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一般婚嫁
1、相亲和看家由媒人带着求婚男子,至女家谒见女方父母亲长,让女方亲长亲自看到男子人才、相貌、风度、谈吐,男女双方可借机相互偷看,但不直接晤面,叫“相亲”。近来,在男子“相亲”后,再由媒人带着女子至男家和男方本人及父母见面,察看家庭成员、房屋、陈设等情况。男方以家宴招待,有的家长还馈以“见面钱物”。女方吃了酒饭,受了钱物,即暗示同意这门婚事,叫做“看家”。
2、送礼男女双方和家庭都同意婚事后,即行“过礼”,也叫“下定”、“过庚”和“取八字”。其形式是经媒人斡旋,男女双方商定,选择一个吉祥日子,由男方备办鱼、肉、烟、酒抬送女家,并呈上一个红色礼盒,盒内装有烫金的龙凤庚帖:龙饰一张为男方庚帖,已填写了生辰“八字”(年月日时用干支对应配合成八字),凤饰庚帖留有“八字”空格以待女方填写;龙凤庚帖上均印有“鸾凤和鸣”、“天长地久”等文句款饰。女家受礼留餐后,又将男女“八字”合在一起请人推算一番,如无“相克”之碍,即将女方的“八字”填进庚帖,交媒人带回男家,算是正式定下亲事。建国后已简化为由媒人带男方上女家“认亲”,此后双方家庭被认定是亲戚关系,可互相往来。每年三节(端午、中秋、过年)男方都要送礼到女家并给女方买衣料鞋袜和饰物。
3、报日与送辞家礼由男方选定吉祥日子,写成正式日帖,说明某年某月某日迎亲,通知女方,征求女方同意。实际上已经媒人斡旋商定,此时仅为履行手续。在迎娶的前二、三天,男方备齐女家所需“彩礼”抬送女家,叫送辞家礼。
4、辞家新娘在上轿前,先向祖先奉香叩拜辞别香火,后向父母等长辈下跪辞行,接受辞行礼拜的人要赠送金钱或器物“答礼”。接着就是“哭嫁”,哭的内容不外乎祝愿新娘到婆家成为贤妻良母,荣华富贵和姑娘舍不得离家、念及父母家人的恩情等吉利、情感词句。啼哭俗本认为不吉利,但哭嫁则认为“越哭越发”,至今仍盛行不变。
5、迎亲迎亲由男方委托媒人带领傧相(俗称伴娘、牵娘)、吹鼓手、轿夫或司机等人前往。当日中午抵女家吃午宴,然后由女家的傧相扶新娘上轿,抬至男家,由新郎施礼恭接,新娘则由男方的傧相搀扶下轿。新娘从下轿到进新房都用两条布袋铺路,轮流移步踏袋,叫作“传代”。伴娘俗定为两人,要求是男女家族中未婚姑娘或已婚生育儿子的妇女才有资格做伴娘;也有的地方以一男一女做伴娘,同样禁忌再婚、改嫁或仅生女儿的人担任这一角色。新娘离家与进门,都要大放鞭炮,并以锣鼓、喇叭助兴。建国初期,有的用花轿抬接新娘,有的用独轮车推行;60年代后不用花轿改为步行或改为骑自行车到男家;80年代则有用拖拉机或汽车迎亲。桐城、枞阳又有一种“暖床”与“暖轿”的风俗。即成亲前一天,请福寿双全的妇人缝被、铺床,晚上再请两位已婚生子且知书识礼的男客在新床上睡一夜,叫“暖床”;发花轿至女家忌抬空轿,便安排两个男孩在上面随行,叫“暖轿”。
6、妆奁妆奁也称嫁妆,随贫富不同而有着很大的差异。民国时上等人家要“赔钱嫁女”,除配备大量家具、衣被、盆桶等日常生活用品外,还用金银珠宝、古董玩器或田地房产陪嫁,足够女儿一生受用。现时一般的人家嫁女,仅有箱柜、衣被等物陪送;城镇则以衣被、洗衣机、电冰箱或电视机陪嫁,其数量、品种各依经济财力而定。农村中盆桶类嫁妆中的马桶为必不可少之物,俗称“子孙桶”;桶内盛红蛋、喜果各一包,叫“送子”。
7、拜堂与挑喜新娘下轿后由伴娘搀扶到祖先堂厅或男家正厅中,同新郎共拜天地、祖宗。从上轿到拜堂、扶入洞房,新娘都蒙着红头巾不见生人;公婆与姑叔都要在新娘进房前回避打照面,否则就叫“看破着脸”,说是以后会破脸闹不和气。戴红头巾出嫁的俗习,农村仍然流行。
民国时,新娘凤冠霞帔、搭绣袱,进入新房坐床稍事休息后,即请有福气的长辈持小秤杆挑下新娘的红头巾,叫“挑喜”。并边挑边念“秤杆挑喜,公婆欢喜;秤杆挑绫罗,先当媳妇后当婆”等吉利话。接着有人送来热毛巾给新娘和全家人揩脸,叫“揩和气脸”。然后,厨房送来两碗淌心蛋,每碗两枚,或下两碗挂面给新人同吃,叫“吃和气面”。新娘一般羞涩不吃,只用汤匙划破示意吃过了。建国后,挑喜、吃和气面、揩脸等俗仍有留存;破脸的忌讳已不再讲究。
8、闹房与送房拜堂后,亲朋族邻都要来看新娘子,评头品足,提出许多取笑的要求,要新人当众表演,尽情戏谑;恶劣者还要动手动脚,拉扯取笑,说是“新房三日无大小”,一直闹到深夜,叫做“闹房”。新郎送走闹房客后,稍事休息,即由两位家长捧出花烛一对,祝福一番后,顺手带上房门退出洞房,叫“送房”。
9、送茶与回门三朝日,女家要备好做布鞋的工具原料、烤火用具和木炭、梳头用油和糕糖果点等送至男家,给新娘应用,叫做“送茶”。桐城县人在女儿出嫁后临近满月时还要选择一个单日子,由单人送鸡、枣、面等物品到女婿家,叫送“满月茶”。
新婚男女满月后,双双回娘家探视父母亲长,叫做“回门”,古代叫“归宁”。回门所带的礼品除糕糖果饼外,还要做粑或包包子,散发给亲友邻居。接受礼物的亲友,多用鸡蛋回赠。回门的夫妇吃过午宴后,仍要返回男家,不得在娘家歇宿,因路远或非常原因不能及时赶回男家,则要向娘家打租条“借”房过夜。此俗仍很流行,唯有回门的时间改在“三朝”进行。
二、变形婚姻
1、收房纳妾清代、民国时期,官宦人家往往蓄养丫环婢女,用以服侍、使唤。有些婢女成年时又被主人猎取而怀孕,收为侧室,备受凌辱,叫做“收房”。又有一些绅商富豪,原本娶有配偶,却嫌老妻貌丑,或未生育男孩,于是购买或强抢民间女子成婚,称为“纳妾”。建国后,在全区贯彻《婚姻法》的过程中,彻底革除了这些陋俗。
2、童养媳与等郎媳民家婚后孩子不多,往往从别人家抱一女孩来家抚养,或捡来弃婴收养,等女孩长大后,收养者作主给亲生的儿子成亲作媳,叫“抱童养媳”;有的人家尚未生育男孩,就预先抱定一个女孩来做儿媳,叫“抱等郎媳”。《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后,此俗基本根除。农村虽存抱养、捡养孩子的现象,但孩子长大后,婚姻多由自己作主。
3、买卖婚姻与抢亲由于包办婚姻,以及童养媳、等郎媳造成年龄悬殊、性格不合等原因,封建婚姻中夫妻多半难以和睦相处。当时有的男方将妻子暗中卖给别人为妻,叫做卖“活人妻”;也有的妇女猝然死去丈夫成为寡妇,亲房族人想侵吞她的财产房屋竟暗暗把寡妇卖给无妻的男人为妻,叫卖“过夫嫂”(过汉嫂)。有妇人不从逼卖者,则绳捆索绑,强迫成婚;或者是男方先付钱财,后强抢成婚,这就成了“抢亲”。此俗在建国后已彻底禁绝。4、守寡和招夫养子青年妇女不幸死去了丈夫,封建礼俗讲究要从一而终,不再改嫁,叫做“守寡”。有的女子订婚尚未过门,也要为夫守寡,叫守“望门寡”。有的男方则在成人时重病垂危,说是用“冲喜”的办法能治病转安,即把与病人订婚的女子,或强求、强买民间女子来结婚拜堂,拿“喜事”来冲晦气。经过“冲喜”的忙碌,男子往往病重加危,多半活命无望,害得人家女子上门就守寡。建国后,这类旧俗已绝迹。
有些中青年妇女死了丈夫,夫家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未成年的子女。女方不忍弃离,于是招来一无妻男子成亲(多半是穷汉),帮助这一家庭搞好生产,赡老养小,称为“招夫养子”。此俗在农村仍有存留。
5、招亲也叫招赘或入赘,也有的称男子为“招栏女婿”。这是女家只生育女儿,为了承继祖宗香火,往往招进一个男子当作儿子(实际是女婿),跟家中一个女儿结婚,婚事的花费概由女家负担。结婚要请双方的亲戚订立契约,对婚后家庭中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细的规定,如“长回头”的定例,即为婚后所生的长子仍从男家姓氏。建国后,招赘之俗有传,唯有姓氏听从当事人自议,废除宗族有别的旧制。特别是在计划生育中,提倡“男嫁女”的新风尚,不会再产生订立契约的现象。
三、新型婚事
1、征婚男方或女方在求偶时,将自己的年龄、身高、婚史、收入、住房、联系地址等基本情况和对对方的要求,以书面形式写成征婚启事,刊登在报纸、杂志上;还有的将征婚启事投向电视台、广播站,在广播、电视上加以播出。应征者可根据对方的要求与自身的条件,通过向对方发出信件附上近照或与对方指定的地址取得联系,一来一往,反复几次,有情人可成眷属。这种求偶方式出现在80年代,且多在城镇青年(少数中老年人也借此找伴)中风行。
2、文明结婚30年代各县城有举行“文明结婚”的仪式流行。结婚之日,借公共场所为礼堂,邀请亲朋参加,一般先由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和来宾致祝贺词,然后是新娘新郎致答谢词,交换饰物,在结婚证书上用印等。建国后,城镇青年自由恋爱,定下结婚日期后,发请柬邀来亲朋好友,在饭店酒家举办婚喜宴席。
3、集体婚礼民国24年(1935年)12月16日,省城安庆举行了首次集体婚礼活动。当时舆论界称其为“集团结婚”,参加婚礼共有4对新人。其后,各县城也出现过数对新婚青年共同举行婚礼的活动,但尚属个别现象。80年代有些县城的文化单位或餐厅饭店,为提倡新风,同时举行婚礼,仪式有如“文明结婚”。这样既简便节约,而且人多场面大,欢乐气氛较为热烈。
4、旅行结婚男女双方经过交朋友、恋爱阶段,自愿结为终身伴侣,便向各自家长和领导提出,选定一个节日(如“五一”、“国庆”、“元旦”)到一个风景名胜区旅游一段时间,回来便算举行了婚礼。一般不收贺礼,也不请酒,来客只请吃“喜糖”。
5、结伴靠老有中年或老年的鳏夫寡妇,各自也有儿女,经济收入也较好,但为了老来在精神上、生活上,互相有所体贴和照料,往往经介绍、了解后,就申请登记结为伴侣,以行同居。有的不举行任何仪式,也有的举行仪式,一如初婚。此俗以离退休干部中表现较多。
四、生育与寿诞
1、出生女子怀孕将要临盆的月份,娘家要送炖鸡汤与营养品食用,桐、怀、枞称其为“催生汤”,太、宿、望则称为“送催生”。当第一胎孩子生下时,家人即备礼物向产妇娘家报送生儿的喜讯,称作“报喜”。上述二俗,至今并行。生产后胎儿胞衣要用瓦罐装封,暗地里埋在村庄中最大的一棵树底下,取义为“树高千尺,人高万丈”。桐城、枞阳即称埋藏胞衣罐的乡里为“原籍”。
2、洗三朝(汤饼会)孩子降生的第二天,照例要将婴儿用艾水沐浴一次,水中要放秤砣、铜钱等物,有的还要用染红的鸡蛋搓滚婴儿的全身,称为“洗三朝”;浴罢穿上婴儿的衫衣,接着延请接生家婆(助产妇)吃酒饭,并向邻舍送糖面;接受糖面的邻居,一般以鸡蛋、红糖和面条回赠,此俗现在还有。
3、送粥米和做家婆每生小孩,不问男女,亲友都要送糯米、鸡蛋、鱼肉、红糖、面条、童衣童帽给产妇和孩子用叫送“粥米”。生第一胎时,产妇的娘家,还要赠送摇篮、被条和孩子的衣帽袜和饰物,叫作“做家婆”。“送粥米”和“做家婆”都在小孩生下一个月内进行。此俗现在仍很盛行。
4、禁生和送乳孩子生下来在满月前,一般禁忌年轻妇女进入产妇卧房,以防夺走了孩子的乳水,叫做“禁生”。如果有妇女进过产房,又适值产妇乳水不多,就要视为被夺走了奶水。挽救的办法,就是由这个曾进入产房的妇女,送点什么吃的东西给产妇吃,表示把夺去的乳水又送了回来;也有的是由产妇的生母,送点吃的东西来给产妇吃,统称为“送乳”。此俗乡里间或有之。
5、做满月孩子生下一个月,剃过胎毛穿上衣帽鞋袜,打扮一番,抱到祖先堂前,烧香拜祖后,就大排宴席,邀请亲友,以资庆贺和答谢馈赠“粥米”,叫吃“满月酒”。此俗虽有留存,却不拜祖烧香。
6、抓周(做周岁)孩子生下一周岁,亲友又要馈赠礼品祝贺;孩子家也要举办盛大的仪式和宴席。仪式将孩子沐浴穿戴向天地祖先祭拜后,拿出一套巧小模型,有毛笔、木犁、算盘、斧头共四体,让小孩随意玩弄,观察孩子最喜欢玩弄哪种物件,以预测这孩子长大会从事哪种职业。笔表示为士,犁表示务农,算盘表示经商,斧头表示从工,这叫做“抓周”。此俗至今仍有少数人家奉行,但已破除了祭祖的仪式。
7、做生日和做寿区内均有讲究生日纪念的风俗。一般性生日,家人要煮点面条、鸡蛋、肉类食品改善生活,叫“过生日”。桐城、怀宁、枞阳等地过36岁生日时,由亲戚家(至亲)送上白鸡一只、白衬衫一件(或白色衣一套)、新裤带一根以及挂面、糕点等物为礼。旧称过36岁为人生一克,吃白鸡、穿白衣意为36岁可以“白过”而免灾。50以上整数生日,亲友要送礼品祝寿,礼品有寿幛、寿联、寿糕、寿面和衣物等。寿家也常用寿酒寿面招待贺客。此俗现在间或有之,但仪式从简。俗例过36岁与做寿的年龄,都以男虚女实为数,如60岁寿辰,男在59岁女在60岁举行寿礼。
老人60岁,称为“上寿”又叫“花甲”,70岁叫“古稀”,八九十岁叫耄耋,百岁叫“期颐”,更要隆重地庆祝。除履行做寿相同仪式外,子孙和女婿等还要为之挂寿匾。
五、喜庆
1、考试录取科举时代凡中秀才、举人、进士等功名或是得到诰封和授予官职,在接到报帖或起行时,亲友乡里都要馈赠礼品金钱,甚至田地房产以相祝贺,人称“锦上添花”;受贺之家也要大排宴席作酬谢。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此俗也已湮没。
建国后,学生录取了中专或大学,适龄青年应征服兵役,亲友乡里也要馈赠贺礼祝贺。升学的一般馈赠衣物、文具和人民币,应征的多半送钱,两者都要送糕,取祝“步步高升”之意。
升学受礼之家,除备酒答礼之外,农村有的还请电影放映队放映一两场电影答谢乡邻,应征的则少见放映电影。
2、建房和迁居新建房屋或购买住宅,迁居也都受亲友的祝贺和馈赠,礼品有楹联、喜幛、座钟、收音机和人民币等。按关系亲疏,决定着礼品轻重多寡。受礼人家也要宴请酬答。此俗现在还很盛行。
3、职工转正待业职工转为正式职工,或民办教师转公职教师,他们都分别要宴请或买糖果、香烟答谢本单位同事的报喜,但接受贺礼的很少。
六、丧葬
1、摊门板人死后,即由房内抬出,仰面放置在堂屋中的一块门板上,头枕草纸,理顺四肢,上盖被单,叫做“摊门板”。与此同时,家人在门前烧去死人的鞋袜、破旧絮被及垫床用草,称为“烧下床草”;烧香焚纸钱为烧“上路钱”。又在大门上斜贴八寸见宽的纸条,充作家里死了人的标记。烧草烧纸之俗,农村仍较普遍;贴白条的情况间或有之。
2、入棺旧俗多用棺葬,入棺要为死者穿衣戴帽。寿衣多为新做,有“七领五腰”、“五领三腰”等名目,有的还裹以丝棉。穿衣前孝子要把寿衣披在身上到近水塘中“取水”。然后取红白线,两端系铜钱自棺头至棺尾拉直,绳线正对死者鼻梁,叫做“分经”。家属依“五服”礼制服孝。棺木置堂屋正中,有的放在高凳上,有的放在桌面上,叫做“吊高”或“起高”,也有的以砖块垫底,并流行至今。
3、讣祭入棺后,丧家即设置灵堂,挂灵帐,供奉灵牌,陈列祭品,摆设香烛,向亲友报丧;或置木屏门前,屏上书明死者死日时辰及开吊发丧日期,敬告亲友,谓之“讣告”。接着就是三天接受亲友的拜祭,祭拜时孝子必麻衣孝服赤足草鞋,匍匐灵柩旁答礼。有吹鼓手吹奏哀乐迎送,并赠来奠者白布八寸,称为“撕白”。现在城镇“讣告”多以白纸划墨框书明追悼会日期,招死者生前友好如期前来致奠,农村的“受奠”礼节仍旧举行。
建国后,城镇的机关工作人员死后则由原所在单位组织治丧委员会,张贴、发送或刊登“讣告”,由单位负责人主持开追悼会,致悼词;亲朋好友送献花圈,寄托哀思。
4、出殡和路祭出殡时以吹鼓手开路,幡纸、挽联、轴幅、礼生、僧道、亲友依次列队随行,后以两“亚”字牌,各连白布拖丧罩,罩下为棺材;棺头木杠边还绑缚一只活鸡(男公女母),叫“引路鸡”。棺材由孝家男女扶持,八人共抬呼喝前行,叫“呼发”;棺后有人沿途散发纸钱,叫“买路钱”。棺至亲友门前,亲友往往于门前设祭桌,陈列香花果品,棺至时,烧香拜奠,称为“路祭”。殡出至选定公共场地停棺,将挽联、轴文、纸扎箱柜、丧罩等,予以火化,叫“摆火场”。家人亲戚自此脱除孝服,各自回家,表示送葬的完毕。现在仍存路祭之俗,出殡时,也用锣鼓吹打、燃放鞭炮,进行送葬。
5、厝柩和安葬因故不能安葬者,事前可选择一地方,将棺材在地面停放,用芦席等遮盖,或建小亭堂屋避防风雨,叫做“厝柩”。安葬者得先请阴阳先生卜地,确定动土、下葬的时辰和方位,由孝子挖三锄开土。墓井开好后,烧芝麻秸、稻草“暖井”或叫“暖圹”。待葬坟人和家人吃完面条汤粑后,就移棺入井,并照选定的时辰、方位将棺材放平,然后再在四周上下实以石灰,加土堆成坟包,有的还在墓前树碑,以作标记。
6、复三和送烟包葬坟或停柩的第三天,家属照例备办祭礼,至坟前棺旁祭奠,称为“复三”。又从埋棺之日起,每晚要用稻草编成粗辫,送至坟前点燃,共送七天,草辫节数和死者年龄相同,叫做“送烟包”。此俗农村还有留存。其后还有百日祭、周年祭之礼,届时要到坟前烧纸祭拜。
7、火葬80年代后,城乡都提倡火葬。人死后,或开追悼会,或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然后送往火葬场予以火化;在开追悼会与火化前,亲朋好友与生前的同事及单位均送花圈、挽幛或挽联致悼。火化毕,有的把骨灰盒带回别处另埋,有的则陈放在殡葬馆礼堂,以备清明或节日祭扫。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