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1、傩戏傩戏又称地戏、嚎啕神戏、杂戏,为禳灾纳吉、祈求丰收的假面戏曲。
清道光以前,傩戏在安庆、池州一带极为盛行。《望江县志》、《宿松县志》、《池州府志》均有“假面俳优之戏”的记载。咸丰后,傩戏的流行地域逐渐缩小,建国前只保留在青阳县的杜村、陵阳和贵池县的清溪、里山、桃坡、解放、刘街、棠溪、观前、马衙、大路等乡镇中。傩戏活动的基本组织旧称“大社”,由一个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组成;有固定的公堂田产,其收入用来组织演出。建国后,公堂被取消,演出活动由各户出资。每年正月初七至十五,为傩戏的演出时间,规模大小视自然村及祠堂多寡而定。各祠堂推选长者掌管祭事及演出,俗称“管年头”;执事者称作“会首”。各社均置有面具、衣箱、乐器和搁置面具的龙亭、龙床,演出固定的节目。道具与剧目不能擅自更改与外传。
表演傩戏的面具称作“龙神”、“社神”、“嚎啕神”、“脸子”、“菩佬”。各村数目不一,有13块、18块、36块、48块不等。贵池县文化局尚存明、清时期面具27块,雕刻古拙精细,近似唐代佛像风格。演出前,各社要举行“迎神下架”仪式,即沐手焚香将面具从庙堂上请下,表演者须遵从各种禁忌,不得亵渎。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活动结束后,要举行“送神”仪式,即将面具放置在木竹箱箧里,安放到庙堂神龛中。
傩戏的表演可分傩仪、傩舞和傩戏3部分。傩仪为“请神”,祭祀土地、五谷和祖先的传统礼仪。贵池傩戏在举行傩仪时有别于外地,即设有专业巫师、端公或道士主持。傩舞比傩戏历史悠久。在现存的傩舞中,有先秦的“绂舞(舞伞)”、“矰舞(打赤鸟)”,南北朝的“老胡文康(胡饮酒)”,唐人的“西凉伎(假面具胡人舞狮)”,宋代的“抱锣”、“舞判”、“滚毬灯”、“竹马”、“高跷”、“跳魁星”、“跳假官”等。舞时必有“致语口号”,以神伞为引导,与宋杂剧的表演形式十分相似。
傩舞后,就是傩戏表演。贵池傩戏演出的剧目丰富,通常有《刘文龙》、《孟姜女寻夫记》、《花关索》、《章文选》、《摇钱树》、《陈州粜米记》、《宋仁宗认母》、《姜子牙钓鱼》、《包公犁田》等剧目。各村社剧目题材虽然相同,但声腔、唱词和表演各异,有的是用齐言体唱的,有的则是曲牌体。贵池傩戏唱腔可分傩腔与高腔两类。滩腔包含着很多古老的民歌,如《杵歌》、《十二月》、《捣练子》、《落哩》、《船歌》、《采茶歌》等。高腔以锣鼓为节,一唱众和,带有明显的青阳腔特色。
80年代,傩戏表演艺术得到省内外专家的重视。日本、西德、美国多次派遣学者与艺术家前来考查研究;安庆市王兆乾亦曾应西德的邀请,到哥廷根大学讲授傩文化。
2、岳西高腔岳西高腔源于青阳腔。青阳腔为明代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的交汇和融变,对后世戏曲影响深远。它初崛起于江南的青阳、太平和石台等县,后流传至江北。太平天国时期,兵荒马乱,青阳腔在大江南北无法发展,只得流徙到大别山区。
1953年,区内艺术工作者在岳西县五河、店前、衙前等区、乡,发现这一古老剧种,并陆续搜集到抄本、散曲250多件,遂命名为岳西高腔。1956年,区内曾组织高腔艺人储遂怀、王英时等,参加了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8年,岳西县成立高腔剧团,先后排演过《思春下山》、《锦上花》、《拜月》等折子戏。60年代解散剧团,但五河、白帽、店前、主簿等地,仍有业余剧团演出。在当地民俗里,凡盖屋、结婚、入学、求子,均要请高腔艺人去“唱喜曲”。因此,青阳腔得以流传至今。
怀宁县洪镇的“牛灯”,是古老的“鞭春牛”活动。每次出灯,也都要演出青阳腔剧目--《尉迟恭耕田》中的一折和《古城会》片断(俗称“夫子戏”)。每年元宵,东至县官港区必演《采茶记》,所用曲调除茶歌小曲外,就是高腔《驻云飞》。太湖县弥陀区正月十五“唱曲子”,唱的也是高腔。但它已经与傩戏结合,故为戴面具的青阳腔。
3、目连戏目连戏源于佛经释典《经律异相》,及西晋三藏竺法护所译《佛说盂兰盆经》等。据祁门郑之珍《目连救母戏文自序》记载,其《目连劝善戏文》成书、敷渲于贵池,时为明万历十年(1582年)左右。郑本付梓后,很快被各地目连戏班所接受,徽州、旌阳“戏子”名噪一时。贵池、东至、桐城、枞阳一带,亦有班社活动,时人称作“花棰”。“花棰”内部,又有“南江”、“北江”之分。不过,当时大多数是一些季节性的民间班社,专业班社则不多见。建国前,活动较经常的有贵池刘街的高升班、春台班、永庆班,马衙老屋的董家班,里山花园的巩家班;枞阳县田家圩的田金玉班、陈湖青山的周士文班。班社一般由三、四十人组成,领班人都得由班内唱功好、技艺高、有一定影响的人担任。如高升班的潘双贵,永庆班的杨锡瑞,董家班的董雅民,田金玉班的田金玉、田友孝、田金龙等,都是吹拨节目的高手,堪称目连戏的一代名优。东至山区还有木偶目连戏,演出本为41回,声腔近似江西饶河调。
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分上中下3卷102出。区内所演目连戏仍多据郑本,但有所删增,其主要内容是传布驱恶从善、修心养性及阴阳轮回、因果报应等。剧本唱词优美形象,文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唱腔基本上属于曲牌体的高腔系统。通用的曲牌有《风入松》、《桂枝香》、《锁南枝》、《一剪梅》、《夜行船》等七、八十种。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钹和两支大青、一支竹笛,没有弦乐。在表演技巧上,有不少高超的技艺。如刘氏一上场,捉拿刘氏的“戏子”,用头叉、耳叉、肚叉、卷莲叉、吊鱼叉,连续掷向刘氏。一瞬间,刘氏要以滚、扑、吊、跌等各种身段躲闪钢叉,整个动作利落连贯,一气呵成,逼真传神。戏至临终,还要玩杂耍,如“串刀门”、“云里翻”、“翻高台”、“盘吊杆”。“盘吊杆”就是将长约3丈的杆子,竖在台前中央,由一位武功较好的“戏子”爬上顶端,做“罗汉显圣”、“顺风拉旗”等各种动作。下面有两个“戏子”扮成“牛头”、“马面”,将钢叉抛向顶端,“盘吊杆”人以各种姿式,挡住钢叉。
区内的目连戏与民间“打醮”、“请菩萨”有密切联系。每次开演前,都有5个“戏子”扮成黑、红、蓝、白、黄色脸谱的“五猖”菩萨,手执钢叉,由乡首(斋公)提着灯笼在前引导,旗、锣,铳、爆簇拥着“五猖”,浩浩荡荡,前往“五猖庙”或“水口”祭猖。开演时,“五猖”绕台一周,将手中钢叉摇得铮铮有声;台上紧锣密鼓,台下铳、爆齐鸣,形成一种声势,以示驱逐各方鬼蜮瘟灾,祈保境内人丁平安、六畜兴旺。闹台锣鼓之后,始演《目连救母》。一般演出要演4日4夜,俗称“四夜红”。超过4夜的,则由目连戏班送演一台“大戏”,称作“唱平台”。大戏(原为徽调,后为京戏)剧目,常见的有《武家坡》、《打渔杀家》、《九更天》、《杨四郎回朝》和《九锡公上寿》等。
4、木偶戏俗称菩佬戏或扁担戏,流行于岳西境内。建国前,岳西有不少人以此为业。其中艺人崔达普技艺精湛,常年于大别山一带巡回演出。解放前夕,因崔是中共游击队联络员,被国民党杀害。建国后,木偶戏担子时增时减。据统计,1985年岳西县尚有18个。
二、曲艺
1、文南词文南词又称曲子戏,为安徽省稀有的艺术表演形式。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演唱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者传入东至县的青山、昭潭及宿松县的佐坝、复兴等地,后在这里生根壮大,并逐步搬上舞台。解放前,境内曾有个半职业性的“双喜班”,长期活动在皖、赣、鄂边区的农村小集镇,班头为刘双喜(湖北黄梅人,后迁居东至青山桥)。民国12年(1935年),双喜班进入江西浮梁县城演出,被国民政府以“村野淫戏不准进城”为由,勒令解散。班头入监,其他人员被驱逐。以后,文南词只得在田头地角流行,算命盲人也常操琴演唱。
解放后,东至县青山水丰、铁炉和宿松县佐坝、复兴等乡,先后成立了业余文南词表演组织,除上演独有的曲目外,还移植上演了《血泪仇》、《白毛女》等。1958年,地区选拔文南词《苏文表借衣》、《三戏白牡丹》、《陈妙常追舟》、《打草墩》等,出席安徽省首届音乐周会演,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1959年,《烟花女子告状》赴省会演,更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
文南词的曲目,现已搜集记录下来的有30多个,分正本和插戏两类。正本曲目有《苏文表借衣》、《郭子仪上寿》、《大审玉堂春》、《陈妙常追舟》、《三戏白牡丹》、《仙女配长工》、《方卿羞姑母》、《小安安送米》、《杨驼子讨亲》等;插戏有《烟花女子告状》、《卖耍货》、《对百花》、《打草墩》、《卖茅柴》、《打春桃》、《打员外》等。
文南词的唱腔分正本腔和插戏小调两类。前者属板腔体,后者属曲牌体。正本主腔有《文词》、《南词》、《文南词》,宜于抒情场面,表达轻松、愉快、活泼的情绪;《正板》、《平板》、《四板》、《快板》、《摇板》、《哭板》、《叙板》,宜于回忆、叙事场面,表达高亢、激昂、悲怨的情绪。插戏小调有《娃娃调》、《鲜花调》、《观花调》、《跳板》、《秋江调》等五、六十种,节奏明朗,擅于表现载歌载舞的“两小”、“三小”戏。整个唱腔有优美、淳朴、健康、甜润的特点。其道白在正本曲目中用中州大白,插戏用地方小白。乐器伴奏最早以四胡为主,后改为二胡。其他乐器有唢呐、曲笛、三弦、琵琶、大胡等;打击乐器有竹鼓(用大老竹篼制成)、牙子(用红木板制成)、堂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2、大鼓书又叫鼓书,或称大鼓,是区内流行较久、较广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由一人演唱,道具为一鼓一板(又叫牙板)。通过叙述与摹拟表演,能使听众如闻其声、似见其人。
区内大鼓的说唱内容,有历史传奇,如《岳飞传》、《粉妆楼》、《杨家将》、《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包公案》等;也有现代题材故事,如《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张先生查吉日》、《铁道游击队》、《烈火金钢》等。1972年,太湖县文化馆创作的大鼓书《农机嫂》,曾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会演;1976年,枞阳县创作的《三战妖风》参加了全省曲艺会演。
3、道情又名“渔鼓”,也称“道仙筒”。因唱道情时必配以渔鼓,故民间常说:“打渔鼓,唱道情。”区内传统的道情曲目,有《湘子化斋》、《八仙图》等。建国后,经过整理,其内容与形式都有出新。1978年,太湖县创作的《周副主席抬担架》,参加了地区业余文艺会演,获得奖励;后又赴京参加全国调演,得到专家的肯定。
4、莲花落又称“莲花乐”或“十不闲”。其演唱形式是一人手执牙板(或竹板),伴奏而歌,一唱众和,夹有衬句。过去,莲花落的演唱者多是以乞讨为生的艺人,唱词内容都是对古代名人善士、贞女节妇的赞颂。建国后,莲花落的演唱有一定的改良,但发展缓慢,趋于淘汰。
5、胡琴书为盲人说唱,其内容与大鼓书有些类似,但因曲调以胡腔过门而别具一格。建国后,胡琴书的内容与形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普及面不广。1976年,枞阳县创作的《演唱之前》,曾被选拔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后在区内进行了巡回演出。
三、杂技
1952年,宿松县周口乡周耀鹏组建了一个20余人的“家班子”,在街头田畈卖艺。历时3年,该班添置围棚及道具,吸收沪、赣等地的流动艺人十余名,丰富了表演节目。1955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将该班定名为“皖松杂技团”,属集体性质。1957年改为国营安庆专署杂技团,直属专署,为全民所有制。
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地区杂技团共挖掘、整理、创作了50多个节目。经常上演的有《滚杯》、《蹬伞》、《狮子舞》、《花坛》、《钻桶》、《空中体操》、《小跳板》、《双层高车踢碗》、《椅子顶》、《魔术滑稽》等。
50年代后期,该团基本形成以李燕燕、王桂香、柏莲姣、王成记为代表的艺术骨干队伍,可分别主演《荷花造型》、《双层双飞燕》、《椅子顶》、《五人晃板》、《四人女子造型》等节目,并都参加过安徽省首届杂技会演。70年代中期,《单人椅子顶》等节目经省文化厅选拔,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第一届杂技调演。70年代后期,剧团调整结构,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老演员开办培训班,培养出以曹霞、黄琴、杨文、许梅花等一批新秀,形成一个实力强、功底厚的青年演出团体。80年代,许梅花主演的《滚杯》,作为安徽省的唯一节目参加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获得金奖;曹霞等主演的《小跳板》,作为安徽省优秀节目,获华东6省1市优秀杂技节目调演二等奖;黄琴主演的《蹬伞》,获安徽省首届杂技魔术创新节目汇报演出二等奖。几年来,该团共获全国“新苗杯”金奖1个、全国第二届杂技比赛华东区预选赛二等奖2个;安徽省首届杂技魔术创新节目汇报演出和第二届杂技比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不少节目先后到日本、新加坡、西德、挪威、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表演,受到外国观众的高度赞扬。全团现有国家二级演员5人和国家三级演员、演奏员、舞美设计师36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9人、省协会会员28人。
四、音乐舞蹈
1、音乐区内民间音乐,颇为流行。各县民歌大体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3类。山歌有《茶歌》、《秧歌》、《牛歌》、《灯歌》;号子有《打夯号子》、《打硪号子》、《车水号子》;小调有《十二月想郎》、《八段锦》、《四平调》、《劝五更》、《大补缸》、《排门调》等。这些民间歌曲以反映劳动生活、革命斗争和爱情生活为主。其中《十番锣鼓》、《三六锣鼓》、《高拨子》、《喇叭牌子》,均为区内流行的民间乐曲。建国后,经挖掘整理,不少脍炙人口的民间歌曲,均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歌舞集成·安徽卷》。如枞阳县两段体的《牧童对歌》,悠扬明快,在1957年全国民间歌舞调演大会上,获得好评;宿松县《车水号子》,1953年被《广播歌选》采用,向全国推广。
牧童对歌

排门调

音乐创作自50年代开始复兴。创作人员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地区中心文化馆和各县馆都配有专职音乐干部,负责组织、辅导群众音乐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音乐创作多配合政治运动,形式较为单调。“文革”以后,音乐创作逐步繁荣,形式与题材呈多样化,不少作品还被国家和部分省、市音像公司录制磁带或灌制唱片,还有不少作品获得各种奖励。
表207获奖音乐作品选目

2、舞蹈区内舞蹈繁多,流传深广。
太湖县北中山区有出灯必除柳之俗,《罗汉除柳》因之为该地流行的民间舞蹈。该舞在民国时期,因战乱和灾荒而很少演出,濒于危绝。1956年,太湖县文化馆从民间艺人吴利成处征得真实资料,经加工整理,参加了同年举办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舞蹈挖掘和演出奖。1957年秋,经选拔又参加了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全体演员受到朱德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该舞已被收入《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优秀节目选》,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花梆舞》是太湖县金淑学等于1959年根据山区人民看护农林果实、敲梆驱兽的生活而创编的舞蹈节目。其基本情节是:夜晚,一队看护庄稼的青年男女,手持钢叉、梆子,嬉闹进入深山;时而涉水登桥,时而放眼远望,时而扒草搜寻。当发现野猪侵犯庄稼时,便迅速传递信息。顿时,刀光闪闪,鼓声隆隆。众青年围追堵截,与野猪搏斗,直至获胜。舞蹈气氛强烈,动作粗犷,颇具地方特色。1959年,该节目参加省第三届音乐舞蹈会演,后广泛流传到太湖邻近各县。
《大红伞》源于枞阳县义津区。早期义津一带“出会”,其中有“土地神”手持大红伞降伏小妖的情节。建国后,义津文化部门据此情节编成舞蹈。其内容是:一对夫妇新婚后,夫随妇回娘家,路遇小妖精使法,迷夫戏妇。各自分离。此时,土地神请来大红伞,降伏小妖,使新婚夫妇重过美好生活。其步法为:新婚夫妇十字步,小妖蹲步,土地神碎步。打击乐伴奏,节奏和谐。此舞于1958年参加了安徽省业余文艺会演。
《十二月花神》为潜山县汪亚英挖掘整理的民间音乐舞蹈,1957年曾先后参加省和全国的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
十二月花神

此外,贵池县挖掘整理的《十绣》、《伞舞》、《打赤鸟》,均参加过省音乐舞蹈会演;东至县内《斗笠舞》于1957年1月,参加省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获得节目奖和演出奖。至于区内普遍流行的《打连厢》、《采花舞》,以及灯会中的《高跷舞》、《双龙戏珠》、《双狮抢球》等舞蹈,都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得到观众的喜爱。
五、灯会
灯会在区内有悠久的历史。相传明、清之际,每逢春节,特别是正月十五、十六两天,为玩灯的高潮,即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的灯会规模很大,气势恢宏。如近年宿松许岭的秋千阁龙飞凤舞大型灯会,观众达5万多人次,为建国后所罕见。一般灯会多表演踩高跷、龙灯、狮灯、旱船、蚌壳精、赶犟驴等,规模不一。龙灯不仅在春节期间玩耍,二月初一、初二、初三还要大玩3天,以含“二月二龙抬头”之意。区内较为精制的花灯,为东至县的六兽灯和磨盘灯,其内容与形式都有独到之处。
六兽灯又名六兽太平灯,是民国元年(1912年)东至县民间艺人郑天宝精工制作而成的。“六兽”即麒麟、狮子、独角兽、象、鹿、獐。灯以彩纸、细篾为主要制作原料,造型美观,略有夸张。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日,由6位身强力壮的男子举持、伴以锣鼓打击乐,与其他样式的花灯共呈风采,以庆升平。该灯舞巳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磨盘灯历史较久,建国后为东至张溪东田村李氏家族独家经营。此灯体大罕见,主体结构是两个带装饰的大盘、中心轴和底座,两盘平行。可同向、反问运转,由2人在盘中推动。灯上盘有两个少年男子,扮成老、小鞑子;下盘4人,由穿红着绿的少女,手提花篮,在管弦锣鼓伴奏中随盘旋动。表演者口唱戏文,自由起舞,所唱的主要为老徽调《陈德借兵》、《贺府》,间唱民歌、民谣等。灯架上另扎各色花鸟和慈禽善兽装饰,百火齐明,令人目不暇接。五、六十年代,此灯多次被调演获奖。1984年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集成·安徽卷》编写办公室摄制成录像。
六、书画摄影
境内自古书画人才辈出。清中叶怀宁邓石如,以精湛绝伦的书艺和篆刻成就,领一代风骚,并开创了金石篆刻的“皖派”,为后世所追崇;同邑李葂则以国画艺术,名重于世,后有人将其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稍后,安庆郑珊、郑琳,则占据了安庆画坛的显要地位。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早年慕名求教于郑珊,对其备加尊崇。民国时期,境内书画以桐城方守敦、怀宁潘伯鹰等为名家,金石以怀宁潘强斋为高手,国画以桐城萧、、怀宁姜筠等为代表。至于摄影,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即已传入安庆,当时有从事人像摄影的“老三家”--镜波、光华、萃芳照相馆。光绪三十二年,徐锡麟在安庆就义的照片,即由萃芳照相馆的老板所摄。民国以后,安庆照相馆逐渐增加,同时开始参与省、地报纸的新闻报道。
建国以后,区内的书画、摄影艺术逐步向群众化方问发展。但由于人们多使用硬笔,毛笔书法一度间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书法、篆刻等艺术,被视为“封、资、修”而加以摒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书画、摄影艺术又逐步恢复生机,并形成热潮。80年代中期,地区书法协会、美术协会和摄影协会相继成立,形成一支包括专业和业余人员在内的、庞大的艺术创作队伍,创作出不少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表208获奖书画、摄影作品选目
(省级以上)
一、书画类

二、摄影类

七、民间工艺
1、剪纸是传统装饰艺术,用途多种。有作为绣花底样的,如旧时鞋花、带花、枕头花、围腰花等;有直接用红、黄等色彩纸剪成福、寿、喜或象征幸福、吉祥的字样,贴在门窗或器物上,以示祈祷。剪纸工具,有普通剪刀,也有特制刻刀。潜山县文化馆汪小平通过挖掘整理,加以研究后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地展出。怀宁县80高龄的何桃花、黄福如等,在剪纸工艺上都有很高的技巧。
2、挑花是民间工艺刺绣的一种。一般用绣花专用的小针,在平布上以不同色线,依纱眼反复穿织,制成各种富有立体感的图案。此装饰刺在服装及手帕上面,具有耐久、美观的特点。在1985年全国民间美术年会上,潜山县选送37件挑花作品参展,获得好评。上海科教制片厂曾拍摄过《庐阳花布与民间挑花》,其中就摄取了怀宁挑花的镜头。省群众艺术馆及美术研究室出版的《怀宁挑花》画集,畅销全国。太湖县于1986年展出的太湖县羊毛衫厂的挑花作品,受到商家的赞誉。
3、根雕潜山县根雕专业户褐学林,从事树根雕塑多年,创作有台灯、玩具、鸟兽、山川、人物等艺术作品多种。《奔马》为其代表作。

上一篇:第一节 文学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