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气象台站】
民国18年(1929)省测候所设于安庆,主要观测雨量。20年,设在东郊的省立农事试验场观测气温、降水等,但记录时断时续,零散不全。安庆沦陷后中断工作。
1950年3月建立华东军区航空处气象处安庆气象站,下设观测组,站址在大墨子巷邮电局楼顶平台上。1951年2月迁至财政街。8月改为安徽军区安庆气象站,属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处。1953年1月改属安徽省军区司令部气象科。12月迁至安庆军分区院内。在此期间,气象工作部门为军队建制,主要任务是保证空军飞行安全。
1954年6月安庆气象站移交地方,其任务转变为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初属省政府气象科,10月隶属省气象局。1956年12月迁至北门外马山。
1958年,为研究中小尺度的天气变化规律,掌握地方小气候的差异情况,加强为农业服务,响应全国气象系统提出的“社社有哨,队队有看天小组”的号召,约有一半以上的公社办有气象哨。1956—1960年,先后建立县气象站10个、专业气象站2个。1958年9月,安庆气象站扩建并改名为安庆专区气象台,负责管理区内各县站,下设预报组、业务组。12月改属安庆专署农业局。1959年12月迁至二里半乌鸦山。1964年1月划归省气象局领导。
1970年11月安庆专区气象台改名为安庆地区气象台,由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和安庆军分区领导。下设观测组、探空组、预报组、业务组、办事组、政工组。1973年7月隶属安庆地区气象局(1979年2月改名为安庆行署气象局)。1979年,安庆气象台下辖高空观测站1个、地面观测站10个、天气雷达站1个。安庆气象台每日进行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昼夜值班,向国家及省气象局报送年(月)报表;每日进行天气观测8次,向区域气象中心发报,并参加全球交流;每日进行无线电探空2次和高空测风观测、发报1次;不断监测强对流天气,开展短期预报服务,并参加华东地区及省内雷达联防。1983年初,配合国家气象局对亚热带丘陵山区的气候考察,先后筹建4个山区气候考察点,开展为期3年的梯度气象观测。
1988年,安庆气象台内设气象观测、通信、填图、预报分析、无线电探空、雷达测雨等工作机构。职工216人。有711型天气雷达1部,采用无线电传和传真通讯设备,建有甚高频电话通信网,天气预报警报系统投入使用,配备长城0520、APPLE—II和PC—1500等计算机。
【气象探测】
地面观测
1950年11月至1953年12月,安庆气象站采用每日24小时按北京时间每小时观测1次的观测方法。观测项目有:云(云量、云状、云高、云向、云速)、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雪深、日照、地温、最低草温、地面状况等。1954年起,统一执行中央气象局颁发的《气象观测暂行规范地面部分》,改为每日按地方平均太阳时1、7、13、19时进行4次定时气候观测,观测项目也作出调整,取消最低草温观测,增加冻结现象观测、冻土观测、地面温度、地中5、10、15、20厘米温度和地下40、80、160、320厘米深层的地温观测。1955年起又增加积雪密度(雪压)观测。1960年取消地面状况观测。
1966年7月执行中央气象局颁发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原用地方平均太阳时观测的时次又改为北京时,规定每日02、08、14、24时进行4次定时气候观测,取消云向、云速的观测内容。1964年起取消地下160、320厘米的深层地温观测。
1980年中央气象局颁发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降水、雪深、日照、蒸发、地面温度等,另由省局指定增加雪压、冻土和电线积冰观测、地下深层地温观测(1977年恢复)。
1957年6月至1959年1月,还为国际地球物理年提供专业气象观测。1982年6月后,为省环境保护部门研究省内大气污染情况开展酸雨观测。1980—1981年,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进行暴雨试验,开展专项暴雨试验观测。1982—1983年,为国际台风试验提供台风加密观测,为国内开展台风联防和编写台风年鉴等提供台风加密观测资料。
高空观测
1953年1月开始高空观测,观测项目是小球测风,主要使用国产70—1型光学经纬仪和国产高空风A型、B型、701型绘图板。以经纬仪观测氢气球的动向而计算出高空的风向、风速,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很大。1961年2月停止此项观测。1966年1月恢复观测,使用国产苏式49型无线电探空仪,采用无线电探空气球兼行经纬仪测风。观测项目除高空风向、风速外,增加高空温度、湿度、气压等,每日07、19时观测2次。1968年2月改为每日19时观测1次。1969年6月恢复每日观测2次。同时,改用国产59型无线电探空仪,探空用收讯机为XS—D10型和239—1型,记录器采用GZM—2型。1973年6月,将经纬仪测风改为701型雷达测风,探空最高度达3万米以上,能连续点绘出各个高度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区域气象中心发报,供绘制高空天气图等使用,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起到很好的作用。1984年9月开始使用PC—1500微型计算机整理探空记录。1985年,除继续担任07、19时2次探空外,增加01时1次高空测风。
(表53—6)地面观测仪器

【天气预报】
短期预报
为2天以内的天气预报。预报内容有天空状况,风向、风力,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以及大风、寒潮、冰雹、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安庆气象台负责全区的天气预报,大体上划分为北部(大别山区)、南部(皖南山区)、沿江西部(宿松、望江)和沿江东部(安庆、贵池、枞阳),开展分片预报。
天气图预报从最初分析08时和14时的中国区域天气图,以及08时的850HPA、700HPA和500HPA高空图的国内部分,逐步发展到分析08时和14时东亚地面天气图,以及08时的欧亚850HPA、700HPA和500HPA高空图。在汛期天气复杂时,增绘20时或02时中国区域天气图。
1959年推广晋北台预报方法后,总结出《安庆专区地表面状况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为分区预报提供了依据。60年代初,学习四川省大、中、小配套成龙预报方法,于1964—1965年编写《安庆地区各月天气气候概况》,其中包括旬、月气候要素值,各影响系统的气候机率及天气分布,预报指标,为工农业生产服务要点等项目。70年代中期以后,天气图预报方法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对天气预报经验的总结、分析有所加强,这期间完成的有《安庆地区地县结合的大暴雨预报方法》、《初汛期、初夏期暴雨预报方法》、《用单站探空时间垂直剖面图作5—6月份暴雨预报》、《冰雹预报方法》、《汛期暴雨的分片预报方法》等数十篇技术总结和科研成果。
数理统计70年代后期,此方法逐渐引入预报,最常用的有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周期分析等。随着数值预报品类的增多,统计—动力预报方法被推广应用。1981年,模糊数学、模糊相关、模糊聚类分析、模糊判别等方法得到应用。这期间统计预报的成果有《用B模式物理量作6—7月暴雨预报方法》、《安庆梅雨期区域暴雨预报的模式输出统计方法》、《形势场的客观分类及分类判别》、《用涡度等暴雨试验资料作安庆地区梅雨期间的暴雨区域预报》、《物理量实况传真图在区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等。
传真图和雷达回波1980年装备无线电传真图接收机,每天接收20多张天气图,对未来形势场、未来降水量的计算提供了帮助。1982年使用波长为3厘米的711型雷达,每年从3月1日至10月中下旬,每天5时30分、6时、8时、9时30分、13时30分、15时30分、16时30分、20时8次定时开机,为短时预报提供雷达回波素描图,直观反映300公里以内的降水范围、降水强度、云层高度、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冰雹云、龙卷风、飓风等强度和动向,弥补天气图的不足,对夏季突发性雷雨、暴雨的临近观测和预报均有帮助。
中期预报
为未来3~10天的天气预报(习惯上称为旬报)。预报的内容有:全旬总雨量、旬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温度,以及主要降水过程。另外,遇有重大天气转折(如久雨转晴、久晴转雨、入梅、出梅、春播连晴天气、盛夏高温天气、秋季寒露风等),还发布不定期的天气公报。
中期天气预报始于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逐步走上正轨。最初主要是供党政领导机关指挥生产参考,后逐步扩大到为农林、水电等有关部门和工矿企业服务,最多时每旬发二三百份,发至县站,指导其开展中期预报服务。
60年代主要应用天气谚语、正负相关、资料分析,以及对天气过程的周期性作粗略估计,准确性比较差。70年代,多因子分级预报、逐步方差分析、概率转移、简易周期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判别分析等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得到应用。70年代后期,天气学的应用有所加强,各种成果总结有《安庆的梅雨分析和预报》、《梅雨量的集成预报》、《安庆寒露风的分析和预报》、《安庆秋季连阴雨的分析和预报》、《用对流层顶变化作春季过程预报》、《安庆地区夏末秋初热量条件的气候分析》等。1981—1983年,模糊数学和波谱分析方法得到应用,成果有《用模糊相关关系作安庆梅雨预报》、《中高纬度波谱特征的分析》、《春播期连阴雨的谐波分析》、《用波谱分析方法做3—6月份降水过程中期预报》等。1984年后,微型计算机在中期预报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986年,中期预报专家系统研制成功,使预报准确率有较大提高。
长期预报
时限在15天以上,包括月预报、重要农事季节(春播、汛期、三秋、冬季)预报和全年天气展望。预报内容主要有:总降水量、旱涝趋势、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最低温度,以及不同天气季度预报的初、终霜冻日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度的日期,有利播种的时段,连阴雨时段,出、入梅时间,梅雨总量和主要大到暴雨过程,伏旱时期和寒露风出现日期等。一般以书面形式提供给党政领导机关和生产单位参考。
长期天气预报从1958年起逐步开展,最初由短期预报员兼任,1978年设立专职中、长期预报员,专门从事中长期天气预报。1985年开展有偿服务,对厂矿企业实行收费。1988年有50多个单位订立中长期合同,加上为党政机关免费服务,预报印数每次250份左右。
60年代初期,长期预报以农谚、气候规律、要素相关等方法为主,可靠性较差,主要供领导机关参考。70年代运用数理统计,先后建立《用统计方法作长期降水预报》、《安庆汛期(5—9月份)旱涝趋势预报》、《降水量简易周期分析》、《用概率累加作安庆春播期降水过程预报》等统计学方法。1981、1983年,模糊数学和波谱分析方法引入长期预报领域,诸如《用模糊聚类分析作安庆年展望预报》、《长江中下游地区(5—9月份)旱涝趋势预报方法》、《中高纬度波谱特征的分析》、《春播期连阴雨的谐波分析》、《谱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逐步得到使用。1984年后,计算机的应用使预报的准确性有所提高。

上一篇:主要成果
下一篇:地震监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