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产品】
1958年,市基本建设局在集贤关成立红旗水泥厂(一名青山水泥厂)。东市区、市建筑公司及房产、政法、财贸等系统共兴办10余家小土窑水泥厂,产品产量、质量都达不到要求,各厂尚未投产即相继下马。市红旗水泥厂亦于1962年停产。1971年,市钢铁厂成立水泥车间,利用高炉渣生产水泥自用,因连年亏损,1978年停产。
1972年,市政府投资40万元,在集贤关兴建普通立窑水泥厂。设计年生产能力7000吨,定名安庆市水泥厂。1977年,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万吨。产品除部分由省计划调拨于省内大型工程建设外,销售市场限于市内及邻近各县。1974年,市水泥厂生产水泥5105吨,产值30万元,单位成本118.57元/吨,亏损20.18万元。1975年,生产水泥9271吨,单位成本500号降至98.6元/吨,400号降至79.46元/吨,亏损18.74万元。1977年,生产水泥1.32万吨,单位成本52.93元/吨,盈利596.89元。1988年,生产水泥2.39万吨,单位成本56.7元/吨,盈利2.2万元。
1980年后,乡镇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十里铺公社率先建成林业水泥厂。随后,十里铺、杨桥、肖坑等社队先后建成向阳、关口、眉山、砂桥、杨桥、官屏、芭茅山等水泥厂。产品除满足市内需要外,1981年后逐步销售到铜陵、马鞍山、合肥、黄山等市。1983年,全市生产水泥13万吨,总产值611万元(全市总产量、产值均包括地区直属水泥企业产量产值)。其中市水泥厂生产水泥3.03万吨,单位成本53.01元/吨,盈利36.52万元。1984年,全市生产水泥20.9万吨,总产值982万元,其中市水泥厂生产水泥3.3万吨,单位成本55元/吨,盈利4.2万元。1987年,市水泥厂产品打入江、浙等省市场。乡镇水泥厂产品仍立足本地市场。同年,市筹建年产4万吨的白水泥厂。1988年,全市共有9个机械化立窑水泥厂,其中乡镇水泥厂8家。共生产水泥28.7万吨,总产值1349万元。其中市水泥厂生产水泥6.8万吨,产值348万元,利润79万元。主要品种有325~5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为主要产品。硅酸盐水泥仅市水泥厂少量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市水泥厂、郊区杨桥水泥厂、向阳水泥厂皆有生产,但占产量比重不大。市水泥厂白鳍牌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1988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工艺设备】
1958—1962年,各水泥厂土法上马,生料不经粉磨即投入土窑煅烧,各工序皆为手工操作。1971年后,市钢铁厂水泥车间、市水泥厂及郊区各水泥厂生料用球磨机粉磨,煅烧使用普通立窑或机械化立窑,其他工序亦为机械化操作、流水线生产,配料等工序实现自动化操作。1977年市水泥厂对普通立窑进行改造,进出料实现机械化。1980—1981年,对生料磨系统进行改造,入磨物料粒度由20毫米减至10毫米以下,生料细度由4900孔筛条小于10%降至10~12%,磨机转速由30转/分升至32.3转/分,研磨体级配由平均球径70.1毫米改为66.5毫米,装载量由5.6吨升至6吨,拔风管由φ250毫米改为φ400毫米。改造后,台时产量增至3.32吨,最高达3.51吨。1981年5月,配煤系统采用螺旋节流装置代替节流闸板,并安装设有料面控制器的集灰箱,克服了配煤不均匀的矛盾。
粉磨设备
1958年,用牛拉石碾粉磨熟料。1959年底,红旗水泥厂试制木壳球磨机,内为铸铁管,外箍以木条,因减速器问题未解决,未投入使用。1962年,该厂从上海购进球磨机1台,生熟料用一磨。石碾粉磨继续使用。1971年,市钢铁厂水泥车间有生料球磨机和水泥球磨机各1台。1974年,市水泥厂有φ1.2×4.5米生料球磨机、φ1.5×5.7米水泥球磨机各1台。1981年以后,郊区各水泥厂均使用球磨机机械粉磨生、熟料。1988年,市水泥厂生料磨为φ1.837米闭路循环式球磨机,台时产量13.5吨;水泥球磨机型号为φ1.83×6.4米和φ1.65×5.7米,台时产量分别为7吨、4.5吨。
煅烧设备
1958—1962年,市内各水泥厂皆为土窑煅烧,窑形类似石灰窑,即先在地面挖一蛋圆形大土坑,然后以耐火砖垒成。煅烧方法同石灰窑。1971年,市钢铁厂水泥车间建简易普通立窑,1978年因停产废弃。1973年,市水泥厂建1.6×7.4米普通立窑,窑底安装1台罗茨风机,人工进出料,设计年生产能力7000吨。1977年改为φ2×6.1米机立窑,并在窑顶安装机械提升机。1980年,又改为φ2×6米机立窑,并在窑顶更换1台大功率风机,年产量提高到2.4万吨。同年,林业水泥厂建φ1.5×7米机立窑1台,设计年生产能力1万吨。1984年后,各水泥厂相继建成机立窑。1988年,全市共有大小机立窑9台,设计年总生产能力26.8万吨。其中市水泥厂机立窑为φ2.7×9.12米,设计年生产能力8.8万吨;乡镇水泥厂机立窑8台,单台设计年生产能力1.5~4万吨,年总生产能力18万吨。
破碎设备
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分别用于石灰石一级、二级破碎及其他生料破碎。1958—1962年,市红旗水泥厂有2台旧颚式和反击式破碎机,主要靠人工大锤破碎。1973年,市水泥厂分别在矿山和煤库安装1台反击式破碎机、2台颚式破碎机。1980年后,郊区各水泥厂普遍使用破碎机机械破碎,淘汰人工大锤操作。1988年,市水泥厂有颚式DEF400×600复摆破碎机2台,台时产量12~25吨,反击式φ1000×700破碎机2台,台时产量15~30吨。
配料设备
1958—1962年,为人工均化配料。1973年后,各水泥厂分别采用圆库机械均化和预均化,电子皮带称自动计量配料。1988年市水泥厂有圆库22个,库容量2万吨。
成球设备
1953—1963年,为土窑煅烧,无专门成球装置。1973年,市水泥厂安装成球盘1台,干法成球。后改为预加水成球。1980年后,郊区各水泥厂相继使用成球盘或成球筒。
烘干设备
1958年,大部分水泥厂入磨生料靠人工摊晒、自然干燥,少数企业建有简易土炉,备雨、雪天使用。1971年后,市钢铁厂水泥车间、市水泥厂等先后使用转筒烘干机。1988年,全市水泥企业普遍建有烘干机或烘干塔,物料干燥实现机械化。
上一篇:砂石
下一篇:水泥制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