代前期,多次组织农民开荒,部分低矮山场辟为耕地。1955年加入开荒地,耕地面积增至333086亩。50年代末到1967年,公路、水利兴修及三线工厂建房占地渐多,耕地面积下降。修建毛尖山水库及7条公路,共占用耕地3555亩。1968年,仅有耕地253198亩。1969年,遭受特大洪灾,耕地减至220878亩。经过恢复,1973年升为232791亩。1974年后,虽经多年农田基本建设,改河造田,恢复和开辟不少农田,但因基建占地逐年增多,耕地仍逐渐减少。至1985年,全县耕地为231905亩,与1949年相比,减少8.0%,其中水田减少19.6%,旱地增加133.6%,农业人口人均占耕地数由1.26亩降为0.67亩,减少46.8%,低于全省人均数57.6%(表5——2)。
表5——2岳西县若干年份耕地劳力情况单位:亩、个

耕地中,有9.27万多亩较集中分布于河套与山间小盆地,土壤肥厚,光照充足,为粮油主要产区;有13.92万亩散布于坡麓冲岗,土壤瘠薄冷瘦,作物收成较差。按海拔高度划分,水田约有4万亩位于海拔200米以下,其中3万亩可种双季稻;13万余亩位于200米至600米间,其中10多万亩可种午、秋两季;1万余亩位于600米以上,一般仅能种一季夏播作物,且常遇秋寒侵袭,青封不能保收。农田中有效灌溉面积,1985年占58%,为108691亩。
劳力本县农村劳动力历来富余。建国前,部分无地或少地农民多外出佣工糊口。由于劳力充足,妇女多不下田耕作。置县初年,有劳力82062人,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39亩。抗日战争时期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实行“双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征兵政策,大批青壮年男子被征入伍或被派服役,劳力虽显紧张,但耕地仍未因之荒芜。
建国后,劳力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劳力更为富余。1949年,有劳力94935人,每人负担耕地2.66亩。1958年,5万余劳力投入大炼钢铁及其它无效劳动中。1959年和1960年,发生浮肿、妇女子宫下垂和非正常死亡现象,导致劳力数量质量一度下降。1961年后,基本确立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体制,生产转入相对稳定阶段,大量劳力投入水利、公路、小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家庭辅助劳力为挣得工分报酬,增加收入,亦纷纷参加集体生产。“人民公社化”时期,劳力窝工、混工现象严重。1985年,劳力人数较1949年增加30.4%,共123815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113771人,占劳力总数91.9%;在乡办工业中务工的3648人,外出临时、合同工750人。从事建筑业1490人,商业与饮食服务业1247人,文教卫生与社会福利业1177人,科研事业68人,政务管理97人,交通运输、邮电业371人,其他1196人(表5——2)。
劳动力的素质,建国后得到显著提高。各种地方病得到防治,生活条件改善,农民体质增强。同时开展扫除文盲、普及初等教育工作,大批中小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回到农村,劳力的文化水平上升,文盲、半文盲率已由民国28年的97.6%降至1982年的46.1%。
传统农具耕作农具有牛力牵引的铁木制犁、耙、耖,犁、耙通用于水田、旱地翻耕、碎土,耖仅用于水田平畦。全凭人力使用的有条锄(又名啄锄),用于垦荒、翻土等;板锄、挠锄,用于清沟、取土等;草锄,用于中耕除草、打宕等;抓子,2根长齿,用于翻土;耙锄,4根中长齿,用于做田埂、拉沟、取粪;钉耙,4根短齿,用于掩宕、清地面等。
收割农具有镰刀,用于割稻、割麦;撑篙(又名尖担),木制,两头裹以铁尖,用于挑稻把、柴草。
脱粒工具有石磙,以畜力拉动磙碾打稻;连枷,手工操作打拍脱麦粒、豆荚等;斛桶,方形,用于田间掼稻脱粒;扬叉,用于翻场、叉草等;扬场使用扬稻锨,凭借自然风分离;风车,木制,手摇扇风分离;打场时,通常使用朗筛、竹扒清理草屑。
提水灌溉用龙骨水车,有脚踏与手摇两种。
水稻灭虫使用一人搜剔的竹梳和两人抬走的木竹制抬梳。
粮油加工工具,有碓(人工碓、水碓)、磨(人工磨、水磨、驴拉磨)、砻(俗名礧子)和牛力牵引的碾等。
1949年至1958年,曾引进双轮双铧犁、牛耕器、圆盘耙等新式耕作农具,因其有的部件笨重,畜力拉不动,有的制造欠科学,造价偏高,未能推广,仍用传统农具耕作。
农业机械
发展状况1958年大搞农具改革,先后仿制成小型电动机、水泵、播种机、人力插秧机、快速收割机、打稻机、砻谷机、山芋切片机等农机具,并购进捷克斯洛伐克清谷机10部。至1960年共仿制与引进15万余部(件),耗资数百万元,多数因系土法生产,技术不过关,或设计不科学,不适宜山区使用,问世不久即被弃置,唯胶轮板车、碾米机、磨粉机、揉茶机等备受欢迎,并不断得到发展。1958年,县农具改革办公室引进常州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两部,并配带有旋耕机。1959年,于汤池畈建起拖拉机站,增加安庆专区支援的中型拖拉机1部,随机配有铧犁。1961年实行“责任田”后,专区农业局遂将中拖调回集中使用,拖拉机站随之撤销,人员下放。
1970年,于东方红公社(今冶溪乡)办起集体拖拉机站,国家支援中型拖拉机、推土机各1部,机耕船1艘,均用于平整土地。“四五”时期(1971至1975年),农用机械逐年发展。“五五”期间(1976至1980年),发展速度加快。到1979年,25个公社和县农科所购置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遍及60个公社(仅石盆公社没有),其中东方红公社拥有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40余部。1980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达25500千瓦,有中型拖拉机47台、手扶拖拉机507台、农用水泵219台、打稻机1186部、农用汽车29辆、平板车3446部、喷雾器5018部。
80年代,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机械总动力虽有增加,而实际机耕面积却大为减少。从1981年到1985年,机耕面积由18296亩降为3818亩,减少79%。但粮食加工与植物保护方面的机械化程度则大大提高。公路和机耕路沿线农事运输的肩挑背驮,亦为车辆运输所替代。198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663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台1105马力,手扶拖拉机312台3599马力,农用水泵207台,机动脱粒机82台,碾米机1255部,磨粉机980部,轧花机9部,榨油机55部,饲料粉碎机139部,淀粉加工机械322部,揉茶机102部。
管理体制1960年1月,为适应当时大办农机的形势,县人委将机械局改为农业机械局,1963年8月撤销。1971年4月,工业局设农机管理组。1977年2月,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在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成立岳西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同年9月,县革委会决定在县城设立农业机械培训班,在各区设立农机管理站,在东方红(今冶溪)、桃阳、店前、河图、来榜、花墩、汤池、东营、天堂、中关等10个公社各配1名农机管理干部。1978年5月,设立岳西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与交通监理站合署办公。1981年撤销,农机安全监理业务由交通监理站统办。1984年机构改革,农业机械管理局并入农牧渔业局,设农业机械管理站,各区农机管理站相应并入农业技术推广站,乡农机管理干部仅汤池乡保留。1985年6月恢复成立岳西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