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灾害频率】
由于年代不同,灾情记载详简不同。年代愈近,灾情记载愈详,水旱灾次数相对增多,不同时期的灾情存在着不可比性。
据史志,境内(旧安庆府、怀宁县)从南宋庆元五年(1199)到1949年的750年间,共记载水灾75次。其中明确记载长江圩堤溃决造成特大洪水灾害的有清同治九年(1870)、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七年(1901)、民国20年(1931)、1949年5个年份;连续2年或2年以上水灾共11次,先后是:明正德五年至六年(1510—1511)、正德十二年至十四年(1517—1519)、清康熙二年至三年(1663—1664)、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68—1770)、道光十一年至十三年(1831—1833)、道光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1847—1851)、同治八年至九年(1869—1870)、民国10年至11年(1921—1922)、民国15年至17年(1926—1928)、民国24年至25年(1935—1936)、民国37年(1948)至1949年,占水灾总年份的38.7%。水灾多发生在夏季,占有记载年份的70%。一年中夏秋两季连涝较少,仅发生在明成化十年(1474)、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三年(1833)、二十九年(1849)、民国20年(1931)、1949年,占水灾总年份的8%。建国前的750年间,共记载旱灾28次,2年连旱共3次,先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544—1545)、清顺治九年至十年(1652—1653)、康熙十七年至十八年(1678—1679),占旱灾总年份的21.4%。未见连旱3年的灾情记载。旱灾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历史上水旱灾相连共发生7次、20个年份,占水旱灾总年份的29%。其先后是:明正德四年(1509)旱—五年(1510)水—六年(1511)水,嘉靖元年(1522)水—二年(1523)旱,崇祯十三年(1640)水—十四年(1641)旱;清顺治三年(1646)旱—四年(1647)水,顺治八年(1651)水—九年(1652)旱—十年(1653)旱,同治八年(1869)水—九年(1870)水—十年(1871)旱;民国22年(1933)水—23年(1934)旱—24年(1935)水—25年(1936)水—26年(1937)旱。一年中水旱灾相连的记载不多,仅见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和康熙五十五年(1716)。境内发生的水灾多于旱灾,建国以来出现频率水灾为37%,旱灾为33%。
寒潮对市境的影响,据1953年10月至1989年3月统计,共发生85次,平均每年2.4次,其中强寒潮平均每年0.6次,出现时间大多在12月和2月中旬至3月上旬。寒潮出现次数最多的年份是1958年,其中春季4次,冬季1次。
热带风暴(台风)对市境的影响,从出现机率看,平均每年有3次台风。5—11月为出现季节,集中于7—9月,尤以8月最多。其中强台风大风约为1~2年一遇(风力≥8级),台风暴雨约2~3年一遇(24小时雨量≥80毫米)。
1951—1980年共降冰雹20次,平均每年0.7次,主要出现在3—6月。降雹时间一般在10分钟内。最大1次雹灾发生在1975年5月30日17时44分,降雹历时24分钟,并伴有12级大风灾害。
龙卷风灾害建国以来有记载的共4次,即1956年8月2日,1975年5月30日,1984年8月8日,1987年7月6日。其中1975年5月30日龙卷风风力12级,并降雹。
自南宋庆元五年(1199)至1949年间,有记载的灾情严重的大雪共11次,有记载的蝗灾共12次。
1949—1988年,各种灾害性天气及病虫害造成灾情的有64次,平均每年1.6次。其中发生涝灾22次,旱灾21次,风雹雪冻虫灾21次。在64次灾情中,水旱皆发生的有15年,连续15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灾害的有1949—1964年,连续12年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灾害的有1977—1988年。单独发生不同程度涝灾的有12年,连续9年发生不同程度涝灾的有1949—1957年,连续8年发生不同程度涝灾的有1980—1987年,连续2年发生不同程度涝灾的有1956—1957年和1969—1970年。单独发生不同程度旱灾的有9年,连续4年发生不同程度旱灾的有1958—1961年,连续2年发生不同程度旱灾的有1966—1967年。特大涝年是1949、1954、1983年,特大旱年是1958、1959、1978、1985年。从大旱和大涝所造成的灾情来看,涝重于旱,因涝成灾面积远大于因旱成灾面积。
据1951—1980年逐旬旱涝统计,安庆是全省旱涝灾害的次频繁地区(仅次于阜阳和正阳关)。以某一旬出现旱为旱旬、出现涝为涝旬,平均每年有8~10旬的时间非旱即涝,占全年时间的22~27%,有5旬时间是大涝或大旱。一年内旱涝相连的年份占70~95%左右。一年内既出现大涝又出现大旱的机遇较多,约3~4年一遇。旱涝季节分布,干旱以秋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又次之,春季最少。水涝主要集中于夏季,大致从4月下旬到6月下旬都是涝多于旱,尤以6月下旬大涝旬多出大旱旬1倍以上。7月中旬后梅雨结束,旱明显多于涝。7月下旬后极少大涝出现,而以8—9月间的旱旬出现频繁。特大旱旬频率(指特大旱旬占实有总旬数百分比)秋季为9.6%,夏季为2.2%,春季为0,冬季为1.1%。
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地形影响,沿江地势低洼,海拔10米左右,汛期内湖水位低于长江水位,两面夹攻,遭遇恶劣的气候条件就难以抵御。二是受气候变异的影响,尤其受梅雨季节的影响较大,梅雨期的长短和梅雨量的多少,往往左右着全年旱涝趋势。“丰梅”往往造成涝灾。民国20年(1931)、1954年梅雨期长达2个月,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涝年。“空梅”则易形成干旱。民国23年(1934)、1958、1959、1978年的梅雨期只有几天,以致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旱年。三是广济圩内湖泊及皖河农场河道不足以承泄暴雨积水,沿湖沿河低洼地带在洪水顶托超过防洪能力时,内水无法排出,造成涝灾。1977、1980、1983年广济圩江堤虽安全渡汛,但因汛期雨水过量,导致内湖水位超过13.5米,结果内圩堤防大多数在江堤未破的情况下被内湖积水漫破,造成严重涝灾。
【水旱虫灾】
南宋庆元五年(1199)安庆大水害稼。
元至大元年(1308)八月诸路旱蝗。饥疫。
泰定四年(1327)四月旱蝗。大饥。
至顺元年(1330)大水。
至元元年(1335)怀宁县蝗。
至元二年(1336)旱,蝗。江淮自春至八月不雨。大饥。
至正十五年(1355)夏大雨,安庆江水涨,田禾半没,城下水涌。
明洪武十年(1377)五至十月大水,乘船入城。
景泰二年(1451)大雪,弥旬不霁,积与屋檐齐,鸟兽入人室。
景泰五年(1454)大水,乘舟入市,逾3月始退。六月安庆蝗。
天顺元年(1457)安庆雨自五月至七月。淹禾苗。
天顺六年(1462)蝗。
成化二年(1466)旱,大饥,江淮人相食。
成化十年(1474)大水,五月至九月人皆乘舟入市。
成化十四年(1478)大旱,民多流殍。
弘治二年(1489)大水,蛟龙群起山谷。
弘治六年(1493)大水,民苦湿疾。
弘治十四年(1501)安庆大水,蛟出,漂流房屋。
正德四年(1509)大旱。
正德五年(1510)五月大水。
正德六年(1511)水害稼。
正德八年(1513)十月大雪,杀竹木几尽。
正德十二年(1517)四月怀宁水。
正德十三年(1518)五月怀宁水。
正德十四年(1519)四月怀宁大水。
嘉靖元年(1522)怀宁水害稼。
嘉靖二年(1523)大旱,疫。
嘉靖十一年(1532)大旱,螽害稼。
嘉靖十八年(1539)大水。
嘉靖二十三年(1544)大旱。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民饥,米价腾贵。
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三月雹。
隆庆三年(1569)夏大水。
万历十四年(1586)大水害稼。
万历十六年(1588)大旱,疫。
万历二十年(1592)夏秋不雨,螽。
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淫雨连旬,大水,怀宁淹没田禾无数。
泰昌元年(1620)十二月大雪,积40余日。
崇祯十一年(1638)秋八月怪风折木转石。
崇祯十三年(1640)江涨,船入板井巷,南门外水深3尺。
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螽疫,人相食,死者枕籍。
清顺治三年(1646)大旱。
顺治四年(1647)夏大水,大饥,石米钱五千。
顺治八年(1651)四月大雷雨,怀宁山洪暴发,淹田舍无数。
顺治九年(1652)四月至八月不雨。
顺治十年(1653)旱。冬大雪。
顺治十四年(1657)夏四月不雨至六月,秋大水。
康熙二年(1663)秋,江水涨入城内,至十月始退。
康熙三年(1664)大水。
康熙八年(1669)十月初旬大雷雨雹。
康熙九年(1670)仲冬大雪,严寒,匝月不解。
康熙十年(1671)夏秋无雨,大旱。
康熙十七年(1678)自六月不雨至八月,大旱。
康熙十八年(1679)自五月不雨至八月,大旱。
康熙二十一年(1682)夏大水。
康熙二十六年(1687)三月十四大雷电,风雨拔木飞瓦,城中民舍倾颓无数。
康熙四十七年(1708)五月大水。
康熙五十五年(1716)夏大水,秋大旱,米价腾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冬雷电,十二月大雪数尺,至次年春连绵40余日,寒冻异常。
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正月大雪数尺。
雍正八年(1730)秋七月大水。
乾隆二十四年(1759)秋八月蝗。
乾隆二十九年(1764)夏六月大水入城南门。
乾隆三十一年(1766)夏大水。
乾隆三十三年(1768)夏大水。
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雨多,江湖泛涨,怀宁等14县被灾。
乾隆三十五年(1770)夏大水,九月初三雪,平地四五寸。
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大旱。
乾隆五十年(1785)大饥,人相食。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水。
嘉庆三年(1798)五月蝗,至冬不绝。
嘉庆四年(1799)蝗。
嘉庆五年(1800)夏大水,坏民田舍。
嘉庆九年(1804)夏大水。
嘉庆十三年(1808)闰五月十三洪水暴涨,坏民田舍无数。
嘉庆十五年(1810)四月雨雹大如鹅卵,坏禾麦。
嘉庆十九年(1814)大旱。
道光三年(1823)自三月至七月淫雨,江水坏民田舍,大饥。
道光七年(1827)怀宁等13州县被水。
道光十一年(1831)大水,夏秋多雨,江湖异涨(较道光三年深4尺许)。
道光十二年(1832)大水。
道光十三年(1833)夏秋大水。
道光十九年(1839)大水,与十三年等。
道光二十一年(1841)大水,与十九年同。
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水。
道光二十八年(1848)大水,较十九年深4尺许。
道光二十九年(1849)大水,淹没田庐。入市有深丈余者。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大水。
咸丰六年(1856)大旱,赤地千里,自四月至八月不雨,斗米千钱,饥民食榆树叶殆尽。
同治五年(1866)十月大水。
同治八年(1869)大水,沿江圩堤多破坏。
同治九年(1870)六月初九夜3时,广济圩荷花塘堤身渗漏后脱坡溃决,口长100米。
光绪七年(1881)二月大雪,大冻,河冰坚可行人。
光绪八年(1882)五月蛟水起英霍,由潜山漫溢怀宁等5县,冲没田庐。淹毙人畜无数。
光绪十三年(1887)正月大雪,平地三四尺,有误陷致死者。夏旱,饥人有食观音土者。
光绪十八年(1892)三月初四狂风暴雨,损坏房屋无数。
光绪二十年(1894)大水,广济圩江堤溃破。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大水,沿江圩堤尽溃。六月初六下午白水洼、鲍家村堤先后溃决。
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十二降大冰雹,十五、十九两日皆然。
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安庆等13府州江湖盛涨,低洼堤坝多半冲决。
宣统元年(1909)长江大水,安庆东西街道上水深2尺。
民国2年(1913)6月29日夜风雨大作,积水如淡墨,稻秆忽黑腐,收成大减。杂粮亦然。
民国3年(1914)8月30日大雷电,雨雹,大树被风拔起。冬大冻,菜麦苗多死伤。
民国4年(1915)3、4月2次大风,雨雹大如卵,菜麦、屋瓦毁伤无数。7月渌水乡蝗蝻生,蔓延三四里。
民国8年(1919)皖中、皖南水患,怀宁等县泛滥成灾。
民国10年(1921)6月大水。
民国11年(1922)大水。
民国15年(1926)大水,7月3日至9月16日城区超过防汛水位(14.50米)持续76天。
民国16年(1927)大水,7月8日至28日城区超过防汛水位持续21天。
民国17年(1928)大水。
民国20年(1931)大水,沿江圩堤尽溃。6月20日至10月26日城区持续129天超过防汛水位,其中7月24日至10月3日超过警戒水位(16.08米)持续72天。7月26日11时广济圩前江口渡口先渗漏后溃决,溃口长200米。江水淹至西内街、西正街、大小新桥、太平寺、德宽路一带及北门菱湖、柏子桥。
民国22年(1933)大水。6月20日至8月12日城区超过防汛水位持续54天。
民国23年(1934)夏70天不雨,旱情严重。
民国24年(1935)6月28日至8月31日超过防汛水位持续65天。
民国25年(1936)大水。
民国26年(1937)旱,6—9月降雨115毫米,其中9月份无雨。
民国31年(1942)水灾,全年降雨1745.9毫米,其中4—7月平均每月降雨304.5毫米,6月份降雨438.6毫米。
民国37年(1948)大水,5月22日至6月12日、6月25日至10月6日超过防汛水位126天,其中7月6日至8月20日超过警戒水位46天。
1949年大水,6月6日至10月25日超过防汛水位持续142天,其中6月19日至9月3日超过警戒水位77天。7月8日11时广济圩鲍家村堤溃,溃口400米,同日17时广济圩郑家村堤溃,溃口80米。7月10日护城圩溃破。7月16日大湖闸与油坊间护城圩堤身崩塌6丈,城关内外6个保被淹。受灾者计1946户、9037人,受水灾农田11765亩,成灾11600亩。
1950年1—5月少雨,6—9月降水544.9毫米,7月12日至8月12日超过防汛水位持续32天。全年受旱4137亩,成灾2842亩;受涝1266亩,成灾853亩。
1951年全年降雨1716.6毫米,其中7月降649.2毫米。7月11日开始连续下雨8天,淹没田地1075亩,冲毁房屋95间。全年受涝2499亩,成灾1612亩,受旱7399亩,成灾3143亩。
1952年2—5月降雨779.7毫米,郊区4乡被淹稻田1557亩、旱地570亩、藕塥962亩,菜地损失二分之一,房屋倒塌20处。13个小学校舍受损,停课45班。6月9日至17日,8月30日至10月22日超过防汛水位62天,大观区部分街道被淹,计淹瓦房1107间,草房243间。另全年受旱9286亩,成灾4005亩。
1953年6月降雨561毫米,冲坏民房273间,受灾262户661人。全市受涝1547亩,成灾498亩。8月出现旱情,受旱6263亩,成灾1905亩。晚秋受霜冻灾,救济3267户8722人。
1954年特大水灾。年降雨2294.2毫米,为历年最高,5—7月雨量达1537毫米。其中6月23—28日连续降雨358.7毫米。5月27日至11月3日超过防汛水位持续161天,其中6月16日至10月8日超过警戒水位持续115天。7月26日17时,广济圩大堤回龙庵处堤身决口,破圩水位18.31米,溃口长870米。7月28日晨2时,龙狮桥至大湖闸之间的护城圩溃破,破圩水位18.33米。菱湖乡、德宽路、古楼、广济桥、大新桥、月字街、程良路的全部及解放路、玉琳路、太平寺、碟子塘、柏子桥部分受淹。全市倒塌房屋8588间,郊区受淹田地占总田亩92.6%;江心洲受淹;城西12个居委会有11个受到不同程度水淹。
1955年6月降雨453毫米,受涝农田1624亩。7—10月降雨131.1毫米,其中9月降14.1毫米,全市受旱1316亩,成灾220亩。冬大雪深数尺,压塌民房225间。
1956年6月降雨461毫米,湖圩洼田内涝3282亩,其中937亩早中稻颗粒无收。8月2、3日连遭台风侵袭并降雨,风力7~8级,最强达12级。致早稻倒伏3498亩,中稻倒伏1159亩,玉米吹折393亩、倒伏333亩。郊区倒塌房屋120间(瓦房56间、草屋64间),另有131间被揭掉屋顶(瓦房31间、草屋100间)。当年3月19日2时05分降雹,持续18分钟,冰雹最大重0.4克。
1957年4—8月降雨1001.6毫米,全年受涝农田3513亩。8月初,石门湖湖沼一带近600亩早、中稻发现蝗虫害,其中220亩受灾较重。
1958年4月中旬连遭4次寒潮侵袭,早稻受到严重影响。郊区1400多亩小麦大部发生叶锈病。5月25日18时45分降雹,持续10分钟,冰雹最大重0.3克。江南王圩乡4781亩棉田受灾,江北3个乡计1455亩水稻倒伏,847亩小麦、146亩春荞麦受灾,减产粮食约10万公斤。6、7两月仅降雨94.8毫米,受旱农田56126亩,成灾33049亩。7月中旬旱情达高峰,其中水稻枯死5000亩。7月初早稻发生螟害。
1959年7月下旬至10月底100余天大旱(仅降雨122毫米)。受旱面积69196亩,成灾39635亩。当年4月29日14时55分降雹,持续21分钟。
1960年4、5月降雨452.3毫米,受涝农田21251亩。6月早稻发生病害,5万亩早稻中2.4万亩有严重青苔、0.4万亩害黄病。7、8月降雨127毫米,受旱农田50004亩,成灾27868亩。
1961年秋大旱,7—9月共降雨222.3毫米,受旱面积60987亩,成灾30565亩。
1962年4—6月降雨646.6毫米,其中5月14日降120.6毫米,6月27日至8月4日超过防汛水位持续39天,其中7月6日至7月22日超过警戒水位持续17天。受涝农田共7422亩,成灾6510亩。7月4日14时40分夹箱圩溃破,破圩水位15.74米,溃口长250米,淹没农田4200多亩,倒塌房屋294间。2月11日2时20分降冰雹,历时7分钟,冰雹最大重2克。
1963年4、5月降雨526.4毫米,5月14日降97.4毫米。全市倒塌房屋182间。当年,全市受旱面积2800亩,成灾600亩。
1964年6月降雨338.5毫米,其中6月26日降雨88.9毫米,受涝农田4185亩。城区新月、古楼两街道408户1495人受灾,一些单位的厂房、仓库被淹,部分停产。8、9月降雨66.7毫米,受旱耕地1500亩。
1966年2月21—22日遭受寒潮,风力8级,阵风9级,并夹杂雨雪,气温降至-6摄氏度。郊区有194间房屋受损,15间房屋倒塌,1人死亡,8人受伤。油菜受灾1449亩。8—9月份降雨15.4毫米,旱地受旱2700亩,成灾1600亩。
1967年8、9月份降雨55.6毫米,旱地受旱1200亩,成灾500亩。6月7日15时33分降冰雹,历时8分钟,冰雹最大直径9毫米,最重0.6克。
1969年6—8月降雨1003.1毫米,其中7月11—18日降雨264.9毫米,受涝农田5230亩,成灾2580亩。
1970年5—7月降雨824.5毫米,受涝农田5328亩,成灾2300亩。
1971年7、8月降雨136.5毫米,其中7月中下旬降0.2毫米。旱地受旱2000亩,成灾300亩。
1973年4—7月降雨1011.9毫米,其中5月13—17日降雨182.7毫米,7月19日降112.2毫米。7月上旬因涝受淹居民1151户,受淹稻田500亩、棉花300亩。2月28日降冰雹。
1975年4—7月降雨1033.9毫米,内圩堤破。5月30日17时44分龙卷风风力12级,降冰雹,历时24分钟。
1977年4—8月降雨1531.5毫米。内圩堤破。
1978年全年降雨758.8毫米。自6月中旬酷热无雨,郊区300多口水塘基本干涸,河水落滩。全年受旱农田19918亩,病虫害6894亩。
1979年9月25日至11月4日连续41天无雨,全年受旱灾2133亩,病虫害239亩。
1980年6—8月降水1159.5毫米,内圩多漫破,32963户162418人受灾,农田受涝90526亩。其中属毁灭性灾害的6395户31109人,20850亩农田无收。4516间房屋倒塌,4人死亡,4人受伤。
1981年6月暴雨成灾,入夏旱情严重。全年农田受灾8.5万亩,其中旱灾68619亩,涝灾7358亩,病虫害7535亩,风雹灾1390亩。
1982年农作物受灾21171亩,其中涝灾1800亩,病虫害17582亩,1481亩无收。
1983年全年降雨2012毫米,其中4月1日至7月14日降雨1297.8毫米,10月5—22日降雨269.3毫米,5月4日降雨116毫米。夏汛时长江水位是建国后第二个高水位,内湖水位13.57米。秋季连降暴雨,内湖水位13.88米,共漫溃圩口403个,占总圩口的89%,两季农作物受灾169981亩,绝收78029亩。倒塌民房14538间,损坏民房3177间。
1984年1月19日降大雪,郊区12个公社倒塌房屋109间,6人受伤。市区厂房、工棚、仓库等倒塌50多处约1万平方米,机器设备、物资被砸坏,损失70多万元。交通受阻,20日安庆汽车站滞留旅客6000人。8月8日17时45分至18时,龙卷风在天后宫附近触地,向偏西方向移动,先后经过四牌楼、司下坡、德宽路、五中,移动路程长约1500米,宽30~50米。五中一大楼楼顶全部被风揭起,围墙倒塌几十米。全市有480间1.2万平方米房屋受损,其中倒塌120间3000平方米,重伤4人,死亡1人。
1985年入夏后发生2次旱情(前20天、后46天未下雨),内湖水位降至10.4米,受旱6.7万余亩,农作物减产30%以上。7月19日发现荷花塘至西土堤、立新圩长9公里段内有家白蚁7处、散白蚁18处,危害处分别为1120和3880立方米。
1986年6月20—23日降雨230毫米,30日5时40分至14时53分降雨155.6毫米。城区有6平方公里受淹,积水最深处1.5米,交通受阻,19个工厂、18个仓库、43个商店、9个粮站、9所小学受淹而停产、停业、停课。郊区40827亩农田受淹,其中无收15318亩,房屋受淹5445户,倒塌400多间。
1987年7—8月降雨510.2毫米,其间几次暴雨造成郊区20400亩农田受涝和城区800多户居民受淹。7月6日下午,长风乡新义、柘林两村和罗塘乡将军村4平方公里范围遭龙卷风袭击,500多户受灾,损坏房屋2100间,倒塌366间;受伤70人,其中重伤14人;1729亩农作物受灾;窑沟站至破罡湖排涝站35千伏高压线路折断,使排涝中断。
1988年7—8月高温少雨天气持续50余天,仅降雨9毫米,农作物受旱。10月下旬以后,近3个月干旱少雨。
【地震】
市境位于大华北地震区南部,在郯—庐深大断裂带东南一侧和扬—铜地震带西段,境内有北东走向的长江断裂带通过。地壳厚度36公里左右,所发生地震均属构造地震,震源深度10~30公里。震害主要受扬—铜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和大别山地震区中级以上地震的波及影响。从史料记载的破坏程度看,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1668.7.25.)山东郯城8.5级地震和民国6年(1917)1月24日安徽霍山6.2级地震影响为最大,烈度达6度。据记载,市境及邻近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有感地震屡见不鲜,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在扬—铜地震带西段有一系列4~5级地震。1963年3月13日市内发生自有测震记录以后的最大地方震,震级为4.25级。1971—1984年市境及周围地区发生Ms≥1.0级地震共24次,最大震级3.4级。此外,头坡断层为境内最重要的大断层,有迹象证明它仍有活动。谢家墩—菱湖次级断层亦可能受主断层活动影响,不排除再度复活的可能,同时谢—菱断层线穿越城区建筑密集带,也可能增加其自身不稳定因素。
境内及邻近地区历代有记录的地震如下:
元元统元年十一月十三(1333.12.28.)安庆路潜山县地震。
至元元年十二月二十八(1336.1.20.)安庆路地震,所属宿松、太湖、潜山三县同时俱震,庐州、蕲州、池州亦知之。
明建文元年三月(1399.4.15—5.13间)桐城、望江地震。
成化十七年二月初十(1481.3.18.)安庆府地震有声,望江、潜山、太湖、宿松、桐城等县同时有地震声。
弘治十年五月(1497.6.10—7.8间)怀宁、望江、潜山、宿松、桐城天鸣地震。
嘉靖二年正月(1523.1.27—2.24间)望江、宿松地震。
嘉靖十三年十二月(1535.1.24—2.11间)池州府地震达春,其声如雷,山谷震响,江水沸岸,屋瓦倾覆。
嘉靖十四年(1535)春地震,有声如雷,山谷震响,江水尽沸。
万历十二年二月初六(1584.3.17.)安庆府地震。望江、潜山、桐城、宿松等县俱震。
万历十三年二月初六(1585.3.6.)巢县南地震,怀宁、桐城、潜山受其波及均震。
万历十六年三月初七(1588.4.1.)望江地震,疫大作。
万历十九年二月二十一(1591.3.16.)夜望江地震。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1624.2.10.)江苏扬州地震,波及安庆。
天启六年十一月十八(1627.1.5.)安庆府地震。
崇祯四年七月(1631.8.18—8.26间)望江地震。
崇祯七年正月二十八(1634.2.25.)安庆府地震,屋宇倾动。桐城、潜山、望江、太湖均震。九月(10.22—11.20.)望江地又震,迅雷疾雨,河水泛滥如春潮。
崇祯八年正月初一(1635.2.17.)安庆府地震,桐城地震有声,自西北响至东南,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皆震。三月十五(5.1.)桐城、望江地震。
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一(1638.9.18.)安庆府地震有声,怪风拔木转石。十月十四(11.19.)夜桐城地中有响声如雷,自西北至东南,窗户俱震动。
清顺治四年十月十二(1647.11.8.)桐城地震有声。
顺治七年二月十六(1650.3.17.)夜桐城地震3次。
顺治八年正月初一(1651.2.20.)建德(今东至)地震。十月初三(11.15.)桐城地震。
顺治九年正月初一(1652.2.10.)安庆府大雪,夜地震,望江、太湖皆地震。二月十四(3.23.)安庆府地震有声,潜山、宿松、太湖、望江、桐城、石台、贵池均震,震中在霍山东北。
顺治十一年正月初一(1654.2.17.)安庆府地震有声。
顺治十三年(1656)桐城地震有声。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1668.7.25.)安庆府地大震。墙屋有倾倒者,受山东郯城、莒县间地震严重波及。
康熙十二年六月十七(1673.7.30.)桐城地震。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1679.9.2.)桐城地震。次日再震。
乾隆十五年四月十四(1750.5.19)望江地震。
乾隆三十三年(1768)冬,怀宁地震。
(表2—16)市境及邻近地区地震记录

乾隆五十六年七月(1791.7.31—8.28.)怀宁地震。
道光十六年八月(1836.9.11—10.9间)桐城地震。
道光十七年(1837)中秋夜地震。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8.6—9.4间)桐城地震。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1845.5.6—6.4间)桐城地震。
光绪三年(1877)怀宁地震。
民国6年(1917)1月24日,安庆受霍山地震波及。发震时刻8时48分12秒。安庆城地震约1小时,屋宇动摇,东南门外江岸崩塌数丈,西门外有民房倒坏。2月22日安庆又受霍山地震波及,上午10时地震,约3分钟,比1月24日为弱。
民国7年(1918)2月13日广东南澳大地震,安庆有感。
民国19年(1930)8月31日晨8时05分,安庆地震10秒钟,自北而南地中隐有雷鸣,塘水被震成波,无损失。
民国23年(1934)3月18日晨8时安庆地微震,约3秒钟,震源在安徽霍山、潜山间。
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一带地震,波及安庆。发震时刻10时08分39秒。
1963年3月13日安庆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0.5°、东经117.0°,震级4级,发震时刻19时32分22秒。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地震,安庆有感。
1981年11月22日皖河农场地震,震感明显,并有地声。12月15日怀宁李墩地震,市西郊有感。
1984年9月25日巢湖地震,市东北郊有感。10月16日安庆地震,市区震感明显,有地声。

上一篇:物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