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业是本县国民经济的主体。建国前,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90%左右。建国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工业产值日益上升。至1985年,农业产值仍占国民经济总值70%。
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发展时起时伏。50年代初,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58年至1960年,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刮“共产风”,导致农牧业生产大倒退。1961年推行“责任田”,粮食获得大丰收。1962年又收回责任田。经过三年调整,农业生产稍稳定。1969年遭受特大洪灾,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学大寨”、“赶郭庄”,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多种经营,单一抓粮食,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70年代后期,由于农田基建加强,水利设施增多,良种与新技术逐步推广,化肥、农药投入使用,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在发展战略上出现过不少反复,先后提出“高山松、杉、竹,低山桐、茶、果”;“搞活六条龙,治山治水治贫穷”;“发展桐、梓、栗、茶、桑、牛”;“大搞小五园,解决穿着油盐钱”等,随着县主要负责人变动,“一任将军一道令”,无一坚持到底,始终未能形成地方优势。1979年后,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副产品价格相应提高,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1980年比1979年增长28%,1981年至1985年,年均递增4.16%。1985年,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6751万元,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1.4倍,茶叶产量增长1.2倍,蚕茧产量增长35倍,生猪饲养量增长6.5倍,大牲畜牧养量增长1.2倍。
本县耕地少,粮食不能自给。80年代,午季作物种植面积普遍下降,双季稻种植面积缩减,粮食总产值处于徘徊状态。1985年,农业人口人均产粮仅272公斤,比全省平均数低47.5%。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本县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