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后,全市经济发展迅速,但长期未采取控制污染措施,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尤其是1958年大办工业,建设一批污染较重的企业,加重了环境污染。
1973年12月,省召开专门会议部署环境保护工作。1974年3月,成立市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污染源调查,初步摸清主要污染源和部分水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理。工业方面,主要是开展“三废”(废水、废气、废物)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减轻污染的危害。治理项目有安庆电厂煤渣制砖,安庆氮肥厂硫回收制硫磺等;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以改造锅炉、推广蜂窝型煤等消烟除尘为主要内容的治理。
1979年9月,开始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1年5月成立市环境保护局,制订市“六五”环境保护规划。1982年市政府发布《关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暂行规定》。此后,从调整不合理工业布局、更新排污设备、开展“三废”综合利用、进行排污收费试点等方面综合治理。1980—1983年,全市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300多万元,是1976—1979年的3倍。一一六医院、染织总厂、曙光化工厂、皮革总厂、农药厂的污水处理装置投入运行,全市锅炉消烟除尘率达60%,为全省第三名;对设在居民区、污染严重而又无有效治理措施的油毡厂、炼焦厂、菱湖手帕厂等13个企业予以关、停、并、转或搬迁,停止市农药厂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在此期间,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有:烧碱、氨、酚纳、环烷酸、硫磺等14种,产值达745万元。
1984年起,市政府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要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市政府于1984年10月发布《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噪声管理的通知》,1986年制订“七五”环境保护规划,1987年10月发布《关于规定禁鸣喇叭路段,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噪声管理的通告》。1988年5月,市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制订《安庆市限期治理、控制大气污染的暂行规定》及《安庆市环境保护奖惩暂行规定》,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基础建设,改变能源结构,节约水资源,控制噪声,治理污染。至1988年,全市环境保护总投资2632.85万元,建设防治污染重大项目266项。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项目设计、施工、使用“三同时”执行率大中型项目达100%,小型项目达90%以上。老污染源治理进展较快,符合省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其中建设烟尘控制区8个。大湖区域通过综合治理,水质污染负荷由25毫克/升减轻为6毫克/升,获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项目奖。1988年,锌工业废水达标率59%,工业废水年处理量1579.66万吨,工业废水处理率49%;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240.54吨,万元工业产值废渣排放量1.16吨;锅炉消烟除尘率65.8%,型煤普及率73%。
长江安庆段水质保持良好状态。沿岸除岸边排放口形成污染带外,水质功能达到国家二级、三级地表水质要求。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中华鲟、江豚等受到保护。
1988年,全市有环保工作人员67人,环保监测已成为全国大气监测网络和长江水系水质监测网络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环境污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