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人口普查民国24年(1935年)筹建岳西县时,人口统计约18万。民国31年,按月向省报送户口变动统计表。次年,以8月1日子时为标准时间,开展户籍及人事登记。民国34年8月1日,实行五户联保连坐,进行户口总复查登记。民国36年3月12日午时,进行年度户口调查(表4——1)。
表4——1岳西县民国时期几个年份人口统计

建国后,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本县先后进行三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分别为:1953年6月30日24时、1964年6月30日24时(即7月1日零时)、1982年7月1日零时(表4——2)。普查项目,1953年仅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项。1964年,增加本人成份、文化程度、职业等项,共8项。1982年增至19项。其中按户填报的6项:户别、本户住址编号、本户人数、本户1981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有常住户口已外出一年以上人数;按人填报的13项: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常住人口的户口状况、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不在业人口的状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子女总数与成活子女总数、1981年生育状况。
岳西县建国后人口统计

人口密度民国24年5月,设县之前,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下同)107人。1949年,降至90人。1982年增至150人。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数的105人,接近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西欧的152人。1985年为154人。
人口的地理分布,镇区稠密,畈区集中,山区稀少。1982年7月,本县每平方公里内,天堂镇达5817人。八区中汤池达390人,名列首位;头陀76人,居末位。以乡计,密度最大为斯桥乡,616人;最小是美丽乡,24人。
由于人口大幅度增加,人均占有耕地相应减少。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949年是1.26亩,1978年为0.71亩,1985年仅有0.675亩。36年来,人均减少0.585亩,占1949年的47%(表4——3)。
表4——3岳西县人口密度与农业人口占地情况

人口变动
自然变动建国前,境内人口繁衍缓慢。民国28年至38年的11年间,人口不仅无增,反而减少4919人。其间,直接死于战祸的达38720人。
建国后,居民生活安定,人口增长速度加快。1950年至1985年全县共出生288084人,死亡126098人,净增161986人,年均净增4500人。
机械变动元末明初,江西彭泽等地居民大批迁入境内。清代,境内盛产优质茶,朝廷在陕西一带设立茶马司和茶镇,以茶换马,境内茶商贩茶随迁一些人口入陕南等地。本世纪30年代初,红军入境活动,人口流动量增大。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区居民大量涌入本县避难,人口数量一度激增。
建国后,总体迁入人数多于迁出人口。1969年前,具体数字失记。除了高、中等学校学生入学、毕业分配,军队干部转业,战士入、退伍,职工工作调动,居民男娶女嫁等外,较为集中的人口机械变动原因还有:1958年,大办工业引进一批外地技术工人来本县安家;同年秋,岳西师范中师速成班招收上海籍学生90人,毕业后留在岳西工作;1959年春,部分参加木材大采伐的工人在岳西落户;1969年,省建工程局部分职工及家属下放本县,两年后相继回合肥;1964年8月至1977年底,先后有合肥、上海、安庆、铜陵等地知识青年1122人来本县插队落户,到1980年,大部分返回原籍;60年代末,第四机械工业部(今电子工业部)将南京的5家三线工厂迁入境内,迁入城镇人口5600余人;1985年,长安总厂技工学校迁入城镇人口329人;1983年至1985年,三线厂系统共迁出城镇人口1559人。
1978年至2002年,岳西县人口变动情况

QQ截图20200911083926.png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