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立医院
清同治初年,安庆设立“官医牛痘局”,负责施种牛痘,并为贫民诊病、送药。民国16年(1927年),该局与“同善医局”合并,改为“安庆市官医院”。民国27年,日军占领安庆时,在司下坡成立“安庆施医所”,第二年迁至县学宫(今安庆市第四中学所在地),有房屋40余间,医师、护士、药剂、事务员等8人,设备与技术都比较简陋。民国29年,施医所扩建为“东亚医院”,有病床20张,设内、外、妇产、牙4科,有低倍显微镜1台,小型手术室1间。民国32年迁至大二郎巷,改为“同仁会医院”,设有病床40余张,每日门诊约百人次,进行过X光透视、脾切除和下腹手术。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同仁会医院”改名为“怀宁县立医院”。11月省卫生处派员接收,正式成立“安庆医院”。建院初期,有病床56张,设有内、外、妇产、皮肤、泌尿及药房、检验等科、室,全院有职工23人。民国35年,市政当局批准拨给府东街房产一处,用以扩建院址。
民国36年又拨给修缮费130亿元。民国37年院舍修缮竣工,12月医院迁至新址。当时,院内设有手术室、接产室,开展阑尾切除、子宫肿瘤切除、卵巢囊肿摘除、疝修补、截肢及各种难产手术。院内有显微镜3台,可做血液和大小便普通检查、肥达氏试验等。另外还有小型太阳灯、电疗机3台,提箱式X光机1台。全院有医护人员41人,学员30人,工役23人。
民国34年前后,各县先后建立了规模较小的县卫生院。桐城、怀宁、东流(今属东至县)为丙等卫生院;太湖、宿松、潜山、贵池、岳西、至德(今属东至县)为丁等卫生院;望江为戊等卫生院。其编制大小不等,一般为6至14人。除县卫生院外,宿松县红十字会还设立过两所小医院;贵池县在日军占领期间,设有“协和医院”,为馒头山煤矿工人治病。民国19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在岳西县打虎冲学堂内设立“红军医院”,有外科医生3人(储茂顺、叶正熬、曹植林),护理员9人。
二、私立医院
清末,安庆慈善团体设立过“安仁医局”等9个医局。民国7年(1918年)徽州人杨厚安来宿松县创办“和济医院”,但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抗日战争前,安庆有健生医院等22家;抗战胜利后,有私人医院、诊所23家。
三、教会医院、诊所
民国时期安庆有基督教办的“同仁医院”,天主堂办的“圣心诊所”、“西堂诊所”、“女医诊所”等。贵池县有“圣心医院’,以医治牙病和简易外科病为主。宿松县有天主堂办的一个诊所,后又由同善社出资兴办了红十字会中、西两所医院。中医院有医生4人,设内、外、妇、儿4科,西医院设有简易病床34张。
四、私人诊所
清末,安庆私人开业的中医医院、诊所共116家,国药店52家。民国时期,宿松县有西医诊所3个,中药店55家(其中不少药店有医生坐堂行医),医务人员165人。贵池县在20年代末就有私营西医诊所9家,西医43人,少数诊所能施行外科简易切除手术。中药店48家,有中医199人。原东流县有中医150余人,西医不过10人,中药铺30余家。原至德县南门岭有“仁寿诊所”,为周学熙捐资兴办的慈善机构,免费为群众治疗,其规模与现在乡卫生院相当。民国25年(1936年),岳西县有“存心堂”、“东天”、“汇元堂”、“太和堂”等中药店,民国37年全县城乡共有药店31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