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下放居民回收】
在60年代初期和“文化大革命”中,全市动员城市居民下放到农村安家落户。1963—1970年共下放居民1885户5867人,其中1963—1967年856户3223人,1968—1970年1029户2644人。他们分散下放到怀宁、桐城、枞阳、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东至、贵池等10县。到农村后,生活上不习惯,不会农业生产,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对他们也不欢迎。一些下放居民倒流回城,成为“黑户”,子女招工就业、参军、升学和婚姻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为此,市民政局设立居民下放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将倒流回城的下放居民动员下乡安心农业生产,同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每年春节前后组织干部下乡慰问,发放生活补助费。然而返城现象仍然不断出现。1979年秋,下放居民百余人集体上访,来市委机关静坐,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1980年11月省委确定分期分批回收一部分城镇下放居民。12月市成立回收下放居民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从有关部门抽人集中办公,办理审批1968年以后下放居民回收工作。1982年2月基本结束,机构撤销,遗留问题由市民政局处理。前后办理回收1968—1970年下放居民584户1823人,其中1968年的5户13人,1969年的569户1788人,1970年的10户22人。
1968年以后下放的居民回收后,对1968年以前下放的居民有很大影响,上访要求回城的仍然不断。1985年11月,市委、市政府本着实事求是、慎重从事、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分期分批回收1963—1967年下放的居民,为此恢复下放居民回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城内两区相应成立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有1名副主任和民政干事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市回收居民办公室于1987年底办理结束予以撤销,未尽事宜仍由市民政局处理。第二次回收下放居民551户2122人,其中上海下放居民11户30人;1963年的223户838人,1964年的217户862人,1965年的69户282人,1966年的22户84人,1968年的3户15人,1969年的13户32人,1970年的4户9人。两次共回收下放居民1135户3945人,分别占下放户数和下放人数的60.2%和67.2%。未回收的有3种情况:已在农村结婚的约占60%,农村有房有地、生活安定不愿回城的约占30%,已死亡的约占10%。
对回收的下放居民,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置,属冤假错案平反的由平反单位落实安置。回收的居民视其专长一部分安置在区街企业,其余大部分由工商部门发给营业执照,自谋职业。其子女入学、招工、参军等与城区居民同等对待。对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困难户分别给予定期或临时救济。
【支援边疆建设】
50年代末,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城乡青壮年支援边疆建设,具体工作由民政、劳动部门承担。1960年省支边建设委员会下达安庆(包括安庆专区各县)动员支边数为5708人,要求分批分期动员,成熟一批,输送一批。1958—1960年,分3批共动员4514人支援新疆建设,其中城区和郊区449人。这些青壮年入新疆后,大多数扎根边疆,陆续返回内地的约30%。少数因父母年老多病无人照顾,通过组织调回内地工作。
【边界纠纷处理】
与怀宁县总铺乡边界纠纷
市郊十里铺乡原属怀宁县,1955年3月划归市时,以集贤关安合公路两侧的南山和大龙山一线分水岭为界。1959年西市区在集贤关设立采石场,由于越界采石,首次与怀宁县总铺公社发生纠纷。后经调处,西区停止采石,撤走人员。1963年,市石灰总店等单位在南山越过分水岭采石,又与总铺公社发生纠纷。1966年,市卫东公社(今十里铺乡)采石厂在南山越界采石,再度发生纠纷,酿成斗殴。1969年又发生边界采石斗殴。为此,地、市、县派人调处,确定仍以分水岭为界,路西分水岭一段测定后,当即涂上红漆,作为分界标志,路东南山一段分水岭因双方争执不下未能测定。1984年7月,十里铺乡和罗冲村2个采石厂继续越界采石,双方又发生纠纷,后经调处,确定仍以分水岭为天然界线。屡次纠纷主要是因开采集贤关两侧荒山的石头引起。集贤关两侧山石是当地重要的自然资源,总铺乡一侧石灰石质地优于十里铺乡一侧。
与桐城县鲟鱼嘴边界争议
市郊罗塘乡原属桐城县,1979年8月划归市。该乡原有5个大队,划归时留下鲟鱼嘴地段成为争议焦点。桐城县意见:东起鲟鱼嘴江岸,西以梅林外堤脚和杨叉脑公路为界,北抵长河中线,南至长江北岸,在此范围内的所有陆地、水面及林木、芦苇等均属桐城县鲟鱼镇。这样,市郊罗塘乡要减少江外滩耕地690亩、鱼圩250亩、柳林330亩,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不愿这样划界,仍继续按原界生产,因此发生纠纷。省、地、市、县有关部门本着尊重历史、有利于团结和生产的原则,通过协商,确定桐城县与安庆市的这一地段边界:上段从梅林堤脚起沿长河堤岸划界,大湾外滩350亩耕地水面和柳林仍归罗塘乡维持原来耕种习惯;维持鲟鱼大队捕捞螺蟹的现状。下段沿长河转梅林堤直下长江边,东归桐城县,西归安庆市;罗塘乡在江外滩的农场、耕地、鱼圩、柳林从1984年1月起续用3年后,全部归还桐城,还芦、还林护堤,不许耕种。
【妓女改造】
1952年8月,封闭全市所有妓院和台基场所,收容妓女和暗娼85人,逮捕妓院老板8人。
收容的妓女送市劳动教养所(1953年1月划归市生产教养院),按照“提高政治觉悟,治好性病,培养劳动观点和生产技能”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教育改造。对她们在政治上不歧视,一律称学员。组织她们听妇女翻身的典型报告,看《白毛女》电影,引导苦大仇深的妓女诉苦。针对学员中寄生、享乐思想以及流氓习气比较突出的情况,1953年2—4月开展“洗污运动”,号召学员自觉交待,“洗脸擦黑”,检举立功。洗污以“四讲、三查、一抢救”为内容,要求人人讲根源,讲危害,讲态度,讲改造好的标准;查历史,查社会关系,查思想及生活表现;先抢救自己,再抢救别人。学员自洗衣袜,生活自理。她们参加卫生服务和厨房炊事等公务劳动,在缝纫、制鞋、刺绣等加工组学习生产技能。经过1年多政治文化学习,有的能识一些字,有的达到初小或高小文化程度。日常生活安排,每日3餐,每餐2菜1汤,还专为病员做饭菜,每月发给零用钱。患性病(除梅毒)的68人全部治愈。
根据思想表现好、性病治好、出来后生活有保障的标准,经过教育改造的妓女均得到安置。其中就业35人,择偶结婚25人,返乡生产12人,因疾病又无家可归留下的8人。另有5人因病死亡。
上一篇:地名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